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力荷载作用下黏滞阻尼器对钢结构仿古建筑异形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吴占景 王新武 +1 位作者 隋龑 董金爽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57-1869,共13页
为提高钢结构仿古建筑异形节点的耗能能力,在原有的“雀替”构件处设置可更换黏滞阻尼器件以耗散地震能量。设计制作了6个仿古建筑钢结构节点试件,包含单梁-柱节点(SBJ)系列和双梁-柱节点(DBJ)系列两组。以位移和频率控制进行了正弦波... 为提高钢结构仿古建筑异形节点的耗能能力,在原有的“雀替”构件处设置可更换黏滞阻尼器件以耗散地震能量。设计制作了6个仿古建筑钢结构节点试件,包含单梁-柱节点(SBJ)系列和双梁-柱节点(DBJ)系列两组。以位移和频率控制进行了正弦波动力加载,分别得到试件和黏滞阻尼器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并分别对试件和阻尼器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中双梁连接器与黏滞阻尼器运行良好,在“雀替”位置附设黏滞阻尼器改变了仿古建筑钢结构异形节点的破坏模式,黏滞阻尼器在试件梁端塑性铰区屈曲后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试件滞回环逐渐变得饱满。阻尼器的阻尼系数越大,节点的滞回环越饱满,耗能能力越强。试件的承载力随着阻尼系数的提高而提高,有控节点试件承载力相比无控节点试件提高了18%~46%,黏滞阻尼器对双梁-柱节点试件的承载力提高作用更加明显。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在1.77~2.05之间,设置黏滞阻尼器后试件的延性略有提高。强度退化系数均在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古建筑 钢结构异形节点 动力荷载作用 黏滞阻尼器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黏滞阻尼器的装配式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
作者 计嘉伟 何文福 +2 位作者 尚自端 王琨 杨森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1-199,共9页
提出了一种全装配式混凝土减震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并采用黏滞阻尼器提升整体抗震性能。为研究所提出的全装配式混凝土减震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对1个单榀装配式减震框架试件和1个单榀装配式框架试件开展拟动力实验,... 提出了一种全装配式混凝土减震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并采用黏滞阻尼器提升整体抗震性能。为研究所提出的全装配式混凝土减震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对1个单榀装配式减震框架试件和1个单榀装配式框架试件开展拟动力实验,对其破坏模式、塑性铰、滞回性能、刚度退化、延性和耗能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减震框架和装配式框架均发生弯剪破坏,破坏集中在接近柱中连接部位;与无阻尼器装配式框架相比,带黏滞阻尼器的装配式减震框架的正负向的极限承载力分别提高了97%和82%;耗能能力和刚度也显著提高。结合框架受力状态来看,装配式框架柱中部为纯受剪状态,抗剪性能需求高,易发生脆性破坏。因此,建议加强柱中连接节点处的抗剪性能,提高施工质量,确保连接部位的咬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减震框架 抗震性能 动力试验 黏滞阻尼器 直螺纹套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混合试验的黏滞阻尼器Maxwell模型参数识别
3
作者 郑欢 王涛 +4 位作者 王贞 孟丽岩 许国山 张佳辉 窦晓亮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3,106,共10页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在真实高频响应下的振动特性并识别其Maxwell模型参数,给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Maxwell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开展物理子结构为黏滞阻尼器的高速列车减振器实时混合试验,得到车速在250~400 km/h内黏滞阻尼器真实滞回响应,并...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在真实高频响应下的振动特性并识别其Maxwell模型参数,给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Maxwell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开展物理子结构为黏滞阻尼器的高速列车减振器实时混合试验,得到车速在250~400 km/h内黏滞阻尼器真实滞回响应,并根据阻尼器真实响应识别黏滞阻尼器Maxwell模型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列车车速增大,黏滞阻尼器力与位移峰值响应均增大且位移基频提高,所识别Maxwell模型标准化刚度增大而标准化阻尼减小;所给参数识别方法精度较高,不同车速下黏滞阻尼器识别力与实测力时程的均方根误差不超过20.9%,且列车车速越大,均方根误差越小。该研究可为高频振动下黏滞阻尼器性能评估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混合试验 黏滞阻尼器 Maxwell模型 参数识别 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黏滞阻尼器的纵飘斜拉桥减震效果影响分析
4
