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药对的系统研究(Ⅵ)--黄芪当归药对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胡杨洋 陈锐娥 +2 位作者 王胜鹏 陈美婉 王一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49-1356,共8页
黄芪当归是经典的补气生血药对,具有独特的配伍意义,故历久不衰,沿用至今。传统中医认为黄芪当归药对具有益气生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劳倦内伤、气血两虚、阳浮于外的热证等症状。现代研究发现,该药对具有调节免疫系统、保护心脑血管、... 黄芪当归是经典的补气生血药对,具有独特的配伍意义,故历久不衰,沿用至今。传统中医认为黄芪当归药对具有益气生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劳倦内伤、气血两虚、阳浮于外的热证等症状。现代研究发现,该药对具有调节免疫系统、保护心脑血管、促进造血以及抑制肿瘤增殖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肿瘤患者因放化疗引起的免疫力低下或白细胞减少症,以及因雌激素水平波动而引起的更年期综合症。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黄芪当归药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应用研究等最新研究成果,对黄芪当归药对的研究概况进行全面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当归药对 中医理论物质基础 理作用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评价当归-黄芪药对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差异 被引量:2
2
作者 姚静 麻利杰 +7 位作者 任延娜 李啸鹏 施钧瀚 桂新景 张璐 王青晓 李学林 刘瑞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2-1119,共8页
目的评价当归-黄芪药对配方颗粒汤剂(DGD)与传统汤剂在化学成分和药理效应方面的差异,为合理应用该配方颗粒提供参考。方法以原料来源批次统一和不统一2种对比方式,设不同样品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特征图谱,从特征图谱相似... 目的评价当归-黄芪药对配方颗粒汤剂(DGD)与传统汤剂在化学成分和药理效应方面的差异,为合理应用该配方颗粒提供参考。方法以原料来源批次统一和不统一2种对比方式,设不同样品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特征图谱,从特征图谱相似度、成分种类、指标成分含量、共有峰面积等角度对化学成分进行评价;采用失血性血虚模型小鼠评价药效。结果①DGD特征图谱与传统汤剂相似度较高(相似度>0.87);②共有色谱峰数目不一致,传统汤剂-自购饮片和传统汤剂-A厂饮片共有色谱峰各12个,A厂DGD共有色谱峰15个,B厂DGD共有色谱峰10个;③A厂DGD中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苷含量高于传统汤剂(P<0.05);B厂DGD与传统汤剂阿魏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毛蕊异黄酮苷含量较传统汤剂低(P<0.05);④DGD共有峰面积总和与传统汤剂相比,自购传统汤剂、A厂传统汤剂及A厂配方颗粒、B厂配方颗粒中各成分含量相对比值分别为1.00、0.96、2.14、0.60;⑤DGD及传统汤剂均能明显促进失血性贫血模型小鼠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恢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除B厂DGD组外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厂DGD与传统汤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厂DGD与传统汤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论原料来源批次是否一致,DGD与传统汤剂在化学成分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在药理作用上,来源于同一批次饮片制备的DGD与传统汤剂对改善失血性贫血药效相当,来源于不同批次饮片制备的DGD与传统汤剂在药效上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来源批次的饮片和不同制备工艺造成不同厂家配方颗粒存在质量差异,说明国家统一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及制定相关过程规范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黄芪药对 当归补血汤 传统汤剂 配方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当归药对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3
作者 方欢乐 张慧 +1 位作者 陶炎炎 陈衍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633-636,640,共5页
黄芪-当归是著名的益气补血药对,配伍后达到同类相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等功效,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保护心脑血管、保护肾脏、辅助治疗糖尿病、小儿咳嗽、抗纤维化、改善癌症等作用。本文从其功效及物质基础、药理研... 黄芪-当归是著名的益气补血药对,配伍后达到同类相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等功效,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保护心脑血管、保护肾脏、辅助治疗糖尿病、小儿咳嗽、抗纤维化、改善癌症等作用。本文从其功效及物质基础、药理研究、临床应用方面对黄芪-当归药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对其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为黄芪-当归药对的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当归 益气补血 糖尿病 增强人体免疫 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当归药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凯明 朱立国 +6 位作者 王尚全 李玲慧 展嘉文 陈明 梁龙 谢瑞 殷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2-156,I0040,I0041,共7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建立黄芪-当归药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路"的网络图,对作用靶点的基因功能和通路进行富集分析,探讨黄芪-当归药对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建立黄芪-当归药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路"的网络图,对作用靶点的基因功能和通路进行富集分析,探讨黄芪-当归药对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台湾中医药资料库获得黄芪-当归药对的主要活性成分,采用SwissTargetPrediction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同时利用OMIM、TTD、DiGSeE 3个疾病靶点数据进行比对,获得膝骨关节炎的核心作用靶点。借助STRING在线数据库进行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借助David数据库对作用靶点的GO(Gene ontology)注释和KEGG通路进行富集分析。最后通过Cytoscape 3.7.1构建黄芪-当归药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路"网络图,探究黄芪-当归药对治疗膝骨关节炎可能的靶点及作用机制。结果黄芪-当归共14个核心活性成分、61个重要作用靶点与其治疗膝骨关节炎密切相关。主要涉及黄芪-当归的核心化合物有槲皮素(quercetin)、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华良姜素(Jar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山柰酚(kaempferol)、7-O-甲基异丙醇胺(7-O-methylisomucronulatol)、Inermine、异鼠李素(isorhamnetin)等;PPI网络图显示靠前的核心靶标有肿瘤蛋白p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PTGS),CJun氨基端激酶(JUN)、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等;GO注释分析结果表明黄芪-当归活性成分具有促进细胞增殖,提高蛋白质结合活性、酶激活反应的作用;KEGG结果表明黄芪-当归药对发挥主要作用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肿瘤坏死因子(TNF signaling pathway)、MAPK信号通路(MAPK signaling pathwa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有关。