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度下钢筋与钢纤维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本构研究
1
作者 陈艳军 孙海军 +1 位作者 李晓东 崔祎菲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4-42,共9页
主要研究了钢筋与钢纤维混凝土(SFRC)在不同温度下(20、200、400、600、800℃)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对14个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5%的SFRC试件进行中心拉拔试验,分析钢筋与SFRC在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性能,得到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滑移关系曲线... 主要研究了钢筋与钢纤维混凝土(SFRC)在不同温度下(20、200、400、600、800℃)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对14个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5%的SFRC试件进行中心拉拔试验,分析钢筋与SFRC在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性能,得到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滑移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钢筋与SFRC的极限黏结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400~800℃较20~200℃降幅明显;峰值滑移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建立界面黏结损伤模型,分析不同温度下钢筋与SFRC的黏结损伤规律,并对界面黏结损伤变量和相对滑移值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不同温度下钢筋与SFRC黏结-滑移本构方程。将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滑移拟合曲线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本构方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钢筋与SFRC的黏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黏结-滑移本方程 界面黏结损伤模型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黏结-滑移效应的UHPC梁钢筋应力计算方法
2
作者 孙永新 蔺鹏臻 杨子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8-1067,共10页
为建立适用于配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梁的钢筋应力计算方法,对6片UHPC-T形截面梁开展四点弯曲试验,研究钢筋应力的变化规律.从钢筋-UHPC受力平衡与变形协调机理出发,应用微元体建立平衡、变形以及黏结-滑移微分方程,导出能综合反映钢... 为建立适用于配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梁的钢筋应力计算方法,对6片UHPC-T形截面梁开展四点弯曲试验,研究钢筋应力的变化规律.从钢筋-UHPC受力平衡与变形协调机理出发,应用微元体建立平衡、变形以及黏结-滑移微分方程,导出能综合反映钢筋与UHPC界面黏结-滑移影响及钢纤维抗拉贡献的钢筋应力计算公式,并通过简化应变不均匀系数与裂缝截面钢筋应力计算,提出便于工程应用的钢筋应力简化公式.研究表明:单位荷载下钢筋应力的增幅随配筋率的提高而减小,而与钢纤维体积率的变化无关;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UHPC梁的钢筋应力在开裂截面处偏小,但其分布在相邻裂缝间的不均匀程度更高;钢筋应力建议公式计算值与本文、既有文献的试验值均吻合良好;钢筋应力简化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之比的均值为1.03,变异系数为0.06,表明该简化式可用于UHPC梁的钢筋应力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钢筋应力 黏结-滑移 应变不均匀系数 微元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法隧道初期支护中栓钉型钢与喷射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本构模型与试验研究
3
作者 杨宗林 徐世文 +2 位作者 卢志凯 路军富 李忞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9-185,共7页
[目的]为探明矿山法隧道初期支护中栓钉型钢与喷射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本构关系。[方法]以栓钉长度、直径和布置形式为变化参数,设置4组不同工况,进行腹板带栓钉的型钢-喷射混凝土短柱推出试验,分析其破坏模式、荷载-滑移特性和承载力等... [目的]为探明矿山法隧道初期支护中栓钉型钢与喷射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本构关系。[方法]以栓钉长度、直径和布置形式为变化参数,设置4组不同工况,进行腹板带栓钉的型钢-喷射混凝土短柱推出试验,分析其破坏模式、荷载-滑移特性和承载力等。[结果及结论]栓钉试件的破坏模式受栓钉数量和强度影响,分为拉裂破坏和胀裂破坏两类;典型的平均黏结强度-相对滑移曲线可分为无滑移段、曲线上升段、曲线下降段和水平残余段;室内试验证明栓钉直径和布置形式是影响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根据受力机制建立带栓钉的型钢与喷射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并经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双重验证,表明提出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精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矿山法隧道型钢与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初期支护 型钢-喷射混凝土 栓钉连接件 黏结-滑移本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力状态的HTPB/AP推进剂含损伤热-粘弹性本构方程 被引量:7