作者 吴丹 史俊 +2 位作者 李修君 王昱龙 吴孝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9,共8页
为探讨纵飘斜拉桥黏滞阻尼器减震耗能的影响因素,以某双塔纵飘斜拉桥为背景,采用SAP2000建立全桥有限元分析模型,然后选取9条不同特性的典型实际地震动记录,并基于非线性时程法研究了阻尼器参数和地震动特性(包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 为探讨纵飘斜拉桥黏滞阻尼器减震耗能的影响因素,以某双塔纵飘斜拉桥为背景,采用SAP2000建立全桥有限元分析模型,然后选取9条不同特性的典型实际地震动记录,并基于非线性时程法研究了阻尼器参数和地震动特性(包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动频谱特性以及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形状与细节)对黏滞阻尼器减震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塔、梁间设置黏滞阻尼器均可有效控制梁端位移和塔底内力,但对梁端位移的减震效果优于塔底内力;相同参数的阻尼器在不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频谱特性下具有完全不同的减震效果,在纵飘斜拉桥黏滞阻尼器参数设计时,应注意选择与场地条件相匹配的地震动输入;当针对具体个例分析时,应重视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形状与细节的反常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纵飘斜拉桥 黏滞阻尼器 地震动特性 减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设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皓 阮鹏飞 +1 位作者 李宏男 侯世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2-179,210,共9页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影响,基于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附设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开展抗震韧性能力评估。结合FEMA P-58以及我国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将主要受损构件的修复费用、修复...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影响,基于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附设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开展抗震韧性能力评估。结合FEMA P-58以及我国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将主要受损构件的修复费用、修复时间曲线以及易损性信息按实际情况进行相应修正,并对无控结构和有控结构的修复费用、修复时间和人员伤亡等主要抗震韧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黏滞阻尼器对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RC框架结构中适当设置黏滞阻尼器不仅能够减小结构地震响应、降低结构破坏概率,还能有效提升结构抗震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 黏滞阻尼器 增量动力时程分析 抗震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NN代理模型的混合式黏滞阻尼器构造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拥军 陈皓 郭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9-260,290,共13页
采取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和基于代理模型的优化方法,研究混合式黏滞阻尼器在多参数设计空间内的构造参数优化问题。首先,分析黏滞阻尼器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正交试验理论选取间隙宽度、缸体内径、活塞... 采取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和基于代理模型的优化方法,研究混合式黏滞阻尼器在多参数设计空间内的构造参数优化问题。首先,分析黏滞阻尼器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正交试验理论选取间隙宽度、缸体内径、活塞厚度、阻尼孔直径为关键参数,利用优化拉丁超立方设计和CFD数值模拟获得初始样本点耗能性能指标;然后,使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的方法构建代理模型,其能够准确反映构造参数耗能性能指标和构造参数之间的繁复关系。进一步地,循环更新GA-BPNN代理模型并结合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II,NSGA-II),以最佳耗能能力为目标,实现在全设计空间内的寻优,确定在典型阻尼介质黏度下双出杆混合式黏滞阻尼器的最优构造参数。最后,探讨了构造参数对黏滞阻尼器流动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双出杆混合式黏滞阻尼器构造参数在选用基于GA-BPNN代理模型的优化方法时,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且具有较高预测精度。从性能指标提升角度,全黏度下最优构造参数阻尼孔直径、活塞厚度、缸体内径和间隙宽度分别为1.31 mm、120.78 mm、199.87 mm、0.5 mm,相较于基准构造,最大阻尼力和能量耗材比分别提升33.8%和64.8%。该方法可为黏滞阻尼器构造参数优化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模型 黏滞阻尼器 构造参数优化 耗能性能 CFD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斯拉阀的黏滞阻尼器减震性能研究
