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总苷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合成胶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1
1
作者 吴强 杨雁 +3 位作者 薛绍礼 张宵翔 邹宇宏 陈敏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92-895,共4页
目的 探讨黄芪总苷 (AST)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合成胶原的影响。方法 采用枯细胞条件培养基 (KCCM )及含新生牛血清 (NBS)和健康大鼠血清 (RS)的混合血清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系HSC T6 ,用 3H TdR和3H 脯氨酸参入法检测HSC增殖活性... 目的 探讨黄芪总苷 (AST)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合成胶原的影响。方法 采用枯细胞条件培养基 (KCCM )及含新生牛血清 (NBS)和健康大鼠血清 (RS)的混合血清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系HSC T6 ,用 3H TdR和3H 脯氨酸参入法检测HSC增殖活性和胶原合成状况。结果 AST(1 6、32、64、1 2 8和 2 56mg·L- 1 )对KCCM 1∶4刺激HSC T6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含 1 0 %NBS- 3 %RS混合血清刺激的HSC T6细胞 ,AST(32、64、1 2 8和 2 56mg·L- 1 )作用 48h对HSC T6细胞增殖 ,及AST(1 6、32、64、1 2 8和 2 56mg·L- 1 )作用 72h对HSC T6细胞胶原合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呈浓度依赖型趋势。结论 AST对体外激活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产生胶原有明显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细胞 增殖 胶原 条件培养基 枯否细胞 黄芪总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苷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74
2
作者 许杜娟 吴强 +1 位作者 杨雁 陈敏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23-826,共4页
目的 探讨黄芪总苷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肝癌 (HepA)和肉瘤 (S1 80 )两种小鼠移植瘤的动物模型 ,以瘤重抑制率作指标。体外采用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 ,用MTT法测肿瘤细胞的生长 ,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检测细胞周... 目的 探讨黄芪总苷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肝癌 (HepA)和肉瘤 (S1 80 )两种小鼠移植瘤的动物模型 ,以瘤重抑制率作指标。体外采用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 ,用MTT法测肿瘤细胞的生长 ,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 黄芪总苷显著抑制小鼠肝癌 (HepA)和肉瘤 (S1 80 )的生长 ;体外可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 ,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 /G1 期 ,并诱导其凋亡。结论 黄芪总苷对小鼠肝癌 (HepA)与肉瘤(S1 80 )具有抑瘤作用。对HeLa细胞的生长有直接抑制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于G0 /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苷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DNF、TrkB和p75NTR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6
3
作者 尹艳艳 李卫平 +3 位作者 李维祖 公惠玲 朱芬芳 吴国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2-676,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总苷(astragalosides,AS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观察AST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3、7和14 d的神经功能的... 目的观察黄芪总苷(astragalosides,AS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观察AST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3、7和14 d的神经功能的影响;采用RT-PCR方法,观察AST对脑组织BDNF和p75NTR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方法,观察AST对脑组织TrkB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AST(40 mg.kg-1)在ig后3 d可以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在3、7和14 d可以提高脑组织中BDNF mRNA的表达;在7 d和14 d可以降低脑组织中p75NTR mRNA的表达,提高TrkB mRNA表达。结论AS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DNF和TrkB mRNA表达、抑制p75NTR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苷 脑缺血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酪氨酸激酶B 神经营养素受体p7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苷对血吸虫卵抗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虹 吴强 +3 位作者 杨雁 袁小松 汪学龙 沈继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总苷对血吸虫卵抗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 le egg antigen,SEA),制备SEA活化的腹腔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Solub le egg antigen inducedm acrophage cond i... 目的观察黄芪总苷对血吸虫卵抗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 le egg antigen,SEA),制备SEA活化的腹腔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Solub le egg antigen inducedm acrophage cond itioned m ed ium,SEA-MCM)。采用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以细胞增殖抑制率为指标,用噻唑蓝(MTT)测定黄芪总苷对SEA-MCM诱导的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3H-脯氨酸参入法测定黄芪总苷对SEA-MCM诱导的HSC-T6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SEA-MCM能明显促进HSC-T6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黄芪总苷(32.5、65和130 mg.L-1)对SEA-MCM诱导的HSC-T6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药物浓度依赖性关系。