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连解毒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铁死亡和PPARα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姜永浩 刘杨 +1 位作者 李晓 张静文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8-243,共6页
目的探究黄连解毒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连解毒汤低、高剂量组(3.2、12.8 g/kg,灌胃)和黄连解毒汤高剂量+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组(12.8 g/kg灌胃+15 mg/kg腹腔注射),每组8... 目的探究黄连解毒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连解毒汤低、高剂量组(3.2、12.8 g/kg,灌胃)和黄连解毒汤高剂量+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组(12.8 g/kg灌胃+15 mg/kg腹腔注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构建MIRI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造模24 h后开始给药干预,连续21 d。给药结束后,心脏超声检测评估大鼠心功能,TTC染色检测大鼠心肌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局部病灶细胞坏死情况,Masson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组织胶原纤维水平,TUNEL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试剂盒检测大鼠心肌组织Fe、ROS、GSH水平和SOD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铁死亡关键蛋白ACSL4、GPX4和FTH1、PPARα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功能下降(P<0.05),心肌梗死体积增加(P<0.05);心肌组织出现大量坏死的心肌细胞,胶原纤维增多;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Fe、MDA、ROS水平升高(P<0.05),GSH水平和SOD活性降低(P<0.05),ACSL4蛋白表达升高(P<0.05),GPX4、FTH1、PPARα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连解毒汤各剂量组大鼠心功能加强(P<0.05),心肌梗死体积缩小(P<0.05);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胶原纤维减少;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Fe、MDA和ROS水平降低(P<0.05),GSH水平和SOD活性升高(P<0.05),ACSL4蛋白表达降低(P<0.05),GPX4、FTH1、PPARα蛋白表达升高(P<0.05),而加用Erastin可逆转黄连解毒汤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可通过上调PPARα蛋白表达改善心肌细胞铁死亡,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 Erastin 铁死亡 PPAR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模拟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
2
作者 王文婷 冯锦辉 +7 位作者 杨珂 李莎 王斌 刘继平 卫昊 史永恒 王川 王国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0-869,共10页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技术对黄连解毒汤(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HLJDD)的主要成分进行鉴定。并结合...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技术对黄连解毒汤(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HLJDD)的主要成分进行鉴定。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验证对HLJDD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中的潜在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通过UPLC-QTOF-MS技术在采集正、负离子模式下的数据,并结合对照品、相关文献及数据库检索,分析HLJDD的化学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HLJDD治疗GA的潜在机制,筛选活性成分和GA的交集靶点,进一步富集分析和建立可视化网络,分子对接验证活性成分和交集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通过UPLC-Q-TOF/MS方法鉴定出47个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得到HLJDD治疗GA的关键成分54个,交集靶点37个,PPI分析得到其中度值前10的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20种生物过程、7种细胞组分、8种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96条干预GA相关通路,发现其治疗GA相关的通路主要涉及IL-17、TNF等炎症信号通路。分子对接进一步验证了HLJDD的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能力良好。结论:已鉴定的HLJDD中的关键成分如黄柏碱、黄连碱、汉黄芩素、β-谷甾醇等可能通过调节IL-17、TNF通路中的多个核心靶点如PTSG2等来缓解GA,这为下一步深入研究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 化学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黄连解毒汤中7种生物碱的含量
3
作者 何冬梅 王鹏 +2 位作者 曹翠萍 谭德超 廖丰蕴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732,共6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黄连解毒汤中格兰地新、非洲防己碱、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Agilent SB-Phenyl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甲酸(含25 mmol/L甲酸铵),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黄连解毒汤中格兰地新、非洲防己碱、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Agilent SB-Phenyl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甲酸(含25 mmol/L甲酸铵),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60 nm。以药根碱为内标,计算其他6种生物碱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结果7种生物碱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7.07%~99.76%,RSD 1.11%~2.78%。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黄连解毒汤中生物碱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 生物碱 含量测定 一测多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减少炎症反应中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串扰的中药配方