7
作者 孙彤 赵广晋 +1 位作者 张皓 孙丽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5,共9页
针对一种基于特斯拉阀单向流通性的新型黏滞阻尼器,利用MTS landmark电液伺服试验系统对单双阀两种工况的阻尼器进行多振幅多频率循环加载;基于流体在特斯拉阀内的沿程损失建立理论模型,用MATLAB软件对新型阻尼器及传统孔隙式黏滞阻尼... 针对一种基于特斯拉阀单向流通性的新型黏滞阻尼器,利用MTS landmark电液伺服试验系统对单双阀两种工况的阻尼器进行多振幅多频率循环加载;基于流体在特斯拉阀内的沿程损失建立理论模型,用MATLAB软件对新型阻尼器及传统孔隙式黏滞阻尼器进行仿真分析,分组讨论新型阻尼器的耗能减震性能。试验及仿真结果表明:新型阻尼器是一种无刚度的速度相关型阻尼器,试验值与仿真值基本吻合,较传统阻尼器减震性能突出;单阀阻尼器其性能受流体速度影响存在适用局限性,可通过调整阀门组数以调节阻尼器耗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阻尼器 特斯拉阀 单向阀 耗能 M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泄漏和温度效应的黏滞阻尼器性能演变研究
8
作者 杨孟刚 曹恺悦 +1 位作者 李新 胡尚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9-177,共9页
黏滞阻尼器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被动减振/震装置,其力学性能在全寿命周期内会发生演变。为探究其力学参数改变模式,揭示其性能演变机理,以油液泄漏和温度效应为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了试验及仿真研究。首先,对不同漏油程度和环境温度下的黏... 黏滞阻尼器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被动减振/震装置,其力学性能在全寿命周期内会发生演变。为探究其力学参数改变模式,揭示其性能演变机理,以油液泄漏和温度效应为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了试验及仿真研究。首先,对不同漏油程度和环境温度下的黏滞阻尼器分别开展了滞回试验研究和黏温关系分析;其次,对黏滞阻尼器进行了流体动力学仿真,获得其性能演变规律;最后,建立了漏油与温度联合作用下黏滞阻尼器性能演变的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油液泄漏将导致滞回圈出现零力平台段,且平台长度与漏油比例成正比;温度升高会导致阻尼系数的减小,从而影响阻尼力峰值;所建立的性能演变模型能够较为精确地反映黏滞阻尼器力学性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阻尼器 油液泄漏 温度效应 性能演变模型 回试验 流体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滞阻尼器参数对框架结构减震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兰香 张兴仙 +3 位作者 邵一凡 张龙飞 苏何先 潘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87,共12页
通过探究框架结构中黏滞阻尼器参数对结构减震效率的影响,进而研究黏滞阻尼器参数的优化问题。以某一框架结构为背景,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以附加阻尼比、顶点位移降低率、基底剪力降低率和层间位移利用率... 通过探究框架结构中黏滞阻尼器参数对结构减震效率的影响,进而研究黏滞阻尼器参数的优化问题。以某一框架结构为背景,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以附加阻尼比、顶点位移降低率、基底剪力降低率和层间位移利用率等减震指标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敏感性分析研究了不同黏滞阻尼参数对各指标的影响规律;然后基于响应面法拟合黏滞阻尼参数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F检验法和判定系数R 2评估拟合效果;最后建立关键减震指标的目标函数进而寻求最优参数。结果表明:传统的敏感性分析法很难综合考虑不同减震效率指标的共同影响;响应面法拟合精度高,可预测性好,可作为优化模型;考虑与黏滞阻尼器参数匹配的支撑构件刚度后,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实操证明了最优阻尼参数的可实现性。提出一套简便且易于操作的黏滞阻尼器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为框架结构减震设计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减震结构 框架结构 黏滞阻尼器参数 减震效率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震层附加黏滞阻尼器对高层建筑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季超 王延森 +1 位作者 尹保江 狄玉辉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隔震层附加黏滞阻尼器对高层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影响研究较少。以某地医院15层病房楼为对象,选取隔震层附加黏滞阻尼器前后两种结构,进行三向地震动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隔震层附加黏滞阻尼器后层间剪力增幅可达21.3%;首层... 隔震层附加黏滞阻尼器对高层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影响研究较少。以某地医院15层病房楼为对象,选取隔震层附加黏滞阻尼器前后两种结构,进行三向地震动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隔震层附加黏滞阻尼器后层间剪力增幅可达21.3%;首层层间位移角减小15%左右,中上部楼层层间位移角增加约4%左右;隔震层位移减小可达33.6%,可以有效降低隔震支座拉应力,但对压应力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隔震结构 黏滞阻尼器 弹塑性时程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制动作用下悬索桥纵向运动及其黏滞阻尼器控制研究
