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良恶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侯丽艳 贾如江 +2 位作者 王秀超 兰春根 尹清臣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514-1517,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MCN)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其良恶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天津市肿瘤医院和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的43例胰腺MC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组(包括黏... 目的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MCN)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其良恶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天津市肿瘤医院和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的43例胰腺MC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组(包括黏液性囊腺瘤及胰腺MCN伴低/中级别异型增生)和恶性组(包括MCN伴高级别异型增生及MCN伴浸润癌)。总结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影像学特征,分析胰腺MCN发生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男14例,女29例,年龄22~81岁,中位年龄58.53岁。有临床症状的患者30例(69.8%)。肿瘤最大直径4.8 cm(1.2~16 cm)。肿瘤位于胰头部18例(41.9%),胰颈3例(7.0%),体尾部20例(46.5%),2例(4.6%)为多发。2组患者在年龄、肿瘤性质、肿瘤部位、质地、肿瘤标志物、囊壁不均质强化、伴有实性成分不均质强化、囊壁厚度>0.2 cm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标志物升高是恶性胰腺MCN的独立预测因素(P值均<0.05)。结论年龄、肿瘤性质、肿瘤部位、质地、肿瘤标志物升高、囊壁不均质强化、伴有实性成分不均质强化、囊壁厚度>0.2 cm为恶性胰腺MCN的重要特点,其中年龄、肿瘤标志物升高为恶性胰腺MCN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疾病 肿瘤 黏液性和浆液性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超声表现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鹏 唐少珊 刘守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MCNs)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CNs的超声表现。结果 MCNs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大部分位于胰体尾部,肿瘤体积较大,边界清晰,多数有包膜。42例MCNs中,22例为囊性或以囊性为主;18例囊实... 目的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MCNs)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CNs的超声表现。结果 MCNs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大部分位于胰体尾部,肿瘤体积较大,边界清晰,多数有包膜。42例MCNs中,22例为囊性或以囊性为主;18例囊实混合性;2例实性。病理诊断良性病变24例,交界性7例,恶性11例。超声诊断:20例考虑为良性,22例考虑恶性,超声诊断恶性MCNs的敏感度为77.78%(14/18),特异度为66.67%(16/24)。结论 MCNs超声图像表现复杂,肿物内分隔厚度、是否存在实性部分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肿瘤 黏液性和浆液性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双排螺旋CT检查与诊断 被引量:1
3
作者 龚拥军 吴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以及双排螺旋CT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检查方法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例在本院手术、并由病理确诊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分析双排螺旋CT的扫描方法和影像表现。结...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以及双排螺旋CT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检查方法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例在本院手术、并由病理确诊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分析双排螺旋CT的扫描方法和影像表现。结果双排螺旋CT采用第一期延时45s,第二期延时65s扫描,胰腺图像显示清晰;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表现为显著的胰管扩张和囊性病灶。结论双排螺旋CT采用合适的扫描方法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诊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管 肿瘤 黏液性和浆液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尿管低度恶性潜能黏液性囊性肿瘤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琳琳 韦娜 +3 位作者 周桂娟 侯月先 程涓 鲁春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54-1254,共1页
患者男,56岁,发现脐下包块1周,无明显疼痛;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20余年,经药物控制尚可。查体:脐下触及7.0 cm×7.0 cm×6.0 cm光滑质韧肿物,按压包块有尿意,压痛(-),活动度一般,无搏动感。腹部增强CT:盆腔内8.2 cm×7.7 cm... 患者男,56岁,发现脐下包块1周,无明显疼痛;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20余年,经药物控制尚可。查体:脐下触及7.0 cm×7.0 cm×6.0 cm光滑质韧肿物,按压包块有尿意,压痛(-),活动度一般,无搏动感。腹部增强CT:盆腔内8.2 cm×7.7 cm×6.0 cm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光滑,局部边缘见钙化,未见明显强化;与膀胱相通,考虑膀胱憩室可能性大(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尿管 肿瘤 黏液性和浆液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浆液性微囊性腺瘤诊治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韩洁 张永生 +1 位作者 孔新亮 孙文兵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81-1584,共4页