4
作者 姚东 张光喜 高波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6-499,509,共5页
从热-粘弹性本构方程的一般形式出发,基于HTPB/AP推进剂单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的多项式拟合,提出了细观损伤的模量损伤效应函数;综合考虑应力三轴度和Lode参数,引入应力状态因子对损伤演化过程进行修正,建立了考虑应力状态的HTPB/A... 从热-粘弹性本构方程的一般形式出发,基于HTPB/AP推进剂单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的多项式拟合,提出了细观损伤的模量损伤效应函数;综合考虑应力三轴度和Lode参数,引入应力状态因子对损伤演化过程进行修正,建立了考虑应力状态的HTPB/AP推进剂含损伤热-粘弹性本构。对25℃、70 mm/min条件下单向、双向应力试件拉伸过程的Abaqus有限元分析表明,与测试数据相比,单向、双向加载应力-应变曲线初始上升段基本吻合、损伤效应体现的初始应变基本一致,在发展至断裂延伸率附近时有明显下降,整体规律与测试结果吻合较好;文中本构关系对应加载曲线的“脱湿”阶段滞后测试数据约5%~6%应变(绝对值),应力略高于测试数据,但相对误差小于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PB/AP推进剂 应力状态 损伤效应函数 -粘弹性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试验 被引量:11
5
作者 董宏英 孙文娟 +1 位作者 曹万林 赵洪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2-90,共9页
为研究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和本构关系,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再生细骨料取代率、钢筋类型、钢筋直径、锚固长度的影响,设计了15个梁式试件进行钢筋-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试验.综合分析上述变量对荷载-滑移曲线、黏结强度... 为研究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和本构关系,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再生细骨料取代率、钢筋类型、钢筋直径、锚固长度的影响,设计了15个梁式试件进行钢筋-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试验.综合分析上述变量对荷载-滑移曲线、黏结强度、黏结效率的影响规律,给出了黏结-滑移本构关系的建议.结果表明: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增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强度减小,而抗滑移能力增强;再生细骨料的加入,导致再生混凝土的黏结性能明显退化;螺纹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黏结强度约为光圆钢筋的2倍;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界面黏结性能随着钢筋直径和锚固长度的增加而降低;建议的钢筋-再生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和参数,与试验结果拟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梁式试件 黏结性能 黏结效率系数 黏结-滑移本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关系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苏岩 刘贵 周英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3,共6页
通过试验,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研究GFRP高-强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性能。利用粘贴在每个单剪试件上的应变片获得GFRP轴向应变,又通过计算得到局部的黏结应力和滑移值,利用这些数据考察黏结应力的分布、发展情况和有效黏结长度,进而分析界面的... 通过试验,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研究GFRP高-强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性能。利用粘贴在每个单剪试件上的应变片获得GFRP轴向应变,又通过计算得到局部的黏结应力和滑移值,利用这些数据考察黏结应力的分布、发展情况和有效黏结长度,进而分析界面的局部特性,提出GFRP高-强混凝土下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经研究分析得知,陈-滕公式的预测值与有效黏结长度的试验值符合较好;从以往的研究中可知,极限黏结应力主要与混凝土的强度有关,本文则得出在高强混凝土情况下,外贴板的刚度(弹性模量×厚度)和宽度比(bp/bc)对它的影响更大;GFRP-高强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滑移模型不同于普通混凝土强度下的许多模型,其下降段使用直线型较好,因此建立了以Popovics模型预测上升段,以直线预测下降段的非线性模型,能够正确反映其受剪变形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 高强混凝土 黏结应力 黏结滑移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轴受力状态下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准则及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陈宗平 陈宇良 +1 位作者 徐金俊 薛建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33,共11页
