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氨酸通过调节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促进断奶仔猪肠道黏膜黏液蛋白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毛湘冰 陈代文 +7 位作者 余冰 何军 虞洁 郑萍 罗钧秋 罗玉衡 王曲圆 王慧芬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699-3705,共7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补充苏氨酸提高肠道黏膜黏液蛋白表达的可能机制。试验选取10头健康的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成2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真可消化苏氨酸水平为0.7...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补充苏氨酸提高肠道黏膜黏液蛋白表达的可能机制。试验选取10头健康的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成2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真可消化苏氨酸水平为0.74%(基础饲粮)和0.89%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补充苏氨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1 d。结果显示:饲粮中补充苏氨酸对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了空肠和回肠黏膜中黏液蛋白1和2的含量(P<0.05),也显著提高了空肠和回肠黏膜中黏液蛋白1和2的mRNA表达量(P<0.05),并显著刺激了仔猪空肠和回肠黏膜中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核糖体40S小亚基S6蛋白激酶和真核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的磷酸化(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补充苏氨酸(使真可消化苏氨酸水平达到0.89%)可促进仔猪肠道黏液蛋白的产生,而这不仅与其可改善黏液蛋白基因的转录,而且可能与其激活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氨酸 断奶仔猪 肠道黏液蛋白 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中黏液蛋白的提取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海娟 石荣花 李艳红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23期23-25,共3页
以铁棍山药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探究从山药全粉中提取黏液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并采用变性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测定黏液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果表明,山药黏液蛋白的最佳提取剂为异丙醇,最... 以铁棍山药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探究从山药全粉中提取黏液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并采用变性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测定黏液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果表明,山药黏液蛋白的最佳提取剂为异丙醇,最佳提取温度为42℃,最佳料液比为1∶4,得率为3.00%。电泳法分离山药黏液蛋白两条带,A带相对分子质量为13.11 kD,B带相对分子质量为36.00 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黏液蛋白 相对分子分子质量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色素框同源蛋白2、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张璇 刘振丽 +3 位作者 杨永超 马赛 刘博 吕红娟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73-1878,共6页
目的探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色素框同源蛋白2(CBX2)、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SACC患者80例。采用... 目的探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色素框同源蛋白2(CBX2)、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SACC患者80例。采用免疫组化测定组织CBX2、TIM3表达水平;SACC组织中CBX2、TIM3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SA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SACC组织CBX2、TIM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腺体组织(χ^(2)=11.237、8.229,P<0.05)。CBX2、TIM3表达与神经侵犯、远处转移有关(P<0.05)。随访5年,死亡26例,存活54例,5年总体生存率为67.50%(54/80)。死亡组SACC组织CBX2、TIM3阳性表达率高于存活组(P<0.05)。SACC组织CBX2、TIM3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CBX2、TIM3阴性表达(Log Rankχ^(2)=6.564、5.197,P<0.05)。CBX2、TIM3阳性、神经侵犯、远处转移是影响SA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BX2、TIM3在SACC组织中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色素框同源蛋白2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表皮黏液抗菌蛋白/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梁英 黄文树 +1 位作者 关瑞章 徐同玲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63-969,共7页
关键词 鱼类表皮黏液抗菌蛋白/肽 种类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对仔猪小肠黏液糖蛋白的粘附研究
5
