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结膜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居红格 谢建兰 +5 位作者 郭新建 李月红 韦萍 郑媛媛 金妍 周小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40-843,共4页
目的 探讨眼结膜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marginal zone B 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tissue)(简称为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5例眼结膜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 目的 探讨眼结膜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marginal zone B 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tissue)(简称为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5例眼结膜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复查和完善HE及免疫组化染色切片,4例进行Ig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结果 (1)15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42岁,病史平均20个月。(2)病理形态:黏膜下大量密集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并有模糊淋巴滤泡样结节。浸润细胞多为小~中等大小的淋巴样细胞及单核样B细胞。(3)免疫表型:浸润细胞CD20、CD79a、BCL-2均(+),CD3、CD5、CD10、Cyclin D1、TdT均(-)。(4)Ig基因克隆性分析:4例均呈单克隆。(5)随访:随访时间2~35个月,截止随访日期,所有患者均生存,且病变无复发。结论 眼结膜MALT淋巴瘤好发于中年女性,结膜红肿突起为主要特征,镜下以小细胞样边缘带B细胞为主,具有典型MALT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和惰性临床经过,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结膜肿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伴显著浆细胞分化3例临床病理特征
2
作者 张力行 韦黎黎 莫祥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3,117,共5页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the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伴显著浆细胞分化(plasmacytic differentiation, PC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3例眼附属器...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the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伴显著浆细胞分化(plasmacytic differentiation, PC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3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伴显著PCD临床病理资料,采用MaxVision两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BIOMED-2方法进行基因重排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 3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伴显著PCD患者为1例男性,2例女性,中位年龄56岁,组织学表现为肿瘤性小B细胞成分少,主要局限在边缘区,单克隆性PCD细胞数量众多,在扩张的滤泡间区弥漫浸润、融合成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CD细胞MUM1、CD38和(或)CD138阳性,Kappa或Lambda轻链限制性表达。基因重排结果显示IGH、IGK基因克隆性重排阳性。结论 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伴显著PCD罕见,与多种浆细胞众多的良恶性病变鉴别时有一定困难,诊断时需要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淋巴 细胞分化 眼附属器 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多模态超声表现1例
3
作者 张哲元 胡佳 +1 位作者 周晰泠 张丽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1-632,共2页
1病例简介女,39岁,主诉:右侧耳下区肿物20 d。曾有干燥综合征病史。体格检查:右侧腮腺区(耳下)见一明显隆起肿物,质地中等,活动度一般,界限不清,压痛(+),表面皮肤色泽正常,皮温正常,无眼干、口干等症状。常规超声(图1A)提示:右侧腮腺内... 1病例简介女,39岁,主诉:右侧耳下区肿物20 d。曾有干燥综合征病史。体格检查:右侧腮腺区(耳下)见一明显隆起肿物,质地中等,活动度一般,界限不清,压痛(+),表面皮肤色泽正常,皮温正常,无眼干、口干等症状。常规超声(图1A)提示:右侧腮腺内部见大小约3.0 cm×2.8 cm×2.4 cm低回声团,与周边正常组织分界欠清,内可见网格样高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肿块内部血流信号稍丰富,为动脉频谱。剪切波弹性成像(图1B)提示:肿块内部的剪切波速度中位值及弹性模量中位值均明显高于周边正常腮腺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b-细胞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淋巴 超声检查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牟向东 王广发 +1 位作者 刁小莉 阙呈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6-350,共5页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 of the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type,MALT-MZL)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本例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确诊,具...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 of the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type,MALT-MZL)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本例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确诊,具有完整的病例资料,并结合国内相关资料进行文献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患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发热、咳嗽、胸痛,用正规的抗生素治疗无效。