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蛋白MUC5AC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气道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彭力 钟礼立 +4 位作者 林琳 黄寒 丁小芳 陈敏 林小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618-2622,共5页
目的探讨黏蛋白5AC(MUC5AC)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者呼吸道中的表达,为MPP黏液栓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帮助。方法纳入2022年4-10月住院进行肺泡灌洗的MPP患儿共94例,根据首次纤维支气管镜下是否观察到黏液栓,将MPP组分为黏液栓... 目的探讨黏蛋白5AC(MUC5AC)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者呼吸道中的表达,为MPP黏液栓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帮助。方法纳入2022年4-10月住院进行肺泡灌洗的MPP患儿共94例,根据首次纤维支气管镜下是否观察到黏液栓,将MPP组分为黏液栓组41例及非黏液栓组53例。收集两组相关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数据。结果与非黏液栓组比较,黏液栓组的热程和住院时间均较长,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灌洗液肺炎支原体DNA(MP-DNA)拷贝数值、白细胞介素17(IL-17)、MUC5AC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5AC与IL-17、LDH均呈正相关(分别r=0.54,P=0.002;r=0.39,P=0.019),以MUC5AC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其曲线下面积为0.811,预测MPP黏液栓形成的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71.4%。结论MPP黏液栓形成患儿MUC5AC表达水平增高;MUC5AC对MPP黏液栓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 蛋白5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蛋白MUC5A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2
作者 赖异 李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黏蛋白MUC5A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气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病例分3组,即COPD组,吸烟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取胸外科手术切除的肺叶并分离出气道,分离和培养上皮细胞,采用ELISA定量检测培养上清中的MUC5AC,同... 目的探讨黏蛋白MUC5A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气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病例分3组,即COPD组,吸烟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取胸外科手术切除的肺叶并分离出气道,分离和培养上皮细胞,采用ELISA定量检测培养上清中的MUC5AC,同时采用RT-PCR检测培养气道上皮细胞中的MUC5AC mRNA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气道上皮细胞MUC5AC蛋白水平较低,吸烟对照组和COPD组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同时COPD组也高于吸烟对照组(P<0.05);正常对照组气道上皮MUC5AC mRNA水平较低,吸烟对照组和COPD组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同时COPD组也高于吸烟对照组(均P<0.05)。结论吸烟和COPD可导致气道上皮MUC5AC的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升高,并且COPD患者稳定期也存在MUC5AC的高分泌状态,MUC5AC黏蛋白的过度分泌是COPD慢性进行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蛋白muc5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IL-13诱导的小鼠肺组织黏蛋白基因Muc5a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剑波 张珍祥 +2 位作者 徐永健 邢丽华 张惠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64-767,共4页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对白细胞介素(IL)13诱导的小鼠肺组织黏蛋白基因Muc5ac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气道黏液分泌的作用。方法:24只清洁级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IL13组和地塞米松组。IL13组于d1、d3和d5分别鼻腔滴入重组鼠IL13100μg...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对白细胞介素(IL)13诱导的小鼠肺组织黏蛋白基因Muc5ac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气道黏液分泌的作用。方法:24只清洁级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IL13组和地塞米松组。IL13组于d1、d3和d5分别鼻腔滴入重组鼠IL13100μg/只;地塞米松组分别于小鼠首次鼻腔滴入IL13(同上述方法)前24小时、1小时以及随后的连续4天(d0~d5,共6天)腹腔注射0.5mg/kg地塞米松;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并计数嗜酸细胞;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Muc5acmRNA和蛋白在小鼠肺组织的表达。结果:IL13处理后,Muc5acmRNA和蛋白在肺部的表达以及BALF中的嗜酸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经地塞米松处理后,除BALF中的嗜酸细胞计数外,Muc5acmRNA和蛋白在肺部的表达较IL13组无明显降低。结论:IL13能够上调Muc5acmRNA和蛋白在肺组织的表达,通过黏液诱导活性在气道黏液分泌中起重要作用;地塞米松可显著抑制IL13诱导的肺组织嗜酸细胞浸润,但并不抑制黏液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白细胞介素-13 支气管哮喘 蛋白 muc5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蛋白MUC2、MUC5AC在卵巢上皮黏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乌兰娜 高积勇 李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6期1318-1320,共3页
