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弹性六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压裂液体系流变性
1
作者 宾钰洁 韩晓阳 +4 位作者 田珍瑞 武志颖 张思琪 方波 卢拥军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2-274,共13页
为开发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压裂液新稠化剂和新体系,以乙二胺、环氧氯丙烷、芥酸酰胺二甲基丙基叔胺(PKO-E)、氯乙酸钠为原料,分别研制了四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TET)、六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HET)和四聚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TZI),并将其... 为开发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压裂液新稠化剂和新体系,以乙二胺、环氧氯丙烷、芥酸酰胺二甲基丙基叔胺(PKO-E)、氯乙酸钠为原料,分别研制了四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TET)、六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HET)和四聚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TZI),并将其与反离子盐溴化钾(KBr)、水杨酸钠(NaSal)形成黏弹性胶束,获得4种VES压裂液新体系。考察反离子盐种类和浓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胶束体系流变性影响,获得黏弹性HET/KBr胶束体系的稳态黏度、流动曲线、黏弹性、触变性、热触变性及模量-温度曲线,以及HET/KBr胶束体系最优组成,建立四参数流变动力学方程描述黏度随剪切时间的变化曲线,建立四参数黏温方程描述HET/KBr体系温度触变性曲线,明确了HET/KBr、HET/NaSal、TET/KBr、TZI/KBr胶束体系流变性差异。初步考察了NaOH对HET/HSal延缓形成胶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表面活性 弹性表面活性 压裂液 流变性 流变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VES-70工艺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卢拥军 方波 +3 位作者 房鼎业 丁云宏 张汝生 舒玉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VES 70压裂液由复配表面活性剂VES 70和粘土稳定剂组成 ,其中VES 70为C16、C18烷基三甲基季铵盐与有机酸、异丙醇等的复配物。实验考察了VES 70胶束凝胶压裂液的应用性能。在 30℃下 ,VES 70溶液的表观粘度 (170s-1)随V...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VES 70压裂液由复配表面活性剂VES 70和粘土稳定剂组成 ,其中VES 70为C16、C18烷基三甲基季铵盐与有机酸、异丙醇等的复配物。实验考察了VES 70胶束凝胶压裂液的应用性能。在 30℃下 ,VES 70溶液的表观粘度 (170s-1)随VES 70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并趋于恒定值 :2 %溶液为 5 7mPa·s,4 %溶液为 175mPa·s,5 %溶液为 180mPa·s;4 %VES 70溶液的表现粘度随 pH值增大而增大 ,pH =1时不增粘 ,pH为 2~7时迅速增粘 ,pH为 9~ 11时增粘减慢。在 6 5℃、170s-1进行的 90min耐温剪切测试中 ,4 %VES 70溶液粘度降至 6 0mPa·s左右并保持稳定 ,这是VES压裂液的一个特点。在振荡频率为 6 .2 4rad/s时 ,随温度升高 (2 5~70℃ ) ,4 %VES 70压裂液的G′减少 ,G″增大 ,在 5 3℃时由G′ >G″变为G″ >G′ ,但G′值均 >2 .0Pa。 4 %VES 70压裂液以不同体积比与吉林原油混合 ,在 6 5℃破胶时间为 31.2~ 14 .1min ,破胶液粘度 5 .6~ 6 .1mPa·s ;与柴油等体积混合 ,6 5℃破胶时间 13.6min ,破胶液粘度 2 .7mPa·s ,表面张力 2 9.6mN/m ,界面张力 0 .33mN/m。在 6 5℃、3.5MPa下 4 %VES压裂液在低渗 (0 .0 80 7× 10 -3 μm2 )储层岩心中动态滤失系数为 7.5 2× 10 -4m/min0 .5,初滤失量为 2 .11×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压裂液 ves-70 长链烷基季铵盐 有机酸 异丙醇 v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压裂液 被引量:77
3
作者 刘新全 易明新 +2 位作者 赵金钰 海云 王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 (VES)压裂液是SchlumbergerDowell公司开发的新型无聚合物压裂液 ,商品名ClearFrac,由表面活性剂长链脂肪酸的季铵盐溶解在盐水中而成。长链季铵盐分子在盐水中形成高度缠结的蚯蚓状成刚性长棒状胶束 ,使压裂液具有了...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 (VES)压裂液是SchlumbergerDowell公司开发的新型无聚合物压裂液 ,商品名ClearFrac,由表面活性剂长链脂肪酸的季铵盐溶解在盐水中而成。长链季铵盐分子在盐水中形成高度缠结的蚯蚓状成刚性长棒状胶束 ,使压裂液具有了一定的粘度和弹性 ,压裂液冻胶遇到烃类 (原油、天然气 )便会破胶。VES压裂液不需要破胶剂、交联剂、杀菌剂等 ,用量少 ,对地层伤害小。本综述分章介绍VES压裂液的开发简史 ,组成及结构 ;流变性 ;滤失性 ;导流能力 ;国外国内应用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压裂液 弹性表面活性 压裂液 长链脂肪酸季铵盐 胶束溶液 胶束凝胶 水力压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用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J的合成 被引量:8
4
作者 陈馥 李圣涛 刘彝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38,42,共3页