11
作者 宋佳 井昊坤 +4 位作者 封周权 陈政清 华旭刚 万田保 吴成亮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8-198,共11页
列车的制动行为会对悬索桥的纵向运动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千米级大跨度铁路悬索桥在列车制动下的纵向运动进行研究。以一座主跨1060 m的大跨度铁路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探讨了列车制动作用下其梁端纵向运动的响应特性... 列车的制动行为会对悬索桥的纵向运动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千米级大跨度铁路悬索桥在列车制动下的纵向运动进行研究。以一座主跨1060 m的大跨度铁路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探讨了列车制动作用下其梁端纵向运动的响应特性,并研究了黏滞阻尼器在控制纵向运动中的效果。首先介绍了该千米级大跨径铁路悬索桥的工程背景,以及基于ANSYS软件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然后介绍了大跨径铁路悬索桥纵向运动的加载求解方式,支座摩阻和黏滞阻尼器的有限元模拟方式,以及制动力的模拟方式;接着探究了不同制动位置、是否考虑支座摩阻力对悬索桥梁端纵向运动响应的影响;最后,研究了黏滞阻尼器的纵向运动控制效果,并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制动位置越接近下桥位置,纵向位移变化曲线形状越接近正弦函数形式;支座摩阻对列车制动作用下的梁端位移响应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对梁端速度响应控制效果不佳;采用黏滞阻尼器可以有效控制列车制动下的悬索桥梁端位移和速度响应;当采用阻尼系数为2500 kN(m/s)^(-α),阻尼指数为0.1的黏滞阻尼器时,控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悬索桥 列车制动 支座摩阻 黏滞阻尼器 纵向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索式黏滞阻尼器位移放大系数合理取值和布置优化
12
作者 郭罗灿 李文斌 +4 位作者 陈永祁 赵大海 马良喆 张帆 郑久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7-175,共9页
针对刚度较大、层间位移较小的超高层剪力墙结构,黏滞阻尼器采用套索布置在避难层中,其放大系数的取值和布置方式仍存在不足。套索连接是位移放大装置,通过放大阻尼器轴向行程来提高阻尼器的耗能能力。从几何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反向套索... 针对刚度较大、层间位移较小的超高层剪力墙结构,黏滞阻尼器采用套索布置在避难层中,其放大系数的取值和布置方式仍存在不足。套索连接是位移放大装置,通过放大阻尼器轴向行程来提高阻尼器的耗能能力。从几何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反向套索连接阻尼器的结构减振率和布置优化进行探讨:推导了反向套索连接阻尼器轴线最大位移的解析式,对比不同布置高度、不同放大系数的套索连接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当布置框架跨度过大时,通过设置悬挑桁架的反向套索连接,对比设置前后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套索系统效率与布置框架的高度、跨度有关,按角度确定的理论放大系数与结构减振率并不成正比。与原方案布置相比,优化布置后的结构减振率更高。优化方案在实际工程中均得到验证,即合理选取套索放大系数和布置方式能更大化地提高结构的附加阻尼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结构 黏滞阻尼器 放大系数 套索式安装 附加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桥梁黏滞阻尼器破坏与耐久性研究
13
作者 郑成成 陈永祁 +1 位作者 郑久建 马良喆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2,共8页
桥梁工程作为生命交通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其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桥梁抗震能力设置的黏滞阻尼器系统,长期抗震性能受耐久性影响很大,存在过早破坏现象。利用统计对比方法,分析了不同结构类型桥梁阻尼器的工作状态,研究了可... 桥梁工程作为生命交通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其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桥梁抗震能力设置的黏滞阻尼器系统,长期抗震性能受耐久性影响很大,存在过早破坏现象。利用统计对比方法,分析了不同结构类型桥梁阻尼器的工作状态,研究了可能造成阻尼器过早破坏和影响阻尼器耐久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的交通荷载和风荷载是造成阻尼器过早密封失效的主要外因,而二者的累积叠加效应会加快疲劳破坏进程。在考虑桥梁减震需求和结构承受能力下,阻尼器设置数量越多,设计出力越大,对阻尼器长周期工作稳定性和耐久性越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统计对比分析 黏滞阻尼器 耐久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黏滞阻尼器的防船撞装置防护性能分析