目的探讨黏蛋白MUC2、MUC5AC在原发性及结肠转移性卵巢上皮间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ABC法),检测MUC2、MUC5AC在41例原发性卵巢黏液性肿瘤(良性12例、交界性9例、黏液性囊腺癌20例)、18例卵巢结肠... 目的探讨黏蛋白MUC2、MUC5AC在原发性及结肠转移性卵巢上皮间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ABC法),检测MUC2、MUC5AC在41例原发性卵巢黏液性肿瘤(良性12例、交界性9例、黏液性囊腺癌20例)、18例卵巢结肠转移性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将MUC2、MUC5AC表达与临床各病理资料间的联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18例卵巢的结肠转移性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均有MUC2表达,但无MUC5AC表达;(2)MUC2在良性、交界性、恶性原发性卵巢黏液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1/12)、5/9、80·0%(16/20),MUC5A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2/12)、9/9、90·0%(18/20);(3)MUC2阳性表达率与卵巢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分级之间呈负相关(P<0·05),与临床分期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MUC5AC阳性表达率与卵巢黏液性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之间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MUC2、MUC5AC黏蛋白可用于原发与卵巢结肠转移性黏液性肿瘤的诊断;随着卵巢黏液性肿瘤的发展在良性、交界性、恶性卵巢黏液性肿瘤组织中MUC5AC的阳性表达率呈下调表达;MUC2的阳性表达率呈上调表达,其表达与卵巢黏液性肿瘤的细胞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muc2 muc5ac 卵巢液性肿瘤 肿瘤转移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时血清炎性因子和气道黏蛋白MUC5A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颜君 于春锐 +3 位作者 孙立新 时飞 马福国 王明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37-841,共5页
目的评估盐酸戊乙奎醚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OLV)时血清炎性因子和气道黏蛋白MUC5AC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40~75岁,BMI 18~25 kg/m 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目的评估盐酸戊乙奎醚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OLV)时血清炎性因子和气道黏蛋白MUC5AC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40~75岁,BMI 18~25 kg/m 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每组24例。P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C组于相同时点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3 ml。分别于OLV前(T 1)、OLV 60 min(T 2)、术毕(T 3)、术后24 h(T 4)采集中心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IL-6、TNF-α、NF-κB浓度;肺叶切除后即刻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结果;采用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取平均积分光密度值表示气道黏蛋白MUC5AC含量。记录术后72 h内肺炎、肺不张、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与T 1时比较,T 2—T 4时两组血清中IL-1β、IL-6、TNF-α、NF-κB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 2—T 4时P组血清中IL-1β、IL-6、TNF-α、NF-κB浓度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气道黏蛋白MUC5AC含量明显下降(P<0.05)。两组术后72 h内肺炎、肺不张、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下调肺叶切除术患者OLV时血清炎性因子和气道黏蛋白MUC5AC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和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气道蛋白muc5ac 单肺通气 肺损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肺贴对COPD大鼠肺组织IL-8、TNF-α及黏蛋白MUC5A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昌妮 韩德恩 +3 位作者 徐如冰 朱泠音 申延利 贾永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19-2324,共6页
目的探讨舒肺贴(芫花、芥子、延胡索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肺组织黏蛋白基因MUC5A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舒肺贴组、氨茶碱组... 目的探讨舒肺贴(芫花、芥子、延胡索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肺组织黏蛋白基因MUC5A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舒肺贴组、氨茶碱组。采用烟熏联合脂多糖(LPS)感染法建立大鼠慢阻肺模型,AniRes2005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测定大鼠肺功能,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BALF中IL-8、TNF-α含有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黏蛋白基因MUC5AC的表达。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舒肺贴组和氨茶碱组大鼠BALF和血清中IL-8、TNF-α含有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舒肺贴组和氨茶碱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相比舒肺贴组,氨茶碱组在降低TNF-α含有量方面效果更显著,但两者在降低IL-8含有量方面效果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黏蛋白基因MUC5AC主要表达于支气管管腔内,其次是上皮、间质组织,淋巴组织也有少量表达。