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筋受压黏结滑移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海涛 DeeksAJ 苏小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545-3550,共6页
为研究钢筋的受压黏结滑移关系,采用分辨率较高的激光位移计,对一批短锚长试件进行系列推出试验研究,得到精确度较高的黏结滑移值及完整的试验黏结滑移关系曲线,描述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受压黏结滑移破坏全过程:弹性阶段、局部滑移阶段、... 为研究钢筋的受压黏结滑移关系,采用分辨率较高的激光位移计,对一批短锚长试件进行系列推出试验研究,得到精确度较高的黏结滑移值及完整的试验黏结滑移关系曲线,描述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受压黏结滑移破坏全过程:弹性阶段、局部滑移阶段、滑移上升段、滑移下降段和残余段。在对试验得到的较短锚长试件推出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经统计回归和分析,提出钢筋的受压黏结滑移曲线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 推出试验 黏结滑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500N钢筋与混凝土受拉黏结滑移模型研究
2
作者 李海涛 Andrew John DEEKS 苏小卒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2-326,333,共6页
为了研究澳洲500N钢筋与混凝土的受拉黏结滑移关系,采用分辨率较高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对一批短锚长试件进行了系列拔出试验研究,得到精确度较高的黏结滑移值及完整的试验黏结滑移关系曲线,详细描述了澳洲500N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受拉黏结滑... 为了研究澳洲500N钢筋与混凝土的受拉黏结滑移关系,采用分辨率较高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对一批短锚长试件进行了系列拔出试验研究,得到精确度较高的黏结滑移值及完整的试验黏结滑移关系曲线,详细描述了澳洲500N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受拉黏结滑移破坏全过程:弹性阶段、局部滑移阶段、滑移上升段、滑移下降段和残余段.在对试验得到的较短锚长构件拔出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之上,经统计回归和分析,提出了澳洲500N钢筋与混凝土的受拉黏结滑移连续型曲线模型,并和试验结果做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N高强钢筋 拔出试验 黏结滑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水泥土中GFRP筋黏结性能及考虑肋效应的黏结滑移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晓实 陈昌富 +2 位作者 毛凤山 朱世民 蔡焕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38-2449,共12页
为研究不同制样/养护环境下掺建筑垃圾和玻璃纤维水泥土中GFRP筋的黏结性能,首先,考虑制样/养护环境、水泥掺入比、纤维掺入比、建筑垃圾掺入比这4个因素,通过均匀试验设计方法确定试验方案,开展36组GFRP筋拉拔试验和水泥土立方块无侧... 为研究不同制样/养护环境下掺建筑垃圾和玻璃纤维水泥土中GFRP筋的黏结性能,首先,考虑制样/养护环境、水泥掺入比、纤维掺入比、建筑垃圾掺入比这4个因素,通过均匀试验设计方法确定试验方案,开展36组GFRP筋拉拔试验和水泥土立方块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获得GFRP筋-水泥土界面的黏结滑移曲线;第二,基于试验得到的不同因素配比下的第一峰值黏结强度(τf)建立Kriging模型,据此预测不同试验环境和材料配比下拉拔试样的τf,分析各因素对τf的影响;第三,由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得到τf与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关系、τf与黏结滑移曲线上的其余特征点(第一谷值点、第二峰值点、第二谷值点)黏结强度的关系以及GFRP筋肋距与各特征点位移的关系,基于黏结滑移曲线中4个特征点的强度和位移,提出建立考虑肋效应的GFRP筋-纤维水泥土界面黏结滑移模型的方法;最后,提出根据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GFRP筋的肋距间接建立GFRP筋-水泥土界面黏结滑移模型的方法,采用4组试验结果验证2种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黏结滑移模型对GFRP筋-纤维水泥土界面黏结滑移曲线有较好的拟合和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GFRP筋 海水环境 建筑垃圾 玻璃纤维 黏结滑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木材界面黏结滑移模型研究
4
作者 周莉 黄奕辉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59-62,共4页
以12个粘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木材试件为对象,考察黏结长度对黏结性能的影响,获得相应的局部黏结滑移曲线.由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CFRP与木材界面的剥离是从加载端向自由端逐渐发展的;黏结剪应力-滑移曲线基本上... 以12个粘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木材试件为对象,考察黏结长度对黏结性能的影响,获得相应的局部黏结滑移曲线.由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CFRP与木材界面的剥离是从加载端向自由端逐渐发展的;黏结剪应力-滑移曲线基本上为两段式,由上升段和下降段组成,上升段呈现直线形式,下降段则为双曲线形.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Matlab编程拟合,得到了CFRP加固樟木顺纹黏结滑移本构模型,该模型与实验结果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木材界面 黏结滑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荷载作用下锈蚀钢筋混凝土柱黏结滑移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斌 吕斌 +2 位作者 丁一爽 孙勇峰 王家滨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0-929,共10页