胸部CT显示右肺中叶和左肺下叶实变,伴有支气管充气征和CT血管造影征,肺实变内可见扩张的支气管。左侧少量胸腔积液,是单核细胞为主的渗出液。血清蛋白电泳发现M蛋白。支气管镜下可见左肺下叶、右肺中叶支气管狭窄,用支气管镜进行透壁肺活检,病理为小淋巴细胞弥漫浸润,可见淋巴上皮病变;免疫组化CD20阳性,CD3,CD5,CD10,CD21,CD23,Bcl2和Bcl6阴性。肺MALT-MZL是肺原发性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大多数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及时行有创检查取得病理标本有助于早期诊断。某些临床表现(如周期性发热,肺实变及其内扩张的支气管,血浆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出现M蛋白等)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放疗和化疗。肺MALT-MZL属于惰性淋巴瘤,预后相对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b细胞 淋巴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肺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于胃肠道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刘高双 王宇晴 +1 位作者 李培培 于莲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于胃肠道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淋巴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两种类型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探讨其确诊方式的...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于胃肠道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淋巴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两种类型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探讨其确诊方式的差异。方法:对2009年1月—2016年7月经病理学证实的119例原发于胃肠道的MALT淋巴瘤和DLBCL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例患者中MALT淋巴瘤男女比为1.73∶1,DLBCL男女比≈1。两组发病中位年龄均为55岁。MALT淋巴瘤与DLBCL均主要累及胃部,前者以胃体多见,后者以胃窦多见。临床表现均以腹部不适为主,其次为体重减轻、消化道出血等。内镜下确诊率为74.8%。MALT淋巴瘤患者仅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术/内镜下黏膜整片切除术(EMR/ESD)确诊病例明显多于DLBCL患者(P=0.006),其余方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镜下常见表现:溃疡型、黏膜隆起型、浅表型、肿块或息肉样型,两组均以溃疡型最多见。MALT淋巴瘤患者中Ⅰ~Ⅱ期占73.2%,DLBCL患者中Ⅰ~Ⅱ期占42.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DLBCL患者中乳酸脱氢酶(LDH)高水平者明显多于MALT淋巴瘤(P=0.002)。幽门螺杆菌总体检测率为63.0%,MALT淋巴瘤阳性率为53.1%,DLBCL阳性率为46.5%。结论:MALT淋巴瘤和DLBCL临床表现多样,内镜确诊率高,内镜确诊方式为组织活检、大块组织EMR或ESD,内镜下病变形态以溃疡型最多见。MALT淋巴瘤患者通过EMR/ESD确诊病例明显多于DLBCL患者,且临床分期MALT淋巴瘤多为早期,DLBCL多为晚期。而DLBCL患者中高水平LDH的多于MALT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 临床特点 诊断 内镜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6
作者 Isaacson PG Mueller-Hermolink HK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MALT型淋巴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b细胞淋巴 临床表现 病理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恶性淋巴瘤的细胞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对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季洪爱 王靖华 +4 位作者 周晓军 吉耘 马捷 石群立 陈洁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恶性淋巴瘤(MALT-ML)细胞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4例肺MALT-ML患者的穿刺组织及支气管镜刷检物进行细胞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对比分析。结果:4例肺MALT-ML患者中,细胞学诊断提示3...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恶性淋巴瘤(MALT-ML)细胞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4例肺MALT-ML患者的穿刺组织及支气管镜刷检物进行细胞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对比分析。结果:4例肺MALT-ML患者中,细胞学诊断提示3例淋巴瘤,1例疑为小细胞未分化癌,MALT-ML不能排除;组织学提示4例患者为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瘤细胞CD20、CD79 a为阳性,CD3、CD5、CD10、CD45RO、Ckpan、EMA为阴性。结论:肺部MALT-ML极其少见,鉴别诊断十分困难。细针穿刺、支气管刷检细胞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技术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可得出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恶性淋巴 b细胞 细胞 组织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显著浆细胞分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琛 高佳林 +3 位作者 刘佳 刘小芳 李凤朝 刘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罕见的具有显著浆细胞分化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例MALT淋巴瘤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罕见的具有显著浆细胞分化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例MALT淋巴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进行检测,应用荧光探针PCR-毛细管电泳测序法检测MYD88 L265基因突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淋巴瘤侵犯甲状腺组织,肿瘤细胞为中~大的淋巴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偏位,大小不一,可见淋巴上皮病变,核分裂象少见,伴显著浆细胞分化。