模型组积分光密度IOD值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而舒肺贴组、氨茶碱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舒肺贴可以明显改善慢阻肺大鼠的肺通气功能,降低炎症因子IL-8、TNF-α含有量,减轻气道及肺组织炎症,下调MUC5AC黏蛋白,对气道黏蛋白高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肺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炎症因子 蛋白基因muc5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分泌黏蛋白MUC5ac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尹德锋 金明哲 +1 位作者 王宋平 熊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129-3132,共4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肺组织中MUC5ac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雌性C57b 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IFN-γ5万IU组和IFN-γ10万IU组,每组10只。测定各组小鼠呼吸道阻力,刘氏染色法分类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肺组织中MUC5ac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雌性C57b 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IFN-γ5万IU组和IFN-γ10万IU组,每组10只。测定各组小鼠呼吸道阻力,刘氏染色法分类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数,ELISA法检测BALF中IL-13的浓度,Ab-PAS染色计数气道上皮杯状细胞,PCR检测肺组织中MUC5ac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哮喘组小鼠呼吸道阻力、BALF中细胞数,IL-13浓度明显增加,肺组织中MUC5ac表达升高(P<0.05);IFN-γ能减轻呼吸道阻力、BALF中细胞数,降低BALF中IL-13浓度和肺组织中MUC5ac表达(P<0.05)。结论 :IFN-γ能调节哮喘小鼠Th1/Th2平衡,抑制杯状细胞增生和肺组织中MUC5ac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Γ-干扰素 杯状细胞 白细胞介素-13 muc5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松弛症患者泪膜稳定性、杯状细胞及黏蛋白5AC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项敏泓 贾元玲 +4 位作者 周欢明 李青松 王晗敏 张兴儒 陈星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59-763,共5页
目的检测和观察结膜松弛症患者泪膜稳定性、杯状细胞变化及黏蛋白5AC的表达情况,探讨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结膜松弛症患者30例30眼)为结膜松弛症组,另选取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15例(15眼)为正常对照组,对所... 目的检测和观察结膜松弛症患者泪膜稳定性、杯状细胞变化及黏蛋白5AC的表达情况,探讨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结膜松弛症患者30例30眼)为结膜松弛症组,另选取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15例(15眼)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入选者进行眼部症状评价[国际眼表面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积分法]、泪膜破裂时间检测、Schirmer I试验、泪液羊齿状结晶试验,分别对结膜松弛症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结膜组织标本行HE染色、AB染色、黏蛋白5A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膜松弛症组OSDI评分为(37.80±8.94),高于正常对照组(11.40±4.08)(P<0.01)。结膜松弛症组泪膜破裂时间为(6.70±2.76)s,低于正常对照组(13.67±3.48)s(P<0.01)。SchirmerⅠ试验结膜松弛症组为(6.23±3.13)mm,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3.40±3.74)mm(P<0.01)。结膜松弛症组患者泪液中羊齿状结晶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χ~2=14.309,P=0.003)。光镜下结膜松弛症组较正常对照组球结膜厚度变薄,胶原纤维少,弹力纤维缺失,固有层间质淤血水肿,杯状细胞减少,黏蛋白5AC染色阳性细胞数低于正常对照组(χ~2=9.499,P=0.023)。结论结膜松弛症患者泪膜功能受到影响,杯状细胞减少,泪液中羊齿状结晶减少,黏蛋白5AC含量减少,最终导致球结膜过度松弛,出现眼表泪液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松弛症 蛋白5ac 泪膜稳定性 结膜 杯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碱类药物对哮喘小鼠肺组织AGR2和Muc5ac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周敏 陈辉龙 +4 位作者 程胜 张惠兰 谢敏 熊维宁 徐永健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63-1266,共4页
目的观察氨茶碱、多索茶碱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肺组织中AGR2蛋白和Muc5ac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茶碱类药物在哮喘气道黏液过度分泌中的作用。方法 32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哮喘组、正常对照组、氨茶碱组和多索茶碱组,每组8只。免疫组... 目的观察氨茶碱、多索茶碱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肺组织中AGR2蛋白和Muc5ac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茶碱类药物在哮喘气道黏液过度分泌中的作用。方法 32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哮喘组、正常对照组、氨茶碱组和多索茶碱组,每组8只。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4组小鼠肺组织AGR2和Muc5ac蛋白的表达。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其中白细胞介素(IL)-13的水平。结果哮喘小鼠肺组织中AGR2蛋白(0.544±0.039)和Muc5ac蛋白(0.556±0.045)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0.388±0.053,0.188±0.086)均明显升高(P<0.01)。多索茶碱组AGR2蛋白(0.491±0.029,P<0.05)和Muc5ac蛋白(0.446±0.044,P<0.01)的表达水平与哮喘组比较明显下降。结论多索茶碱可能通过下调哮喘小鼠AGR2、Muc5ac蛋白的表达,缓解哮喘气道黏液过度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碱 哮喘 支气管 AGR2蛋白 muc5ac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D3100干预CXCR4对哮喘小鼠气道黏蛋白MUC5ac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莉 刘小静 张建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82-1087,共6页