结论黄芪总苷对SEA-MCM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苷 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 肝星状细胞 增殖 胶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苷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韩佳 李卫平 +1 位作者 栾家杰 李维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AST)对链脲霉素(STZ)诱导实验性糖尿病(DM)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以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STZ(10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DM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ST(30、60、120 mg/kg)组及四甲基哌啶(90 mg/kg)组。6...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AST)对链脲霉素(STZ)诱导实验性糖尿病(DM)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以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STZ(10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DM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ST(30、60、120 mg/kg)组及四甲基哌啶(90 mg/kg)组。6周后检测各组小鼠体重、心脏指数、血糖浓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RT-PCR法观察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糖、心脏指数明显升高,血清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心肌纤维紊乱,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心肌组织中TGF-β1和TGF-β1 mRNA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AST(30、60、120 mg/kg)组明显降低DM小鼠血糖、心脏指数;提高DM小鼠血清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改善心肌纤维、心肌细胞异常;降低心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结论 AST能抑制DM小鼠心肌纤维化病变以及心肌细胞凋亡,对DM小鼠心肌起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降低心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黄芪总苷 糖尿病心肌病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苷对肝癌细胞凋亡及wt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1
6
作者 杨雁 陈敏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7-451,共5页
目的 研究黄芪总苷 (TA)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两种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和Bel 740 4细胞分别与TA(2 0 ,40和 80mg·L-1)共培养 6d ,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峰以及p5 3癌基因的表达。结果 TA(2 0 ,40和 80mg·... 目的 研究黄芪总苷 (TA)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两种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和Bel 740 4细胞分别与TA(2 0 ,40和 80mg·L-1)共培养 6d ,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峰以及p5 3癌基因的表达。结果 TA(2 0 ,40和 80mg·L-1)可明显促进人肝癌HepG2细胞和Bel 740 4细胞的DNA亚G1峰 (凋亡峰 )升高 ,分别使HepG2细胞凋亡率由 4 1%增至 2 5 4%、5 7 0 %、74 6 % ;使Bel 740 4细胞凋亡率由 4 5 %增至 43 6 %、48 1%、5 0 5 %。TA(80mg·L-1)可促进人肝癌HepG2细胞野生型 p5 3(wtp5 3)的表达 ,还可促进Bel 740 4细胞的wtp5 3癌基因表达 ,并有降低突变型 p5 3(mtp5 3)表达的趋势。 结论 TA具有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肝癌细胞的wt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苷 肝癌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WT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苷对糖尿病小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晓云 张文 +3 位作者 李卫平 公惠玲 韩佳 栾家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32-138,共7页
目的:研究黄芪总苷(AST)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组,AST低、中、高三个剂量组。五组动物分别在给药后4周、6周,检测空... 目的:研究黄芪总苷(AST)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组,AST低、中、高三个剂量组。五组动物分别在给药后4周、6周,检测空腹血糖浓度(FBG)及糖化血清蛋白含量(GSP),称量体质量,计算肾脏指数,观察肾脏病理改变,TUNEL法检测肾小球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IV型胶原蛋白(Col IV)mRNA表达情况。结果:AST能显著降低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FBG、GSP,且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P<0.01)。给药后6周,各用药组小鼠体质量上升,肾脏指数下降,肾小球PAS阳性分值下降,肾小球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AST中剂量组小鼠肾脏ColⅣ、TGF-β_1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AST对糖尿病小鼠有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肾脏ColⅣ、TGF-β1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黄芪总苷 Ⅳ型胶原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Caspase-3、NF-κB在黄芪总苷诱导人白血病NB4细胞凋亡过程中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倪婧 谢希 +3 位作者 谢晶 胡雪莹 黄震琪 夏瑞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3-706,共4页
