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体动非线性黏弹性模型及其ABAQUS软件的实现 被引量:54
1
作者 庄海洋 陈国兴 +1 位作者 梁艳仙 徐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6-442,共7页
基于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Davidenkov骨架曲线,采用破坏剪应变幅上限值作为分界点,对Davidenkov骨架曲线进行了修正,即当剪应力值大于破坏剪应力值时,土体产生破坏,土体的动剪切模量采用破坏后的动剪切模量;参考Mashing法则,构造了... 基于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Davidenkov骨架曲线,采用破坏剪应变幅上限值作为分界点,对Davidenkov骨架曲线进行了修正,即当剪应力值大于破坏剪应力值时,土体产生破坏,土体的动剪切模量采用破坏后的动剪切模量;参考Mashing法则,构造了修正后的Davidenkov骨架曲线土体加卸载对应的应力-应变滞回圈曲线。基于ABAQUS软件的操作平台,开发了土体动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子程序。选择南京某个典型软弱场地为研究对象,首先输入余弦加速度时程曲线,然后选取一条强震加速度记录作为基岩输入地震动,对不同峰值加速度水平下该场地的地震反应进行了二维有限元非线性分析,计算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动非线性黏弹性模型 软弱场地 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ABAQU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黏土动力特性及等价黏弹性模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猛 杨庆 +1 位作者 聂影 张小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6-932,共7页
针对非饱和重塑黏土,利用改进的非饱和土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在固结排水(CD)条件下进行了应力控制式分级加载的循环三轴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初始固结压力和基质吸力(孔隙气压力Ua与孔隙水压力Uw之差)... 针对非饱和重塑黏土,利用改进的非饱和土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在固结排水(CD)条件下进行了应力控制式分级加载的循环三轴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初始固结压力和基质吸力(孔隙气压力Ua与孔隙水压力Uw之差)对非饱和土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特性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将Hardin-Drnerich等价黏弹性模型和Masing加卸载准则进行了改进,并得到了可以考虑基质吸力的非饱和黏土的等价黏弹性模型。进而对试验数据与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种改进的非饱和土等价黏弹性模型能较好预测各种基质吸力下非饱和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基质吸力 循环荷载 黏弹性模型 动三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体等效线性黏弹性模型的地下综合管廊地震响应 被引量:9
3
作者 李金奎 汪洋 +1 位作者 杨承源 庄文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70,76,共8页
以大连旅顺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为研究背景,利用ABAUQ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土体与管廊结构采用了三维实体全积分单元,采用等效线性黏弹性模型来模拟土体的动力非线性特性、线弹性模型模拟管廊结构。数值模拟考虑了土-结... 以大连旅顺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为研究背景,利用ABAUQ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土体与管廊结构采用了三维实体全积分单元,采用等效线性黏弹性模型来模拟土体的动力非线性特性、线弹性模型模拟管廊结构。数值模拟考虑了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四周及底边设置黏弹性边界,地震动以等效节点力的形式输入,研究管廊在Kobe地震波四种不同地震动强度水平向(X向)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研究表明:①震中及震后管廊的应力、位移、相对位移都随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地震过程中,管廊的应力、位移最大值在0.05 g时为1.545 MPa、0.03495 m,0.10 g时为3.061 MPa、0.06857 m,0.15 g时为4.599 MPa、0.10323 m,0.20 g时增加到5.572 MPa、0.13545 m。②震中及震后管廊的应力比、位移比说明了土体在大震中发生了更大的不可恢复的变形,也说明了管廊等地下结构的地震破坏主要是由土体变形引起。③管廊中隔墙上端部、下端部为管廊的抗震薄弱位置,在进行管廊抗震设计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这些部位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线性黏弹性模型 地下综合管廊 土-结构相互作用 弹性边界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等效线性黏弹性模型二次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官青泓 费文平 刘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0-104,共5页