为实现地震作用下锈蚀钢筋混凝土柱精细化数值模拟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建立往复荷载作用下锈蚀钢筋与混凝土间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结合课题组前期试验结果,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建立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通过对数... 为实现地震作用下锈蚀钢筋混凝土柱精细化数值模拟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建立往复荷载作用下锈蚀钢筋与混凝土间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结合课题组前期试验结果,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建立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之间误差分析,进一步对黏结滑移模型中的摩擦黏结应力系数和退化系数进行修正,最终建立更为合理的锈蚀钢筋与混凝土间黏结滑移本构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再次比较,验证修正后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修正后的锈蚀钢筋与混凝土间黏结滑移模型可更好地反映往复荷载作用下锈蚀钢筋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该成果可为地震作用下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数值分析计算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锈蚀钢筋 黏结滑移本构模型 数值模拟 参数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FRP-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滑移模型研究
6
作者 杨曌 李佳佳 刘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98-103,共6页
为研究喷射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关系,对5个试件进行了双面剪切试验以及数值模拟,分析其界面破坏模式、界面受剪承载力、加载端荷载滑移曲线、界面黏结滑移关系等力学性能指标,并对纤维体积率、喷射FRP厚度等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最... 为研究喷射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关系,对5个试件进行了双面剪切试验以及数值模拟,分析其界面破坏模式、界面受剪承载力、加载端荷载滑移曲线、界面黏结滑移关系等力学性能指标,并对纤维体积率、喷射FRP厚度等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最后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喷射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本构模型,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纤维体积率和喷射FRP厚度对界面黏结性能影响较大;论文所建的界面有限元模型可较为准确地模拟喷射FRP-混凝土界面的黏结力学性能;提出的指数型理论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及一定的安全裕度,可用于实际工程中分析喷射FRP-混凝土界面黏结力学性能。论文研究成果可为喷射FRP加固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FRP 黏结滑移本构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线性黏结-滑移模型的锚固体力学响应特征
7
作者 王瑞鹏 尧俊凯 +2 位作者 李竹庆 蔡德钩 闫宏业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1,共7页
为研究预应力锚索在张拉过程中锚岩界面应力分布特征以及影响锚固体抗拔承载力的控制因素,本文对传统的cable单元进行改进,实现了锚岩界面三线性黏结-滑移模型的二次开发,揭示了全长黏结锚固体锚岩界面应力分布特征存在始端大、尾端小... 为研究预应力锚索在张拉过程中锚岩界面应力分布特征以及影响锚固体抗拔承载力的控制因素,本文对传统的cable单元进行改进,实现了锚岩界面三线性黏结-滑移模型的二次开发,揭示了全长黏结锚固体锚岩界面应力分布特征存在始端大、尾端小的分布特点,但是随着拉拔荷载的不断增大,始端剪应力先增大至黏结强度后又逐渐降低至残余强度,剪应力峰值位置渐进后移,最终锚岩界面的剪应力均降低至残余剪应力。通过比较不同水泥砂浆配合比下全长黏结锚固体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发现极限抗拔承载力和残余强度呈正相关,继而探究了锚索承载力和锚岩界面渐进脱黏破坏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可为锚索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索支护 三线性黏结-滑移模型 二次开发 黏结强度 极限抗拔承载力 锚岩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蚀钢筋混凝土黏结滑移本构模型及数值模拟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杨路 郑山锁 +1 位作者 郑跃 罗雨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50,共12页