作者 孟祥晨 霍贵成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16,共6页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菌在仔猪肠黏膜的粘附状况,发现肠道菌群与黏膜表面的黏液层有密切联系。采用放射性代谢标记方法研究所拥有的双歧杆菌与仔猪肠黏膜黏液糖蛋白的粘附,发现青春双歧杆菌的粘附能力最强,为44.61%;其次是短双歧杆菌,为33...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菌在仔猪肠黏膜的粘附状况,发现肠道菌群与黏膜表面的黏液层有密切联系。采用放射性代谢标记方法研究所拥有的双歧杆菌与仔猪肠黏膜黏液糖蛋白的粘附,发现青春双歧杆菌的粘附能力最强,为44.61%;其次是短双歧杆菌,为33.20%;婴儿双歧杆菌和长双歧杆菌分别是18.40%和11.78%。结果表明,所实验的糖、初乳粉以及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上清均能导致青春双歧杆菌粘附下降,而青春双歧杆菌和短双歧杆菌上清却有促进其粘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黏液蛋白 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氏蛾螺黏液粗蛋白对肝癌细胞增殖及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于凌慧 赵谭军 +5 位作者 陈思梦 李娜 徐静 李春茂 湛垚垚 常亚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2-601,共10页
为明确皮氏蛾螺Volutharpa ampullacea Perryi黏液粗蛋白的抗肿瘤作用,以人肝癌细胞Hep-G2和H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观察、流式细胞术和qRT-PCR等方法,通过体外和体内试验,分析了皮氏蛾螺黏液粗蛋白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H荷... 为明确皮氏蛾螺Volutharpa ampullacea Perryi黏液粗蛋白的抗肿瘤作用,以人肝癌细胞Hep-G2和H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观察、流式细胞术和qRT-PCR等方法,通过体外和体内试验,分析了皮氏蛾螺黏液粗蛋白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H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相比,0.66 g/L皮氏蛾螺黏液粗蛋白处理组Hep-G2细胞在形态上呈现变形严重、核浓缩且核膜模糊、胞质出现空泡、线粒体肿胀及细胞表面微绒毛显著减少等现象;0.66 g/L皮氏蛾螺黏液粗蛋白处理组Hep-G2细胞中G2/M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66 g/L皮氏蛾螺黏液粗蛋白处理12 h时,小鼠Hep-G2细胞中的细胞周期蛋白基因(CCNB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基因(CDK1)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66 g/L皮氏蛾螺黏液粗蛋白注射组(预防组和治疗组,注射剂量为30 mg/kg)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平均质量极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皮氏蛾螺黏液粗蛋白在体内外均有抗肝癌作用,具有成为海洋源抗肝癌药物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氏蛾螺 黏液蛋白 肝癌细胞Hep-G2 H22荷瘤小鼠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鲵黏液糖蛋白的提取工艺优化及纯化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唐嘉诚 包建强 +3 位作者 陈彦婕 单钱艺 黄可承 宫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52-261,共10页
本文以丽水人工养殖大鲵的黏液为原料,优化大鲵黏液粗糖蛋白提取工艺并进行纯化表征。基于单因素实验,以料液比、温度、提取液浓度以及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粗糖蛋白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 本文以丽水人工养殖大鲵的黏液为原料,优化大鲵黏液粗糖蛋白提取工艺并进行纯化表征。基于单因素实验,以料液比、温度、提取液浓度以及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粗糖蛋白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5 g/mL、提取温度51℃、提取液浓度0.32 mol/L、提取时间5.2 h,大鲵黏液粗糖蛋白得率最高为5.22%±0.71%。纯化得到大鲵黏液糖蛋白(MGP),经表征分析,测定其达到电泳纯,分子量约为29 kDa;MGP中必需氨基酸及药用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7.21 g/100 g和33.39 g/100 g;MGP具有典型的糖蛋白结构的紫外全波长吸收图像;含有O型糖肽键,吡喃糖环结构和β-糖苷键,β-折叠结构占蛋白质二级结构的87%,为后续深入探究大鲵黏液糖蛋白生物活性提供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黏液蛋白(MGP) 提取工艺 得率 氨基酸组成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黏蛋白的两种提取工艺及其对食道癌细胞的抑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戴榕 孔得信 +3 位作者 李宗羽 包向男 郭小华 刘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71-375,共5页
本实验以恩施州红细毛山药为实验材料,探索了从山药全粉中提取山药黏蛋白的工艺,比较了酶解絮凝法和传统的水提醇沉法两种工艺的优劣,并研究了山药黏蛋白对人食道癌细胞EC-109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如下:水提醇沉法最高得率为1.98%,最适... 本实验以恩施州红细毛山药为实验材料,探索了从山药全粉中提取山药黏蛋白的工艺,比较了酶解絮凝法和传统的水提醇沉法两种工艺的优劣,并研究了山药黏蛋白对人食道癌细胞EC-109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如下:水提醇沉法最高得率为1.98%,最适料液比为1∶25、浸提温度45℃、浸提时间2h;酶解絮凝法得率最高达4.25%,絮凝时最适p H为9、壳聚糖最适浓度为10g/L。利用提取的山药黏液蛋白作用于人食道癌细胞EC-109的实验结果表明,五种稀释浓度的黏液蛋白对肿瘤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在200倍稀释情况下,对EC-109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黏液蛋白 提取工艺 食道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荷醇增强白介素-13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粘液蛋白5AC的合成与分泌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明洋 王静 李敏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32-1438,共7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3(IL-13)联合薄荷醇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黏液蛋白(MUC)5AC合成及分泌的影响,并探索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melastatin 8(TRPM8)和抗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在此环节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16HBE细胞分为:...