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化剂和牛至油替代硫酸黏杆菌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兰海 陈丽玲 +4 位作者 游金明 贺琴 卢亚飞 郭晓波 杨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64-1871,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酸化剂和牛至油替代硫酸黏杆菌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选用胎次和体重相近的26日龄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各组饲粮中均含75 mg/k... 本试验旨在研究酸化剂和牛至油替代硫酸黏杆菌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选用胎次和体重相近的26日龄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各组饲粮中均含75 mg/kg金霉素+10 mg/kg恩拉霉素,此外,3个组饲粮中分别添加0.10%酸化剂+0.10%硫酸黏杆菌素、0.15%酸化剂和0.15%酸化剂+0.03%牛至油。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各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腹泻率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2组相比,0.15%酸化剂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有增加趋势(P=0.066)。2)0.10%酸化剂+0.10%硫酸黏杆菌素组盲肠沙门氏菌的数量显著低于0.15%酸化剂组(P<0.05);0.15%酸化剂+0.03%牛至油组盲肠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均显著高于0.15%酸化剂组(P<0.05),但0.15%酸化剂+0.03%牛至油组和0.10%酸化剂+0.10%硫酸黏杆菌素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在添加75 mg/kg金霉素+10 mg/kg恩拉霉素的基础上,再添加0.15%酸化剂或0.15%酸化剂+0.03%牛至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与添加0.10%硫酸黏杆菌素相似;饲粮中添加0.15%酸化剂+0.03%牛至油同时还有助于提高盲肠有益菌的数量,效果与添加0.10%硫酸黏杆菌素相当。因此,饲粮中添加酸化剂和牛至油可以替代硫酸黏杆菌素在断奶仔猪饲粮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剂 牛至油 硫酸黏杆菌素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盲肠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层析法提取黏杆菌素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邢维玲 周希贵 +2 位作者 王贺祥 宋渊 章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4-46,共3页
本文采用 D15 2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多黏类芽孢杆菌 (Paenibacillus polymyxa)发酵液中黏杆菌类(Colistin)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静态与动态吸附相结合的方法 ,确定了影响提取效果的三个重要参数即洗脱液 HCl浓度、上样液浓... 本文采用 D15 2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多黏类芽孢杆菌 (Paenibacillus polymyxa)发酵液中黏杆菌类(Colistin)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静态与动态吸附相结合的方法 ,确定了影响提取效果的三个重要参数即洗脱液 HCl浓度、上样液浓度和洗脱液流速。结果表明 ,当上样液浓度为 2 0 0 0 0 IU / ml,1m ol/ L HCl以 2 .0 ml/ min的流速洗脱时可获得最好的提取效果 ,收率达到 5 2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层析法 提取技术 黏杆菌素 杀菌作用 饲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体内硫酸黏杆菌素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温芳 宋跃军 肖希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硫酸黏杆菌素 残留消除 规律研究 体内 肉鸡 革兰氏阴性菌 硫酸抗敌 饲料添加剂 动物性食品 微生物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杆菌素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代重山 李继昌 +2 位作者 李健 孙美成 林巍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1-53,共3页
黏杆菌素(colistin)也称多黏菌素E(polymyxinE),于1949年首次发现,由Bacillus polymyxasubspecies colistinus Koyama代谢产生的碱性多肽类抗生素,属窄谱抗生素。临床上主要有甲磺酸钠黏杆菌素和硫酸黏杆菌素两种类型,其中前者主要... 黏杆菌素(colistin)也称多黏菌素E(polymyxinE),于1949年首次发现,由Bacillus polymyxasubspecies colistinus Koyama代谢产生的碱性多肽类抗生素,属窄谱抗生素。临床上主要有甲磺酸钠黏杆菌素和硫酸黏杆菌素两种类型,其中前者主要以非活性药物前体用于非肠道给药或者雾状局部给药,后者主要是肠道给药[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黏杆菌素 神经毒性 BACILLUS 多肽类抗生 局部给药 药物前体 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黏杆菌素研究概况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海峰 葛竹兴 《饲料工业》 2007年第2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硫酸黏杆菌素 畜牧兽医工作者 多肽类抗生 革兰氏阴性菌 饲用抗生 饲料添加剂 三类新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黏杆菌素的体外抑菌活性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艳艳 颜世敢 +2 位作者 胡北侠 吴加强 任素芳 《中国兽药杂志》 2003年第9期26-27,共2页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硫酸黏杆菌素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硫酸黏杆菌素对试验菌株有良好的生长抑制效果。
