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闪锌矿交代黄铜矿形成的”黄铜矿病毒”结构 被引量:5
1
作者 胡文宣 张文兰 +1 位作者 胡受奚 顾连兴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1-336,共6页
闪锌矿和黄铜矿交生形成的”黄铜矿病毒”结构通常被解释为由富铜热液交代闪锌矿形成。本文通过显微结构研究、电镜观察和电子探针微束分析,都证明了建德铜矿的”黄铜矿病毒”结构系闪锌矿交代黄铜矿形成。闪锌矿中”黄铜矿病毒”群仍... 闪锌矿和黄铜矿交生形成的”黄铜矿病毒”结构通常被解释为由富铜热液交代闪锌矿形成。本文通过显微结构研究、电镜观察和电子探针微束分析,都证明了建德铜矿的”黄铜矿病毒”结构系闪锌矿交代黄铜矿形成。闪锌矿中”黄铜矿病毒”群仍保留着原始黄铜矿的轮廓,高倍电镜下具明显的交代残蚀结构,电子探针点、线、面成分分析都表明,无论闪锌矿中”黄铜矿病毒”含量多少,Fe∶Cu原子比始终在1附近,与后期热液交代说不相符。总成分在相图上的投点还否定了固溶体成因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矿 闪锌矿 交生结构 黄铜矿病毒”结构 内生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安瓿下降法生长硫镓银晶体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袁泽锐 朱世富 +3 位作者 赵北君 陈宝军 何知宇 杨胜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5,共5页
分析了硫镓银晶体的反常热膨胀,主要是由于晶体结构中Ag,Ga,S三种原子形成的四面体随着温度变化发生了畸变;通过采用改变生长安瓿的直径和壁厚,并在生长安瓿外面加一层套管的方法来减小晶体在降温过程中的反常热膨胀作用,有效避免了反... 分析了硫镓银晶体的反常热膨胀,主要是由于晶体结构中Ag,Ga,S三种原子形成的四面体随着温度变化发生了畸变;通过采用改变生长安瓿的直径和壁厚,并在生长安瓿外面加一层套管的方法来减小晶体在降温过程中的反常热膨胀作用,有效避免了反常热膨胀可能造成的晶体破裂现象,生长出了完整性较好的大尺寸硫镓银单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镓银 黄铜矿结构 晶体生长 反常热膨胀 石英安瓿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制备CuInS_2半导体薄膜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倩 关荣锋 张大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71,83,共8页
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研究了Cu2+、In3+及S2O23-在不同pH条件下的伏安特性,发现以柠檬酸为络合剂,pH=6时几种离子在-0.8 V电位下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相近,在此基础上采用恒电位法在ITO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CIS薄膜太阳能电池用的吸收层材料Cu... 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研究了Cu2+、In3+及S2O23-在不同pH条件下的伏安特性,发现以柠檬酸为络合剂,pH=6时几种离子在-0.8 V电位下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相近,在此基础上采用恒电位法在ITO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CIS薄膜太阳能电池用的吸收层材料CuInS2半导体薄膜。为提高膜层的结晶度,选取空气、Ar、及Ar+S三种气氛对沉积的膜层进行热处理,SEM、XRD及Raman光谱结果表明,经Ar气氛中硫化热处理才可以得到结晶度好且形貌均匀致密的薄膜。Cu2+/In3+比影响薄膜的结晶生长,结果表明,随着Cu/In比的增大,薄膜以典型的黄铜矿结构为主,当沉积电位为-0.8V且Cu2+/In3+=1.8时基底上得到的高质量CuInS2半导体薄膜的光学带隙是1.55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薄膜 太阳能电池 CuInS2 黄铜矿结构 光学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InSe_2薄膜的化学溶液制备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晓晶 马建华 +4 位作者 姚娘娟 梁艳 江锦春 王善力 褚君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1-236,共6页
采用了一种低成本化学溶液法制备铜铟硒(CuInSe_2,CIS)薄膜.研究了预退火温度、硒化温度及基片衬底等实验参数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硝酸铜和氯化铟配置前驱体溶液,旋涂法制膜,后经480℃硒化退火得到CIS薄膜.XRD测试结果表明薄膜结晶性... 采用了一种低成本化学溶液法制备铜铟硒(CuInSe_2,CIS)薄膜.研究了预退火温度、硒化温度及基片衬底等实验参数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硝酸铜和氯化铟配置前驱体溶液,旋涂法制膜,后经480℃硒化退火得到CIS薄膜.XRD测试结果表明薄膜结晶性良好,具黄铜矿结构;SEM测试结果显示薄膜由较大晶粒组成,表面相对平整致密;EDX测试显示薄膜组分相对合理,略贫Cu而富Se.采用此薄膜为吸收层制备CIS原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其光电测试显示单层CIS光伏响应达到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铟硒薄膜 黄铜矿结构 化学溶液法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伏材料Cu_(1-x)Li_xInSe_2的合成和物理特性(英文)
5
作者 黄荣铁 郑明 +2 位作者 隋丽芳 蔡传兵 黄富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将原料封装入真空石英管,在873 K进行固相反应制备了Li掺杂的Cu_(1-x)Li_xInSe_2(x=0–0.4)块体材料,并对该材料的结构、电学和光学特性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Li掺杂之后,样品的晶体结构还保持黄铜矿结构,并能得到更大的晶粒。而电阻率从... 将原料封装入真空石英管,在873 K进行固相反应制备了Li掺杂的Cu_(1-x)Li_xInSe_2(x=0–0.4)块体材料,并对该材料的结构、电学和光学特性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Li掺杂之后,样品的晶体结构还保持黄铜矿结构,并能得到更大的晶粒。而电阻率从1.98×10~2??cm增大到2.73×10~8??cm。光学能隙也从0.90 e V提高到1.33 e V,增大了光伏开路电压。实验结果表明,Li掺杂的Cu_(1-x)Li_xInSe_2能有效提高光电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矿结构 太阳能电池 块体材料 物理特性 CUINS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掺杂量对Cu(In_(1-x)Al_x)S_2薄膜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邓卫之 言智 +2 位作者 邓沛然 王莹 方亚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32-1736,共5页
使用廉价的溶剂热法制备黄铜矿结构的Cu(In1-xAlx)S2薄膜,研究Al掺杂量对Cu(In1-xAlx)S2薄膜的晶体结构、形貌、粗糙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掺杂量的增加,Cu(In1-xAlx)S2薄膜的X射线衍射峰向高角度偏移,同时晶... 使用廉价的溶剂热法制备黄铜矿结构的Cu(In1-xAlx)S2薄膜,研究Al掺杂量对Cu(In1-xAlx)S2薄膜的晶体结构、形貌、粗糙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掺杂量的增加,Cu(In1-xAlx)S2薄膜的X射线衍射峰向高角度偏移,同时晶粒尺寸变小。CuInS2的原位变温XRD结果显示CuInS2在低于873K时可以稳定存在,当温度达到873K时CuInS2则开始分解为In2S3和Cu2S。AFM的测试结果展示薄膜表面的粗糙度随着Al掺杂量的增加而逐步降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测试结果呈现Cu(In1-xAlx)S2薄膜透过率随着Al含量的增加而逐步增加。Al/(Al+In)的量在0-0.5变化时,Cu(In1-xAlx)S2薄膜的禁带宽度的相应变化为1.56~2.24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In1-xAlx)S2薄膜 黄铜矿结构 Al掺杂量 原位变温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