为研究纵筋与箍筋共同锈蚀对钢筋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采用电渗—恒电流—干湿循环的加速锈蚀方法对25个钢筋混凝土(RC)试件进行锈蚀,进而对其进行拉拔试验,研究了纵筋锈蚀、箍筋锈蚀、保护层厚度和箍筋间距等参数对黏结性能的影响规... 为研究纵筋与箍筋共同锈蚀对钢筋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采用电渗—恒电流—干湿循环的加速锈蚀方法对25个钢筋混凝土(RC)试件进行锈蚀,进而对其进行拉拔试验,研究了纵筋锈蚀、箍筋锈蚀、保护层厚度和箍筋间距等参数对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锈蚀对混凝土与钢筋界面间黏结力的影响,将黏结性能退化归因于材料性能退化和约束效应退化,基于试验数据,建立并验证了一个考虑设计参数、纵筋及箍筋共同锈蚀的修正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结合所提本构模型及微元算法建立了锈蚀纵筋应力-滑移模型,基于OpenSees平台,将所建模型应用于零长度截面单元中,通过串联纤维梁柱单元与零长度截面单元建立了考虑黏结滑移变形的锈蚀RC构件数值模型,根据锈蚀RC柱拟静力试验数据对该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并采用仅考虑锈蚀损伤的纤维模型进行辅助验证。结果表明:混凝土与钢筋界面间黏结力随锈蚀程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增加保护层厚度可略微增加黏结强度,而箍筋加密对黏结强度提升明显;与纤维模型相比,所建锈蚀RC纤维模型承载力、累计耗能和极限位移误差分别降低12.8%、23.5%和14.2%,表明所建模型可合理计算钢筋滑移的贡献且准确预测锈蚀RC柱地震整体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纵筋锈蚀 箍筋锈蚀 黏结滑移模型 纤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FEM的锈蚀钢筋和混凝土间黏结-滑移数值模拟
9
作者 杜成斌 赵志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7-205,共9页
针对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评估问题,建立了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BFEM)的计算框架。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钢筋-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行为,通过非线性桁架单元表征锈蚀钢筋的力学性能,使用四叉树网格实现混凝土高效离散,引入... 针对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评估问题,建立了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BFEM)的计算框架。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钢筋-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行为,通过非线性桁架单元表征锈蚀钢筋的力学性能,使用四叉树网格实现混凝土高效离散,引入非局部宏-微观损伤模型模拟混凝土开裂过程。拉拔试验模拟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模拟锈蚀界面的黏结-滑移行为;当弹簧间距≤黏结长度的1/4时,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三点弯曲试验结果显示:钢筋屈服后特性会显著影响荷载-位移曲线下降段,混凝土开裂后,钢筋力学性能主导结构响应。所提出的SBFEM框架可有效模拟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的界面行为和结构整体力学性能退化过程,为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评估提供了可靠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蚀钢筋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 黏结-滑移本构模型 非局部宏-微观损伤模型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不锈钢绞线网与ECC黏结-滑移关系模型 被引量:17
10
作者 朱俊涛 张凯 +2 位作者 王新玲 李可 李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92,共10页
高强不锈钢绞线网与ECC的黏结是二者协同工作的基础,且黏结-滑移关系模型是其黏结性能的综合反映,故通过对17组51个高强不锈钢绞网增强ECC薄板试件进行单边拉拔试验,研究横向钢绞线间距、纵向钢绞线直径和相对锚固长度等因素对钢绞线网... 高强不锈钢绞线网与ECC的黏结是二者协同工作的基础,且黏结-滑移关系模型是其黏结性能的综合反映,故通过对17组51个高强不锈钢绞网增强ECC薄板试件进行单边拉拔试验,研究横向钢绞线间距、纵向钢绞线直径和相对锚固长度等因素对钢绞线网在ECC中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横向钢绞线的设置可使黏结破坏由脆性破坏转变为延性破坏;高强不锈钢绞线网与ECC的黏结滑移曲线可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上升段、微降段、延性强化段、下降段和残余段。基于试验结果,对钢绞线网在ECC中的黏结破坏特征和黏结-滑移机理进行分析,在相关黏结-滑移关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钢绞线网与ECC的黏结-滑移关系模型,并进行模型参数分析。所提模型及模型参数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较好地反映钢绞线网与ECC的界面黏结滑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不锈钢绞线网 ECC 黏结锚固 拉拔试验 黏结-滑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黏结滑移与剪切效应的不均匀冻融损伤RC剪力墙数值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荣先亮 卢博辽 +3 位作者 张琦玉 黄炜元 郑山锁 张艺欣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68,共13页