4
作者 王淼 朱丰林 陈静茹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43-1751,共9页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HLJDD)对炎症反应下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串扰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大鼠炎症模型,用HLJDD进行干预,观察促炎因子、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串扰的相关指标;采用免疫荧光、HE染色观察肺组织中血小板-中性...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HLJDD)对炎症反应下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串扰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大鼠炎症模型,用HLJDD进行干预,观察促炎因子、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串扰的相关指标;采用免疫荧光、HE染色观察肺组织中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黏附率及肺组织病理情况;通过转录组学挖掘HLJDD干预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串扰的潜在信号途径及靶点并验证。结果:模型组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浆TNF-α、IL-1β、SLEP、sC5b-9、ICAM-1水平及肺组织中CD62p、MPO阳性表达率及CD61^(+)CD62p^(+)MPO重合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01或P<0.05),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炎症损伤严重。与模型组相比,HLJDD组的白细胞计数、血浆TNF-α、IL-1β、SLEP、sC5b-9、ICAM-1的水平均降低(P<0.001或P<0.05),肺组织中CD62p、MPO阳性表达率及CD61^(+)CD62p^(+)MPO重合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并减轻了LPS诱导的肺组织损伤。转录组学结果显示高剂量HLJDD可下调氧化磷酸化途径上的差异基因。结论:HLJDD可改善LPS诱导的炎症反应,减少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串扰,可能与下调氧化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 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串扰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信号通路探讨黄连解毒汤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孙亦轩 王俊力 +4 位作者 刘欣 王睿 徐鑫梓 邵卫 陈国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71-2375,共5页
目的探究黄连解毒汤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2只9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60只3xTg-AD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多奈哌齐组(0.65mg/kg)和黄连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1.95、3.9、7.8g/kg),每... 目的探究黄连解毒汤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2只9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60只3xTg-AD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多奈哌齐组(0.65mg/kg)和黄连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1.95、3.9、7.8g/kg),每组12只,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予以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灌胃予以相应剂量多奈哌齐或黄连解毒汤。给药1个月后,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指标(MDA、GSH水平和SOD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细胞核内Nrf2蛋白表达和下游蛋白HO-1、NQO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时间与路程减少(P<0.05),海马组织MDA水平升高(P<0.05),SOD活性和GSH水平降低(P<0.05),HO-1、NQO1、核内Nrf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连解毒汤各剂量组及多奈哌齐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时间与路程增加(P<0.05),海马组织MDA水平降低(P<0.05),SOD活性和GSH水平升高(P<0.05),HO-1、NQO1、核内Nrf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多奈哌齐组比较,黄连解毒汤中、高剂量组小鼠海马组织MDA水平降低(P<0.05),SOD活性和GSH水平升高(P<0.05),HO-1、NQO1、核内Nrf2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能改善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实现的,且高剂量下抗氧化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 阿尔茨海默病 氧化应激 Nrf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调控肠道菌群介导的色氨酸代谢干预帕金森病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思齐 周篷 +1 位作者 朱华旭 张启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5-895,共11页