目的探讨AMD3100(Plerixafor,普乐沙福)干预CXCR4对哮喘小鼠气道黏蛋白MUC5ac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6~8周BALB/C雌性小鼠分为正常组(NS组)、哮喘组(AS组)和CXCR4阻滞剂AMD3100组(AMD组),各8只。卵清蛋白(OVA)致敏后,雾化吸入OVA激发制... 目的探讨AMD3100(Plerixafor,普乐沙福)干预CXCR4对哮喘小鼠气道黏蛋白MUC5ac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6~8周BALB/C雌性小鼠分为正常组(NS组)、哮喘组(AS组)和CXCR4阻滞剂AMD3100组(AMD组),各8只。卵清蛋白(OVA)致敏后,雾化吸入OVA激发制备哮喘模型,各组在激发前进行干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IL)-4,IL-5及CXCR4,肺组织行HE染色、AB-PAS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XCR4、气道MUC5ac蛋白表达变化,RTPCR检测肺组织CXCR4 mRNA表达水平。结果AMD3100组小鼠BALF中IL-4、IL-5、CXCR4水平、支气管周围炎症病理评分、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和黏液物质阳性相对着色面积、肺组织MUC5ac蛋白、CXCR4蛋白表达及CXCR4 mRNA表达水平较哮喘组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AMD3100干预CXCR4蛋白的表达,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及下调MUC5ac的表达,减轻气道黏液高分泌,改善哮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AMD3100 CXC趋化因子受体4 muc5ac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芍药苷对黏蛋白5AC分泌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艳 桑亚洲 +4 位作者 彭梦薇 陈玉龙 刘燕 张文娴 吴耀松(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53-1659,共7页
目的: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芍药苷调控气道黏蛋白5AC(MUC5AC)合成与分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内通过烟熏和慢性感染相结合的方法复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大鼠模型,体外通过IL-1β诱导人气道上皮H292细胞建立炎症模... 目的: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芍药苷调控气道黏蛋白5AC(MUC5AC)合成与分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内通过烟熏和慢性感染相结合的方法复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大鼠模型,体外通过IL-1β诱导人气道上皮H292细胞建立炎症模型,设置空白组、模型对照组、NF-κB通路抑制剂组(PDTC组)、芍药苷组。采用动物肺功能测量仪检测大鼠肺功能;ELISA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血清以及细胞上清中MUC5AC以及炎症因子IL-8、TNF-α表达水平;免疫印迹试验检测细胞P65、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蛋白表达水平;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细胞MUC5AC mRNA、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呼吸频率(f)、呼气峰流值(PEF)、潮气量(VT)、呼吸阻力(Rin)均显示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DTC组、芍药苷组大鼠PEF、VT、Rin有明显改善(P<0.05),PDTC组呼吸频率(f)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血清以及细胞上清中MUC5AC、IL-8、TNF-α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体外模型组细胞中P65蛋白和MUC5AC mRNA表达升高(P<0.05),IκB蛋白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PDTC组、芍药苷组大鼠中BALF、血清及细胞上清中MUC5AC、IL-8、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且PDTC组、芍药苷高低剂量组的细胞中IκB蛋白和MUC5AC mRNA表达升高(P<0.05),P65蛋白和CFTR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芍药苷可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大鼠模型的肺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其机制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性,降低气道细胞炎症因子分泌量以及调控MUC5AC mRNA、CTFR mRNA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muc5ac 炎症因子 人气道上皮H292细胞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激活的氯通道gob-5和粘蛋白基因Muc5ac在小鼠哮喘模型肺部的表达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剑波 张珍祥 +2 位作者 徐永健 邢丽华 张惠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7-310,共4页
目的:研究“钙激活的氯通道”成员之一gob-5和粘蛋白基因Muc5ac在小鼠哮喘模型肺部的表达。方法:22只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成哮喘组和对照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肺组织gob-5mRNA和粘蛋白基因Muc5ac... 目的:研究“钙激活的氯通道”成员之一gob-5和粘蛋白基因Muc5ac在小鼠哮喘模型肺部的表达。方法:22只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成哮喘组和对照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肺组织gob-5mRNA和粘蛋白基因Muc5ac蛋白的表达。结果:小鼠哮喘组肺组织gob-5mRNA表达阳性(0·2297±0·0186,A),而对照组未出现gob-5mRNA的表达(P<0·01);哮喘组Muc5ac蛋白表达(0·6637±0·0127,A)明显高于对照组(0·2060±0·0179,A)(P<0·01);哮喘组肺组织gob-5mRNA表达与Muc5ac蛋白表达呈直线正相关(r=0·864,P<0·05)。结论:Gob-5mRNA表达的上调可能在哮喘小鼠气道粘液过度分泌中起着关键作用;抑制gob-5的表达将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氯化物通道 蛋白muc5ac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通过NF-κB信号对气道上皮黏液调节因子MUC5AC和CFT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艳 张彩丽 +4 位作者 刘燕 陈玉龙 彭梦薇 桑亚洲 吴耀松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1-447,共7页