关键词 兽药 硫酸黏杆菌素 体外抑菌活性 测定方法 试管二倍稀释法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杆菌素的抗菌机制及耐药性研究
7
作者 程古月 李俊 +4 位作者 郝海红 戴梦红 王旭 刘振利 袁宗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81-492,共12页
随着革兰阴性致病菌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以及β-内酰胺类,包括碳青霉烯类、单酰胺菌素、头孢菌素类和广谱青霉素类耐药流行性增加,进一步促进了将黏菌素视为有效治疗药物的选择。黏杆菌素是一类老的阳离子型药物,可以干扰细菌的细... 随着革兰阴性致病菌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以及β-内酰胺类,包括碳青霉烯类、单酰胺菌素、头孢菌素类和广谱青霉素类耐药流行性增加,进一步促进了将黏菌素视为有效治疗药物的选择。黏杆菌素是一类老的阳离子型药物,可以干扰细菌的细胞膜造成细菌死亡。其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亦非常显著。目前,黏杆菌素在人医和兽医中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但随着其使用量的增加,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黏杆菌素耐药的报道。本文将对目前所报道的黏杆菌素的抗菌机制和耐药机制进行综述,并对耐药流行性的有效数据进行评估。在全球范围内严格把控黏杆菌素的使用对于控制黏杆菌素耐药性的增长和传播是极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杆菌素 抗菌机制 耐药机制 耐药流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血浆中黏杆菌素浓度UP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
8
作者 林巍 代重山 +1 位作者 孙美成 李继昌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4-78,共5页
试验将血浆样品经乙腈盐酸水溶液提取,离心后经C18萃取柱净化,在XevoTMTQ-S串联四极杆质谱仪多反映监测(MRM)下测定,黏杆菌素的保留时间为1.55 min。测得黏杆菌素在血浆中的检测限为0.05μg·mL-1。在0.1、1、5μg·mL-1添加... 试验将血浆样品经乙腈盐酸水溶液提取,离心后经C18萃取柱净化,在XevoTMTQ-S串联四极杆质谱仪多反映监测(MRM)下测定,黏杆菌素的保留时间为1.55 min。测得黏杆菌素在血浆中的检测限为0.05μg·mL-1。在0.1、1、5μg·mL-1添加水平下,黏杆菌素A和黏杆菌素B的加标回收率在94.4%~98.2%和91.6%~10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黏杆菌素在0.1μg·mL-1到1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杆菌素 血浆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对硫酸黏杆菌素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
9
作者 刘萌萌 高存帅 +1 位作者 徐玉 毕可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7-60,共4页
为了研究甘氨酸对硫酸黏杆菌素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采用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对标准株及临床分离的猪源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绿脓杆菌(共33株)进行了体外联合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菌株中27.3%呈协同作用,66.7%呈相加作用,无关作用的占... 为了研究甘氨酸对硫酸黏杆菌素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采用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对标准株及临床分离的猪源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绿脓杆菌(共33株)进行了体外联合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菌株中27.3%呈协同作用,66.7%呈相加作用,无关作用的占6%,无颉颃作用;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和沙门菌的平均FIC指数分别为0.53、0.39和0.52。说明甘氨酸对硫酸黏杆菌素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 硫酸黏杆菌素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硫酸黏杆菌素中毒神经电生理时效变化
10
作者 代重山 李继昌 +1 位作者 马晶 高瑞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4,共4页