目的 基于16S rRNA技术及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黄连解毒汤对帕金森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探究黄连解毒汤干预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皮下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20 mg·kg^(-1)·d... 目的 基于16S rRNA技术及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黄连解毒汤对帕金森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探究黄连解毒汤干预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皮下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20 mg·kg^(-1)·d^(-1))联合丙磺舒(200 mg·kg^(-1)·d^(-1))腹腔注射诱导帕金森小鼠模型,给予黄连解毒汤干预后,测定小鼠的体质量、行为学指标;采用HPLC-QTRAP-MS/MS技术检测小鼠纹状体神经递质的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纹状体炎性因子的水平;采用16S rRNA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采用UHPLC-Q-TOF-MS检测小鼠粪便、纹状体内源性代谢物水平,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潜在的差异代谢物,导入MetaboAnalyst 5.0预测与PD有关的代谢途径。结果 黄连解毒汤显著改善帕金森小鼠的运动症状及神经炎症(P<0.01),调节小鼠神经递质水平(P<0.01),并纠正帕金森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表现为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增加、菌群轮廓的恢复等。黄连解毒汤治疗后显著增加帕金森模型小鼠肠道中普雷沃氏菌、阿克曼菌等的丰度,下调梭状菌的丰度,并主要通过对帕金森模型小鼠粪便、纹状体中色氨酸代谢通路进行调节,恢复异常代谢产物水平。结论 黄连解毒汤显著改善帕金森模型小鼠的病理损伤,调节紊乱的肠道菌群及色氨酸代谢通路可能是黄连解毒汤干预PD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 帕金森病 肠道菌群 色氨酸代谢 代谢组学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黄连解毒汤对早期乳腺癌切除术患者肿瘤缓解率、近期复发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蕾 倪毅 +2 位作者 许岩磊 刘伟 殷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究早期乳腺癌切除术患者应用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对其肿瘤缓解率、近期复发率、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86例早期乳腺癌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44例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 探究早期乳腺癌切除术患者应用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对其肿瘤缓解率、近期复发率、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86例早期乳腺癌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44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肿瘤缓解率、1个月复发率、生存质量、疲乏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缓解率88.64%高于对照组肿瘤缓解率71.43%(P<0.05)。随访1个月,观察组复发率4.55%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9.05%(P<0.05)。观察组国内活动、家庭关系、心理状态及工作与经济形势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iper疲乏自评量表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两组不良反应多为胃肠道反应,其中I^II级发生率最高,观察组为18.18%(8/44),对照组为14.29%(6/4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早期乳腺癌切除术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近期复发率,提高肿瘤缓解效果及生存质量,且未新增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加味黄连解毒 肿瘤缓解 复发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测序与非靶向代谢组学探究黄连解毒汤对大鼠结肠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的变化
8
作者 杨光勇 杜海洋 +2 位作者 张庚鑫 苏钢 何光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53-2571,共19页
目的采用16S rRNA技术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究黄连解毒汤水提物对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及结肠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SD大鼠给予黄连解毒汤水提物进行连续7天灌胃后在麻醉状态下处死,提取大鼠结肠内容物,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大鼠结肠... 目的采用16S rRNA技术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究黄连解毒汤水提物对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及结肠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SD大鼠给予黄连解毒汤水提物进行连续7天灌胃后在麻醉状态下处死,提取大鼠结肠内容物,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大鼠结肠段肠道菌群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合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检测并进行差异菌群、差异代谢产物及相关通路分析。结果黄连解毒汤水提物能在维持肠道菌群各菌门比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影响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对多个菌属具有显著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其中对乳酸杆菌属及黏液乳杆菌属抑制作用最强,对梭菌属促进作用最明显。分析两组实验数据发现76个差异代谢物和70个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排名前十的差异代谢物及差异情况分别为木糖、乙酸、丙酸、二甲基甘氨酸生成量减少,而棕榈油酸、脯氨酸、牛磺-α-鼠胆酸、牛磺-β-鼠胆酸、去氢胆酸、猪胆酸生成量增多。涉及最强的8个代谢通路分别为丙酸代谢、丁酸代谢、三羧酸循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氮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而这些代谢通路均与胆汁酸生成密切相关。结论黄连解毒汤水提物通过促进大鼠糖类、氨基酸类以及脂肪酸类代谢方式共同促进初级胆汁酸生成,同时黄连解毒汤水提物引起大量的梭菌属增殖,多种梭菌将初级胆汁酸代谢成次级胆汁酸,共同导致胆汁酸类代谢正向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 黄连解毒 肠道菌群 代谢组学 胆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对老年痴呆大鼠SOD活性,MDA含量,Ⅰ-κB和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董秀 杜慧莲 +3 位作者 韩兆峰 王梅 王淳 林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730-1732,共3页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HJD)对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Aβ1-42ICV(侧脑室)显微注射建立AD大鼠模型,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Aβ1-42模型组(AD大鼠组),Aβ1-42+HJD低剂量组(5g.kg-1),Aβ1-42+HJD中剂量...