目的基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探讨黄芩苷调控气道上皮黏蛋白5AC(mucin 5AC,MUC5AC)和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的表达以改善病理性气道黏液的... 目的基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探讨黄芩苷调控气道上皮黏蛋白5AC(mucin 5AC,MUC5AC)和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的表达以改善病理性气道黏液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芩苷对H292细胞(人肺癌细胞)活性的影响并确定用于后续实验的黄芩苷浓度;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F-κB抑制剂组(PDTC组,100μmol/L)和黄芩苷组(200μg/mL)。采用IL-1β诱导H292细胞建立体外黏液高分泌炎症细胞模型,再以相应浓度的药物干预24 h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MUC5AC、IL-8、TNF-α的含量,检测各组细胞中MUC5AC和CFTR蛋白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UC5AC和CFTR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65和IκB的表达。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当黄芩苷浓度为200μg/mL时,细胞活性在80%以上,可作为后续实验的安全浓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培养上清及细胞质中MUC5AC分泌水平及IL-8、TNF-α、p65、MUC5AC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IκB蛋白表达、CFTR蛋白含量、CFTR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PDTC组细胞培养上清中MUC5AC分泌水平,IL-8、TNF-α、p65蛋白表达及MUC5AC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细胞质中MUC5AC水平、CFTR蛋白含量、IκB蛋白表达、CFTR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组细胞培养上清中MUC5AC分泌水平、IL-8和TNF-α分泌水平、p65蛋白表达降低(P<0.01),CFTR蛋白含量、IκB蛋白表达、CFTR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而MUC5AC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芩苷通过抑制NF-κB活性,减少MUC5AC的分泌,增加CFTR的表达,减轻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NF-κB muc5ac 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 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津液”及“痰饮”理论探讨黏蛋白5AC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鑫 赵爱光 +2 位作者 杨金祖 钱建新 陈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51-54,共4页
黏蛋白5AC(MUC5AC)是黏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是胃特异性相关蛋白,是胃黏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保护胃黏膜免受各种损伤。研究显示MUC5AC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可抑制胃癌的生成及进展,在胰腺癌、肺癌等肿瘤中又可促进肿瘤的发展和转... 黏蛋白5AC(MUC5AC)是黏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是胃特异性相关蛋白,是胃黏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保护胃黏膜免受各种损伤。研究显示MUC5AC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可抑制胃癌的生成及进展,在胰腺癌、肺癌等肿瘤中又可促进肿瘤的发展和转移。文章将从中医"津液"及"痰饮"理论角度探讨MUC5AC在恶性肿瘤中的不同作用,以期通过中医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并探讨中医理论中"津液"及"痰饮"的现代医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液 痰饮 蛋白5ac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因子及MUC5ac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红霞 张建勇 +4 位作者 赵建军 陈玲 郑飞彦 毕海 张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62-1566,共5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灌胃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因子及MUC5ac蛋白表达水平影响。方法雄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罗格列酮组,每组各10只。各组肺组织采用伊红(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阿尔新蓝-碘酸雪夫(AB-PAS)染色观察气...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灌胃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因子及MUC5ac蛋白表达水平影响。方法雄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罗格列酮组,每组各10只。各组肺组织采用伊红(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阿尔新蓝-碘酸雪夫(AB-PAS)染色观察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和黏液物质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活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5、IL-13、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组化(IHC)检测肺组织MUC5ac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肺组织MUC5ac mRNA表达水平。