14
作者 何骏 于国军 +2 位作者 孟壮 王品端 薛晓玲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0-94,共5页
为设计一种安装黏滞阻尼器的防船撞装置并研究其防护性能,参照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设计图纸,建立有限元碰撞系统模型并采用数值动力计算方法,利用撞击力峰值和碰撞深度评价其防护性能,分析不同抵柱截面形状和黏滞阻尼器数量下防船撞... 为设计一种安装黏滞阻尼器的防船撞装置并研究其防护性能,参照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设计图纸,建立有限元碰撞系统模型并采用数值动力计算方法,利用撞击力峰值和碰撞深度评价其防护性能,分析不同抵柱截面形状和黏滞阻尼器数量下防船撞装置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黏滞阻尼器数量的增加,撞击力峰值先减小后增大,而碰撞深度逐渐减小。抵柱截面形状为圆形时,与未安装黏滞阻尼器的防船撞装置相比,安装黏滞阻尼器后撞击力峰值减小了5.90%,并有效减小了0.21 m的防船撞装置碰撞深度。防船撞装置的抵柱截面形状为圆形格构,黏滞阻尼器为2个时防船撞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黏滞阻尼器 数值计算 防船撞性能 碰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黏滞阻尼器减震结构实用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78
15
作者 翁大根 张超 +4 位作者 吕西林 彭林海 徐斌 丁孙玮 周红卫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80-88,共9页
黏滞阻尼器近年来在结构减震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面向黏滞阻尼减震结构的设计方法仍有待补充和完善。基于此,探讨和提出了一种针对附加黏滞阻尼器减震结构的实用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分析了黏滞阻尼减震的基本原理和力学模型,从主体... 黏滞阻尼器近年来在结构减震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面向黏滞阻尼减震结构的设计方法仍有待补充和完善。基于此,探讨和提出了一种针对附加黏滞阻尼器减震结构的实用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分析了黏滞阻尼减震的基本原理和力学模型,从主体结构与附加消能部件分开设计的思路着手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流程和内容框架,列出了消能部件方案设计及性能参数配置的计算公式。最后,结合一个工程实例,引入日本JSSI Manual中黏滞阻尼减震结构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该实用减震设计方法对于结构各楼层地震响应控制得比较均匀,如此有助于改善结构薄弱层状况,而通过减震结构的强度、变形验算也表明该实用方法能很好地契合现有抗震设计规范,可应用于黏滞阻尼减震结构设计中,以满足不同地震风险下的减震控制目标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阻尼器 消能减震 设计方法 阻尼减震结构 等效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黏滞阻尼器在超高层结构上的抗震抗风效果和经济分析 被引量:44
16
作者 陈永祁 曹铁柱 马良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6,共9页
为了保护地震及大风环境下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加设液体黏滞阻尼器是目前被工程界广泛认同、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有效的结构振动保护方案。综合介绍国内外安装液体黏滞阻尼器的7座高层建筑,对阻尼器的安置方式、减振结构的抗震(振)效果... 为了保护地震及大风环境下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加设液体黏滞阻尼器是目前被工程界广泛认同、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有效的结构振动保护方案。综合介绍国内外安装液体黏滞阻尼器的7座高层建筑,对阻尼器的安置方式、减振结构的抗震(振)效果、相关规范以及经济性进行评述。其中墨西哥Mayor大楼、美国波士顿大楼是世界工程界成功应用耗能减震装置的经典案例,银泰中心、盘古大观是我国首批使用阻尼器进行减振控制的超高层建筑,对这些工程采用的计算分析方法,结构抗震设计进行汇总,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意见,供设计者参考。近期美国几位学者在一座42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设计中,提出采用阻尼器替代剪力墙体系进行抗震设计的理念,对这一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新方向进行介绍,引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黏滞阻尼器 跨层大支撑 套索式安置 加强层阻尼 TMD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采用黏滞阻尼器支撑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翁大根 贺辉 +2 位作者 吕西林 丁浩民 王华琪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8-127,共10页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有4个展厅,平面尺寸约180m×288m,高度约23.3m,是一个大空间钢结构,其最大跨度在房屋长、短向分别为180m和126m。