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HJD)对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Aβ1-42ICV(侧脑室)显微注射建立AD大鼠模型,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Aβ1-42模型组(AD大鼠组),Aβ1-42+HJD低剂量组(5g.kg-1),Aβ1-42+HJD中剂量组(10g.kg-1),Aβ1-42+HJD高剂量组(15g.kg-1)。在Aβ1-42造模7天后,各组均灌胃给药(对照组和AD大鼠组给以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21天。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HJD对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蛋白印迹检测方法检测I-κB和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β1-42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1,P<0.05),Ⅰ-κB-NF-κB信号通路活化。HJD作用后,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并抑制Ⅰ-κB-NF-κB信号通路活化。结论:HJD通过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抑制I-κB-NF-κB信号通路活化,改善AD模型大鼠的脑组织生化学改变和炎症改变,对AD有一定的改善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hjd) 老年痴呆 SOD MDA Ⅰ-κB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与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葡萄糖和脂质代谢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5
10
作者 陆付耳 冷三华 +3 位作者 屠庆年 徐丽君 杨明炜 王开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2-665,共4页
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 Wistar大鼠 2型糖尿病模型 ,分别以黄连解毒汤和黄连素片干预性治疗 8周 ,检测血糖和血脂代谢等指标 ;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汤组和黄连素组大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 B、空腹... 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 Wistar大鼠 2型糖尿病模型 ,分别以黄连解毒汤和黄连素片干预性治疗 8周 ,检测血糖和血脂代谢等指标 ;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汤组和黄连素组大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 B、空腹血糖水平均比模型组明显降低 ,而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载脂蛋白 A 水平显著升高 ,口服糖耐量试验改善、大鼠体重减轻 ,但黄连解毒汤和黄连素两组之间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含等量盐酸小檗碱的黄连解毒汤与黄连素片降血糖和调血脂作用强度相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 黄连 2型糖尿病 糖代谢 脂质代谢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之“清热解毒”药效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1
作者 张婷 宋厚盼 +8 位作者 林也 刘乐平 戴宗顺 陈小娟 唐琳 陆晓珊 廖菁 蔡雄 刘中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5-139,共5页
目的从现代药理学角度阐述了黄连解毒汤功效的药性理论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查阅Pubmed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就近年来黄连解毒汤功效及药理相关文献的分析,对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的功效展开药理作用进展汇总。结果... 目的从现代药理学角度阐述了黄连解毒汤功效的药性理论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查阅Pubmed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就近年来黄连解毒汤功效及药理相关文献的分析,对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的功效展开药理作用进展汇总。结果与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的功效相关的药效主要有抗炎、抗菌、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脑缺血、保护心肌以及胃肠黏膜等。结论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功效涵盖多种现代药理学作用,可为完善黄连解毒汤的中药药性理论提供现代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 清热解毒 药效 作用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25
12
作者 沈岚 俞立强 熊佩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3-557,共5页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7(IL-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选取10...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7(IL-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下的5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35mg/kg)+高热量饮食喂养方法制作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六味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组、罗格列酮组,分别灌胃给药12周,比较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FINS)、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蛋白/尿肌酐的水平,测定血清CRP、TNF?α、IL-17、VEGF含量,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与糖尿病肾病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组的FBG、TG、TC、Scr、BUN、尿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TNF?α、IL-17、VEGF、CRP含量下降(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能够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7、VEGF、CRP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 黄连解毒 糖尿病肾病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对小鼠脑乏氧和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于庆海 周雪梅 +3 位作者 张逸凡 杨静玉 徐静华 李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27-27,共1页