结果罗格列酮组小鼠支气管周围炎症病理评分、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和黏液物质阳性相对着色面积均较哮喘组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罗格列酮组小鼠BALF中IL-5、IL-13及TNF-α水平较哮喘组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罗格列酮组小鼠肺组织MUC5ac蛋白和mRNA含量较哮喘组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有效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调节气道黏蛋白MUC5ac的表达,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哮喘 炎症因子 muc5ac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促进甲苯二异氰酸脂哮喘小鼠MUC5AC表达及气道黏液高分泌 被引量:3
16
作者 熊婧 赵文驱 +5 位作者 黄国华 姚利红 董航明 余常辉 赵海金 蔡绍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01-1307,共7页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对甲苯二异氰酸脂(TDI)哮喘小鼠黏蛋白MUC5AC表达及气道黏液分泌的影响。方法在体内水平上建立TDI小鼠哮喘模型,实验分4组:对照组、TDI溶剂(AOO)致敏激发组、TDI致敏激发组、RAGE抑制剂处理组...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对甲苯二异氰酸脂(TDI)哮喘小鼠黏蛋白MUC5AC表达及气道黏液分泌的影响。方法在体内水平上建立TDI小鼠哮喘模型,实验分4组:对照组、TDI溶剂(AOO)致敏激发组、TDI致敏激发组、RAGE抑制剂处理组。采用糖原染色评估各组间气道黏液分泌情况,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法检测MUC5AC表达水平。同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间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通路磷酸化水平。在体外水平配制TDI-人血清白蛋白(TDIHSA)复合物,刺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及经慢病毒转染空载体和sh RNA-RAGE载体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检测各组MUC5AC及ERK通路分子表达情况,加入ERK抑制剂U0126后,进一步评估MUC5AC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DI哮喘组小鼠糖原染色阳性率及MUC5AC表达升高(P<0.05),p-ERK表达增多(P<0.05),RAGE抑制剂处理组糖原染色阳性率及MUC5AC表达较TDI组减少(P<0.05)。同时,p-ERK表达下降(P<0.05)。体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TDI-HSA处理组MUC5AC mRNA及p-ERK表达增多(P<0.05),sh RNA-RAGE组MUC5AC mRNA及p-ERK表达下调(P<0.05),ERK抑制剂预处理组,MUC5AC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 TDI小鼠哮喘模型下RAGE可能通过激活ERK通路促进黏蛋白MUC5AC的表达及黏液高分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二异氰酸酯哮喘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muc5ac P-E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环喹溴铵对脂多糖诱导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表达MUC5AC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敏 陆雪 +2 位作者 黄江菊 龙锐 李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3-788,共6页
目的探讨苯环喹溴铵(bencycloquidium bromide,BCQB)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uman nasal epithelial cells,HNECs)表达黏蛋白MUC5AC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原代人鼻黏膜上皮细胞分成对照组(C,不予... 目的探讨苯环喹溴铵(bencycloquidium bromide,BCQB)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uman nasal epithelial cells,HNECs)表达黏蛋白MUC5AC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原代人鼻黏膜上皮细胞分成对照组(C,不予任何处理)、LPS组(LPS,加入LPS1 mg·L^(-1))、BCQB低剂量组(BCQBL,加入LPS 1 mg·L^(-1)及BCQB 10-8mol·L^(-1))、BCQB中剂量组(BCQBM,加入LPS 1 mg·L^(-1)及BCQB 10^(-7)mol·L^(-1))、BCQB高剂量组(BCQBH,加入LPS 1 mg·L^(-1)及BCQB 10^(-6)mol·L^(-1))和异丙托溴铵组(ipratropium bromide,IB,加入LPS 1 mg·L^(-1)及IB 10^(-6)mol·L^(-1))。经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37℃,5%CO_2培养24 h后,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鼻黏膜上皮细胞中MUC5AC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鼻黏膜上皮细胞中MUC5AC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MUC5AC蛋白表达。结果 LPS组与对照组相比,MUC5AC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1),BCQB各剂量组与LPS组相比,MUC5AC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且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QB能够抑制LPS诱导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黏蛋白MUC5AC表达,提示其可能成为鼻腔黏液高分泌性疾病治疗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环喹溴铵 脂多糖 上皮细胞 muc5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牵张对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黏蛋白5AC表达的影响及其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钟甜 尤列.皮尔曼 +1 位作者 维克多.