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疆北部阿尔泰造山带扎格依库都克金矿床成因机制:来自流体包裹体和硫同位素的制约
1
作者
刘莹廷
张雪冰
+1 位作者
黄庆
吴世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1-366,共16页
扎格依库都克金矿床位于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额尔齐斯成矿带东南部,其矿体形态与空间展布主要受控于矿区广泛发育的NE向断裂构造。与额尔齐斯成矿带其他金矿床相比,该矿床具有埋藏浅、品位高的特征,但其成矿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基于...
扎格依库都克金矿床位于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额尔齐斯成矿带东南部,其矿体形态与空间展布主要受控于矿区广泛发育的NE向断裂构造。与额尔齐斯成矿带其他金矿床相比,该矿床具有埋藏浅、品位高的特征,但其成矿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基于矿物组合特征与矿脉穿切关系,将扎格依库都克金矿床的热液成矿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成矿前黄铁矿‒石英阶段(S1)、主成矿贫硫化物‒石英阶段(S2)和成矿后石英‒方解石阶段(S3)。通过开展各阶段石英与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及显微测温研究,识别出三种类型流体包裹体: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L型)、含CO_(2)水溶液流体包裹体(C型)和纯CO_(2)流体包裹体(PC型)。各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和压力分别为:S1阶段305~356℃、3.0%~9.4%NaCl_(eqv),145~239 MPa;S2阶段248~298℃、1.5%~7.9%NaCl_(eqv)、119~211 MPa;S3阶段157~254℃、0.7%~4.3%NaCl_(eqv)。基于静岩压力计算,S1和S2阶段的成矿深度分别为5.3~8.9 km和4.4~7.8 km。主成矿阶段L型与C型流体包裹体共生组合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表明成矿流体发生了不混溶作用,金沉淀可能与此过程密切相关。S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成矿前阶段黄铁矿(Py1)的δ^(34)S_(ΣS)值为−0.33‰~−0.15‰(中位值−0.26‰);主成矿阶段黄铁矿(Py2)的δ^(34)S_(ΣS)值为−1.30‰~0.69‰(中位值0.46‰),较Py1略有升高;而围岩(玄武岩)中黄铁矿(PyWR)的δ^(34)S_(v)-CDT值为−0.14‰~0.74‰(平均值0.30‰),与Py2相似,由此推测Py2的硫主要来源于地幔,并混入部分围岩硫。且Py2边缘振荡环带处δ^(34)S_(ΣS)值(−1.30‰)显著区别于环带内部(0.18‰~0.69‰),主成矿阶段δ^(34)S_(ΣS)值范围的扩大可能与流体不混溶作用有关。综合矿化特征、围岩蚀变、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等地质特征,扎格依库都克金矿床为中‒浅成造山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黄铁矿s同位素
成矿流体特征
扎格依库都克金矿床
阿尔泰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北部阿尔泰造山带扎格依库都克金矿床成因机制:来自流体包裹体和硫同位素的制约
1
作者
刘莹廷
张雪冰
黄庆
吴世山
机构
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新疆远山矿业勘查有限公司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1-366,共16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D01C362)资助。
文摘
扎格依库都克金矿床位于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额尔齐斯成矿带东南部,其矿体形态与空间展布主要受控于矿区广泛发育的NE向断裂构造。与额尔齐斯成矿带其他金矿床相比,该矿床具有埋藏浅、品位高的特征,但其成矿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基于矿物组合特征与矿脉穿切关系,将扎格依库都克金矿床的热液成矿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成矿前黄铁矿‒石英阶段(S1)、主成矿贫硫化物‒石英阶段(S2)和成矿后石英‒方解石阶段(S3)。通过开展各阶段石英与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及显微测温研究,识别出三种类型流体包裹体: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L型)、含CO_(2)水溶液流体包裹体(C型)和纯CO_(2)流体包裹体(PC型)。各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和压力分别为:S1阶段305~356℃、3.0%~9.4%NaCl_(eqv),145~239 MPa;S2阶段248~298℃、1.5%~7.9%NaCl_(eqv)、119~211 MPa;S3阶段157~254℃、0.7%~4.3%NaCl_(eqv)。基于静岩压力计算,S1和S2阶段的成矿深度分别为5.3~8.9 km和4.4~7.8 km。主成矿阶段L型与C型流体包裹体共生组合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表明成矿流体发生了不混溶作用,金沉淀可能与此过程密切相关。S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成矿前阶段黄铁矿(Py1)的δ^(34)S_(ΣS)值为−0.33‰~−0.15‰(中位值−0.26‰);主成矿阶段黄铁矿(Py2)的δ^(34)S_(ΣS)值为−1.30‰~0.69‰(中位值0.46‰),较Py1略有升高;而围岩(玄武岩)中黄铁矿(PyWR)的δ^(34)S_(v)-CDT值为−0.14‰~0.74‰(平均值0.30‰),与Py2相似,由此推测Py2的硫主要来源于地幔,并混入部分围岩硫。且Py2边缘振荡环带处δ^(34)S_(ΣS)值(−1.30‰)显著区别于环带内部(0.18‰~0.69‰),主成矿阶段δ^(34)S_(ΣS)值范围的扩大可能与流体不混溶作用有关。综合矿化特征、围岩蚀变、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等地质特征,扎格依库都克金矿床为中‒浅成造山型金矿床。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黄铁矿s同位素
成矿流体特征
扎格依库都克金矿床
阿尔泰造山带
Keywords
fluid inclu
s
ion
s
s
i
s
otopic of pyrite
characteri
s
tic
s
of ore-forming fluid
s
Zhageyikuduke gold depo
s
it
Altay Orogenic Belt
分类号
P6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疆北部阿尔泰造山带扎格依库都克金矿床成因机制:来自流体包裹体和硫同位素的制约
刘莹廷
张雪冰
黄庆
吴世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