本研究探讨黄芪总苷(astragaloside,AST)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NB4细胞株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分子机制。采用AST处理人APL细胞株NB4,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FITC-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不同浓度AST作... 本研究探讨黄芪总苷(astragaloside,AST)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NB4细胞株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分子机制。采用AST处理人APL细胞株NB4,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FITC-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不同浓度AST作用NB4细胞后RT-PCR检测BCL-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BCL-2、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AST作用NB4细胞48 h后,浓度依赖性地抑制NB4细胞的增殖,且随着AST的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也由4.69%上升到40.85%。RT-PCR结果显示,BCL-2 mRNA表达减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F-κB及BCL-2蛋白表达减弱,caspase-3表达增强。结论:降低NF-κB、BCL-2表达并最终激活caspase-3的表达可能是AST诱导NB4细胞株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苷 NB4细胞 细胞凋亡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苷对一次性力竭游泳大鼠脑组织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爽 王蕾 +1 位作者 冯云辉 商执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41-643,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对一次性力竭游泳大鼠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黄芪总苷组),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3周后处死取材,黄芪总苷组预防性给药3d,模型组和黄芪总苷组在一次力竭性游...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对一次性力竭游泳大鼠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黄芪总苷组),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3周后处死取材,黄芪总苷组预防性给药3d,模型组和黄芪总苷组在一次力竭性游泳运动后取样,观察大鼠脑组织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力竭游泳大鼠脑组织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和Ca2+Mg2+-ATPase活力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黄芪总苷能提高力竭运动大鼠脑组织的ATP酶活性,虽均尚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但Mg2+-ATPase、Ca2+Mg2+-ATPase的活力已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总苷预防给药具有保护力竭运动大鼠脑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 黄芪总苷 力竭性游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苷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胃粘膜胃泌素基因表达及氧自由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阿拉木斯 李爽 +1 位作者 李燕舞 王蕾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1-463,480,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胃粘膜胃泌素基因表达及氧自由基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组,每组8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芪总苷组。应用力竭游泳方法制作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观察胃粘膜损伤指数,检测胃粘膜SOD活性、MDA...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胃粘膜胃泌素基因表达及氧自由基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组,每组8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芪总苷组。应用力竭游泳方法制作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观察胃粘膜损伤指数,检测胃粘膜SOD活性、MDA含量,RT-PCR法测定胃泌素mRNA表达变化。结果黄芪总苷预防给药可以明显减轻运动性疲劳大鼠胃粘膜损伤指数,降低MDA含量,升高SOD活性,显著增加胃泌素基因表达。结论黄芪总苷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增加胃泌素基因表达,并参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苷 胃泌素 自由基 运动性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苷诱导NB4凋亡过程中死亡受体通路分子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谢晶 夏瑞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AST)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过程中死亡受体通路的各分子变化,以说明AST是否依赖死亡受体通路参与NB4细胞凋亡发生。方法不同浓度AST(200、300、400μg/ml)处理NB4细胞48 h后,RT-PCR法检测IKKβ、Iκ...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AST)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过程中死亡受体通路的各分子变化,以说明AST是否依赖死亡受体通路参与NB4细胞凋亡发生。方法不同浓度AST(200、300、400μg/ml)处理NB4细胞48 h后,RT-PCR法检测IKKβ、IκBα、NF-κBp65及Fas的mRNA表达变化,比色法检测caspase-8的相对活性。