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黄连药对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匡秀华 黄慧敏 +3 位作者 龚秀文 张琪 谷亚慧 李利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5-1013,共9页
为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究黄芩-黄连药对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从TCMSP、PubChem和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黄芩-黄连药对的活性成分及相对应的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取TGEV靶点,采用Cytoscape构建药物-活性... 为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究黄芩-黄连药对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从TCMSP、PubChem和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黄芩-黄连药对的活性成分及相对应的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取TGEV靶点,采用Cytoscape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疾病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与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芩-黄连药对提取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检测黄芩-黄连药对在TGEV感染细胞过程中的影响,利用RTqPCR检测相关靶点CASP3、STAT3和TNF 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共获得80个黄芩-黄连药对的有效作用靶点和479个TGEV靶点;药对与TGEV有交集的靶点27个;黄芩素、氧化小檗碱等是药对发挥药效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CASP3、STAT3和TNF等均是药对治疗TEG的靶点;GO功能富集显示药对治疗TGE包含磷酸化、蛋白水解等多种生物学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AGE-RAGE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是药对治疗TGE的重要信号通路;黄芩-黄连药对提取物浓度为3.2 mg/mL对TGEV感染的抑制作用显著(P<0.05),且使CASP3、STAT3和TNF mRNA的转录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上述结果首次证实黄芩-黄连药对治疗TGE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方式协同作用。本研究为临床应用和研发黄连解毒散和/或含黄芩-黄连成分治疗TGE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理学 黄芩-黄连药对 猪传染性胃肠炎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黄连药对防治D-半乳糖痴呆小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2
作者 章常华 刘彤彤 +5 位作者 邓可众 陈颖翀 林贵兵 叶荷平 涂秀英 盛军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4-529,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芩-黄连药对对D-半乳糖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每天1次,连续8周诱导小鼠痴呆模型,与此同时分别灌胃黄芩-黄连药对5、10、20 g生药/kg,吡拉西坦0.75 g/kg,正常... 目的研究黄芩-黄连药对对D-半乳糖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每天1次,连续8周诱导小鼠痴呆模型,与此同时分别灌胃黄芩-黄连药对5、10、20 g生药/kg,吡拉西坦0.75 g/kg,正常组给予等量蒸馏水。在给药后4、8周时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并于试验结束时测定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脑海马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 E)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连续注射D-半乳糖4、8周后,黄芩-黄连药对能显著缩短D-半乳糖痴呆小鼠在定向航行和空间探索的潜伏期(P<0.05或P<0.01)。连续注射D-半乳糖8周,黄芩-黄连药对可非常显著升高血浆SOD活性和降低MDA水平(P<0.01),同时,可降低脑组织Ach E活性,并升高GSH-Px活性(P<0.01)。结论黄芩-黄连药对对老年性痴呆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和增加脑海马组织乙酰胆碱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黄连药对 D-半乳糖 痴呆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