清洁压裂液(VES)主要是采用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但常规VES存在刺激性大和由于吸附使储集层发生润湿反转带来伤害2大问题。研究表明这2个问题可以通过分子设计来尽量避免。在理论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合成了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J,并通过... 清洁压裂液(VES)主要是采用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但常规VES存在刺激性大和由于吸附使储集层发生润湿反转带来伤害2大问题。研究表明这2个问题可以通过分子设计来尽量避免。在理论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合成了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J,并通过测定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水杨酸钠加量下体系水溶液黏度得出了压裂液配方。该压裂液配方在70℃1、70 s-1下表观黏度达到100 mPa.s,具有较好的耐剪切能力和优异的破胶能力,破胶后均无残渣,对地层伤害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表面活性 压裂液 防止地层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高盐油藏段塞表面活性剂组合调驱研究
5
作者 杨永钊 张雪莹 +3 位作者 周昱君 周明 郭肖 马江波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针对延长油田低渗高盐油藏现有表面活性剂驱不能提高波及体积、只能提高洗油效率、低渗区原油动用程度低、提高采收率有限的实际生产问题,开展了低渗高盐油藏调驱技术研究。方法基于毛管束理论,研发了OBU-3低黏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 目的针对延长油田低渗高盐油藏现有表面活性剂驱不能提高波及体积、只能提高洗油效率、低渗区原油动用程度低、提高采收率有限的实际生产问题,开展了低渗高盐油藏调驱技术研究。方法基于毛管束理论,研发了OBU-3低黏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体系作为驱油用大段塞,与反离子自主装形成ACS-2高黏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体系作为调驱用小段塞,组合成多段塞实现深部调驱。结果大小段塞注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5%和2.7%,吸附10次后界面张力仍达到超低值,表现出了较好的耐吸附损失性。OBU-3低黏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体系乳化性和润湿性好,有利于提高洗油效率,而ACS-2高黏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流变性、黏弹性和黏温性良好,有利于扩大波及体积,调整吸液剖面。两体系组成的多段塞表面活性剂(0.1 PV小段塞驱+0.2 PV大段塞驱+后续水驱)组合调驱效果好,平均提高采收率为14.8个百分点,比只采用大段塞驱提高了1倍,具有聚/表二驱的驱油效果。结论多段塞表面活性剂组合调驱能有效降低无效水循环,提高波及效率,且不含有强碱或弱碱,避免腐蚀结垢,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对低渗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高盐油藏 多段塞 表面活性 组合调驱 超低界面张力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芥酰丙基二甲基羧基甜菜碱与水溶性聚丙烯酰胺的溶液拉伸流变行为对比
6
作者 余率 陈昊 +3 位作者 王骥 殷鸿尧 韩一秀 冯玉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0-88,共9页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常被称为“活聚合物”或“平衡聚合物”,但其与聚合物溶液在拉伸流变行为方面的异同却鲜见报道。文中利用自行搭建的液珠滴落平板(DoS)拉伸流变仪,对比研究了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芥酰丙基二甲基羧基甜菜碱(EDAB)与常用的...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常被称为“活聚合物”或“平衡聚合物”,但其与聚合物溶液在拉伸流变行为方面的异同却鲜见报道。文中利用自行搭建的液珠滴落平板(DoS)拉伸流变仪,对比研究了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芥酰丙基二甲基羧基甜菜碱(EDAB)与常用的水溶性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的溶液拉伸流变行为。结果表明,PAM比EDAB溶液中的蠕虫状胶束具有更强的结构柔韧性,因此表现出更高的拉伸黏度和特殊的应变硬化行为。此外,相比于EDAB溶液,PAM溶液的拉伸流变行为对温度更为敏感,因为温度能加速PAM链段的解缠结过程。文中工作可加深对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在拉伸流场下的溶液行为的理解,为其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表面活性 水溶性聚合物 蠕虫状胶束 拉伸流变 冷冻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Aa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研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大勇 陈馥 +2 位作者 刘徐慧 张启根 刘彝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用化学试剂长链烷基季铵盐CSAa制备了两种VES压裂液并研究了相关性能,其组成(CSAa/水杨酸钠/氯化钾/正丁醇,以g/dL为单位)如下:1.0/0.3/1.0/0.2;2.0/0.6/0.5/0.1。在耐温性测定中,1.0 g/dL CSAa压裂液的黏度由30℃时的75.0 mPa.s降至50... 用化学试剂长链烷基季铵盐CSAa制备了两种VES压裂液并研究了相关性能,其组成(CSAa/水杨酸钠/氯化钾/正丁醇,以g/dL为单位)如下:1.0/0.3/1.0/0.2;2.0/0.6/0.5/0.1。在耐温性测定中,1.0 g/dL CSAa压裂液的黏度由30℃时的75.0 mPa.s降至50℃时的37.5 mPa.s;2.0 g/dL CSAa压裂液的黏度由40℃时的225 mPa.s逐渐降至55℃时的110 mPa.s,再降至60℃时的65.0 mPa.s。