昆明系雌性小鼠尾静脉注射硫酸黏杆菌素7.5mg/kg体重.12h,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连续7d,分别于给药后1,3,7,15d观察小鼠的步态、体重、坐骨-胫神经的电生理指标变化,探究硫酸黏杆菌素中毒小鼠坐骨-胫神经动作电位时间-效应关系及敏感性指... 昆明系雌性小鼠尾静脉注射硫酸黏杆菌素7.5mg/kg体重.12h,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连续7d,分别于给药后1,3,7,15d观察小鼠的步态、体重、坐骨-胫神经的电生理指标变化,探究硫酸黏杆菌素中毒小鼠坐骨-胫神经动作电位时间-效应关系及敏感性指标。结果显示,黏杆菌素给药后1,3,7,15d与对照相比,坐骨-胫神经动作电位各指标随各时间点发生变化,阈值(TP)增加,分别为59.8%,60.5%,192.5%(P<0.01),70.1%;最大刺激强度(MI)增加,分别为3.63%,12.7%,100%(P<0.05),29.1%;时程(CAPD)增加,分别为15.1%,11.5%,52.8%(P<0.05),20.6%;潜伏期(CAPL)增加,分别为9.0%,9.0%,14.6%(P<0.05),11.2%;波幅(CAPA)降低,分别为0.92%、16.2%、47.6%(P<0.01)、38.8%(P<0.05);传导速率(NCV)减低,分别为7.6%,7.5%,12.7%(P<0.05),9.3%;给药后在第1天出现重复性动作电位。结果证实,硫酸黏杆菌素中毒后,小鼠坐骨-胫神经电生理改变存在时效性变化,CAPA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黏杆菌素 坐骨-胫神经 行为学测试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鸡组织中黏杆菌素残留
11
作者 林巍 李继昌 李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68,71,共4页
将鸡组织样品经酸性乙腈溶液提取,正己烷去脂后C18固相萃取柱净化,样品浓缩后在XevoTM TQ-S串联四极杆质谱仪多反映监测(MRM)下测定。黏杆菌素标准曲线在10μg/kg到1000μg/kg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7)。在0.02μg/g、0.10μg/g、... 将鸡组织样品经酸性乙腈溶液提取,正己烷去脂后C18固相萃取柱净化,样品浓缩后在XevoTM TQ-S串联四极杆质谱仪多反映监测(MRM)下测定。黏杆菌素标准曲线在10μg/kg到1000μg/kg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7)。在0.02μg/g、0.10μg/g、1.00μg/g添加水平下,黏杆菌素在鸡组织(肾脏、肝脏、肌肉和脑)中添加回收率在83.43%~98.15%之间,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RSD)均小于10%;黏杆菌素在鸡组织中的定量限为20μg/kg,最低检测限为10μg/kg。结果表明,建立了一种灵敏、可靠的检查鸡组织中黏杆菌素药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杆菌素 鸡组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rA-PmrB二元调控系统介导大肠杆菌对黏杆菌素耐药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葛琳 郭大伟 +2 位作者 何方 黄金虎 王丽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2-819,共8页
已报道PmrA-PmrB二元调控系统在革兰阴性菌对多黏菌素B耐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基于此认识,作者拟从基因突变和mRNA表达两个方面探讨PmrA-PmrB介导大肠杆菌对黏杆菌素耐药的可能性。首先检测了临床分离的52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对黏杆菌素... 已报道PmrA-PmrB二元调控系统在革兰阴性菌对多黏菌素B耐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基于此认识,作者拟从基因突变和mRNA表达两个方面探讨PmrA-PmrB介导大肠杆菌对黏杆菌素耐药的可能性。首先检测了临床分离的52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对黏杆菌素的敏感性,筛选出耐药菌株;然后采用step-wise方法对黏杆菌素敏感菌株进行诱导,获得人工诱导的耐药菌株;最后通过PCR扩增所有耐药菌株的pmrA-pmrB后采用Mega软件进行突变位点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所有耐药菌株中pmrA-pmrB的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拟阐明PmrA-PmrB二元调控系统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黏杆菌素耐药性产生的作用。MIC结果显示,52株大肠杆菌中,虽然大多数菌株(88.5%,46/52)仍对黏杆菌素敏感,但也分离到少数耐药菌株(为11.5%)。突变位点分析表明人工诱导成功的5株耐药菌(9R、36R、53R、91R和107R)pmrA未发生突变,而pmrB均有不同程度的突变,其中耐药菌株9R、36R和53R各在G55A(G19R)、T500C(L167P)和T263A(V88E)发生点突变,而91R和107R在229位和478位各插入长为30和189bp的序列。但临床分离的6株耐药菌株(MIC=4~8μg·mL^(-1))的pmrA-pmrB均未发生突变。qRT-PCR结果显示发生点突变的三株人工诱导耐药菌pmrA-pmrB转录量均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上升,发生插入突变的两株耐药菌pmrA-pmrB转录量虽有上升趋势,但变化不显著(P>0.05),而临床耐药菌株(n=6)的pmrA-pmrB转录量均无变化。进一步检测人工诱导不同MIC的耐药菌株中pmrA-pmrB的突变位点,发现菌株MIC达16μg·mL^(-1)时pmrA-pmrB才会发生突变。PmrA和PmrB介导了大肠杆菌对黏杆菌素的高度耐药,其中PmrB的点突变伴随PmrA-PmrB的高表达或者PmrB的组氨酸激酶-腺苷酰环化酶-甲基结合蛋白-磷酸化酶(HAMP)结构域的插入突变是导致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对黏杆菌素高度耐药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杆菌素耐药 大肠杆菌 pmrA-pmrB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饲料中硫酸黏杆菌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延山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56-58,共3页