ANSYS应用广泛,具有强大的二次开发能力,但缺少土体动力分析中常用的等效线性黏弹性模型。基于ANSYS软件提供的APDL参数化设计语言和UPFs用户自定义程序,利用UPFs中的USERMAT.F子程序,开发了用于土体动力分析的黏弹性模型,并用APDL参数... ANSYS应用广泛,具有强大的二次开发能力,但缺少土体动力分析中常用的等效线性黏弹性模型。基于ANSYS软件提供的APDL参数化设计语言和UPFs用户自定义程序,利用UPFs中的USERMAT.F子程序,开发了用于土体动力分析的黏弹性模型,并用APDL参数化设计工具实现黏弹性模型的等效线性迭代过程。通过三维算例和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程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利用ANSYS的APDL和UPFs二次开发的等效线性黏弹性模型计算可靠,能够进行复杂岩土结构的动力分析,可以推广到其他类似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线性黏弹性模型 APDL UPFs 二次开发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日本东北M_(W)9.0大地震后近10年的海底基准点黏弹性变形
5
作者 董杰 薛树强 +2 位作者 汲长艳 孙悦 孙文科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1220,共10页
陆地和海底的长时序大地测量观测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大地震的震源机制、同震及震后的变形研究,相较于陆地密集的GNSS点,海底基准点非常少,但其对海洋地震和板块运动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2011年日本东北M_(w)9.0大地震的震中附近有6个海底... 陆地和海底的长时序大地测量观测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大地震的震源机制、同震及震后的变形研究,相较于陆地密集的GNSS点,海底基准点非常少,但其对海洋地震和板块运动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2011年日本东北M_(w)9.0大地震的震中附近有6个海底基准点,本文利用GNSS-A数据得到震后近10年的位移变化,并利用黏弹性的地震位错理论计算了震后的海底基准点位移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震后的累计位移达到了数十厘米,FUKU站的变形最大,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别达到1.05 m和0.72 m;震后10年的累计变形量约是震后前3年的1.5倍,说明震后3~10年间的变形已变得相对缓慢;震后2~10年间的变形主要受黏弹性松弛效应的影响,位移观测值和黏弹性模型计算值吻合度比较好;破裂区上方的海底基准点朝陆地方向移动,其他地区的朝海沟方向移动,两者的不一致可能是海底的横向不均匀性导致的,这与震后陆地GNSS点整体朝海沟方向移动的趋势不同;垂向变形整体下沉,这与板块的俯冲运动趋势一致;海底基准点的位移变化速率在主震发生约6年后趋于平稳,但并不为0,基本与震前的变化速率达到同一量级,此后,海底基准点的运动主要受板块间的正常黏滞运动所驱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基准点 GNSS-A 黏弹性模型 位错理论 震后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饱和岩石的黏弹性Chapman-Kelvin模型的正演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廖建平 张青 周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7-369,共23页
在讨论地震波传播理论时,大部分情况下是把地震波看作弹性波.事实上,地下介质是非完全弹性介质,这使得传统的均匀、完全弹性介质理论受到了严重挑战.地震波在裂隙岩石中传播受裂隙系统和流体含量的影响较大,以往许多关于频变各向异性的... 在讨论地震波传播理论时,大部分情况下是把地震波看作弹性波.事实上,地下介质是非完全弹性介质,这使得传统的均匀、完全弹性介质理论受到了严重挑战.地震波在裂隙岩石中传播受裂隙系统和流体含量的影响较大,以往许多关于频变各向异性的理论大多局限于单相流体假设,但是几乎所有储层中通常被一种以上的流体部分饱和或完全饱和.本文在Chapman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部分饱和的黏弹性Chapman-Kelvin模型的正演模拟新方法,以提高对部分饱和岩石的黏弹性地震波频变各向异性的认识.该方法基于Chapman和Kelvin理论模型,计算了双相不混溶流体饱和裂隙岩石中的黏弹性波频变各向异性弹性系数的表达式,提出包含喷射流和斑块效应的统一地震波传播的黏弹性Chapman-Kelvin新模型.通过对新模型进行数值试验,讨论了无裂缝和存在裂缝两种情况下,含裂隙储层部分饱和岩石中耦合的喷射流和斑块效应对黏弹性介质频变各向异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反映出黏弹性介质下地震波频变各向异性的变化规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新方法和新模型正确.本文将黏弹性介质各向异性与裂缝中的流体流动参数相联系,有利于提高对含裂缝储层部分饱和岩石的黏弹性波频变地震各向异性的认识,以及地震学与油藏工程的结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饱和 Chapman模型 Kelvin理论 弹性Chapman-Kelvin模型 弹性频变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非定常黏弹性应力松弛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于怀昌 邹明俊 +2 位作者 刘汉东 黄志全 赵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54-60,共7页