为了合理评估严寒环境下在役钢筋混凝土(RC)剪力墙的抗震性能,采用相对动弹性模量为冻融损伤系数,结合修正Petersen模型构建了不均匀冻融损伤模型;基于经过准确性验证的既有公式建立了完好RC剪力墙剪切恢复力模型,进而通过分析冻融损伤R... 为了合理评估严寒环境下在役钢筋混凝土(RC)剪力墙的抗震性能,采用相对动弹性模量为冻融损伤系数,结合修正Petersen模型构建了不均匀冻融损伤模型;基于经过准确性验证的既有公式建立了完好RC剪力墙剪切恢复力模型,进而通过分析冻融损伤RC剪力墙实测剪应变和剪力受参数影响的变化趋势,采用多参数回归建立了冻融损伤RC剪力墙剪切恢复力模型;基于既有材性实测数据建立了不均匀冻融损伤黏结强度模型,同时结合既有钢筋黏结滑移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不均匀冻融损伤纵筋滑移模型;结合所建立的不均匀冻融损伤模型、冻融损伤剪切滞回模型、冻融损伤不均匀的黏结强度-滑移模型,提出了冻融损伤剪力墙构件数值模型.最后采用8个不同参数冻融损伤RC剪力墙的拟静力实测数据对本文所提的数值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数值模型可较准确地模拟冻融损伤RC剪力墙低周往复下的力-变形关系,可用于冻融环境下RC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剪力墙 不均匀冻融损伤模型 剪切恢复力模型 不均匀冻融损伤黏结滑移模型 OPENSEES 钢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表层嵌贴FRP板条-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模型的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智梅 张振凯 +2 位作者 熊浩 王卓 陈刚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4-313,共10页
提出一种建立表层嵌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板条-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模型的高精度数值分析方法.通过该方法,仅利用相关试验中施加的各级荷载值,及其对应的FRP板条加载端与自由端的滑移值,即可确定黏结-滑移... 提出一种建立表层嵌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板条-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模型的高精度数值分析方法.通过该方法,仅利用相关试验中施加的各级荷载值,及其对应的FRP板条加载端与自由端的滑移值,即可确定黏结-滑移模型中的各待定参数.通过MATLAB编程实现了该数值分析方法,并通过一系列拉拔弯曲黏结节点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进而分析了混凝土强度、FRP板条黏结长度等因素对黏结-滑移模型的影响.最后利用得到的界面黏结-滑移模型,探讨了表层嵌贴FRP板条加固混凝土梁的裂缝计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嵌贴 FRP板条-混凝土界面 黏结-滑移模型 裂缝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与新型超早强混凝土间的黏结性能研究
13
作者 刘兵 李洪涛 +2 位作者 傅丰 钱凯 明阳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8-55,共8页
超早强混凝土因具有凝结时间短、早期强度高且耐久性良好等特点而广泛用于混凝土路面、机场跑道、海港码头和桥梁隧道等快速抢修抢建工程中。钢筋与新型超早强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是其共同工作的重要性能指标,但钢筋与新型超早强混凝... 超早强混凝土因具有凝结时间短、早期强度高且耐久性良好等特点而广泛用于混凝土路面、机场跑道、海港码头和桥梁隧道等快速抢修抢建工程中。钢筋与新型超早强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是其共同工作的重要性能指标,但钢筋与新型超早强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尚未被认识透彻。因此,通过中心拉拔试验探索了钢筋与新型超早强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分析了钢筋直径、锚固长度、养护龄期、配箍率对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筋与新型超早强混凝土养护龄期1 d的黏结强度为28 d的74.7%,具有明显的“早强性”,黏结强度随着混凝土龄期增长或配箍率增加而提高,随着保护层厚度减小、钢筋直径增大、锚固长度增大而降低。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锚固长度计算模型并给出了建议钢筋锚固长度为5 d、提出了钢筋与新型超早强混凝土黏结强度计算模型、峰值滑移计算模型以及相应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上述计算式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良好,并可为工程设计及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强混凝土 黏结性能 变形钢筋 黏结滑移模型 锚固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钢管石灰石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黏结滑移本构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沙蒙 李祥 +1 位作者 刘紫洋 管民生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8,共11页