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侧向围压值、时间龄期、再生骨料来源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变化参数,设计68个试件进行三轴受压试验研究,观察了三轴受压状态下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态,揭示了其破坏机理,获取了三轴受压时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峰值... 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侧向围压值、时间龄期、再生骨料来源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变化参数,设计68个试件进行三轴受压试验研究,观察了三轴受压状态下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态,揭示了其破坏机理,获取了三轴受压时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等特征点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压值的增大,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态由垂直劈裂转变为斜向劈裂破坏,且与斜向劈裂面相交的粗骨料被剪断;单轴受压和侧向围压值σ_w≤9MPa时,再生混凝土发生脆性破坏;围压值σ_w≥12MPa时,再生混凝土为塑性状态破坏。最后,基于试验分析和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理论,分别采用莫尔-库仑破坏准则、π平面剪应力破坏准则以及Rendulic平面上的应力破坏准则从宏观的角度对再生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准则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多轴应力状态下再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本构方程。研究结果可供再生混凝土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三轴受压 破坏准则 应力-应变曲线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砂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应力-应变本构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50
8
作者 李志强 王国庆 +1 位作者 杨森 鞠冠男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1-1137,1261,共8页
为了研究沙漠砂替代率对沙漠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设计了132个试块,其中66个标准立方体试件和66个标准棱柱体试件;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拉伸强度试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弹性模量试验,研究了沙漠砂替代率从0%~100%变化... 为了研究沙漠砂替代率对沙漠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设计了132个试块,其中66个标准立方体试件和66个标准棱柱体试件;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拉伸强度试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弹性模量试验,研究了沙漠砂替代率从0%~100%变化时沙漠砂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并提出了沙漠砂混凝土应力-应变本构方程和损伤本构方程。研究结果表明:随沙漠砂替代率的增加,沙漠砂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拉伸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弹性模量、能量耗散能力、延性性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形状与普通混凝土相似,都经历了弹性、弹塑性、屈服破坏的3阶段;应力-应变本构方程和损伤本构方程的计算结果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砂混凝土 力学性能 应力-应变曲线 本构方程 能量耗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关系反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冯新权 刘鹏飞 陈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4-568,共5页
采用反演分析法确定单剪FRP板-混凝土试件界面的黏结应力-滑移关系.该法无需测量FRP板拉拔过程整个界面的黏结应力-滑移关系,而是根据拔出力和裂纹嘴处测量的单剪FRP板-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剪切滑移确定黏结应力-滑移关系.最后对FRP板-混... 采用反演分析法确定单剪FRP板-混凝土试件界面的黏结应力-滑移关系.该法无需测量FRP板拉拔过程整个界面的黏结应力-滑移关系,而是根据拔出力和裂纹嘴处测量的单剪FRP板-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剪切滑移确定黏结应力-滑移关系.最后对FRP板-混凝土单剪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吻合很好,说明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双材料结构的工程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演 FRP 混凝土 黏结应力-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钢筋与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玉 刘伯权 +1 位作者 吴涛 陈旭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4-282,共9页