采用RLJW-2000岩石三轴流变伺服仪,对粉砂质泥岩进行三轴压缩应力松弛试验。基于试验结果,首先采用定常Hooke-Kelvin模型描述岩石的应力松弛特性,分析了参数定常情况下模型拟合值与试验值之间的差别,表明不考虑模型参数的时间相关性将... 采用RLJW-2000岩石三轴流变伺服仪,对粉砂质泥岩进行三轴压缩应力松弛试验。基于试验结果,首先采用定常Hooke-Kelvin模型描述岩石的应力松弛特性,分析了参数定常情况下模型拟合值与试验值之间的差别,表明不考虑模型参数的时间相关性将引起较大的误差,有必要建立岩石的非定常应力松弛本构模型。以HookeKelvin模型为基础,将黏弹性模量G2、黏滞系数H1看作是与时间有关的非定常参数,得出了模型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建立了3维应力下岩石的非定常黏弹性Hooke-Kelvin应力松弛模型。对比模型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非定常黏弹性Hooke-Kelvin应力松弛模型比定常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粉砂质泥岩的应力松弛特性。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开展此方面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砂质泥岩 应力松弛 非定常 黏弹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动态黏弹性能
8
作者 刘秀 李智勇 +1 位作者 朱丁香 龚庆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2,共6页
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不同频率下的温度扫描试验和不同温度下的频率扫描试验,得到PET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动态黏弹性参数随测试温度、频率的变化特性。根据时间-温度等效原理构建出宽广频域的PET动态黏弹性主曲线,得到相... 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不同频率下的温度扫描试验和不同温度下的频率扫描试验,得到PET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动态黏弹性参数随测试温度、频率的变化特性。根据时间-温度等效原理构建出宽广频域的PET动态黏弹性主曲线,得到相应的移位因子,利用WLF方程对温度移位因子进行拟合,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此外,研究表明,PET损耗模量主曲线和损耗因子主曲线均呈现明显的峰值,且峰值两边具有非对称性,因此,引入改进的分数阶Zener模型(mFDZ)对PET的动态黏弹性试验主曲线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建立合适的目标函数,基于Matlab平台对mFDZ模型进行参数识别,得到了统一的模型参数值。根据得到模型参数计算的mFDZ模型曲线与PET黏弹性试验主曲线、非对称的Cole-Cole曲线及Wicket曲线均吻合良好,这表明,mFDZ模型能较好地描述PET材料动态黏弹性的非对称性,可适用于描述PET材料在宽广频域内的动态黏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弹性 时间-温度等效原理 主曲线 非对称性 黏弹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推进剂黏弹性参数的确定及细观损伤演化 被引量:2
9
作者 乌布力艾散·麦麦提图尔荪 吴艳青 +2 位作者 侯晓 尹欣梅 张鑫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8-1046,共9页
固体推进剂力学模型参数的准确性对其宏观力学响应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解耦标定固体推进剂非线性黏弹性模型参数,提出一种基于台阶应力松弛试验的模型参数确定方法。通过台阶应力松弛平衡响应确定固体推进剂弹性部分参数,通过小变形... 固体推进剂力学模型参数的准确性对其宏观力学响应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解耦标定固体推进剂非线性黏弹性模型参数,提出一种基于台阶应力松弛试验的模型参数确定方法。通过台阶应力松弛平衡响应确定固体推进剂弹性部分参数,通过小变形下的应力松弛确定无量纲松弛模量,分析一种固体推进剂力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固体推进剂在台阶应力松弛及单轴拉伸条件下的力学性能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由于平衡响应包含损伤,采用该方法标定的参数可用于预测含损伤固体推进剂力学响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推进剂模型参数标定等效黏合剂力学参数的方法,并通过引入基于黏弹性脱湿准则的相界面模型建立代表性体积单元计算模型,实现在宽应变(~100%)范围内推进剂脱湿损伤分析,为推进剂宏观力学性能预测及细观损伤演化分析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模型 参数标定 台阶应力松弛 等效合剂 相界面模型 固体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碾压混凝土坝三维黏弹性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顾冲时 雷鹏 +2 位作者 李云 黄光明 方海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73-1177,共5页
将碾压混凝土施工层面影响带视为横观各向同性体,应用复合材料力学分析理论,深入研究了碾压混凝土坝施工层面影响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具有横观各向同性体性质的渐变规律分析模型,反演分析了反映层面渐变特性的相关参数;据此研究并提出... 将碾压混凝土施工层面影响带视为横观各向同性体,应用复合材料力学分析理论,深入研究了碾压混凝土坝施工层面影响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具有横观各向同性体性质的渐变规律分析模型,反演分析了反映层面渐变特性的相关参数;据此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碾压混凝土三维黏弹性分析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提出的分析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碾压混凝土施工层面影响带对坝体结构性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混凝土坝 横观各向同性层面 渐变规律 弹性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聚合物溶液渗流数学模型 被引量:7