文章对对现行标准验证进行了研究,发现现行标准不能适应饲料中硫酸黏杆菌素的检测;经修订以后,完善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硫酸黏杆菌素。该方法准确、高效、适用性广,能满足饲料中硫酸黏杆菌素检测的需要。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硫酸黏杆菌素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硫酸黏杆菌素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14
作者 张玮 李会荣 宫玲玲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57-62,共6页
本研究建立了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硫酸黏杆菌素含量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混合型饲料添加剂样品用5%草酸提取,经离心和HLB小柱净化,用丹磺酰氯柱前衍生,以C_8柱(150 mm×4.6 mm×5μm)为分离柱,荧光检测器在激发波长344 nm,发射波... 本研究建立了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硫酸黏杆菌素含量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混合型饲料添加剂样品用5%草酸提取,经离心和HLB小柱净化,用丹磺酰氯柱前衍生,以C_8柱(150 mm×4.6 mm×5μm)为分离柱,荧光检测器在激发波长344 nm,发射波长518 nm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色谱条件和衍生条件下,硫酸黏杆菌素A在0.025~10.0μg/mL时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限为2 mg/kg;添加回收率为85.1%~108%,变异系数为0.84%~5.52%。本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可靠,可用于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硫酸黏杆菌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 硫酸黏杆菌素 柱前衍生 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黏菌素对小鼠坐骨-胫神经毒性作用的电生理表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代重山 李继昌 +3 位作者 林巍 王凤霞 孙美成 李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7-852,共6页
目的探讨硫酸黏菌素对小鼠坐骨-胫神经的毒性作用。方法昆明系雌性小鼠尾静脉注射硫酸黏菌素7.5 mg·kg-1,每12 h 1次,按取材时间分为给药1,3,7 d组及给药7 d停药7 d组。分别于第2和第4天给药前、第8和第15天(以第1次给药当天为第1... 目的探讨硫酸黏菌素对小鼠坐骨-胫神经的毒性作用。方法昆明系雌性小鼠尾静脉注射硫酸黏菌素7.5 mg·kg-1,每12 h 1次,按取材时间分为给药1,3,7 d组及给药7 d停药7 d组。分别于第2和第4天给药前、第8和第15天(以第1次给药当天为第1天计)观测小鼠的体质量、步态、后肢支撑力、坐骨-胫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阈强度(TI)、最大刺激强度(MI)、潜伏期(CAPL)、波幅(CAPA)、时程(CAPD)、传导速率(NCV)以及血清肌酐(Cre)、尿素氮(BUN)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硫酸黏菌素给药1 d组,血清Cre显著升高,给药3 d组,体质量及BUN出现显著性差异,给药7 d组,步态、后肢支撑力出现显著性差异。给药1,3和7 d组,坐骨-胫神经动作电位各参数随时间发生改变,TI显著增加,分别为60%,60%,193%(P<0.01);MI显著增加,分别为4%,13%和100%(P<0.05);CAPL显著增加,分别为9.0%,9.0%和14.6%(P<0.05),CAPA降低,分别为0.92%,16.2%和47.6%(P<0.01);CAPD显著增加,分别为15.1%,11.5%和52.8%(P<0.05);NCV显著减低,分别为7.6%,7.5%和12.7%(P<0.05);停药7 d组,步态及后肢支撑力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电生理各参数均有所恢复,且只有CAPA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硫酸黏菌素肾毒性较神经毒性先发生,小鼠坐骨-胫神经动作电位随给药时间延长发生进行性变化,且CAPA持续时间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黏杆菌素 坐骨-胫神经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菌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50
16
作者 齐博 武书庚 +5 位作者 王晶 齐广海 张海军 阎桂玲 王旭 董延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48-1756,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形态和菌群数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公雏32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形态和菌群数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公雏32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组)、20 mg/kg硫酸黏杆菌素(colistin sulfate,CS组)和5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10 mg/kg硫酸黏杆菌素(BS+CS组)。