通过16根方钢管石灰石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试件推出试验,研究了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石粉含量以及钢管宽厚比对方钢管石灰石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结合试件自由端滑移曲线分析了黏结滑移发展过程与内在... 通过16根方钢管石灰石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试件推出试验,研究了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石粉含量以及钢管宽厚比对方钢管石灰石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结合试件自由端滑移曲线分析了黏结滑移发展过程与内在机理。对比了方钢管卵石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平均黏结强度,采用方钢管卵石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黏结滑移本构模型拟合得到了石灰石机制砂试件黏结滑移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由于试件的黏结滑移性能受测点位置影响,通过引入位置函数,提出了能反映局部黏结滑移规律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结果表明:方钢管石灰石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黏结滑移经历了胶结、滑移、摩阻力、后滑移4个阶段,且具有更高黏结强度;对比本构模型得到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并分析其误差发现,采用方钢管卵石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黏结滑移本构模型拟合的黏结强度及滑移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均小于5%,且标准差小于0.05,证明该本构模型具有较好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 石灰石机制砂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位置函数 黏结滑移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黏结-滑移摩擦模型的304不锈钢切削力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文康 丁亮亮 +2 位作者 张锐 朱海 王凯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0-106,共7页
通过预测加工304不锈钢时产生的切削力,从而对切削参数和刀具几何参数进行优化,是提高304不锈钢的加工精度、切屑控制及保障刀具寿命的基础。建立304不锈钢切削仿真模型,为提高模型的精确性,选择Johnson-Cook本构方程和黏结-滑移摩擦模... 通过预测加工304不锈钢时产生的切削力,从而对切削参数和刀具几何参数进行优化,是提高304不锈钢的加工精度、切屑控制及保障刀具寿命的基础。建立304不锈钢切削仿真模型,为提高模型的精确性,选择Johnson-Cook本构方程和黏结-滑移摩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黏结-滑移摩擦模型的切削力预测结果更为准确,表明相对于纯剪切摩擦与库仑摩擦模型,黏结-滑移摩擦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刀-屑摩擦特性。展开不同参数下的切削力研究,研究发现:切削力随着刀具前角、后角和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切削刃钝圆半径和切削厚度、宽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切削宽度、厚度及前角对切削力大小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304不锈钢切削效率的提高和切削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Johnson-Cook本构方程 切削力 黏结-滑移摩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童谷生 艾博雯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共7页
黏结滑移关系是研究FRP-混凝土界面性能的基础,是构建有限元分析与黏结强度模型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国内外众多研究人员针对于FRP-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滑移关系做了大量的试验与理论研究,但是,目前研究结果尚未统一定论。通过介绍黏结滑移... 黏结滑移关系是研究FRP-混凝土界面性能的基础,是构建有限元分析与黏结强度模型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国内外众多研究人员针对于FRP-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滑移关系做了大量的试验与理论研究,但是,目前研究结果尚未统一定论。通过介绍黏结滑移关系及其主要的4种获取方法,来了解黏结滑移关系的形成。同时,总结了3种黏结滑移模型的建立的原理,列出各类黏结滑移模型。之后归纳了黏结滑移关系中多个对界面有影响的参数,并进行相关探讨。最后,对上述理论进行总结,并对黏结滑移关系研究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滑移关系 FRP-混凝土 获取方法 黏结滑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FRC与钢筋黏结-滑移模型
17
作者 康少波 汪若云 王丹丹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76,共7页
通过对2种黏结-滑移模型(修正FIB模型和Marchand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建立黏结区域钢筋微段的受力平衡方程和变形协调方程,研究钢筋埋置长度和荷载水平不同时模型的精确性。结果表明:当钢筋埋置长度较短时,钢筋自由端黏结应力较小,加载端... 通过对2种黏结-滑移模型(修正FIB模型和Marchand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建立黏结区域钢筋微段的受力平衡方程和变形协调方程,研究钢筋埋置长度和荷载水平不同时模型的精确性。结果表明:当钢筋埋置长度较短时,钢筋自由端黏结应力较小,加载端黏结应力较大,Marchand模型和修正FIB模型曲线均与试验曲线较为吻合,随着荷载逐渐增大,黏结应力沿钢筋埋置长度趋于均匀分布;当钢筋埋置长度较长时,钢筋自由端黏结应力远小于加载端黏结应力,此时Marchand模型曲线与试验曲线较为吻合,随着荷载逐渐增大,Marchand模型与修正FIB模型计算结果逐渐靠近,且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埋置长度为8倍钢筋直径时,钢筋黏结应力沿埋置长度呈现出明显非线性分布,且自由端处钢筋黏结应力值接近于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FRC 黏结强度 分析方法 黏结-滑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环境下UHPC-NC界面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剑 杨云涛 +1 位作者 陈玉洁 杨荣伟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0,共10页
