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正畸黏结剂在黏结强度、残留情况及预防釉质脱矿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谢卡 单春城 魏信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57-559,56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正畸黏结剂在黏结强度、残留情况及预防釉质脱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7月于本院进行正畸治疗的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树脂型黏结剂组)和B组(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组),每组各14例,... 目的:比较不同正畸黏结剂在黏结强度、残留情况及预防釉质脱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7月于本院进行正畸治疗的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树脂型黏结剂组)和B组(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组),每组各14例,将其拔除牙干预处理后不同时间段牙齿黏结强度、黏结剂残留情况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段的釉质脱矿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时间两组材料的黏结强度、黏结剂残留情况及釉质脱矿的实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黏结强度高于A组,黏结剂残留情况及釉质脱矿程度低于A组。结论: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在增强黏结强度及减少黏接剂残留的效果更佳,且可更能有效地预防釉质脱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黏结剂 黏结强度 黏结剂残留情况 釉质脱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光固化正畸黏结剂的黏结性能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林薇薇 陈金武 +1 位作者 赵信义 林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1-563,共3页
目的:研究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与自酸蚀光固化正畸黏结剂对金属托槽-牙面黏结的特点。方法:60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成6组,每组10颗牙,3组用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另3组用自酸蚀光固化复合树脂黏结剂黏结正畸托槽,分... 目的:研究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与自酸蚀光固化正畸黏结剂对金属托槽-牙面黏结的特点。方法:60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成6组,每组10颗牙,3组用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另3组用自酸蚀光固化复合树脂黏结剂黏结正畸托槽,分别于0.5、24h及冷热循环实验后测试其抗剪强度及黏结剂残留指数,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树脂—牙釉质面形态。结果:2种材料黏结强度均能超过5MPa。但是,24h自酸蚀光固化正畸黏结剂的强度高于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的强度(P<0.05)。结论:2种光固化正畸黏结剂能提供正畸临床黏结金属托槽足够的黏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黏结 抗剪切强度 黏结剂残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槽重复黏结及不同处理方法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牛宏 金作林 段银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8-410,共3页
目的:观察正畸托槽脱落后第2、3次黏结时托槽底板残留黏结剂的不同处理方法对抗剪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0颗离体人前磨牙,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个样本,第1组为更换新托槽组(简称更新组),即在第2、3次黏结时分别更换新托槽;第2组为燃烧去... 目的:观察正畸托槽脱落后第2、3次黏结时托槽底板残留黏结剂的不同处理方法对抗剪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0颗离体人前磨牙,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个样本,第1组为更换新托槽组(简称更新组),即在第2、3次黏结时分别更换新托槽;第2组为燃烧去除底板残胶组(简称燃烧组),即在进行第2、3次黏结时对托槽底板上的残留黏结剂进行燃烧处理;第3组为磨除法去除底板残胶组(简称磨除组),即在第2、3次黏结时对托槽底板上的黏结剂进行磨除处理。3组分别按常规操作对黏结托槽进行剪切试验,记录每组抗剪强度数值的变化并观察ARI指数(牙面残留黏结剂指数)。结果:3组托槽初次黏结的抗剪强度分别(10.00±2.95)MPa;(9.57±2.45)MPa;(9.09±2.58)MPa;更新组第2、3次黏结的抗剪强度分别为(9.55±2.84)MPa;(10.32±2.59)MPa。燃烧组第2、3次黏结抗剪强度分别为(7.30±2.15)MPa;(7.14±1.93)MPa;磨除组的第2、3次黏结抗剪切强度分别为(12.13±2.93)MPa;(12.86±3.08)MPa;燃烧组抗剪强度下降,磨除组抗剪强度则升高,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黏结脱落托槽时宜采用磨除法对脱落托槽底板上残留的黏结剂进行处理,避免使用燃烧底板残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槽重复黏结 残留黏结剂 处理方法 抗剪强度 AR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