11
作者 曹仁义 程林松 +2 位作者 郝炳英 高海红 姚大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07-109,共3页
分析聚合物溶液在简化孔喉模型中的流动情况,建立了综合考虑聚合物溶液特性和多孔介质特征的黏弹性本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聚合物溶液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值方法求解.通过实例计算,对聚合物溶液的特征时间、稠度系数、幂... 分析聚合物溶液在简化孔喉模型中的流动情况,建立了综合考虑聚合物溶液特性和多孔介质特征的黏弹性本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聚合物溶液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值方法求解.通过实例计算,对聚合物溶液的特征时间、稠度系数、幂律指数、孔隙因子(喉道长度与喉道直径之比)和注入速度对注入压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绘制了相应的理论图版.结果表明:注入压力随聚合物溶液特征时间、稠度系数和注入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幂律指数和孔隙因子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弹性本构模型 渗流数学模型 理论图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的黏弹性数学模型及其松弛时间谱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青 张敏革 +1 位作者 林兴华 杨久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70,共7页
利用稳态剪切实验和小振幅动态震荡剪切实验得到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的弹性模量、黏性模量、表观黏度和第一法向应力差,采用定义平均标准偏差为目标函数,拟合了HPAM溶液的松弛时间谱,结合KBKZ本构方程,在准确可靠表征HPAM溶液... 利用稳态剪切实验和小振幅动态震荡剪切实验得到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的弹性模量、黏性模量、表观黏度和第一法向应力差,采用定义平均标准偏差为目标函数,拟合了HPAM溶液的松弛时间谱,结合KBKZ本构方程,在准确可靠表征HPAM溶液黏弹性的前提下,将松弛时间谱的个数减少为3个,并对比了实验值和模型计算值。实验结果表明,角频率变化对HPAM溶液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大而对其黏性模量的影响较小。HPAM溶液具有剪切稀化特性,且剪切速率越大,溶液弹性越大。选取6个松弛时间数和3个松弛时间数计算得到的黏性模量、表观黏度和第一法向应力差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对于一般的HPAM溶液松弛时间谱的模拟计算,选取3个松弛时间数足以满足需要,为工程中的简化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弹性数学模型 松弛时间谱 KBKZ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场法的视乳头黏弹性材料属性测量
13
作者 李琦 王晓飞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8-118,共1页
目的视乳头(ONH)是视神经进入眼球的关键部位,其生物力学特性与青光眼的发病风险高度相关。本研究旨在利用虚拟场方法(VFM)测量组织的黏弹性材料特性,以自然变化的眼压脉动作为载荷。方法首先,利用模拟数据来检验VFM提取ONH黏弹性特性... 目的视乳头(ONH)是视神经进入眼球的关键部位,其生物力学特性与青光眼的发病风险高度相关。本研究旨在利用虚拟场方法(VFM)测量组织的黏弹性材料特性,以自然变化的眼压脉动作为载荷。方法首先,利用模拟数据来检验VFM提取ONH黏弹性特性的有效性。构建了包括ONH的全眼有限元模型,并施加眼压脉动载荷,同时设定一阶解耦Maxwell黏弹性模型的本构参数作为基准值。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的位移数据输入VFM程序,对比VFM的计算结果与基准值,以验证VFM的准确性。此外,还采用了不同频率的眼压脉动,以评估VFM对应变率的依赖性。最后,使用低相干组织干涉测量技术(LCTI)获取的在体位移数据,进一步证实了VFM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结果使用VFM,成功提取了ONH组织的黏弹性特性。研究发现,结合60、90和120次/min(BPM)3种眼压脉动频率的数据,能够增强VFM的稳健性。结论本研究证明,使用眼压脉动作为自然载荷提取ONH黏弹性材料特性是可行的。虽然单一频率已足够提供结果,但多频率数据的结合使得方法更加稳健。将此技术应用于临床,测量患者的ONH黏弹性特性,有助于未来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策略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材料 生物力学特性 干涉测量技术 青光眼 黏弹性模型 基准值 脉动频率 视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固体推进剂本构模型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14
作者 徐一航 李道奎 周仕明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共22页
复合固体推进剂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重要能量来源,其力学性能一直是工程领域所关注的重点。聚焦推进剂力学性能表征中的宏观本构模型和细观力学模型,系统梳理了两类模型的发展脉络,明确了模型之间的差异,指出了各种模型的适用条件,分... 复合固体推进剂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重要能量来源,其力学性能一直是工程领域所关注的重点。聚焦推进剂力学性能表征中的宏观本构模型和细观力学模型,系统梳理了两类模型的发展脉络,明确了模型之间的差异,指出了各种模型的适用条件,分析了现阶段宏、细观力学模型在推进剂力学性能表征中的困难和挑战。以跨尺度力学模型为代表的力学模型的提出,将助力推进剂力学性能表征问题的解决。未来推进剂力学表征建模中的关键是复杂条件下试验研究,重点是发展高精度与高性能的多尺度数值计算方法,以及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数据驱动技术融入模型创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固体推进剂 宏观本构模型 细观模型 黏弹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变形下固体推进剂黏弹性本构参数的识别