免疫表型:瘤细胞不表达CD20、PAX5,表达CD38、MUM1、BOB1、CD79a等浆细胞标志物,Ki-67增殖指数20%~30%,MYD88 L265基因野生型。结论甲状腺伴显著浆细胞分化的MALT淋巴瘤临床罕见,与良性淋巴组织增生和其他淋巴瘤鉴别困难,需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 细胞分化 甲状腺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原发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施凤 李海 +4 位作者 曾铮 丁颖 刘冲 王震 张智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84-787,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边缘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4例膀胱MALT淋巴瘤,行HE和免疫组化EnV ision两步法染色观察。应用原位杂交和基因重... 目的探讨膀胱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边缘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4例膀胱MALT淋巴瘤,行HE和免疫组化EnV ision两步法染色观察。应用原位杂交和基因重排技术检测4例膀胱MALT淋巴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膀胱MALT淋巴瘤中3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60岁,1例男性患者44岁。所有病变均见肿瘤性淋巴样细胞弥漫或结节性浸润,以中心细胞样细胞和单核样B细胞构成为主,其中2例可见残存的增生淋巴滤泡伴滤泡殖入现象。淋巴上皮病变仅累及3例伴腺性膀胱炎患者中的腺样结构,而表面尿路上皮则缺乏。免疫表型:瘤细胞均表达CD20、Pax-5和BCL-2,未见轻链限制性反应。4例膀胱MALT淋巴瘤EBER原位杂交均阴性,其中3例免疫球蛋白基因检测提示单克隆性重排。结论膀胱MALT淋巴瘤属于罕见的膀胱原发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淋巴上皮病变的发生与腺性膀胱炎存在有关,但并非是病理诊断所必须。在膀胱镜小标本活检时,基因检测B细胞的单克隆性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 b细胞淋巴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慧明 邓海孝 +2 位作者 俞泽元 刘苗苗 焦作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3-186,共4页
原发性肝淋巴瘤(primary hepatic lymphoma,PHL)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在恶性淋巴瘤中所占比例<1%,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其他类型包括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滤泡... 原发性肝淋巴瘤(primary hepatic lymphoma,PHL)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在恶性淋巴瘤中所占比例<1%,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其他类型包括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2]。PHL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0.016%,MALT淋巴瘤占PHL的2%~4%[3]。MALT淋巴瘤是一种低度恶性淋巴瘤,1983年由Isaacson和Wright首次描述[4],最常发生于胃,其他常见发病部位包括唾液腺、皮肤、眼眶、结膜、肺、甲状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 非霍奇金淋巴 MALT淋巴 伯基特淋巴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滤泡性淋巴 组织学类型 恶性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
11
作者 李阳 郑延清 +2 位作者 刘樱 王吉 杜启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11-711,共1页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 腮腺区 b细胞淋巴 恶性淋巴 口腔颌面部 MALT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淋巴组织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志蓉 刘卫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02-906,共5页
睾丸淋巴瘤预后较差,发病率低。有明显的结外侵犯趋势,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睾丸淋巴瘤最常见的淋巴瘤。文对睾丸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进行综述,探讨该肿瘤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
关键词 睾丸淋巴组织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 NK T细胞淋巴 黏膜相关淋巴 滤泡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朱婧 魏锐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19-921,共3页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眼眶和泪腺等部位MALT淋巴瘤的临床诊断要点,影像学检查特征与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2005年45例病理确诊的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免疫学检查结果、治疗经过、...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眼眶和泪腺等部位MALT淋巴瘤的临床诊断要点,影像学检查特征与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2005年45例病理确诊的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免疫学检查结果、治疗经过、疗效分析及预后情况。