研究变形钢筋与轻骨料混凝土间的黏结-滑移性能,完成了9组中心拉拔试验,分析了轻骨料混凝土强度、锚固长度、粗骨料类型及钢筋的直径对黏结应力的影响.结合试验结果,采用厚壁模型,给出了轻骨料混凝土黏结强度的解析解,并建立了钢筋与轻... 研究变形钢筋与轻骨料混凝土间的黏结-滑移性能,完成了9组中心拉拔试验,分析了轻骨料混凝土强度、锚固长度、粗骨料类型及钢筋的直径对黏结应力的影响.结合试验结果,采用厚壁模型,给出了轻骨料混凝土黏结强度的解析解,并建立了钢筋与轻骨料混凝土间的黏结应力-滑移曲线本构模型.结果表明:轻骨料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性能主要受砂浆强度影响,使得该类混凝土与变形钢筋间的黏结应力优于普通混凝土;黏结强度随着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提高而增加,随着黏结长度的降低而增加;本文提出的本构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试验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骨料混凝土 拉拔试验 黏结强度 黏结-滑移本模型 厚壁圆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向力作用下钢-混界面黏结滑移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小卒 张强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共9页
采用ABAQUS连接器单元模拟钢-混界面黏结滑移特性,并将预应力效应转化为界面法向力作用,建立了考虑法向力作用的钢板-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试验的有限元模型,比较了试验和有限元模型的黏结滑移形态和黏结滑移曲线,分析了钢-混界面黏结滑... 采用ABAQUS连接器单元模拟钢-混界面黏结滑移特性,并将预应力效应转化为界面法向力作用,建立了考虑法向力作用的钢板-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试验的有限元模型,比较了试验和有限元模型的黏结滑移形态和黏结滑移曲线,分析了钢-混界面黏结滑移受力性能,研究了混凝土强度和法向力大小对界面黏结滑移性能的影响。通过有限元模型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ABAQUS连接器单元能比较合理地模拟钢板-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滑移性能;法向力对界面峰值黏结力和残余阶段黏结力影响显著,但对峰值滑移量影响较小;混凝土强度显著影响峰值黏结力,但对峰值滑移量和残余黏结力影响较小;所得结论可为钢-混界面黏结滑移性能研究的有限元建模及黏结滑移关系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型钢混凝土结 -混界面黏结-滑移 连接器单元 法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钢板-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性能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威 王冰洁 +3 位作者 罗麒锐 孙壮壮 李鹏洛 林忠良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149,共9页
为研究波纹钢板-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性能,综合考虑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及钢板埋置长度,设计了10个波纹钢板混凝土试件进行推出试验,研究其破坏形态、受力机理、应变分布、黏结强度与黏结滑移本构关系等关键问题。结果表明:波纹钢板... 为研究波纹钢板-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性能,综合考虑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及钢板埋置长度,设计了10个波纹钢板混凝土试件进行推出试验,研究其破坏形态、受力机理、应变分布、黏结强度与黏结滑移本构关系等关键问题。结果表明: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构件主要发生黏结劈裂破坏和黏结锚固破坏,试件荷载-滑移曲线可分为微滑移段、滑移段、陡降段、缓降段及残余段;在荷载上升段,波纹钢板应变沿埋置长度呈指数分布形式,钢板自由端应变可能出现过零点现象;通过分析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及钢板埋置长度对波纹钢板-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的影响,线性拟合得出特征黏结强度计算式,理论值与试验值误差较小;基于波纹钢板-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本构模型,通过ABAQUS软件对典型试件进行数值模拟,有限元模型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钢板-混凝土 黏结滑移 推出试验 黏结强度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配砂不同含量的软土变形特性及其本构方程
13
作者 黄超天 王天齐 +2 位作者 董玉翔 沈才华 曾志康 《水道港口》 2024年第5期772-781,共10页
不同含砂量的软土变形特性比较复杂,而级配砂含量对软土的影响更难预测,针对杭州含级配砂软土地层特性,通过不同含砂量软土的三轴剪切实验,分析了土样三轴剪切破坏形态,获取了不同围压下不同含砂量土样应力-应变曲线并分析了数据变化规... 不同含砂量的软土变形特性比较复杂,而级配砂含量对软土的影响更难预测,针对杭州含级配砂软土地层特性,通过不同含砂量软土的三轴剪切实验,分析了土样三轴剪切破坏形态,获取了不同围压下不同含砂量土样应力-应变曲线并分析了数据变化规律,提出了含级配砂软土应力-应变曲线变化率的幂次函数本构模型,从全新的角度揭示了级配砂不同含量软土的塑性硬化参数和软化参数变化规律,并通过求原函数的方法获得了可以反映含砂量的软土应力应变本构方程。研究表明:围压与含砂量对土样的三轴剪破形态都有影响;含砂量增加能显著提高土样的抗剪强度,不同围压下(100 kPa、200 kPa、300 kPa)40%含砂量抗剪强度分别增加37.38%、14.1%、8.86%;随着含砂量增加,土样的最大卸载切线模量随之增大,土样切线模量变化率随之减小。研究成果为深入探讨级配砂对软土变形特性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砂率 砂黏混合土 应力-应变关系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粉末高温合金FGH98流变曲线特性及本构方程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洋 陶宇 贾建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18,共7页