结果不同浓度的AST能够引起IκBαmRNA表达上调、NF-κBp65 mRNA表达下调,caspase-8活性的升高,而IKKβ及Fas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AST诱导NB4细胞凋亡,可能与死亡受体通路上IκBαmRNA表达上调、NF-κBp65 mRNA表达下调,caspase-8活性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苷 NB4细胞株 细胞凋亡 死亡受体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苷对二甲肼诱导大鼠结直肠异性隐窝灶和肝微粒体代谢酶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向开敏 陈学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20-1721,1723,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总苷对二甲肼诱导大鼠产生异性隐窝和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s,CYP450)含量、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活力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黄芪组、DMH组、黄芪+DMH组,每... 目的观察黄芪总苷对二甲肼诱导大鼠产生异性隐窝和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s,CYP450)含量、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活力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黄芪组、DMH组、黄芪+DMH组,每组10只。黄芪总甙干预和二甲肼诱癌后脱颈处死动物,取结直肠和肝组织。美蓝染色结直肠后观察、计数ACF的个数,差速离心法分离出大鼠肝微粒体。采用一氧化碳还原差示光谱法测定总酶含量,通过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GSH浓度的高低来反应GT活力的大小。结果黄芪总甙+DMH组比DMH组诱导大鼠产生ACF和大型ACF数量均显著下降(P<0.05)。DMH组与空白对照组、黄芪组、黄芪+DMH组比较,CYP450酶含量显著降低、GST酶活力显著上升(P<0.05)。结论黄芪总苷有可能通过降低肝微粒体CYP450酶含量、提高GST活力,从而减少二甲肼诱导大鼠结直肠产生异性隐窝灶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异型隐窝灶 二甲肼 代谢酶 黄芪总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芪麝片中青藤碱及黄芪总苷的含量测定
13
作者 周昕 谢瑞芳 +1 位作者 梁倩倩 王拥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55-1257,共3页
目的:测定复方芪麝片中青藤碱及黄芪总苷的含量。方法:青藤碱采用HPLC的方法测定,流动相:甲醇-0.05%二乙胺水液(39∶61),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62nm,检测温度:25℃;黄芪总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方法测定,采用8%香草醛无水乙醇的方法显色... 目的:测定复方芪麝片中青藤碱及黄芪总苷的含量。方法:青藤碱采用HPLC的方法测定,流动相:甲醇-0.05%二乙胺水液(39∶61),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62nm,检测温度:25℃;黄芪总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方法测定,采用8%香草醛无水乙醇的方法显色,吸收波长为533nm。结果:青藤碱在0.32~0.64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9%;黄芪总苷在3.78~22.67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在150min内稳定。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黄芪总苷 复方芪麝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苷对TGF-β1诱导下足细胞TRPC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海庭 吴好好 +4 位作者 覃幼玲 林栩 尤燕舞 郭鹏威 汤春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0-373,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总苷对TGF-β1诱导足细胞TRPC6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总苷对足细胞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将成熟的足细胞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TGF-β1干预组、TGF-β1干预+低剂量黄芪总苷组、TGF-β1干预+中剂量黄...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总苷对TGF-β1诱导足细胞TRPC6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总苷对足细胞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将成熟的足细胞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TGF-β1干预组、TGF-β1干预+低剂量黄芪总苷组、TGF-β1干预+中剂量黄芪总苷组、TGF-β1干预+高剂量黄芪总苷组,48 h后MT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TRPC6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TGF-β1干预使足细胞足突回缩、甚至消失,抑制足细胞的增殖(P<0.05),提高TRPC6mRNA和蛋白表达(P<0.05),黄芪总苷能逆转上述变化,对足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并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TPRC6在TGF-β1干预下足细胞损伤作用中起重要作用,黄芪总苷可能通过下调足细胞TRPC6的表达实现对足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TRPC6 黄芪总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苷通过调控SIRT1表达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群 高思琦 +4 位作者 张霖璋 张华 刘伟 刘平 陈佳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68-3576,共9页
目的探究黄芪总苷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小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种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0.1%DDC喂养C57BL/6小鼠8周,第5周起灌胃给予黄芪总苷112、56 mg/kg和奥贝胆酸4周;Mdr2^(-/-)小鼠8周龄时灌胃给予黄芪总苷56、28 mg... 目的探究黄芪总苷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小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种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0.1%DDC喂养C57BL/6小鼠8周,第5周起灌胃给予黄芪总苷112、56 mg/kg和奥贝胆酸4周;Mdr2^(-/-)小鼠8周龄时灌胃给予黄芪总苷56、28 mg/kg和奥贝胆酸3周,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胃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肝质量与肝脏系数、血清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肝组织纤维化相关指标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DC和Mdr2^(-/-)模型组小鼠肝质量和肝脏系数均升高(P<0.01),血清ALT、AST、ALP活性和TBA、胆红素水平均升高(P<0.01),肝组织病理可见结构紊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胶原沉积,胶原阳性面积和肝组织HYP水平均增加(P<0.01),肝组织α-SMA、Col1a1、Col4a1和TGF-β1表达均升高(P<0.01),SIRT1表达降低(P<0.01)。