结果: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23例发生于眼眶,10例发生于眼睑,8例发生于泪腺,4例发生于结膜。B超能较好的显示病变内部结构和形态;CT对眶骨结构和肿瘤侵犯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显示良好,具有定性诊断价值;MRI对软组织的分辨力强,可区别病变内部不同组织。30例患者cD20表达阳性。45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2例辅以放疗,10例结合化疗。42例随访4~135个月,1例死亡,3例复发,总生存率为97.7%,复发率为6.6%。结论: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好发于眼眶上方及眼睑,B超、CT、MRI检查能提供较好的定性、定位诊断;手术切除肿瘤,结合放疗、化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病变可长期局限,预后一般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附属器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淋巴 b细胞 诊断 治疗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病理分析
14
作者 何小金 邢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90-797,共8页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该组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是...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该组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是非霍奇金淋巴瘤(100例,47.6%),其次为炎性假瘤(45例,21.4%)和良性淋巴上皮病变(Mikuliczs病,41例,19.5%)。2该组病变部分类型在发病年龄和性别上有特点,组织病理学上的表现有交叉。3该部位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为结外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74例),眼附属器的结外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有其不同于其他解剖部位的该肿瘤的特点。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该部位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5眼附属器的Ig G4相关性疾病(10例)的诊断和临床病理表现有其独有的特征。结论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在发病年龄、性别等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类型上都具有明显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掌握这些对临床病理诊断将提供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附属器 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 结外黏膜相关组织边缘 b 细胞淋巴 IgG4 相关性疾病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淋巴瘤误诊肝血管瘤1例及国内文献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季鸿翔 崔龙久 +2 位作者 司马辉 匡悦 赵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1-696,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淋巴瘤的诊断、治疗、预后特点,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误诊为肝血管瘤的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回顾分析1975―2019年国内相关文献,探讨原发性肝淋巴瘤诊治和预后特点。结果本例患者无特异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淋巴瘤的诊断、治疗、预后特点,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误诊为肝血管瘤的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回顾分析1975―2019年国内相关文献,探讨原发性肝淋巴瘤诊治和预后特点。结果本例患者无特异临床表现,在外院误诊为肝血管瘤。我院行MRI检查见肿瘤呈恶性表现并可见血管漂浮征,考虑恶性可能。予肝多发肿瘤切除+肝十二指肠淋巴结清扫+胆囊切除术。手术标本病理组织学表现:肿瘤由大片细胞质少、核具异型性的淋巴样细胞构成,无明显包膜,周边肝组织受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滤泡区细胞大部CD20(+),生发中心细胞CD10(+)、Bcl-6(+)、Bcl-2(-)、Ki-67(80%)。最终诊断为原发性肝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检索到的91篇国内文献共报道376例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平均年龄为(48.8±9.6)岁,男女比例为1.69∶1。影像学检查以单发病灶多见,乏血供肿瘤表现,以血管漂浮征为特点。146例(38.8%)患者出现乳酸脱氢酶升高。132例(35.1%)患者发生误诊,最终确诊依赖病理结果。生存分析结果显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较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好(中位总生存时间:36.4个月vs 20.7个月,P=0.009);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预后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好(52.0个月vs 30.0个月,P=0.049),手术联合术后化学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单纯化学治疗和手术患者好(45.6个月vs 23.9和7.7个月,P=0.016)。结论原发性肝淋巴瘤作为一种少见肿瘤,临床特征不典型,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一旦确诊应采取手术联合化学治疗或综合化学治疗方案进行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淋巴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 黏膜相关组织淋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恶性淋巴瘤的螺旋CT影像表现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潘笑 胡子洋 +2 位作者 梁家豪 张磊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1-655,共5页
