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抗炎及抗菌作用 被引量:114
1
作者 王宇翎 张艳 +3 位作者 方明 李前进 江勤 明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8-350,共3页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抗炎及抗菌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模型、大鼠松节油气囊肉芽增生模型、新鲜蛋清诱导大鼠足爪肿胀模型、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试验和体外抗菌试验,观察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抗炎及抗菌作...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抗炎及抗菌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模型、大鼠松节油气囊肉芽增生模型、新鲜蛋清诱导大鼠足爪肿胀模型、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试验和体外抗菌试验,观察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抗炎及抗菌作用。结果白花蛇舌草总黄酮(15、30、60mg·kg-1)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和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总黄酮(12、24、48mg·kg-1)对大鼠松节油气囊肉芽增生和新鲜蛋清诱导大鼠足爪肿胀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体外,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对球菌和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和杀菌作用,且对球菌的作用优于杆菌。结论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具有抗炎及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草总 抗炎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宇翎 张艳 +1 位作者 李前进 林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22-1625,共4页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了小鼠肉瘤S180、EAC腹水型、肝癌HepA实体型移植肿瘤模型,观察FOD(0.5、1.0、5.0、10.0mg/kg)的体内抗肿瘤作用;采用体外试验观察FOD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 FOD(5.0、10.0 ...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了小鼠肉瘤S180、EAC腹水型、肝癌HepA实体型移植肿瘤模型,观察FOD(0.5、1.0、5.0、10.0mg/kg)的体内抗肿瘤作用;采用体外试验观察FOD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 FOD(5.0、10.0 mg/kg)对S180小鼠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FOD(1.0、5.0、10.0 mg/kg)对小鼠HepA实体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FOD对腹水型EAC小鼠无保护作用。FOD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值分别为MCF-7细胞92.8μg/ml;BEL-7407细胞147.7μg/ml;SMMC-7721细胞147.9μg/ml;BGC-823细胞241.3μg/ml;COLO-205细胞247.1μg/ml;Hep-2细胞284.8μg/ml;A549细胞323.4μg/ml;Hela细胞575.5μg/ml。结论 FOD具有一定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草总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42
3
作者 王宇翎 张艳 +3 位作者 方明 李前进 江勤 明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447,共4页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小鼠脾细胞IgM抗体形成,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小鼠血清IL- 2和IFN -γ含量以及观察对小鼠白细胞数量的影响,研究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 白花蛇舌草总黄...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小鼠脾细胞IgM抗体形成,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小鼠血清IL- 2和IFN -γ含量以及观察对小鼠白细胞数量的影响,研究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15、30、60mg·kg-1 )促进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由ConA或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并提高小鼠血清IL 2和IFN -γ的含量;白花蛇舌草总黄酮(60mg·kg-1 )促进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脏IgM抗体形成,并升高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或阿糖胞苷)所致的小鼠白细胞减少。结论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具有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草总 免疫调节 白细胞介素-2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对TGF-β1诱导的肝癌MHCC97-H细胞EMT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彦兵 朱娇 +3 位作者 肖菊香 郭亚焕 廖子君 徐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9-282,306,共5页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对TGF-β1诱导肝癌细胞MHCC97-H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的逆转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TGF-β1诱导MHCC97-H细胞建立EMT模型,再将其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TGF-β1组、TGF-β1+FOD组、TGF-β1+5-FU组及TGF-...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对TGF-β1诱导肝癌细胞MHCC97-H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的逆转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TGF-β1诱导MHCC97-H细胞建立EMT模型,再将其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TGF-β1组、TGF-β1+FOD组、TGF-β1+5-FU组及TGF-β1+FOD+5-FU组,分别干预48h,Transwell侵袭小室法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细胞形态相比,TGF-β1诱导后细胞呈现明显的长梭形,且侵袭能力增强(P=0.02);给予药物处理后,TGF-β1+FOD组、TGF-β1+5-FU组细胞的穿透能力较TGF-β1组减弱(P=0.03、P=0.02),且联合用药组减弱程度更加明显(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GF-β1组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vimentin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TGF-β1+FOD组、TGF-β1+5-FU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有所上调(P=0.03、P=0.02),vimentin蛋白的表达有所下调(P=0.04、P=0.03),且联合组变化更为显著(P=0.01)。