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3(IL-13)联合薄荷醇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黏液蛋白(MUC)5AC合成及分泌的影响,并探索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melastatin 8(TRPM8)和抗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在此环节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16HBE细胞分为:对照组、IL-13组(培养基加入终浓度10 ng/mL的IL-13连续刺激)、薄荷醇组(于第6天加入1 mmol/L薄荷醇刺激)、IL-13+薄荷醇组(IL-13连续刺激6 d后加入1 mmol/L薄荷醇刺激),观察各组MUC5AC表达量、胞内Ca2+浓度和Bcl-2表达;予以Bcl-2抑制剂ABT-263、TRPM8离子通道特异性抑制剂BCTC干预,观察两者对各组MUC5AC的影响及BCTC对胞内Ca2+浓度、Bcl-2表达的影响。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内Ca2+荧光强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UC5AC及Bcl-2m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液中MUC5AC含量。结果IL-13组、薄荷醇组、IL-13+薄荷醇组MUC5AC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IL-13+薄荷醇组最高并于24 h达到最高峰(P<0.01);薄荷醇组、IL-13组、IL-13+薄荷醇组胞内Ca2+荧光强度、Bcl-2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IL-13+薄荷醇组最高(P<0.01);予以BCTC干预后,薄荷醇组、IL-13+薄荷醇组胞内Ca2+荧光强度、Bcl-2mRNA、MUC5A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相应的未干预组(P<0.05),而IL-13组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予以ABT-263干预后,各ABT-263干预组MUC5AC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相应的未干预组(P<0.05)。结论IL-13联合薄荷醇对于16HBE细胞MUC5AC的合成及分泌产生协同效应,其机制可能与TRPM8受体诱导的Bcl-2协同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白细胞介素-13 薄荷醇 黏液蛋白5AC 抗凋亡蛋白 瞬时受体电位melastatin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TIM-3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红细胞输注患者铁过载的关系研究
10
作者 干定云 吴军 +2 位作者 周曼 陈婉 姜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1-847,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红细胞输注患者铁过载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受诊治的120例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红细胞输注指征,输血前检测血...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红细胞输注患者铁过载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受诊治的120例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红细胞输注指征,输血前检测血常规、生化指标,并统计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评估患者的铁代谢情况;分析铁过载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铁过载的影响因素;并对TIM-3与其他影响铁过载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纳入研究的120例患者中,82例(68.33%)在红细胞输注后检测出铁过载,从第1次输注红细胞时开始计算,铁过载发生时间为20-42周,平均时间32.35±5.26周。铁过载患者中,修订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WHO分型预后积分系统(WPSS)评估为高危/极高危患者比例、输血量、输血依赖患者比例、血清铁调素(Hepc)、促红细胞生成素(EPO)、TIM-3表达水平均高于铁代谢正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PSS高危、极高危,输血量、输血依赖,血清Hepc、EPO、TIM-3表达上调是MDS红细胞输注患者铁过载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DS患者血清TIM-3与铁过载的其他影响因素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TIM-3与MDS红细胞输注患者铁过载有关,血清TIM-3表达上调增加红细胞输注后铁过载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 红细胞输注 铁过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东地区紫玉淮山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莫顺荣 刘泽辉 刘柏汉 《长江蔬菜》 2016年第3期20-22,共3页
紫玉淮山(山药)薯肉紫红色,肉质松软,胶质多,味清甜,口感好,耐贮存。其富含大量黏液蛋白、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皂甙、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特别是花青素含量丰富。2013年贺街镇引种紫玉淮山获得成功,由于产品营养价值高、产量高、早熟、... 紫玉淮山(山药)薯肉紫红色,肉质松软,胶质多,味清甜,口感好,耐贮存。其富含大量黏液蛋白、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皂甙、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特别是花青素含量丰富。2013年贺街镇引种紫玉淮山获得成功,由于产品营养价值高、产量高、早熟、外观好,市场畅销,深受群众欢迎。本文介绍了紫玉淮山生长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对大田种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玉 高产栽培 黏液蛋白 病虫害防治方法 贺街镇 酚氧化酶 桂东 大田种植 营养价值 花青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蔬菜——叶用甘薯