黄连解毒汤灌胃给药明显增强小鼠单侧颈总动脉结扎后脑血液和氧的供应;对乙醇和D-半乳糖所致的小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抑制D-半乳糖所致的脑内MDA含量的升高,且具明显抑菌作用。
关键词 黄连解毒 学习记忆 脑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于红红 吴玛莉 +4 位作者 张智伟 陈瑞 吴云 段智璇 田维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50-1152,1164,共4页
目的:考察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RAW264.7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中、小剂量黄连解毒汤水煎剂灌胃干预SD大鼠,制备含药血清;经MTT法观察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后,选择各剂量浓度为20%... 目的:考察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RAW264.7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中、小剂量黄连解毒汤水煎剂灌胃干预SD大鼠,制备含药血清;经MTT法观察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后,选择各剂量浓度为20%的含药血清干预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 TOR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p-m TOR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血清相比,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干预后诱导了Beclin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了m TOR mRNA及p-m TOR蛋白的表达。结论: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可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的表达、抑制m TOR的表达,这可能是该方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 自噬 RAW264.7巨噬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BECLIN1 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实验药理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郭月英 于庆海 张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29-31,共3页
黄连解毒汤灌胃给药,对大鼠皮下注射15%啤酒酵母混悬液引起的体温升高有显著的降温作用;可显著抑制发热所致大鼠心、肝、脑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对小鼠低氧性脑障碍有显著保护作用,可使KCN3.0mg/kg诱发小鼠昏睡时间显著缩短、KCN3.0mg/kg... 黄连解毒汤灌胃给药,对大鼠皮下注射15%啤酒酵母混悬液引起的体温升高有显著的降温作用;可显著抑制发热所致大鼠心、肝、脑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对小鼠低氧性脑障碍有显著保护作用,可使KCN3.0mg/kg诱发小鼠昏睡时间显著缩短、KCN3.0mg/kg致死小鼠生存时间显著延长,并使5~10%的小鼠存活。对KCN所致小鼠脑组织过氧化脂质升高有显著抑制作用;跳台实验证明,黄连解毒汤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有显著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 记忆 解热 药理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对小鼠S_(180)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燕 王俊平 +3 位作者 张玉丽 苏龙 张丽娟 于春鑫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3-67,共5页
为研究黄连解毒汤(HLJDT)体内抗肿瘤作用,将健康雌性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18~22 g),随机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组(CTX),黄连解毒汤大、中、小剂量组(22.0、11.0、5.5 g·kg-1)。通过建立小鼠S180肉瘤模型,观察黄连解毒汤对小鼠生存质... 为研究黄连解毒汤(HLJDT)体内抗肿瘤作用,将健康雌性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18~22 g),随机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组(CTX),黄连解毒汤大、中、小剂量组(22.0、11.0、5.5 g·kg-1)。通过建立小鼠S180肉瘤模型,观察黄连解毒汤对小鼠生存质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肿瘤细胞形态影响,并测定荷瘤小鼠生存期、生存率。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汤大剂量组抑瘤作用显著(P<0.05),可延长荷瘤小鼠寿命,改善生存质量;黄连解毒汤大、中、小剂量组脾脏(胸腺)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黄连解毒汤大、中剂量组肿瘤细胞变形严重;中剂量组与大剂量组小鼠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 S180 体内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法与传统的醇沉法对黄连解毒汤纯化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淑莉 欧兴长 +1 位作者 毛德法 杜启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2-24,共3页
本文分别应用超滤法和醇沉法对黄连解毒汤的水提液进行纯化 ,并通过测定其主要有效成分 -小 辟木 碱的回收率及残渣去除率 ,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定量对比。结果表明 ,超滤法优于醇沉法。
关键词 超滤法 醇沉法 黄连解毒 纯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全方与“组合-配伍”提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朱华旭 潘林梅 +1 位作者 李欢 唐于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15-1818,共4页
