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莪术-重楼配伍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杜利莉 王钢 +5 位作者 梁研 赵凡 应佳辉 尹刚 唐德才 卞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4,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重楼配伍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刺激THP-1细胞建立M2型巨噬细胞极化模型。实验...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重楼配伍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刺激THP-1细胞建立M2型巨噬细胞极化模型。实验分为M0组(PMA处理)、M2组(PMA+IL-4处理)、M2+黄芪-莪术-重楼组(PMA+IL-4+黄芪-莪术-重楼配伍处理)。CCK-8检测黄芪-莪术-重楼配伍冻干粉对巨噬细胞活力影响;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GLS)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黄芪-莪术-重楼配伍干预巨噬细胞的培养上清,即条件培养基(Conditioned medium,CM),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和迁移能力影响。结果与M0组相比,M2组IL-10、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CD206)、精氨酸酶1(Arginase 1,ARG1)、GLS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01),巨噬细胞分泌IL-10、TGF-β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01);与M2组相比,M2+黄芪-莪术-重楼配伍组IL-10、CD206、ARG1、GLS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P<0.00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细胞上清中IL-10、TGF-β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CCK-8和Transwell结果显示,与M0-CM组相比,M2-CM组促进HCT116细胞增殖和迁移(P<0.01,P<0.001),M2+黄芪-莪术-重楼-CM组较M2-CM组显著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并使细胞迁移数显著减少(P<0.01,P<0.001)。结论黄芪-莪术-重楼配伍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其机制可能与谷氨酰胺代谢关键酶GLS表达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莪术-重楼配伍 结直肠癌 迁移 巨噬细胞极化 G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莪术-重楼配伍降低血管内皮通透性抑制结肠癌转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甜甜 卞勇 +4 位作者 关汉卿 梁研 郭文晖 余倩慧 唐德才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目的观察黄芪-莪术-重楼配伍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通透性与细胞紧密连接的影响及其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血行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空白对照血清和黄芪-莪术-重楼配伍含药血清。构建HUVEC-HCT116共培养体系,实验分为共... 目的观察黄芪-莪术-重楼配伍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通透性与细胞紧密连接的影响及其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血行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空白对照血清和黄芪-莪术-重楼配伍含药血清。构建HUVEC-HCT116共培养体系,实验分为共培养模型组,黄芪-莪术-重楼配伍低、中、高剂量(2.1、4.2、8.4 g·kg^(-1))组。另设HUVEC单培养对照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FITC-dextran法、Transwell法检测HUVEC通透性与HCT116跨内皮迁移数量;免疫荧光法检测ZO-1蛋白的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RhoA、ROCK及ZO-1蛋白表达量。结果黄芪-莪术-重楼配伍不同剂量含药血清处理48 h后,HUVEC增殖均显著减少(P<0.01)。与单培养对照组相比,共培养模型组FITC-dextran渗透量、跨越内皮迁移的HCT116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ZO-1蛋白表达下调(P<0.01),RhoA、ROCK蛋白表达上调(P<0.01);与共培养模型组相比,黄芪-莪术-重楼配伍各剂量组FITC-Dextran渗透量、跨越内皮迁移的HCT116细胞数量均减少(P<0.05),ZO-1蛋白表达上调(P<0.05),RhoA、ROCK蛋白表达下调(P<0.05),且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黄芪-莪术-重楼配伍可能通过抑制RhoA/ROCK通路调控HUVEC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的表达,降低血管内皮通透性,进而抑制结肠癌血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莪术-重楼配伍 结肠癌 血管通透 共培养 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与丹酚酸B配伍对TGF-β1诱导的肺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晗 宋玲 +4 位作者 高云航 陈腾飞 侯红平 叶祖光 张广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2368-2374,共7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与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配伍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肺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影响,并探讨黄芪与丹参组分配伍抗肺...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与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配伍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肺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影响,并探讨黄芪与丹参组分配伍抗肺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设空白组、黄芪多糖组(60 mg/L)、丹酚酸B组(60 mg/L)、配伍组(APS 60 mg/L+Sal B 60 mg/L),利用MTS方法检测对TGF-β1诱导的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增殖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它们对TGF-β1诱导A549细胞的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波形蛋白(vimentin,Vim)表达影响;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药物对TGF-β1诱导A549细胞的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I型胶原蛋白(Collagen-I,Col-I)表达的影响。结果黄芪多糖组、丹酚酸B组和配伍组对A549细胞的增殖均无影响,但丹酚酸B组、配伍组对TGF-β1诱导A549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配伍组E-Cad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对α-SMA和Vim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P<0.05);ELISA结果示配伍组对TGF-β1诱导A549细胞FN和Col-I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结论黄芪多糖与丹酚酸B配伍对TGF-β1诱导的肺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具有抑制作用,该配伍组合具有治疗肺纤维化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质转化 黄芪多糖 丹酚酸B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含量分析探讨黄芪-葛根药对不同配比的差异 被引量:5
4
作者 佟智斌 谭红 +3 位作者 尹聪 邱路雅 袁丽君 涂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配比的黄芪-葛根药对水煎液中葛根素的含量,验证经方黄芪葛根汤和玉液汤配伍比例的合理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设置不同剂量配比的黄芪-葛根药对(0∶1、1∶1、2∶1、3∶1、4∶1、1∶2、1∶3、1∶4),以Sino Chrom ODS-B... 目的探究不同配比的黄芪-葛根药对水煎液中葛根素的含量,验证经方黄芪葛根汤和玉液汤配伍比例的合理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设置不同剂量配比的黄芪-葛根药对(0∶1、1∶1、2∶1、3∶1、4∶1、1∶2、1∶3、1∶4),以Sino Chrom ODS-BP(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0.1%磷酸(35∶65)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 L/min,检测波长250 nm,进样量20μL,测定不同配比药对水煎液中葛根素含量。结果葛根素在5~300μ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66 449.269 1X-175 665.663 1(r=0.999 6),重复性、稳定性和回收率良好。黄芪与葛根的比例为0∶1、1∶1、2∶1、3∶1、4∶1、1∶2、1∶3、1∶4的混煎液中葛根素含量分别为(2.506 7±0.025 8)%、(2.526 7±0.071 2)%、(2.863 3±0.086 4)%、(2.956 7±0.119 6)%、(2.835 0±0.078 7)%、(2.480 0±0.072 4)%、(2.530 0±0.064 8)%、(2.183 3±0.128 9)%。结论黄芪-葛根药对配伍比例为2∶1、3∶1、4∶1时,水煎液中葛根素含量最高,证实经方中两者的配比合理,可作为临床选用的最优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葛根药对 比例 葛根素 含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