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基质对黄薇嫩枝扦插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欢 赵梦恬 +1 位作者 吴云晓 聂文彬 《现代园艺》 2025年第3期47-49,共3页
以黄薇(Heimia myrtifolia)嫩枝为试材,选用6种不同基质进行扦插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黄薇插穗的平均根长、根系效果指数与生根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平均根数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基质S_(2)(泥炭土︰蛭石=1︰1)... 以黄薇(Heimia myrtifolia)嫩枝为试材,选用6种不同基质进行扦插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黄薇插穗的平均根长、根系效果指数与生根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平均根数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基质S_(2)(泥炭土︰蛭石=1︰1)促进生根效果最佳,其根系效果指数为2.61±0.58,生根率为91.67%±6.82%,平均根长为2.63±0.36 cm,平均根数为12.20±3.48条,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5种基质。S_(3)基质(泥炭土∶椰糠=1∶1)中黄薇插穗的生根效果最差。因此,S_(2)基质能作为适宜黄薇扦插繁育的理想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薇 扦插 基质 生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黄薇种子萌发活性研究
2
作者 沈年华 施懿 +1 位作者 顾翠花 马清清 《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7-10,19,共5页
以黄薇种子为研究对象,探究在不同条件下种子萌发活性的强弱,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光周期、温度与黄薇种子的萌发活性呈正相关,盐胁迫与黄薇种子的萌发活性呈负相关,而酸碱度对于其活性影响较弱。此外,在光周期12 h/d、萌发温度25℃... 以黄薇种子为研究对象,探究在不同条件下种子萌发活性的强弱,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光周期、温度与黄薇种子的萌发活性呈正相关,盐胁迫与黄薇种子的萌发活性呈负相关,而酸碱度对于其活性影响较弱。此外,在光周期12 h/d、萌发温度25℃、较小盐胁迫的萌发条件下,黄薇种子的萌发活性最强,种子的萌发速率和萌发率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薇 种子萌发 光周期 温度 酸碱度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黄薇光合特性和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郑钢 顾翠花 +1 位作者 王杰 林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50-1659,共10页
为探究黄薇(Heimia myrtifolia)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以黄薇一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水分处理(CK、T1、T2、T3、T4,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保持在65%~75%、45%~60%、30%~45%、15%~30%、5%~15%),采用盆栽试验连续处理20 d,研究黄薇... 为探究黄薇(Heimia myrtifolia)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以黄薇一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水分处理(CK、T1、T2、T3、T4,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保持在65%~75%、45%~60%、30%~45%、15%~30%、5%~15%),采用盆栽试验连续处理20 d,研究黄薇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光合作用和气孔变化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黄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显著(P<0.05)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先降后升,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和叶绿素a、b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片下表皮气孔随着土壤水分散失而关闭,气孔形态结构也发生适应性的变化;丙二醛含量持续增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在T1~T2处理下保持较高活性,在T3处理下降至CK水平;脯氨酸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P<0.05)增加。综上,黄薇对轻中度干旱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但不能承受长时间的重度干旱。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黄薇的引种驯化和培育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薇 干旱胁迫 抗氧化酶 渗透调节物质 光合参数 气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织及干旱胁迫下黄薇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雨 林琳 +6 位作者 王群 张国哲 王杰 尚林雪 洪思丹 马清清 顾翠花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5-672,共8页
【目的】为黄薇Heimia myrtifolia不同组织及不同干旱胁迫下基因表达分析筛选最适内参基因。【方法】选取黄薇盛花期的根、茎、叶、花,以及5种不同干旱处理的叶片作为实验材料,借助RT-qPCR技术对黄薇转录组数据筛选的9个候选内参基因进... 【目的】为黄薇Heimia myrtifolia不同组织及不同干旱胁迫下基因表达分析筛选最适内参基因。【方法】选取黄薇盛花期的根、茎、叶、花,以及5种不同干旱处理的叶片作为实验材料,借助RT-qPCR技术对黄薇转录组数据筛选的9个候选内参基因进行分析,并利用软件geNorm、BestKeeper、NormFinder和RefFinder综合评价候选基因的表达稳定性。最后选取2个与胁迫相关的基因CSLD和SOD,对所选内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geNorm、BestKeeper和NormFinder分析得出的候选内参基因排序存在一定差异。利用RefFinder对上述3个软件的结果综合分析得出:在不同组织中,最稳定的内参基因为GAPDH,最不稳定的内参基因为TUA;在干旱胁迫中,最稳定的内参基因为GAPDH,最不稳定的内参基因为TUB。在全部样本中,最稳定的内参基因为GAPDH,最不稳定的内参基因为18S RNA。对不同组织和干旱胁迫下的CSLD和SOD基因表达模式进行验证表明:上述2个基因与筛选所得内参基因的表达量和变化趋势均较为一致。【结论】在不同组织和干旱处理后,GAPDH是最适合黄薇基因表达的内参基因。图4表4参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薇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干旱胁迫对黄薇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顾帆 季梦成 +2 位作者 顾翠花 郑钢 郑绍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4-901,共8页