目的:确立黄连解毒汤水煎煮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中药复方各类指标性成分在煎煮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阐明复方配伍对君药中指标性成分的影响。方法:以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各类指标性成分的转移率为判断指标,通过正交实验... 目的:确立黄连解毒汤水煎煮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中药复方各类指标性成分在煎煮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阐明复方配伍对君药中指标性成分的影响。方法:以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各类指标性成分的转移率为判断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水煎煮的最佳提取工艺;根据数学组合原理,将黄连解毒汤的君药与臣、佐、使三味药重新组合为5组,阐明各组合中君药指标性成分在提取过程中的配伍变化。结果:1、黄连解毒汤水煎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8倍量水煎煮2次,第1次10倍量水、第2次8倍量水,每次1.5h。2、君药黄连中指标性成分生物碱的转移率在不同组合中的差异较大。结论:1、全方共煎的工艺稳定、指标性成分转移率高。2、黄连解毒汤不同组合在水煎煮过程中,君药黄连中指标性成分生物碱在不同组合中转移率的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 提取工艺 全方 组合-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代谢组学研究黄连解毒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棕色脂肪组织代谢组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永霞 王琳琳 +4 位作者 郑凌云 王淑美 黄榕波 张磊 黄耀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83-1888,共6页
采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黄连解毒汤(HJD)对高果糖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棕色脂肪代谢组的影响.选取Wistar大鼠32只,适应7 d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黄连解毒汤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 采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黄连解毒汤(HJD)对高果糖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棕色脂肪代谢组的影响.选取Wistar大鼠32只,适应7 d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黄连解毒汤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给予纯净水喂养,其它3组给予100 g/L的果糖水喂饲.28 d后,4组大鼠除了继续给予100 g/L的果糖水喂养外,阳性对照组和黄连解毒汤组同时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kg·d)和HJD水煎剂3.175 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一定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整个实验持续56 d.取各组大鼠棕色脂肪组织(BAT),采集各组组织提取液的1H NMR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模型组中乳酸、胆碱、磷脂胆碱/甘油磷脂胆碱、肌酸/肌酸酐、牛磺酸和肌苷的含量升高,脂质含量降低;黄连解毒汤组逆转了模型组中上述各代谢物的变化,且引起肌醇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汤能够逆转机体能量代谢、减轻细胞膜受损以及降低肝肾损伤,初步阐明了黄连解毒汤对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棕色脂肪组织代谢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氢谱 代谢组学 黄连解毒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通过调节性T细胞产生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被引量:23
20
作者 周凤华 程赛博 +4 位作者 张宇 张蕾 贾钰华 赵丹丹 苏志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3-238,共6页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HLJDD)对ApoE^(-/-)小鼠斑块、炎症因子及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雄性ApoE^(-/-)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40只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HLJDD高、...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HLJDD)对ApoE^(-/-)小鼠斑块、炎症因子及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雄性ApoE^(-/-)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40只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HLJDD高、中、低剂量组(n=8)。HLJDD灌胃剂量依次为:每日3.5、7.0、14.0 g/(kg·bw),辛伐他汀灌胃剂量为每日5 g/(kg·bw),另设8只同龄雄性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连续给药16周后处死小鼠。检测血脂水平,观察主动脉斑块形成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s数量;RT-PCR法检测Foxp3 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主动脉斑块明显,TC、TG与LDLC浓度显著升高,促炎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HDL-C、白介素-10(IL-10)、生长转化因子-β(TGF-β)、Foxp3 mRNA水平显著降低,Tregs数量减少,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HLJDD能显著缩小主动脉斑块面积,降低血清TC、TG与LDL-C,并降低IL-6、hs-CRP与TNF-α水平,增加血清HDL-C、IL-10、TGF-β及Foxp3 mRNA水平,并增加Tregs数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HLJDD可显著减轻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损伤,可能与增加Tregs数量,从而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调节性T细胞 黄连解毒 白介素-10 生长转化因子-β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