15
作者 李瑞阳 郑战光 +4 位作者 孙经雨 钱桂安 蔺跃龙 武锐 刘通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18,共7页
在ZWT非线性黏弹性本构模型中添加额外的Maxwell单元,建立了非线性广义Maxwell模型(NLGMM)并进行数值离散化,基于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使用端羟基聚醚(HTPE)固体推进剂在不同等位移速率下的拉伸试验数据对本构参数进行优化和验证,分... 在ZWT非线性黏弹性本构模型中添加额外的Maxwell单元,建立了非线性广义Maxwell模型(NLGMM)并进行数值离散化,基于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使用端羟基聚醚(HTPE)固体推进剂在不同等位移速率下的拉伸试验数据对本构参数进行优化和验证,分析了使用工程应变速率和真应变速率对真应力计算结果的差别。结果表明:经数值离散和参数优化后,建立的NLGMM可以很好地描述HTPE固体推进剂的力学行为,对真应力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6%。当HTPE固体推进剂发生的变形量较小(真应变不大于0.1)时,使用工程应变速率计算的真应力与使用真应变速率计算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不大于5%,此时可忽略变形导致的非线性效应,使用工程应力-工程应变和工程应变速率进行计算来确定NLGMM材料参数;当HTPE固体推进剂发生较大变形(真应变不小于0.4)时,使用工程应变速率计算的真应力为使用真应变速率计算结果的1.33倍及以上,材料变形导致的非线性效应不可忽略,应使用真应力-真应变和真应变速率进行计算来确定NLGMM的材料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 大变形 固体推进剂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光固化树脂黏弹性力学行为研究
16
作者 蔡恒 席佳乐 +1 位作者 范一鸣 陈园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62-3273,共12页
光固化聚合物体系成分复杂,随时间变化的黏弹性力学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以代表性光固化树脂中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polyurethane acrylate,PUA)为例,基于二阶位移展开有限体积法及分数阶黏弹性本构关系发展光固化树脂的力学模型.首先... 光固化聚合物体系成分复杂,随时间变化的黏弹性力学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以代表性光固化树脂中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polyurethane acrylate,PUA)为例,基于二阶位移展开有限体积法及分数阶黏弹性本构关系发展光固化树脂的力学模型.首先,根据边界条件确定胞元面的连续性条件和数值模型的总刚矩阵,显式计算所有胞元的未知面位移.为探究光固化树脂在不同应变率影响下的黏弹性力学行为,引入分数阶有限变形Kelvin-Voigt黏弹性力学模型,建立应力-应变之间的本构关系.然后,通过应变率分别为10^(-4),10^(-3),10^(-2)以及10 s^(-1)的单向拉伸试验完成本构模型中弹性项以及黏性项的参数识别.最后,开展不同应变率下的单向拉伸试验及数字图像散斑(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分析,评估数值模型的计算误差.结果表明,文章所建立的数值模型能有效预测不同应变率下光固化树脂的力学行为,并且平均预测误差仅为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有限体积法 分数阶Kelvin-Voigt 弹性力学模型 光固化树脂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和2014年2次新疆于田M7地震之间的黏弹性应力转移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辉 曹建玲 +2 位作者 洪顺英 徐岳仁 荆凤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6-659,共14页
青藏高原西北边缘地区在2008年和2014年先后发生了2次7级以上强震,这2次地震发生在阿尔金断裂带西南端,对于认识区域动力背景和潜在地震危险性有重要意义。文中采用分层黏弹性模型和最大应力策略研究了这2次地震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结... 青藏高原西北边缘地区在2008年和2014年先后发生了2次7级以上强震,这2次地震发生在阿尔金断裂带西南端,对于认识区域动力背景和潜在地震危险性有重要意义。文中采用分层黏弹性模型和最大应力策略研究了这2次地震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结果表明,2008年于田地震的同震应力扰动触发了后续的余震活动,该地震产生的同震应力扰动对2014年于田地震的发生影响不显著;但是,此次地震6a后震后变形所导致的应力扰动有利于2014年于田地震的发生。2014年于田地震发生后,阿尔金断裂带西南段上的同震和震后库伦应力显著增加。考虑到阿尔金断裂带西南段上次强震的离逝时间和应力积累-释放过程,该断裂带上的地震危险性值得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地震 分层黏弹性模型 库伦破裂应力 阿尔金断裂带西南段 潜在地震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穴地下储库地表沉降的黏弹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银平 孔庆聪 +3 位作者 施锡林 李硕 杨博进 杨春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49-2058,共10页