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BS组、CS组能显著提高42日龄肉仔鸡体重(P〉0.05)。2)各试验组肉仔鸡的屠宰性能未见显著变化(P〉0.05)。3)与对照组相比,BS组可显著提高肉仔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4)与对照组相比,BS组、CS组、BS+CS组均能显著提高肉仔鸡42日龄时盲肠乳酸杆菌数量(P〈0.05),BS组和BS+CS组可显著提高42日龄时盲肠中乳酸菌/大肠杆菌(P〈0.05)。可见,枯草芽孢杆菌可改善肉仔鸡肠道形态,增加肠道中乳酸杆菌数量,促进肉仔鸡生长。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枯草芽孢杆菌效果优于硫酸黏杆菌素,但联合使用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硫酸黏杆菌素 生长性能 肠道形态 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抗敌素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强居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0年第1期13-14,共2页
硫酸抗敌素,又称硫酸黏杆菌素,是一种多肽类抗生素。它已被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中。它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关键词 硫酸抗敌 断奶仔猪日粮 应用 硫酸黏杆菌素 多肽类抗生 革兰氏阴性菌 饲料添加剂 沙门氏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抗敌素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
18
作者 黄强居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9年第9期28-28,共1页
硫酸抗敌素,又称硫酸黏杆菌素,是一种多肽类抗生素。它已被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中。它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其特点是,有效用量低,不易产生抗药性,也不... 硫酸抗敌素,又称硫酸黏杆菌素,是一种多肽类抗生素。它已被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中。它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其特点是,有效用量低,不易产生抗药性,也不易被肠道吸收。是安全性高,使用效果好的抗菌促生长剂。有研究表明,对猪添加1-20mg/kg有促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日粮 硫酸抗敌 应用 硫酸黏杆菌素 多肽类抗生 革兰氏阴性菌 抗菌促生长剂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钠对生长肥育猪胴体品质和小肠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唐明红 王启军 +1 位作者 胡麟 田科雄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52,共4页
试验选用体质量约40kg健康的120头三元杂交(杜×大×长)猪(阉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基础饲粮)、丁酸钠组(基础饲粮+1kg丁酸钠)、抗生素组(基础饲粮+硫酸黏杆菌素60mg/kg)和复合组(基础饲粮+硫酸黏杆菌素30mg/kg+丁酸钠1... 试验选用体质量约40kg健康的120头三元杂交(杜×大×长)猪(阉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基础饲粮)、丁酸钠组(基础饲粮+1kg丁酸钠)、抗生素组(基础饲粮+硫酸黏杆菌素60mg/kg)和复合组(基础饲粮+硫酸黏杆菌素30mg/kg+丁酸钠1kg)。试验72d后,进行屠宰和组织学检查,研究丁酸钠对生长肥育猪胴体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小肠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丁酸钠组、抗生素组和复合组的屠宰率和无脂瘦肉率比对照组有所改善,眼肌面积试验各组均比对照组大,第10肋背膘厚丁酸钠组最低,3个试验组中,屠宰率、无脂瘦肉率和眼肌面积复合组最好。丁酸钠组、复合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和十二指肠肠腺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复合组、抗生素组和丁酸钠组的血清血糖、总蛋白、IgM、IgG和IgA含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尿素氮的含量差异不显著。复合组血清中IgM、IgG和IgA的含量水平显著高于丁酸钠组和抗生素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硫酸黏杆菌素 生长肥育猪 胴体品质 小肠形态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对育肥猪的抗氧化能力和预防腹泻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庞树坤 《今日畜牧兽医》 2015年第7期31-33,共3页
本试验拟研究单宁酸对育肥猪腹泻病的预防效果和对育肥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160头60千克左右的育肥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015%、0.03%和0.045%的... 本试验拟研究单宁酸对育肥猪腹泻病的预防效果和对育肥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160头60千克左右的育肥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015%、0.03%和0.045%的单宁酸替代黏杆菌素和金霉素,试验期87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病 黏杆菌素 试验期 腹泻率 血清生化指标 替代抗生 抗氧化系统 营养需要 饲养管理 自由采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