在170 1/s剪切2 h后,剪切温度为42℃时1.0 g/dLCSAa压裂液的黏度下降26%,剪切温度为53℃时2.0 g/dL CSAa压裂液黏度下降9%。陶粒沉降速度测定结果表明,40℃、42℃时的1.0 g/dL CSAa压裂液(黏度分别为60和54 mPa.s)和50℃、53℃时的2.0 g/dL CSAa压裂液(黏度分别为180和145 mPa.s)携砂性能良好,而45℃、50℃时的1.0 g/dL CSAa压裂液和55℃、60℃时的2.0 g/dL CSAa压裂液,携砂性能则较差或很差。认为VES压裂液的携砂性能来源于棒状胶束网络,并不全由压裂液黏度决定。还考察了VES压裂液的破胶性能。图1表2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表面活性( ves) 长链烷基季铵盐 弹性表面活性( ves)压裂液 配方研究 携砂性能 棒状胶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6
8
作者 曹学军 何兴贵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年第2期76-80,13-14,共5页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在纯水介质中形成球形胶束,在盐介质中,分子中的电荷被屏蔽,球形胶束演变成蠕虫状或柔性棒状胶束,进而形成高黏弹性的空间网状结构,实现对支撑剂的携带和造缝;遇地层中的油和水,胶束膨胀而崩解成低黏度的球形胶束...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在纯水介质中形成球形胶束,在盐介质中,分子中的电荷被屏蔽,球形胶束演变成蠕虫状或柔性棒状胶束,进而形成高黏弹性的空间网状结构,实现对支撑剂的携带和造缝;遇地层中的油和水,胶束膨胀而崩解成低黏度的球形胶束,实现压裂液的自动破胶。国外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成胶破胶机理研究与认识、流变性的研究、伤害性的评价、研制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复合型压裂液。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具有摩阻低、伤害小、携砂性好和破胶黏度低等优点,在国外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提高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剪切后黏度的恢复能力和加强疏水缔合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复合压裂液的现场应用是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研究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弹性表面活性 压裂液 进展 应用 疏水缔合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盐耐高温黏弹性表面活性剂LQ-FJ压裂液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金雷平 方波 +4 位作者 卢拥军 邱晓惠 刘玉婷 田萌 杨沫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6-89,109,共4页
研究了由两性表面活性剂LQ-FJ在不同浓度下形成的清洁压裂液及其性能。结果表明,两性表面活性剂LQ-FJ在水中4 min可均匀溶解、自增稠为黏弹性清洁压裂液;当LQ-FJ浓度达2%时无需反离子盐即可形成耐温达110℃的清洁压裂液。黏温曲线表明,2... 研究了由两性表面活性剂LQ-FJ在不同浓度下形成的清洁压裂液及其性能。结果表明,两性表面活性剂LQ-FJ在水中4 min可均匀溶解、自增稠为黏弹性清洁压裂液;当LQ-FJ浓度达2%时无需反离子盐即可形成耐温达110℃的清洁压裂液。黏温曲线表明,2%LQ-FJ体系具有热增稠和热变稀特性。流变特性研究表明,2%LQ-FJ体系具有温度滞后环和剪切触变性,流动曲线可用共转Jeffreys本构方程表征。破胶实验表明,煤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J1均可作为2%LQ-FJ体系的破胶剂,室温下破胶液黏度均小于1.5 m 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 清洁压裂液 破胶 耐高温弹性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用作煤层压裂液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波 李圣涛 +1 位作者 杨兴渝 罗陶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4-96,共3页
采用压汞仪对晋城煤样进行结构分析,该地区煤样属于低渗透双孔介质模型,煤样结构分选差,煤层割理仅占20%左右;并针对该地区煤层的特点研制了黏弹性表面活性剂体系作为压裂液,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高的黏弹性,悬浮能力强,破胶后黏度... 采用压汞仪对晋城煤样进行结构分析,该地区煤样属于低渗透双孔介质模型,煤样结构分选差,煤层割理仅占20%左右;并针对该地区煤层的特点研制了黏弹性表面活性剂体系作为压裂液,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高的黏弹性,悬浮能力强,破胶后黏度低,返排率高,煤样的渗透率恢复可达7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样结构 进汞曲线 弹性 表面活性 压裂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新技术进展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均 何兴贵 +2 位作者 周小平 王萍 关兴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29,共5页