结论黄芪-当归药对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信号通路作用于多种靶点发挥其药物功效,有效治疗和延缓膝骨关节炎的病变进程,后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思路,有效预测与分析药物的潜在作用机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当归药对 膝骨关节炎 靶点 通路 机制 网络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当归通过调控巨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缓解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璐瑶 张怡 +5 位作者 李懿航 刘一洁 葛宇欣 都宏飞 袁玟 高维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36-1445,共10页
目的:探究黄芪-当归复方药(HQDG)通过调控巨自噬与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7 d时大鼠脑组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HQDG组和血塞通(XST)组。液质联用技术检... 目的:探究黄芪-当归复方药(HQDG)通过调控巨自噬与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7 d时大鼠脑组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HQDG组和血塞通(XST)组。液质联用技术检测HQDG的主要化学成分。左侧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观察脑血流变化;Zea Longa评分观察神经功能缺损情况;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损伤程度;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脑组织神经血管单元和自噬小体数量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C3、P62、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A(LAMP-2A)、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肌细胞增强因子2D(MEF2D)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62和LC3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升高(P<0.01),神经细胞大量坏死,细胞核溶解,细胞排列紊乱,自噬小体数量增多,脑组织中LC3、LAMP-2A、HSP70和MEF2D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6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model组相比,HQDG和XST组脑组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1),细胞损伤明显减轻,自噬小体进一步增多,脑组织中LAMP-2A、HSP70、MEF2D和P6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LC3-II/LC3-I比值升高(P<0.05或P<0.01)。结论:HQDG可通过激活巨自噬、下调CMA减轻大鼠脑I/R损伤,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当归复方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巨自噬 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当归对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术后兔软骨细胞凋亡及Bax、caspase-3/9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董万涛 杨攀 +5 位作者 杨秀娟 邱世明 袁鹏 刘静怡 黄九妹 周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88-2294,共7页
目的 通过观察黄芪-当归对软骨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探讨黄芪-当归对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成活的影响。方法 4月龄新西兰白兔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黄芪当归5:1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雌雄互为供体与受体... 目的 通过观察黄芪-当归对软骨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探讨黄芪-当归对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成活的影响。方法 4月龄新西兰白兔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黄芪当归5:1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雌雄互为供体与受体,进行膝关节骨软骨交叉移植造模。药物干预8周后取材,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番红-O染色、免疫组化染色、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当归5:1组、阳性组移植修复部位愈合较好,软骨细胞形态趋于正常,分裂增殖明显;蛋白多糖沉积增多,Ⅱ型胶原含量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其余组Bax、caspase-3、caspase-9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 <0.05)。结论 黄芪-当归可促进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成活,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胶原蛋白的产生、促进软骨细胞增殖与抑制软骨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当归药对 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 Ⅱ型胶原 BAX CASPASE-3 CASPASE-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归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文娟 马善波 +5 位作者 鹿纹菲 崔东晓 徐顶巧 乐世俊 曹蔚 唐于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651-1658,共8页
黄芪-当归配伍为经典补气养血药对,多糖是其重要药效物质。本研究从芪归药对中分离纯化获得6种芪归多糖,CCK-8实验筛选发现其中两种AAPS-1a和AAPS-3a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肺癌细胞A549抑制作用显著,对HCT116增殖抑制作用最强,IC_(50)... 黄芪-当归配伍为经典补气养血药对,多糖是其重要药效物质。本研究从芪归药对中分离纯化获得6种芪归多糖,CCK-8实验筛选发现其中两种AAPS-1a和AAPS-3a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肺癌细胞A549抑制作用显著,对HCT116增殖抑制作用最强,IC_(50)值分别为(47.59±1.3)μg/mL和(18.33±2.5)μg/mL;对A549增值抑制作用次之,IC_(50)值分别为(52.12±1.1)μg/mL和(170.21±2.3)μg/mL。同时,AAPS-1a和AAPS-3a显著诱导HCT116和A549细胞发生凋亡,HCT116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4%和46.5%;A549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3%和33.0%。结构特征分析表明,AAPS-1a和AAPS-3a为分子量分别为7.3×10^(5)、8.5×10^(4)Da的均一多糖。本研究从芪归药对中筛选获得具有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芪归均一多糖,为阐明芪归多糖抗肿瘤结构基础研究提供重要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当归药对 芪归多糖 分离纯化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