黄薇Heimia myrtifolia是具有较高价值的引种植物,但对其引种后的适应性研究仍较缺乏。为了探究黄薇对高温干旱及协同胁迫的响应,采用人工模拟自然状态下干旱(对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高温(30,36和42℃)及高温干旱协同胁... 黄薇Heimia myrtifolia是具有较高价值的引种植物,但对其引种后的适应性研究仍较缺乏。为了探究黄薇对高温干旱及协同胁迫的响应,采用人工模拟自然状态下干旱(对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高温(30,36和42℃)及高温干旱协同胁迫对黄薇叶片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干旱胁迫下,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显著增加(P<0.05),脂膜过氧化程度加深,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相关酶活性和相关还原物质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中度胁迫下达到顶峰,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高温胁迫下,抗氧化酶效率和AsA-GSH循环效率均有提高。高温干旱协同胁迫下,黄薇受到的伤害明显大于单一胁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POD显著上升(P<0.05)并于中度胁迫时达到顶峰,MDA质量摩尔浓度显著增加(P<0.05),AsA-GSH循环效率均有提高但在中度胁迫下开始下降,脂膜过氧化随着胁迫加深显著加剧,重度胁迫下已无法维持正常生长。黄薇在高温干旱胁迫下可以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系统和AsA-GSH循环共同清除氧化物质,提高抗胁迫能力,维持正常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黄薇 高温 干旱 抗氧化酶 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薇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 被引量:7
6
作者 罗卿清 郑钢 +3 位作者 顾翠花 顾帆 陈凯 郑绍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187,共6页
[目的] 研究不同条件下,黄薇Heimia myrtifolia的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情况。 [方法] 以黄薇为材料,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研究不同温度、蔗糖质量浓度和硼酸质量浓度对黄薇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 [目的] 研究不同条件下,黄薇Heimia myrtifolia的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情况。 [方法] 以黄薇为材料,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研究不同温度、蔗糖质量浓度和硼酸质量浓度对黄薇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萘乙酸、赤霉素、6-苄基腺嘌呤对黄薇柱头可授性的影响,并对黄薇花粉与柱头进行电镜扫描观察。 [结果] ① 不同温度、蔗糖质量浓度、硼酸质量浓度对黄薇花粉的萌发生长影响差异明显,培养黄薇花粉适宜温度为35℃,蔗糖适宜质量浓度为50.0~150.0 g·L-1,硼酸适宜质量浓度为0.5~1.0 g·L-1;②黄薇柱头可授性受时间影响,在开花6~8 h柱头可授性最强;③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薇柱头可授性影响差异明显,提高黄薇柱头可授性最适质量浓度为萘乙酸10.0 mg·L-1、赤霉素200.0~400.0 mg·L-1、6-苄基腺嘌呤20.0 mg·L-1;④黄薇柱头直径为425.78~546.93 μm,花粉极轴长为23.15~26.74 μm,赤道轴长为18.02~20.03 μm,属小型花粉。 [结论] 黄薇人工授粉的最佳时期在开花后6~8 h,结合一定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提高结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黄薇 花粉活力 花粉管生长 柱头可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薇【油画作品】
7
作者 黄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1-271,共1页
关键词 黄薇 人造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薇幼胚的离体培养研究
8
作者 郑苗苗 张锦菲 郑绍宇 《现代园艺》 2018年第21期14-15,共2页
以黄薇的种胚为研究对象,旨在为黄薇的繁殖育种提供参考。通过去除胚乳和未去除胚乳比较其萌发率,结果表明:去除胚乳能够有效提高其种胚萌发率,去除胚乳后种胚萌发率为62%,未去除胚乳种胚萌发率为30%,同时通过3种培养基对其种胚进行培养... 以黄薇的种胚为研究对象,旨在为黄薇的繁殖育种提供参考。通过去除胚乳和未去除胚乳比较其萌发率,结果表明:去除胚乳能够有效提高其种胚萌发率,去除胚乳后种胚萌发率为62%,未去除胚乳种胚萌发率为30%,同时通过3种培养基对其种胚进行培养,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加入0.3mg/L NAA+0.1mg/L 6BA+蔗糖30g/L,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薇 离体培养 种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薇属及近缘属13种植物基因组大小测定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婷婷 梁晓涵 +5 位作者 张烨 程堂仁 王佳 Mengmeng Gu 张启翔 潘会堂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20-1029,共10页
为探究千屈菜科紫薇属(Lagerstroemia L.)、黄薇属(Heimia Link)及千屈菜属(Lythrum L.)之间的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术以二倍体白菜(Brassica rapa Rupr.)和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内标对紫薇属8种2品种、黄薇属2种和千屈菜... 为探究千屈菜科紫薇属(Lagerstroemia L.)、黄薇属(Heimia Link)及千屈菜属(Lythrum L.)之间的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术以二倍体白菜(Brassica rapa Rupr.)和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内标对紫薇属8种2品种、黄薇属2种和千屈菜属1种进行了基因组大小测定,利用染色体压片技术获得2种黄薇属植物和千屈菜的染色体核型参数。结果表明,10份紫薇属植物的基因组大小在341.00±2.00~370.00±8.89 Mbp之间;黄薇(Heimia myrtifolia Cham. et Schlechtend.)和柳叶黄薇(H. salicifolia Link)基因组分别为414.67±5.77 Mbp和420.00±7.00 Mbp,染色体数目均为16,核型公式分别为2n=16=6sm+8m+2st和2n=16=2sm+14m;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的基因组为1294.00±30.32 Mbp,染色体数目为54,核型公式为2n=54=31sm+15m+8st。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千屈菜科13种植物的基因组大小,以及2种黄薇属植物和千屈菜的核型,研究结果为千屈菜科植物基因组学和遗传进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薇属 黄薇 千屈菜属 基因组大小 染色体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