在2种模型中,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总苷56 mg/kg组小鼠肝质量和肝脏系数均降低(P<0.05,P<0.01),血清ALT、AST、ALP活性和TBA、胆红素等水平均降低(P<0.05,P<0.01),肝脏损伤明显改善,胶原沉积减少,胶原阳性面积和肝组织HYP水平均减少(P<0.05,P<0.01),肝组织α-SMA、Col1a1、Col4a1和TGF-β1表达降低(P<0.05,P<0.01),SIRT1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56 mg/kg黄芪总苷可有效改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与促进SIRT1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苷 胆汁淤积 肝纤维化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苷诱导NB4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通路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希 夏瑞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总苷(TA)对体外培养的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凋亡的线粒体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TA(200、300、400μg/ml)作用于NB4细胞,体外培养48 h,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采用RT-PCR测定细胞... 目的研究黄芪总苷(TA)对体外培养的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凋亡的线粒体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TA(200、300、400μg/ml)作用于NB4细胞,体外培养48 h,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采用RT-PCR测定细胞内Bcl-2和Bax mRNA变化;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caspase-3的活性变化。结果TA作用于NB4细胞48 h后,各浓度组的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A(200、300、400μg/ml)组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组Bcl-2 mRNA及线粒体膜电位的表达明显下降,caspase-3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Bax mRN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TA可以诱导NB4细胞凋亡,具有体外抗白血病效应,并且可能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细胞凋亡 黄芪总苷 NB4细胞 线粒体 流式细胞术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苷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翔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AT)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大鼠肝细胞癌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AT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AT组大鼠每天灌胃DEN,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共16周。...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AT)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大鼠肝细胞癌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AT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AT组大鼠每天灌胃DEN,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共16周。从造模第1天开始,低、中、高剂量AT组分别按照10、20、40 mg/kg的剂量灌胃AT。末次给药后,测算大鼠肝脏指数、肿瘤体积和肝表面结节数,测定大鼠血清AST、ALT、甲胎蛋白(AFP)、IL-6、TNF-α水平,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结果:5组大鼠肝脏指数,血清AST、ALT、AF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481,47.975,76.390,52.312,P<0.001);模型组大鼠上述指标均较正常组升高(P<0.05),AT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5组大鼠血清IL-6、TNF-α水平,肝组织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998,9.359,38.233,15.638,17.475,P<0.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6、TNF-α水平和肝组织MDA含量升高,肝组织SOD、GSH-Px活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AT组血清IL-6、TNF-α水平和肝组织中MDA含量降低,肝组织SOD和GSH-Px活性升高(P<0.05)。结论:AT可能通过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抑制DEN诱发的大鼠肝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苷 肝细胞癌 抗炎 抗氧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苷通过介导mTOR信号通路抑制H2O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 被引量:15
18
