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化学物质对黄色梢小蠹野外诱集效果初报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守慧 原忠林 +3 位作者 王中钰 刘筱彧 高长启 王洪魁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27,39,共3页
采用从加拿大引进的人工合成的缓释性信息化合物诱芯和国产8漏斗式诱捕器,于2005年5月初至7月中旬在辽宁的千山进行了黄色梢小蠹诱捕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信息化合物所配置的3种诱芯组合2AP(2个α-蒎烯诱芯)、2AP+NL(壬醛诱芯)+TV(... 采用从加拿大引进的人工合成的缓释性信息化合物诱芯和国产8漏斗式诱捕器,于2005年5月初至7月中旬在辽宁的千山进行了黄色梢小蠹诱捕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信息化合物所配置的3种诱芯组合2AP(2个α-蒎烯诱芯)、2AP+NL(壬醛诱芯)+TV(反式马鞭草烯醇诱芯)、2AP+NL+MT(桃金娘烯醇)+TV平均每天每个诱捕器都能诱到100头左右的黄色梢小蠹,各诱芯组合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其中2AP组合,即2个α-蒎烯诱芯的组合价格成本最低,应该是生产实用的最佳信息化合物诱芯候选;这一结果同时揭示出在引诱黄色梢小蠹的过程中壬醛、反式马鞭草烯醇、桃金娘烯醇这3种成分对α-蒎烯没有增效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梢小蠹 信息化学物质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信息化学物质对4种松树小蠹虫的野外诱集效果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孙守慧 原忠林 +5 位作者 王中钰 刘筱彧 高长启 宋丽文 葛芳 李从心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0-743,共4页
为了对小蠹虫进行野外监测和防治,采用人工合成的缓释性信息化合物诱芯和国产漏斗式诱捕器,研究了α-蒎烯(Alpha-pinene,AP)、壬醛(nonanal,NL)、反式马鞭草烯醇(Trans-verbernol,TV)和桃金娘烯醇(myrtenol,MT)信息化学物质对黄色梢小... 为了对小蠹虫进行野外监测和防治,采用人工合成的缓释性信息化合物诱芯和国产漏斗式诱捕器,研究了α-蒎烯(Alpha-pinene,AP)、壬醛(nonanal,NL)、反式马鞭草烯醇(Trans-verbernol,TV)和桃金娘烯醇(myrtenol,MT)信息化学物质对黄色梢小蠹、纵坑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和红松根小蠹4种松树小蠹虫的林间诱集效果。结果表明:信息化学物质处理对4种小蠹虫的诱集效果显著,2AP诱芯对黄色梢小蠹的诱集量(17.5头)显著高于CK和其他处理,诱集效果最好,是CK的25倍;信息化学物质处理对纵坑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和红松根小蠹的诱集量显著高于CK,不同信息化学物质处理间诱集量差异不显著;2AP+NL+TV诱芯对纵坑切梢小蠹的诱集量最高,诱集效果是CK的612倍;2AP+NL+TV诱芯对横坑切梢小蠹的诱集量最高,诱集效果是CK的1085倍;2AP+NL+MT+TV诱芯对红松根小蠹引诱效果最好,是对照的136倍。2005~2006年,千山风景区黄色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的虫口密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学物质 黄色梢小蠹 横坑切梢小 纵坑切梢小 红松根小蠹 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