将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研究进展分为四个部分: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成胶破胶机理研究与认识、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研制与优选、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性能评价与研究、改性疏水(缔合)聚合物与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复合压裂液。通常粘弹... 将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研究进展分为四个部分: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成胶破胶机理研究与认识、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研制与优选、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性能评价与研究、改性疏水(缔合)聚合物与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复合压裂液。通常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不含聚合物,只有几种添加剂,在含盐介质中自动成胶而不需要交联剂,遇地层产出油气和水会自动破胶而不需要破胶剂;该体系配液方便,操作性强,可有效控制缝高,施工摩阻小,在低渗透储层中滤失量小,储层伤害小,压后油气增产效果显著,特别适合渗透率小于5×10-3μm2的油气层压裂,在高渗透层中渗透率又比胍胶压裂液大而有利于采用端部脱砂压裂工艺。加强改性疏水(缔合)聚合物制备与应用研究以降低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成本是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弹性表面活性 改性疏水(缔合)聚合物 研究 进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化学和流变学原理 被引量:22
12
作者 聂立宏 孙文丽 +1 位作者 管玉荣 鲁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综述。前言讲述了压裂液发展史及粘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压裂液的产生。微观结构原理一节讲述了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各种形态、可形成蠕虫状胶束的各类表面活性剂,尤其是美国Schlumberger公司的ClearFrac压裂液中使用的由芥酸合成的季铵盐... 综述。前言讲述了压裂液发展史及粘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压裂液的产生。微观结构原理一节讲述了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各种形态、可形成蠕虫状胶束的各类表面活性剂,尤其是美国Schlumberger公司的ClearFrac压裂液中使用的由芥酸合成的季铵盐类。稠化原理一节给出了蠕虫状胶束数量C(L)和平均长度L表达式,讨论了表面活性剂体积分数、温度、胶束分离能对L的影响,图示了VES压裂液稠化过程。破胶原理一节介绍了烃等油类和亲油物质在蠕虫状胶束内增溶,引起VES压裂液破胶的过程。图3参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表面活性(ves)压裂液 胶束凝胶压裂液 蠕虫状胶束 胶束凝胶形成 不饱和长链烷基季铵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的流变性质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郭丽梅 陈利红 +1 位作者 武首香 任灵芝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52,共4页
合成出一种新型的16-4-16,2Br^-型双季铵盐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其形成胶束凝胶的能力,测定了体积分数为2%的Gemini16分别与NaSal、NH4Cl水溶液形成胶束凝胶的黏度随剪切力、温度、溶液环境的变化,还考察了Gemini16/NaSal、Gemini16/... 合成出一种新型的16-4-16,2Br^-型双季铵盐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其形成胶束凝胶的能力,测定了体积分数为2%的Gemini16分别与NaSal、NH4Cl水溶液形成胶束凝胶的黏度随剪切力、温度、溶液环境的变化,还考察了Gemini16/NaSal、Gemini16/NH4Cl复配体系的流变性质。结果发现该表面活性剂体系的黏度随其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使用最高温度则随着平衡反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在较高温度下(40℃)胶束成胶快,且黏度稳定,4%的体系胶束黏度随温度升高有下降趋势,但50-80℃时下降幅度小,在80℃以上急剧降低;体系的表观黏度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pH值小于6时不增黏,pH值在6-8时迅速增黏,pH值在8-14时,增黏减缓;Gemini/NaSal的弹性模量占优势,趋向于弹性凝胶体;而Gemini/NH4Cl的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相差不大,弹性不占绝对优势。Gemini16/NaSal复配体系有更高的适用温度,并且有相对更高的黏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阳离子表面活性/水/盐体系 弹性 流变性 弹性模量 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自转向酸增黏转向的判别标准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雪峰 吴向阳 +2 位作者 朱杰 易爱文 陈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0-154,共5页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自转向酸酸液体系是油田酸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在如何评价其是否达到转向效果及转向效果判别标准方面鲜有报道。将酸液在储层中的流动视为达西渗流,采用物理模拟实验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自转向酸增黏转向的原理...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自转向酸酸液体系是油田酸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在如何评价其是否达到转向效果及转向效果判别标准方面鲜有报道。将酸液在储层中的流动视为达西渗流,采用物理模拟实验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自转向酸增黏转向的原理,推导增黏转向的判别标准,并采用岩心并联实验验证判别标准的准确性。