科罗索夫 周向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观察机械牵张对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黏蛋白(MUC)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信号转导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多功能小型生物撞击机构建体外培养的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牵张模型,分别给予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三条主要通路抑制... 目的观察机械牵张对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黏蛋白(MUC)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信号转导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多功能小型生物撞击机构建体外培养的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牵张模型,分别给予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三条主要通路抑制剂:JNK抑制剂(SP600125)、p38蛋白激酶抑制剂(SB203580)及ERK1/2抑制剂(U0126)(浓度均为30μmol/L),并设未进行机械牵张的对照组和单纯机械牵张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牵张前后胞内游离Ca2+荧光强度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胞内游离Ca2+的分布情况,并分别采用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MUC5AC 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量。结果牵张能显著升高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胞内Ca2+浓度、MUC5AC 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1)。U0126和SB203580能抑制牵张所致MUC5AC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均P<0.01)。结论机械牵张能升高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黏蛋白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胞内Ca2+浓度的升高以及ERK1/2、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牵张 游离钙离子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蛋白5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黄素纳米粒雾化吸入对大鼠炎性气道黏蛋白5AC的调控 被引量:3
19
作者 邬海桥 冯霞 彭文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47-750,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雾化吸入茶黄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粒对炎性气道黏蛋白5AC(mucoprotein 5AC,MUC5AC)的作用。方法:通过改良法制备茶黄素PLGA纳米粒,用粒径分析仪检测纳米粒平均粒径,并进行包封... 目的:探讨高频雾化吸入茶黄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粒对炎性气道黏蛋白5AC(mucoprotein 5AC,MUC5AC)的作用。方法:通过改良法制备茶黄素PLGA纳米粒,用粒径分析仪检测纳米粒平均粒径,并进行包封率和载药量测定及体外释放试验。将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A组)、香烟吸入组(B组)及干预组(C组)。RT-PCR检测各组黏蛋白5AC m R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观察MUC5AC蛋白表达的变化,并进行组化对比大鼠气道组织黏蛋白变化情况。结果:制备的茶黄素PLGA纳米粒性质稳定,测得其的平均粒径为(108.24±2.86)nm,适宜雾化吸入。香烟吸入组MUC5AC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0),而给予茶黄素PLGA纳米粒处理后,与香烟组比,指标明显下调(P=0.001)。MUC5AC m RNA表达的RT-PCR电泳结果也有类似结果。气道组织化学PAS染色也提示雾化吸入茶黄素PLGA纳米粒后,气道表面黏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结论:通过改良法制备茶黄素PLGA纳米粒性质稳定,大小均匀;经雾化途径吸入可发挥抑制炎性气道的黏蛋白5AC的高分泌作用,为茶黄素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 蛋白5ac 纳米粒 雾化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前梯度蛋白2与黏蛋白5AC在慢性鼻-鼻窦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娜 柴向斌(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631-1635,共5页
目的:探讨人前梯度蛋白2(AGR2)与黏蛋白5AC(MUC5AC)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15例伴有鼻息肉的CRS患者息肉组织,15例不伴鼻息肉的CRS患者下鼻甲黏膜和15例鼻中隔偏曲或鼻外伤患者下鼻甲黏膜组织,HE染色观... 目的:探讨人前梯度蛋白2(AGR2)与黏蛋白5AC(MUC5AC)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15例伴有鼻息肉的CRS患者息肉组织,15例不伴鼻息肉的CRS患者下鼻甲黏膜和15例鼻中隔偏曲或鼻外伤患者下鼻甲黏膜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鼻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爱先蓝-糖原染色(AB-PAS染色)观察鼻黏膜上皮杯状细胞改变和黏蛋白(MUC)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与qRT-PCR检测鼻黏膜组织AGR2和MUC5AC表达。结果:伴和不伴息肉的鼻黏膜组织中可观察到黏膜增厚,杯状细胞和腺体增生及炎症细胞浸润。IHC结果显示,AGR2与MUC5AC主要分布于CRS鼻黏膜上皮及黏膜下腺体,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qRT-PCR结果显示,伴或不伴息肉的CRS患者AGR2和MUC5AC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R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S患者AGR2和MUC5AC 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AGR2和MUC5AC在CRS患者鼻黏膜中高表达,且两者具有相关性,提示AGR2可能是调节CRS患者黏液高分泌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 鼻息肉 人前梯度蛋白2 蛋白5ac 杯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