12
作者 马飞 《农业知识》 2004年第17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新型蔬菜 甘薯新品种 黏液蛋白 蔬菜皇后 叶形 苦涩味 心脏形 营养成分 叶菜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外周血TIM3基因敲除T淋巴细胞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康馨 赵阳 +3 位作者 苏舒 邵洁 魏嘉 刘宝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4-380,共7页
目的: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及质粒电转染技术制备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基因敲除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探讨敲除TIM3基因后能否增强T细胞免疫功能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电转染法将hTIM3 sgRNA/Cas9双质粒共转染EBV阳... 目的: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及质粒电转染技术制备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基因敲除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探讨敲除TIM3基因后能否增强T细胞免疫功能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电转染法将hTIM3 sgRNA/Cas9双质粒共转染EBV阳性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电转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并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体外培养过程中观察基因敲除后T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验证TIM3基因敲除效率以及细胞表型的变化。用肿瘤抗原肽活化T细胞检测TIM3基因敲除后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及体外杀伤胃癌AGS-EBV细胞的能力。结果:电转染法能够有效地将hTIM3 sgRNA/Cas9双质粒敲除体系转入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其转染效率平均达(41.5±3.6)%,基因敲除效率波动在40.0%~50.0%(均P<0.01);经抗原活化后的基因敲除组T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免疫表型未见明显变化,表面活化分子中仅见HLA-DR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TIM3基因敲除T细胞分泌TNF-α、IFN-γ的水平显著增高(P<0.01或P<0.05),体外杀伤胃癌AGS-EBV细胞的能力也明显增强(均P<0.05)。结论: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及质粒电转染技术制备人外周血TIM3基因敲除T淋巴细胞的方法简易可行,在体外的扩增活化中保持TIM3基因水平下调并具有更高的免疫应答水平以及更强的抗肿瘤作用。这一新技术的研发为基因工程化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基因 T淋巴细胞 细胞治疗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薯是个宝,养身治病离不了
14
作者 钟尧 《农村百事通》 2015年第4期64-64,共1页
红薯又称甘薯、番薯、红苔、白薯、地瓜等。相传红薯最早由印第安人培育,后来传入菲律宾,被当地统治者视为珍品,严禁外传,违者要处以死刑。16世纪时,有两个在菲律宾经商的中国人,设法将一些红薯藤编进竹篮和缆绳内,瞒天过海,运回了福建... 红薯又称甘薯、番薯、红苔、白薯、地瓜等。相传红薯最早由印第安人培育,后来传入菲律宾,被当地统治者视为珍品,严禁外传,违者要处以死刑。16世纪时,有两个在菲律宾经商的中国人,设法将一些红薯藤编进竹篮和缆绳内,瞒天过海,运回了福建老家,遂种植,遍及中华大地。多少年来,由于这个舶来品易种易得,售价低廉,人们逐渐淡忘了它在异邦的珍贵和引种的风险,只作为粗粮和饲料看待。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红薯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效,常被誉为“长寿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身 美容养颜 肠胃出血 黏液蛋白 排毒 膳食纤维 长寿食品 白肠 蛋白质结合 维也纳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3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方方 杭筱 +2 位作者 施青青 孙幸 郁多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3-408,共6页
目的:探究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Tim)3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AA患者、20例MDS患者和1... 目的:探究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Tim)3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AA患者、20例MDS患者和17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CD4^+Tim1^+和CD4^+Tim3^+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A、MD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BMC中Tim3 m RNA和S型凝集素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Gal-9)mRNA表达水平。结果:健康对照者、AA和MDS患者PBMC中CD4^+Tim1^+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S患者的CD4^+Tim3^+细胞比例明显高于A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0.05);高危组MDS患者CD4^+Tim3^+细胞比例明显高于低中危组MDS患者(P<0.01)和健康对照者(P<0.05);健康对照者、AA和MDS患者的Tim3 m RNA和Gal-9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DS患者Tim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A患者,并与疾病危险度有关,提示Tim3可能参与MDS的发病,并可能成为临床鉴别AA与MDS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