通过对第三代镍基粉末高温合金FGH98进行热模拟压缩实验,得到了不同温度(1050~1110℃)和不同应变速率下(0.01~1s-1)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根据其特点分析了该合金的流变应力与温度和应变速率以及应变量的关系。由实验结果得出:该曲线... 通过对第三代镍基粉末高温合金FGH98进行热模拟压缩实验,得到了不同温度(1050~1110℃)和不同应变速率下(0.01~1s-1)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根据其特点分析了该合金的流变应力与温度和应变速率以及应变量的关系。由实验结果得出:该曲线呈典型的热激活特征,合金流变应力对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敏感。在此基础上选用Arrhenius方程低应力水平下的简化模型作为其本构关系的经验公式,利用线性回归法确定相关系数并对其误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了该合金的本构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H98 粉末冶金 高温合金 应力-应变曲线 线性回归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路径对激光增材制造结构件残余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义福 张华 +1 位作者 朱政强 苏展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88-1494,共7页
以H13工具钢粉末为原材料,使用激光金属沉积技术快速成形薄壁结构件.采用Fluent开发气体/金属粉末流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分析强制对流热损失参数.建立沉积过程热流本构方程,采用生死单元技术模拟金属沉积,基于APDL语言进行编译加载... 以H13工具钢粉末为原材料,使用激光金属沉积技术快速成形薄壁结构件.采用Fluent开发气体/金属粉末流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分析强制对流热损失参数.建立沉积过程热流本构方程,采用生死单元技术模拟金属沉积,基于APDL语言进行编译加载,实现激光金属沉积3D热-力顺序耦合有限元模拟.分析沉积路径对薄壁结构热分布和残余应力场分布不同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壁结构拐角局部存在超过工件拉伸强度的残余拉应力,从而导致裂纹生成;与单向沉积路径不同,之字形沉积路径在沉积层中诱导不同符号的残余切应力;单向沉积壁温度梯度相对较低,其残余应力略低于之字形沉积壁,但成形结构件的整体质量较低;残余应力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相吻合,可为特定零件几何形状沉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工具钢 激光金属沉积 热流本构方程 3D热-力顺序耦合有限元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混凝土单轴受压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春峰 闫佳慧 杨敏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322-327,共6页
以配制不同橡胶粒径和体积分数的橡胶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橡胶混凝土棱柱体试块的试验研究,探索了不同配合比的橡胶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基本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橡胶粒径和体积分数的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原点切线弹性模量、割线弹... 以配制不同橡胶粒径和体积分数的橡胶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橡胶混凝土棱柱体试块的试验研究,探索了不同配合比的橡胶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基本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橡胶粒径和体积分数的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原点切线弹性模量、割线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橡胶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相较于普通混凝土更平缓,其峰值应变、原点切线弹性模量、割线弹性模量均降低。参考普通混凝土单轴应力-应变关系本构方程,建立了橡胶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上升段方程,可用于理论研究与实际工程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混凝土 应力-应变关系 切线弹性模量 割线弹性模量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损伤的胶凝原油启动初始应力-应变模型
17
作者 卢兴国 张国忠 刘刚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48-52,共5页