研究表明:必须同时满足pH值和阳离子浓度的要求,体系才能增黏;沿自转向酸液流动剖面上可将其分为高渗透区域、阻力区域、酸液滤液区域和原始地层区域,阻力区是实现自转向的关键;引入阻力孔隙体积倍数和无因次最大压力比推导了自转向酸均匀推进的判别依据;影响自转向酸实现理想转向的关键参数有无因次最大压力比、储层渗透率和孔隙度等参数。自转向酸驱替后,并联岩心的渗透率均显著提高,根据推导的判别标准,判断该酸化处理并没有达到最佳转向效果。该项研究为深入掌握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自转向酸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表面活性 自转向酸 转向 判别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返排液的界面性能及驱油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秦文龙 黄甫丽盼 +3 位作者 乐雷 肖曾利 李冉 杨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85,共5页
为实现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返排液的重新利用,开展了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破胶液的界面性能和驱油效果评价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0.1%、温度为60℃的条件下,该类返排液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可达到0.001 9 m N/m。同时... 为实现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返排液的重新利用,开展了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破胶液的界面性能和驱油效果评价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0.1%、温度为60℃的条件下,该类返排液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可达到0.001 9 m N/m。同时提高温度和添加少量醇溶剂可进一步改善体系的界面活性,对Na Cl和Ca Cl2体现出较强的抗盐能力。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渗透率在(0.758~1.593)×10^-3μm^2天然岩心,相比单纯水驱,该类返排液平均驱油效率提高8.37%。该类返排液具有较强的界面活性,能够有效降低注入压力,提高驱油效果,可作为驱油剂应用于低渗透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返排液 弹性表面活性压裂液 驱油 界面性能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压裂用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戚建平 沈一丁 +1 位作者 杨晓武 李培枝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16,共5页
为降低压裂过程对地层的伤害,以芥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甜菜碱型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佳合成工艺如下:酰胺化反应中芥酸与N,N-二甲基-1,3-丙二胺的摩尔比为1∶1.2,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为12h... 为降低压裂过程对地层的伤害,以芥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甜菜碱型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佳合成工艺如下:酰胺化反应中芥酸与N,N-二甲基-1,3-丙二胺的摩尔比为1∶1.2,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为12h;季铵化反应中环氧氯丙烷与Na2SO3以等摩尔量混合后与中间体反应,摩尔比为1.2∶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为6h。最终产物为表面活性剂有效含量为65%的黏稠状物质。同时,利用红外光谱和1 H NMR对提纯后的表面活性剂结构进行表征。对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进行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体系在剪切速率170s1,温度高于80℃时,黏度仍大于25mPa.s,60℃剪切3600s后黏度仍大于85mPa.s,说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耐温抗剪切性和增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表面活性 甜菜碱 合成 压裂液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与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春芳 李应成 +2 位作者 沈之芹 沙鸥 王辉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7-232,共6页
借助黏度法、表面张力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AP-P5与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AP-P5与VES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对AP-P5-VES二元体系的表观黏度、表面张力影响较大。随VES质量浓度的增大,二元体系... 借助黏度法、表面张力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AP-P5与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AP-P5与VES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对AP-P5-VES二元体系的表观黏度、表面张力影响较大。随VES质量浓度的增大,二元体系的表观黏度快速升高后急剧降低再稳步升高。当VES的质量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二元体系的表观黏度开始高于单一聚合物的表观黏度。