胰腺浆液性微囊性腺瘤(SMAP)是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少见类型,主要病理特征为众多小囊围绕中央星状瘢痕构成,囊内衬有形态一致且富含糖原的立方形上皮细胞。该病发病率低,临床误诊误治多见。介绍了SMAP的临床特征、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 胰腺浆液性微囊性腺瘤(SMAP)是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少见类型,主要病理特征为众多小囊围绕中央星状瘢痕构成,囊内衬有形态一致且富含糖原的立方形上皮细胞。该病发病率低,临床误诊误治多见。介绍了SMAP的临床特征、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等方面,旨在进一步提升临床医师对SMA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肿瘤 黏液性和浆液性 诊断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原发高级别浆液性癌MRI表现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婷 刘晓雯 +3 位作者 彭永佳 陈亚曦 凌人男 龚静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观察输卵管原发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输卵管原发HGSC,观察其MRI表现。结果24例HGSC中,MRI显示20例(20/24,83.33%)输卵管和/或卵巢肿块、12例腹膜增厚和腹膜饼状改变、9例腹膜结节、22... 目的观察输卵管原发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输卵管原发HGSC,观察其MRI表现。结果24例HGSC中,MRI显示20例(20/24,83.33%)输卵管和/或卵巢肿块、12例腹膜增厚和腹膜饼状改变、9例腹膜结节、22例(22/24,91.67%)盆腔(n=12)或腹盆腔(n=10)积液及12例(12/24,50.00%)淋巴结肿大;4例仅见腹膜广泛增厚及腹膜结节(4/24,16.67%)而未见输卵管和/或卵巢肿块。MRI共检出23个肿块输卵管和/或卵巢肿块,包括单侧病变17例(5例右侧、12例左侧)、双侧病变3例,肿块最大径(7.11±3.68)cm,其中17个呈长条形或管形、4个形态不规则、2个呈圆形或椭圆形;12个为囊实性,8个为实性,3个呈囊性;囊性成分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成分呈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均表现为弥散受限;增强后肿块实性成分呈不均匀轻至中度强化,9个肿块边缘见连续、14个见不连续窄带样强化。结论输卵管原发HGSC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肿瘤 磁共振成像 肿瘤 黏液性和浆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黏液性囊性肿瘤与囊肿型肝内胆管乳头状肿瘤CT及MRI表现 被引量:16
7
作者 吴琛 冯蕾 +2 位作者 丁雨虹 张超 陈铟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56-136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肝脏黏液性囊性肿瘤(MCN)与囊肿型胆管乳头状肿瘤(IPNB)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MCN和16例囊肿型IPNB(侵袭性10例、非侵袭性6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果IPNB组与MCN组周围胆管交通、胆管扩张、附壁结... 目的对比分析肝脏黏液性囊性肿瘤(MCN)与囊肿型胆管乳头状肿瘤(IPNB)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MCN和16例囊肿型IPNB(侵袭性10例、非侵袭性6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果IPNB组与MCN组周围胆管交通、胆管扩张、附壁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病灶直径、位置、形状、囊内出血、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PNB组中,非侵袭性和侵袭性病变间仅病灶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MCN和囊肿型IPNB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相似性,病灶周围是否有胆管扩张、扩张的胆管是否与病灶相通及病灶内部壁结节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胆管肿瘤 肿瘤 黏液性和浆液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I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建滨 范立新 +3 位作者 易正湘 谢安 仲炜 刘小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8-513,共6页
目的:探讨3.0T MRI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胰腺囊性肿瘤病例资料,总结其影像表现。结果:①黏液性囊性肿瘤15例,发生于胰腺体、尾部13例,肿瘤较大,平均直径85.0 mm,单囊和多囊各占7例,单囊者壁薄... 目的:探讨3.0T MRI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胰腺囊性肿瘤病例资料,总结其影像表现。结果:①黏液性囊性肿瘤15例,发生于胰腺体、尾部13例,肿瘤较大,平均直径85.0 mm,单囊和多囊各占7例,单囊者壁薄,小于1.5 mm,多囊者囊壁较厚,大于3.0 mm,囊壁持续强化,恶变3例,表现为强化的明显壁结节或不规则明显增厚间隔。②浆液性囊腺瘤9例,发生于胰头7例,平均直径45.0 mm,微囊型5例,3例表现为典型的放射状纤维间隔,大囊型2例,内呈网格状,所有病灶边缘清楚,T2WI均显示低信号间隔,轻度持续强化。③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均为老年患者,主导管型2例显示为扩张胰管并管内持续强化壁结节,分支型1例,表现为单发与胰管相通囊性灶,无壁结节。④胰腺假性囊实性乳头状瘤2例,均有出血;胰腺癌囊变1例,术前难以诊断。30例胰腺囊性肿瘤病灶均为囊性或囊实性,位于胰头部11例,胰体部9例,胰尾10例。结论:高场强MRI能更好地显示胰腺囊实性肿瘤的囊灶、囊壁、间隔以及实性部分各期的动态变化,结合不同病变的特点和临床,可对术前部分肿瘤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肿瘤 黏液性和浆液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