引入损伤变量(因子),结合胶凝原油恒剪切速率启动过程的应力-应变特性,建立了考虑损伤的力学本构模型,经实验验证,新本构方程可很好地描述胶凝原油启动初始破坏过程的应力-应变关系。利用获得的本构方程参数,作出了相应条件下的损伤演... 引入损伤变量(因子),结合胶凝原油恒剪切速率启动过程的应力-应变特性,建立了考虑损伤的力学本构模型,经实验验证,新本构方程可很好地描述胶凝原油启动初始破坏过程的应力-应变关系。利用获得的本构方程参数,作出了相应条件下的损伤演化曲线,与应力-应变曲线结合分析发现,启动温度对胶凝原油结构损伤破坏过程影响最小,其不同条件下的损伤演化曲线基本重合;而启动剪切速率和静态降温幅度对损伤演化过程的影响相对较大,且随其值的增大,损伤演化过程表现出加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原油 损伤变量 应力-应变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RP筋回收轮胎钢纤维混凝土黏结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范小春 黄祎晨 +1 位作者 张澳 徐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9-397,共9页
对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筋在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混凝土中的黏结性能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研究.对不同RTSF体积掺量、BFRP筋直径和嵌入长度的试件进行了拉拔试验,研究其对黏结破坏模式、黏结滑移响应和黏结强度的影响,并提出了BFRP... 对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筋在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混凝土中的黏结性能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研究.对不同RTSF体积掺量、BFRP筋直径和嵌入长度的试件进行了拉拔试验,研究其对黏结破坏模式、黏结滑移响应和黏结强度的影响,并提出了BFRP筋RTSF混凝土的黏结滑移理论模型.结果表明:BFRP筋RTSF混凝土黏结破坏类型包括拔出破坏、劈裂破坏以及拔出且劈裂破坏;BFRP筋直径对黏结破坏模式无显著影响,而RTSF体积掺量、BFRP筋直径和嵌入长度均对黏结强度有较大影响,且RTSF体积掺量与极限黏结强度呈正相关,BFRP筋直径和嵌入长度对其影响与之相反;当RTSF体积掺量从0增大至1.5%时,其极限黏结强度最大可提高约23.87%.与已有模型相比,所提出的黏结滑移理论模型对BFRP筋RTSF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曲线具有更高的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RP筋 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混凝土 拉拔试验 黏结应力-滑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明 张俊民 +2 位作者 于利存 张立 钱永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6-130,共5页
采用6组面内双剪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CFRP)与混凝土界面的黏结行为。为了保证双剪试件两侧界面受力均匀且处于纯剪切状态,对传统的试件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于试验结果... 采用6组面内双剪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CFRP)与混凝土界面的黏结行为。为了保证双剪试件两侧界面受力均匀且处于纯剪切状态,对传统的试件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Popovics型界面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将此本构关系引入有限元模型并对影响界面黏结性能的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界面的峰值应力随混凝土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外贴CFRP宽度的增大而减小,但界面的极限剥离荷载呈增加趋势。与常用的2种界面极限剥离荷载计算模型对比表明,本文所提供的剥离荷载计算方法与两者较为接近,能够较好地预测CFRP-混凝土界面的极限剥离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混凝土界面 黏结滑移本关系 剥离荷载 有效黏结长度 峰值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黏结滑移效应计算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阮升 郑山锁 +2 位作者 张艺欣 董立国 王卓涵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59-166,217,共9页
以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结构中锚固区域的黏结滑移效应为研究对象,基于一致黏结滑移本构模型,根据微元法建立锚固区域控制方程,通过积分计算并考虑实际工程中的边界条件,解得钢筋应力-滑移关系解析模型,与既有拉拔试验数... 以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结构中锚固区域的黏结滑移效应为研究对象,基于一致黏结滑移本构模型,根据微元法建立锚固区域控制方程,通过积分计算并考虑实际工程中的边界条件,解得钢筋应力-滑移关系解析模型,与既有拉拔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该解析模型的可靠性。进而,基于OpenSEES有限元平台,将模型与零长度纤维截面单元嵌套,结合纤维梁柱单元,建立考虑钢筋黏结滑移效应的数值建模方法。通过与既有RC构件的拟静力试验及应用传统宏观本构的数值模型进行对比,从构件层面进一步对解析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钢筋应力-滑移模型能较好的反映长锚固钢筋受拉时的滑移行为;应用钢筋应力-滑移模型的零长度纤维模型能较为准确地计算RC柱的滞回曲线,相较于应用传统宏观本构的数值模型,提高了RC柱刚度与强度及其退化规律的预测精度,且对于不同设计参数的RC构件,能够更加准确的表征不同加载状态下的钢筋滑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RC) 黏结滑移 应力-滑移 零长度单元 OPENSE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