建筑上的审美和使用耐久性要求结构布置上不设任何伸缩缝,导致该建筑的结构体系在平面和立向...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有4个展厅,平面尺寸约180m×288m,高度约23.3m,是一个大空间钢结构,其最大跨度在房屋长、短向分别为180m和126m。建筑上的审美和使用耐久性要求结构布置上不设任何伸缩缝,导致该建筑的结构体系在平面和立向布置上均呈现不规则性。为了满足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要求,需要增加柱间支撑,若采用全部的钢支撑体系将给部分构件增加较大的温度应力。为此在钢框架中设计三种支撑体系进行受力对比分析,即全部钢支撑(最初的方案,结构1)、部分黏滞阻尼器支撑加部分钢支撑(结构2)和全部黏滞阻尼器支撑(结构3)。通过地震时程动力响应及温度荷载作用效应分析表明:结构2和结构3与结构1受力情况相比,温度应力减小了,地震作用下的层间剪力和层间位移角也减小了。经过经济与效果均衡考虑,最后采用了结构2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馆 黏滞阻尼器支撑 钢框架 抗震性能 温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黏滞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云 张敏 +2 位作者 吕继楠 汪大洋 吴从晓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5,共8页
研制了一种新型黏滞阻尼器,对D1~D6六种不同型号的黏滞阻尼器进行低周循环加载试验和抗低周疲劳性能试验,研究阻尼器的耗能性能、参数相关性能及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黏滞阻尼器达到了预期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耗能性能与抗... 研制了一种新型黏滞阻尼器,对D1~D6六种不同型号的黏滞阻尼器进行低周循环加载试验和抗低周疲劳性能试验,研究阻尼器的耗能性能、参数相关性能及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黏滞阻尼器达到了预期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耗能性能与抗低周疲劳性能,阻尼器设计与加工技术可靠、工作性能稳定、密封性好;Maxwell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新型黏滞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反映阻尼器的实际受力情况,理论与试验滞回曲线吻合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阻尼器 性能试验 恢复力模型 回曲线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用液体黏滞阻尼器的减振设计和类型选择 被引量:80
19
作者 陈永祁 耿瑞琦 马良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61,共7页
总结和归纳目前国内外桥梁工程中使用的不同类别的液体黏滞减振装置:锁定装置、液体黏滞阻尼器、熔断液体黏滞阻尼器、限位阻尼器和摩擦型液体阻尼器。对它们的构造、使用性能的共同及各自特性进行讨论,介绍或导出各类阻尼器的计算公式... 总结和归纳目前国内外桥梁工程中使用的不同类别的液体黏滞减振装置:锁定装置、液体黏滞阻尼器、熔断液体黏滞阻尼器、限位阻尼器和摩擦型液体阻尼器。对它们的构造、使用性能的共同及各自特性进行讨论,介绍或导出各类阻尼器的计算公式和分析模型。从我国的几个工程实例的计算分析结果来看,只要设计的合理,液体黏滞减振装置对不同结构形式的桥梁工程都能起到显著的减振作用。证明液体黏滞阻尼器在桥梁上的减振控制中的有效性。说明未经严格动力测试检验的阻尼器是不能保证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的。进而介绍阻尼器设计和使用上的一个关键——阻尼器的测试检验。详细阐述上述各类阻尼器需经过何种测试进行验证,给出测试评判的标准,供桥梁设计工作者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装置 液体黏滞阻尼器 熔断阻尼 限位阻尼 摩擦型液体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悬臂肘节型黏滞阻尼器高层结构的减震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周云 林绍明 +2 位作者 邓雪松 吴从晓 张超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4,共7页
针对结构层间位移小、黏滞阻尼器减震效果难以发挥的问题,提出悬臂肘节型黏滞阻尼器消能系统,介绍了该消能系统的构造、原理与特点,对黏滞阻尼器分别采用悬臂肘节型、肘节型和消能伸臂型连接的高层结构的减震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针对结构层间位移小、黏滞阻尼器减震效果难以发挥的问题,提出悬臂肘节型黏滞阻尼器消能系统,介绍了该消能系统的构造、原理与特点,对黏滞阻尼器分别采用悬臂肘节型、肘节型和消能伸臂型连接的高层结构的减震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悬臂肘节型黏滞阻尼器消能系统能充分利用高层结构的弯曲变形和层间剪切变形增大阻尼器的输出位移,阻尼器的名义位移放大系数可达3~5倍;悬臂肘节型黏滞阻尼器消能系统对结构水平位移、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均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设置在结构的中部或中下部楼层时阻尼器位移放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结构 黏滞阻尼器 悬臂肘节型 耗能减震层 减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