目的:总结腮腺区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例腮腺恶性淋巴瘤病例,回顾总结其临床特征,CT表现,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CT表现包括病灶的数目、大小、边界、密度和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 目的:总结腮腺区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例腮腺恶性淋巴瘤病例,回顾总结其临床特征,CT表现,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CT表现包括病灶的数目、大小、边界、密度和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所有病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进行病理学分型,并通过Ki-67进行肿瘤细胞增殖分析。结果:本研究中20例恶性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其中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l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9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8例,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1例。CT图像上,MALT多表现为边界不清晰(7/9);有6例呈沿腮腺轮廓塑形性生长(6/9),密度不均匀8例(8/9);DLBCL: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结节影(7/8),可为单发(4/8)或多发(4/8),密度均匀(4/8)或不均匀(4/8)。20例中14例伴有淋巴结肿大。20例患者Ki-67(+)分布于20%~90%,4例DLBCL的Ki-67(+)大于50%。结论:腮腺恶性淋巴瘤多表现为MALT或DLBCL,这两类恶性淋巴瘤在螺旋CT上均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恶性淋巴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 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切片厚度免疫组化标记Ki-67对惰性淋巴瘤和侵袭性淋巴瘤鉴别诊断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吉佳乐 曾晖 +4 位作者 徐丹 张宇 林爽 姚馨悦 何志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49-1451,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中Ki-67免疫组化染色情况,探索不同切片厚度对Ki-67表达的影响,以筛选出临床免疫组化工作中最... 目的通过比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中Ki-67免疫组化染色情况,探索不同切片厚度对Ki-67表达的影响,以筛选出临床免疫组化工作中最优切片厚度。方法收集DLBCL 28例,MALT淋巴瘤18例,分别设定2、4、6、8μm四种切片厚度进行Ki-67染色,并用SPSS 22.0软件对Ki-67平均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average positive staining area percentage,APSAP)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切片厚度之间Ki-67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切片厚度的增加,淋巴瘤病变部位细胞核Ki-67染色逐渐加深,同时Ki-67 APSAP也随之增加。当淋巴瘤组织切片厚度4μm(±1μm)时,细胞结构清晰,染色对比鲜明,背景值低,更利于细胞计数和对染色结果进行准确分析。结论Ki-67增殖指数处于区分惰性淋巴瘤和侵袭性淋巴瘤的临界值45%左右时,切片厚度建议采取4~6μm,该范围内APSAP误差较小,与临床诊断吻合率最高,可获得较为稳定可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弥漫大b细胞淋巴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 切片厚度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LT1基因2种转录本在正常人和B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旭 张帆 +6 位作者 徐艳 吴秀丽 陈少华 杨力建 李萡 卢育洪 李扬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24-1128,1132,共6页
目的:比较正常人和B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转位基因1(MALT1)2种异构体的分布和表达差异。方法:根据MALT1基因的结构特点,设计2对引物,通过建立2种转录本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分析8例B细胞急性... 目的:比较正常人和B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转位基因1(MALT1)2种异构体的分布和表达差异。方法:根据MALT1基因的结构特点,设计2对引物,通过建立2种转录本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分析8例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8例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和8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ALT1的表达情况。实时定量PCR分析各组样本的MALT1 mRNA表达水平。结果:所有样本中均能得到所预期的PCR产物,其中第1对引物可以扩增出2条片段,分别为MALT1转录本1(包含第5、6、7、8、9外显子)和MALT1转录本2(包含第5、6、8、9外显子),第2对引物只能扩增出1条包含转录本1的片段,所有PCR产物均通过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MALT1 2种转录本均在外周血中有表达,并且MALT1转录本2表达水平高于转录本1。通过灰度分析发现,在B-ALL中,MALT1转录本1的灰度与正常人相比显著增高(P<0.05),而MALT1转录本2显著降低(P<0.05);在B-CLL中,MALT1 2种转录本的灰度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B-ALL中,MALT1 mRNA表达水平(中位数:1.253)低于正常人(中位数:1.976)(P=0.05);而B-CLL中,MALT1 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ALT1 2种转录本均表达于正常和B细胞白血病样本中,但B-ALL中两者的表达水平有所差异,同时,B-ALL的MALT1 mRNA表达水平也有所降低。B-ALL中MALT1基因表达的异常可能影响MALT1信号通路而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转位基因1 转录本 白血病 b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