与单独的表面活性剂溶液相比,随VES质量浓度的增大,AP-P5-VES二元体系的表面张力先低后高,最后趋于一致。VES与AP-P5的相互作用机理与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形态密切相关。当表面活性剂以单分子形态或球状胶束存在时,它与聚合物的疏水基团形成混合胶束;当表面活性剂以棒状胶束形态存在时,它与聚合物缔合形成混合的超分子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 弹性表面活性 疏水基团 缔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在煤粉上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宇 郭春华 罗陶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3,共4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季铵盐型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2-16和VES-4-16在沁水盆地煤粉上的吸附规律,并计算了该类表面活性剂在煤粉上的吸附焓。结果表明:季铵盐型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在煤粉上的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吸附规律;不管是在较...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季铵盐型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2-16和VES-4-16在沁水盆地煤粉上的吸附规律,并计算了该类表面活性剂在煤粉上的吸附焓。结果表明:季铵盐型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在煤粉上的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吸附规律;不管是在较高温度还是在较低温度下都基本能达到吸附平衡,此后吸附量的增加趋于平缓;两者在煤粉上的吸附焓变是负值说明吸附是放热的,温度升高不利于吸附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表面活性 煤粉 Langmuir吸附规律 吸附焓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液用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喜平 穆红莉 郭士贵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23-932,共10页
以长链溴代烷烃和叔胺合成了十四烷基二甲基羟丙基溴化铵(C14-2-1-1)、十六烷基二甲基羟丙基溴化铵(C16-2-1-1)、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丙基溴化铵(C18-2-1-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这3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和表面张力,... 以长链溴代烷烃和叔胺合成了十四烷基二甲基羟丙基溴化铵(C14-2-1-1)、十六烷基二甲基羟丙基溴化铵(C16-2-1-1)、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丙基溴化铵(C18-2-1-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这3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和表面张力,结合产率高低,选取C18-2-1-1作为压裂液用黏弹性表面活性剂。黏弹性胶束溶液的助剂水杨酸钠(NaSal)与C18-2-1-1配制成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压裂液,得出VES压裂液的最佳配方为2.5%(质量分数)C18-2-1-1+1.0%(质量分数)NaSal,VES压裂液黏度最高可达489 mPa·s。性能研究表明:VES压裂液黏弹性良好,流性指数n′为0.23062,稠度系数K为19.49;在170 s-1剪切速率下耐温耐剪切性能良好,90.0℃时,VES压裂液黏度40 mPa·s,持续剪切1 h后体系黏度仍能保持在30 mPa·s;380~830μm陶粒在VES压裂液中自由沉降速度为0.0516 cm/min,能够有效携带支撑剂;遇煤油后自动破胶,破胶后残渣含量低,对岩心基质渗透率的损害率仅为4.19%,在开采油气资源领域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阳离子表面活性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CTAB在钻井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蒋官澄 张强 张志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7-321,共5页
实验研究了阳离子型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液的流变性、抗温性、降滤失性及配套破胶剂的破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将2%CTAB与3%助剂水杨酸钠NaSal混合的基液在剪切速率170s-1、温度25℃、pH=7的情况下混合均匀后... 实验研究了阳离子型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液的流变性、抗温性、降滤失性及配套破胶剂的破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将2%CTAB与3%助剂水杨酸钠NaSal混合的基液在剪切速率170s-1、温度25℃、pH=7的情况下混合均匀后能迅速增黏至160 mPa·s;加入少量复合降滤失剂LA(水解聚丙烯腈铵(NH4-HPAN)和磺化酚醛树脂(SMP-Ⅱ)混合而成的复合体系)可显著降低其常温常压滤失量;高效破胶剂Br的破胶性能良好,破胶液的黏度降至1~3 mPa·s。同时室内研究了以阳离子型黏弹性表活性剂CTAB为主剂的钻井液体系——表面活性剂胶束钻井液DIF-a:1.5%CTAB+2.0%NaSal+1.2%复合降黏剂LA+0.5%黄胞胶XC,结果表明:在钻探碳酸盐岩地层时钻井液体系DIF-a产生的流动摩阻小、降滤失性能较好,且钻完井后利于返排,储层渗透率保留率可以达到91.41%,大大降低外部流体对储层造成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表面活性 复合降滤失 破胶 表面活性胶束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