作者 沈莹 柳湘洁 +3 位作者 雷超 曾永孝 艾娟 谭婉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20-1624,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astragalosides)对过氧化氢(H 2O 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自噬和凋亡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H 2O 2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并用20 mg/L的黄芪总苷和0.1 mg/L的雷帕霉素分别处理对应组细胞。采用流...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astragalosides)对过氧化氢(H 2O 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自噬和凋亡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H 2O 2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并用20 mg/L的黄芪总苷和0.1 mg/L的雷帕霉素分别处理对应组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自噬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mTOR蛋白、P70S6K蛋白、自噬蛋白(LC3)和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和雷帕霉素组比较,黄芪总苷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 P <0.05);黄芪总苷组的大鼠心肌H9c2细胞形态完整,细胞核染色为黄绿色荧光,染色质分布均匀,细胞形状规则;细胞中p-mTOR蛋白和P70S6K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 P <0.05),LC3-II/LC-3-I和cleaved caspase-3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 P <0.05)。结论:黄芪总苷可通过mTOR信号通路提高心肌细胞成活率,抑制细胞凋亡和自噬,减轻H 2O 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苷 心肌细胞 过氧化氢 MTOR信号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皂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SDF-1/CXCR4通路治疗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19
作者 赵莉娜 张宸铭 +1 位作者 孙自学 陈建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8-1265,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皂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调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路治疗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POF)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POF组、黄芪总皂苷组、BMSCs组、联合组、联合+SDF-1... 目的探讨黄芪总皂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调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路治疗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POF)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POF组、黄芪总皂苷组、BMSCs组、联合组、联合+SDF-1/CXCR4通路抑制剂(AMD3100)组、对照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需构建POF模型,建模成功后,开始处理,尾静脉注射的药物每周处理1次,腹腔注射的药物每天处理1次,持续4周。ELISA检测血清中抗卵巢抗体(AOAB)、β-内啡肽(β-E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水平;检测卵巢指数的变化;HE染色检测卵巢中成熟卵泡数、发育卵泡数、闭锁卵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卵巢中BMSCs数占比;qRT-PCR检测卵巢组织中细胞间质上皮转换因子(cMET)、肝细胞生长因子(HGF)、SDF-1、CXCR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卵巢组织中SDF-1、CXCR4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OF组血清中AOAB、TNF-α、INF-γ水平、卵巢中闭锁卵泡数升高,β-EP、VEGF水平、卵巢指数、卵巢中成熟卵泡数、发育卵泡数、SDF-1、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POF组比较,黄芪总皂苷组、BMSCs组、联合组血清中AOAB、TNF-α、INF-γ水平、卵巢中闭锁卵泡数降低,β-EP、VEGF水平、卵巢指数、卵巢中成熟卵泡数、发育卵泡数、BMSCs数占比、cMET、HGF、SDF-1、CXCR4 mRNA及SDF-1、CXCR4蛋白表达升高,且联合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最明显(P<0.05);AMD3100逆转了黄芪总皂苷联合BMSCs对POF大鼠的影响。结论黄芪总皂苷联合BMSCs可能通过激活SDF-1/CXCR4通路抑制POF大鼠炎症、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卵巢中BMSCs数占比、促进BMSCs归巢,进而改善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 卵泡 归巢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通路探讨黄芪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大鼠肌少症的影响
20
作者 马雷雷 李继安 +9 位作者 徐文轩 王静雅 田朝阳 李嘉钰 韩茹杰 喇孝瑾 田春雨 常宏 代紫阳 张碧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12-3619,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肌少症的改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STZ构建T2DM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 g/kg)和黄芪总皂苷组(80 mg/kg),... 目的探讨黄芪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肌少症的改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STZ构建T2DM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 g/kg)和黄芪总皂苷组(80 mg/kg),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给药12周后测定大鼠FBG、餐后2小时血糖(PG2h)和骨骼肌湿重;ELISA法检测血清INS、C肽(C-P)、IGF-1、TNF-α和IL-1β水平;HE染色观察骨骼肌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骼肌PI3K、p-Akt、mTOR、S6K1、FoxO1、Murf1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骨骼肌Pi3k、Akt、mtor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总皂苷组大鼠FBG、PG2h、OGTT-AUC、HOMA-IR、TNF-α和IL-1β水平降低(P<0.01),INS、C-P、IGF-1水平和骨骼肌湿重升高(P<0.05,P<0.01),骨骼肌萎缩程度改善;骨骼肌PI3K、p-Akt、mTOR、S6K1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FoxO1、Murf1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Pi3k、Akt、mtor mRNA表达升高(P<0.01)。结论黄芪总皂苷对T2DM大鼠肌少症有改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及PI3K/Akt/FoxO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2型糖尿病(T2DM) 肌少症 PI3K/AKT通路 MTOR FOX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