氯盐环境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化学侵蚀环境,研究其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和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界面耐久性能的影响对于UHPC加固混凝土结构和UHPC-NC组合结构的工程应用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 氯盐环境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化学侵蚀环境,研究其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和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界面耐久性能的影响对于UHPC加固混凝土结构和UHPC-NC组合结构的工程应用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通过在常规环境以及氯盐环境下的推出试验,获得了干湿循环次数(0次、25次、50次)、氯盐浸泡天数(0 d、50 d、100 d)及界面处理方式(钢丝刷刷毛、高压水射流冲毛、表面缓凝处理)对UHPC-NC界面黏结强度、界面黏结刚度及界面黏结滑移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 d试验周期内,干湿循环及氯盐浸泡作用造成的界面黏结强度损失率不超过20%;氯盐环境作用时长的增加会导致界面黏结刚度的降低;随着界面粗糙度的增加,UHPC-NC试件的界面黏结强度以及界面黏结刚度均会增加;界面粗糙度的提高有助于界面抗氯盐侵蚀能力的提升.受到界面处理方法的影响,UHPC-NC试件经历干湿循环及氯盐浸泡后,荷载滑移曲线呈现2种不同的形式,分别对应光滑界面(钢丝刷刷毛界面)和其他界面(高压水射流冲毛界面和缓凝剂处理界面).各组试件的黏结滑移曲线在荷载到达峰值前趋于一致;荷载到达峰值后,前者存在荷载骤降段及持荷段,后者则随着滑移量的增加荷载不断降低.根据UHPC-NC黏结滑移曲线特征,提出了黏结滑移建议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黏结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 氯盐环境 界面处理 黏结滑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钢与EPS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成臣 黄强 +1 位作者 李东彬 李红超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8-583,共6页
为研究轻钢与聚苯颗粒(EPS)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的作用机理,制作了20个轻钢EPS混凝土短柱试件进行拉拔试验,研究EPS混凝土强度、钢管埋置长度及保护层厚度对轻钢与EPS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轻钢与EPS混凝土的黏结应力要比钢筋... 为研究轻钢与聚苯颗粒(EPS)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的作用机理,制作了20个轻钢EPS混凝土短柱试件进行拉拔试验,研究EPS混凝土强度、钢管埋置长度及保护层厚度对轻钢与EPS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轻钢与EPS混凝土的黏结应力要比钢筋与普通混凝土的黏结应力小;峰值黏结应力随EPS混凝土强度和保护层厚度的增加有所提高;钢管埋置长度的变化对峰值黏结应力的影响不明显.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轻钢与EPS混凝土的三段式黏结-滑移本构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颗粒(EPS)混凝土 轻钢 黏结性能 黏结滑移本构模型 拉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 MPa级钢筋与高强混凝土黏结-滑移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可 徐朝阳 +1 位作者 吴凯鑫 王新玲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4-60,共7页
为了探究600 MPa级钢筋与高强混凝土黏结-滑移关系,为600 MPa钢筋在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4组42个试件进行中心拉拔试验,研究混凝土强度、钢筋锚固长度以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因素对600 MPa级钢筋与高强混凝土黏结-滑移关... 为了探究600 MPa级钢筋与高强混凝土黏结-滑移关系,为600 MPa钢筋在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4组42个试件进行中心拉拔试验,研究混凝土强度、钢筋锚固长度以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因素对600 MPa级钢筋与高强混凝土黏结-滑移关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600 MPa级钢筋在高强混凝土中的拉拔破坏模式包括钢筋拔出破坏、混凝土劈裂破坏、钢筋屈服破坏3种模式;钢筋拔出破坏的黏结-滑移曲线包含上升段(包括微滑移段、滑移段、劈裂段)、下降段和残余段;混凝土劈裂破坏的黏结-滑移曲线只包含上升段(包括微滑移段、滑移段、劈裂段);钢筋屈服破坏的黏结-滑移曲线包含上升段(包括微滑移段、滑移段)和水平段。在不发生钢筋屈服破坏情况下,极限拉拔荷载随混凝土强度、锚固长度、钢筋直径的增加而增大。基于试验结果,分析600 MPa级钢筋与高强混凝土黏结破坏特征和黏结-滑移机理,提出了劈裂破坏情况下600 MPa级钢筋与高强混凝土的黏结-滑移关系模型及模型参数的表达式,所提模型及模型参数表达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 MPa级钢筋 高强混凝土 黏结-滑移模型 拉拔试验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