盐穴地下油气储库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的地表沉降预测是储库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目前尚无成熟的基于力学理论的解析模型。将盐穴储库地表沉降问题近似为半无限空间内球型空洞受力收缩导致的边界位移问题,利用弹性无限域内球型空洞受力收缩... 盐穴地下油气储库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的地表沉降预测是储库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目前尚无成熟的基于力学理论的解析模型。将盐穴储库地表沉降问题近似为半无限空间内球型空洞受力收缩导致的边界位移问题,利用弹性无限域内球型空洞受力收缩的球对称位移解,运用叠加原理,推导得到半无限空间球型空洞在一定内压作用下引起的地表沉降的弹性积分形式解析解。然后运用对应原理,将体积变形视为弹性,畸变视为Maxwell黏弹性,对地表沉降弹性解析解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到时空域上的地表沉降的黏弹性积分形式解析解。通过与数值模拟结果的比对,验证了文中弹性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将沉降预测黏弹模型运用于某盐穴储库地表沉降的预测分析,并与该储库现场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新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盐穴储库地表沉降及发展趋势,该模型为储库地表沉降预测提供了一套新的基于力学理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 储库 地表沉降 预测 黏弹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品质因子与动态黏弹性本构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志亮 陈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5-369,428,共6页
为了选取合适的黏弹性本构来描述节理岩体,首先通过评述文献指出岩体的品质因子(Q值)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均不随频率变化;接着详细推导了三参数标准线性固体和朱-王-唐(ZWT)模型的Q值与频率的关系,发现ZWT模型在一定频率范围内能得到稳定的... 为了选取合适的黏弹性本构来描述节理岩体,首先通过评述文献指出岩体的品质因子(Q值)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均不随频率变化;接着详细推导了三参数标准线性固体和朱-王-唐(ZWT)模型的Q值与频率的关系,发现ZWT模型在一定频率范围内能得到稳定的Q值,较适宜于描述岩体特性;最后探讨了ZWT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指出利用ZWT模型各个构件的物理意义来计算模型参数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黏弹性模型 品质因子 频率 朱-王-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下降诱发含水层-弱透水层1维黏弹性固结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进 杨伟涛 +1 位作者 陈征 王少伟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97,共9页
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是一种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其具有土层变形长期发展的特点,弱透水层黏性土与含水层砂土的流变性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采用广义开尔文模型描述弱透水层和含水层的流变性,结合太沙基1维固结... 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是一种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其具有土层变形长期发展的特点,弱透水层黏性土与含水层砂土的流变性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采用广义开尔文模型描述弱透水层和含水层的流变性,结合太沙基1维固结理论和连续性条件,建立了水位变化诱发弱透水层–含水层双层系统流变固结的控制方程和定解条件。利用Laplace变换,给出基于传统矩阵传递法和边界转换法,分别推导了该双层系统在Laplace域内孔压和沉降的计算公式;采用Stehfest逆变换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并编写计算程序,得到真实物理空间解。通过与已有单层解析解、双层模型试验值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文解法和程序的正确性。对比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矩阵传递法,边界转换法可以将混合边界条件转换成单一边界条件,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最后,基于边界转换法,利用总沉降定义的固结度,研究了土体黏滞性系数、渗透系数以及水位下降速率等因素对土层长期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系数和水位下降速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前中期,渗透性越小,水位下降速率越慢,固结发展得越慢;黏滞性系数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土层变形的后期,黏滞性越强,同等水位变化条件下变形完成所需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变化 地面沉降 双层地基 黏弹性模型 半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