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质砂岩黏土附加导电强度评价指数定义及应用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韩学辉 郭俊鑫 +8 位作者 毛新军 刘红林 张浩 房涛 陈芸娟 江佳洋 李昊 李靖 王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462-4471,共10页
针对泥质砂岩黏土附加导电还没有综合定量评价指标的现状,从Archie公式和Waxman-Smits方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的相对误差出发定义了黏土附加导电强度指数η,并考察了地层水电导率Cw、阳离子交换容量Qv、含水饱和度Sw、饱和度指数n对η的影... 针对泥质砂岩黏土附加导电还没有综合定量评价指标的现状,从Archie公式和Waxman-Smits方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的相对误差出发定义了黏土附加导电强度指数η,并考察了地层水电导率Cw、阳离子交换容量Qv、含水饱和度Sw、饱和度指数n对η的影响,给出了黏土附加导电强度判别方法和图版,通过低阻油气层的工程应用实例探讨了η在饱和度方程选取中的应用.结果表明,η随Cw、Sw、n值的增大而以近似乘幂规律减小,随Qv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增大;Cw与Qv对η的影响最大,n与Sw次之;无法由单一因素判断黏土附加导电性强弱,必须综合考虑Qv、Cw、Sw、n的影响;对于低阻油气层,可利用该指数按照“三步法”及判别图版定量判断低阻成因并为饱和度模型的选取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 黏土附加导电 判别图版 饱和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附加导电校正的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
2
作者 陆云龙 许赛男 +1 位作者 郑炀 韩志磊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69,共7页
为了解决渤海新近系黏土附加导电引起的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计算精度较低的难题,提出了一种针对黏土附加导电效应校正的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根据核磁共振-阳离子交换量联测实验,建立核磁共振测井黏土束缚水计算模型,将黏土束缚... 为了解决渤海新近系黏土附加导电引起的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计算精度较低的难题,提出了一种针对黏土附加导电效应校正的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根据核磁共振-阳离子交换量联测实验,建立核磁共振测井黏土束缚水计算模型,将黏土束缚水计算结果带入扩散双电层理论模型得到阳离子交换量,进而校正黏土附加导电的影响,最终采用以扩散双电层理论为基础的泥质砂岩饱和度计算模型精确计算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结果表明,对于渤海新近系黏土附加导电成因的低阻油层,新模型计算结果相比传统阿尔奇模型法精度提高7.7%~32.3%,提高了含水饱和度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黏土附加导电 核磁共振测井 扩散双电层 阳离子交换量 含水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低对比度油层饱和度评价与分布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欧阳健 修立军 +1 位作者 石玉江 李长喜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9年第1期38-52,共15页
回顾"中国石油"测井解释技术的发展,阐述构造油藏中测井饱和度—电阻率及低阻油层分布规律,简要介绍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岩心刻度测井"岩石物理研究与饱和度评价技术的发展,以及黏土附加导电、钻井液侵入油、水... 回顾"中国石油"测井解释技术的发展,阐述构造油藏中测井饱和度—电阻率及低阻油层分布规律,简要介绍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岩心刻度测井"岩石物理研究与饱和度评价技术的发展,以及黏土附加导电、钻井液侵入油、水层的岩石物理与电测井响应等的研究。在吉林、长庆油田低渗透岩性油藏勘探中,近年来发现烃源岩排烃压力(距生油岩距离)控制含油饱和度(电阻增大率)的分布。简要介绍了复杂孔隙类型的低渗透砂岩油层的复杂电性质研究(与数值模拟方法)与测井饱和度评价研究进展,对低对比度油层识别、评价与低渗透砂岩油层的产能预测,以及对储量参数研究等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幅度圈闭 低阻油层 低渗透砂岩油藏 黏土附加导电与电化学束缚水 钻井液侵入 电测井响应 饱和度评价 测井识别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电阻率油层成因机理分析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46
4
作者 杨春梅 周灿灿 程相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0-605,共6页
低电阻率油层的岩石物理成因较为复杂。通过对8个盆地中发育的54个典型低电阻率油层(藏)的系统研究,建立了低电阻率油层各种岩石物理成因与地质成因之间的关系。结合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特征和成藏动力等综合分析低电阻率油层的发... 低电阻率油层的岩石物理成因较为复杂。通过对8个盆地中发育的54个典型低电阻率油层(藏)的系统研究,建立了低电阻率油层各种岩石物理成因与地质成因之间的关系。结合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特征和成藏动力等综合分析低电阻率油层的发育特征,提出了5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低电阻率油层有利勘探目标区带:①缓坡带低幅度构造岩性油藏发育区;②构造运动活跃区天然水淹、流体非均质现象严重的区带;③埋藏浅、岩性细、黏土矿物组合中蒙脱石含量高的区带;④弱水动力环境下砂泥岩薄互层发育区;⑤与火山碎屑沉积演化有关的黄铁矿等导电性矿物富集区。由于钻井泥浆与地层水性质不同等侵入原因造成的油、水层电性标准模糊则属于工程原因所导致的低电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阻率油层 黏土附加导电 低幅度构造 天然水淹 导电矿物 电性各向异性 流体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东部低孔低渗储层测井评价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宋延杰 王海琦 +1 位作者 唐晓敏 王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6-110,共5页
针对南海东部储层具有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孔隙结构复杂、束缚水饱和度高等特点,采用参数单相关分析方法,优选影响束缚水饱和度和渗透率的主要参数,利用多元回归法建立渗透率和束缚水饱和度解释模型;考虑可动水和微孔隙水导电路径不同... 针对南海东部储层具有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孔隙结构复杂、束缚水饱和度高等特点,采用参数单相关分析方法,优选影响束缚水饱和度和渗透率的主要参数,利用多元回归法建立渗透率和束缚水饱和度解释模型;考虑可动水和微孔隙水导电路径不同及黏土附加导电,基于岩电实验结果和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建立南海东部低孔渗砂岩含水饱和度模型.实际应用表明储层评价方法求取的参数精度较高,且应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孔低渗储层 单相关分析 参数优选与建模 微孔隙水导电 黏土附加导电 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 含水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敖南油田葡萄花低阻油层成因 被引量:5
6
作者 孙加华 王海涛 +1 位作者 薛慧智 尹燕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9-142,共4页
敖南油田开发目的层为葡萄花油层,属于滨浅湖相沉积,以含泥细砂质粉砂岩为主,薄层或薄互层发育,储层物性差,是一个典型的岩性油藏。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部分储层表现为低阻油层特征的问题,应用黏土分析、扫描电镜、压汞、重矿物分... 敖南油田开发目的层为葡萄花油层,属于滨浅湖相沉积,以含泥细砂质粉砂岩为主,薄层或薄互层发育,储层物性差,是一个典型的岩性油藏。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部分储层表现为低阻油层特征的问题,应用黏土分析、扫描电镜、压汞、重矿物分析等岩心分析资料,从岩石导电机理分析入手,对敖南油田葡萄花低阻油层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认为高束缚水、高矿化度是该油田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原因,黏土附加导电性、导电自生矿物和砂泥岩薄互层对低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其根本原因是敖南油田的滨湖相沉积环境。依据研究结果,结合敖南油田实际,提出了进一步研究低阻油层成因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南油田 低阻油层 高束缚水 高矿化度 黏土附加导电 导电自生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