结论 FOD能够逆转TGF-β1诱导的肝癌MHCC97-H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GF-β1诱导的E-cadherin蛋白下调及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C97-H细胞 TGF-Β1 上皮间质转化 白花蛇草总 侵袭 E-CADHERIN VIMEN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对肝细胞癌干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姚博文 李亚昭 +5 位作者 廖子君 鲁叶 张祥 马婕群 李倩 张彦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9-395,共7页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对Huh7来源的肝细胞癌干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Huh7细胞系,通过流式分选技术筛选出Huh7细胞系中CD133阳性的干细胞(CD133^(+)-Huh7);流式分析术检测分选后CD133阳性细胞比例;Western blotting实...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对Huh7来源的肝细胞癌干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Huh7细胞系,通过流式分选技术筛选出Huh7细胞系中CD133阳性的干细胞(CD133^(+)-Huh7);流式分析术检测分选后CD133阳性细胞比例;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分选纯化前后细胞干性指标Nanog、Oct4、Sox2的表达。分别用0、50、100、400μg/mL FOD分别作用CD133^(+)-Huh7肝细胞癌干细胞24、48、72、96 h,应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变化;Annexin V-PE/7-AAD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比例,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53、FAS-FADD、抗凋亡蛋白Bcl-2、促凋亡蛋白Bax及凋亡指标Cleaved-Caspae3等凋亡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纯化后的Huh7细胞的干性标志物Nanog、Oct4、Sox2表达更高。100μg/mL FOD刺激CD133^(+)-Huh7干细胞72 h,CCK8实验结果显示其细胞增殖较阴性对照组(0μg/mL处理组)降低(P<0.05),平板克隆实验亦显示其细胞增殖变弱;细胞凋亡比例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而促凋亡蛋白Bax以及凋亡指标Cleaved-Caspae3的蛋白表达升高,p53、FAS、FADD通路显著上调。结论FOD可显著抑制CD133^(+)-Huh7肝细胞癌干细胞增殖,并显著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干细胞 白花蛇草总酮(FOD)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增殖、凋亡及干性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姚博文 李亚昭 +4 位作者 李静宇 李超逸 鲁叶 马婕群 张彦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0-885,共6页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干性的影响。方法培养MDA-MB-231细胞系,分别用0、100、200、400μg/mL FOD作用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不同时间(24、48、72 h),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其对细...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干性的影响。方法培养MDA-MB-231细胞系,分别用0、100、200、400μg/mL FOD作用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不同时间(24、48、72 h),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平板克隆试验检测各组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变化;Annexin V-PE/7-AAD法检测各组MDA-MB-231细胞凋亡比例,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cl2、Bax及凋亡指标cleaved-caspae3等凋亡通路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检测CD44+/CD24-乳腺癌细胞干性,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干性肿瘤指标Nanog、Sox2、Oct4的表达量。结果CCK8实验显示,400μg/mL FOD作用72 h(FOD组)后细胞增殖较阴性对照组(DMSO组)受到明显抑制(P<0.05);平板克隆试验显示,药物干预组细胞增殖下降(P<0.05);经400μg/mL FOD处理的MDA-MB-231干性标志物Nanog、Oct4、Sox2表达更低(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FOD组细胞凋亡比例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而促凋亡蛋白Bax及凋亡指标cleaved-caspae3的蛋白表达升高,FOD处理后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干性改变,通路蛋白Akt及GSK3β磷酸化受到抑制,β-catenin表达降低。结论FOD可明显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干性,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干细胞 白花蛇草总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牛舌草总黄酮及四种化学成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滕亮 李蒙华 马桂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9-416,共8页
目的探讨意大利牛舌草总黄酮及四种化学成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ypoxia-reoxygenation,H/R)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并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组,建立H/R模型,给药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总黄酮及四种化... 目的探讨意大利牛舌草总黄酮及四种化学成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ypoxia-reoxygenation,H/R)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并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组,建立H/R模型,给药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总黄酮及四种化学成分均能增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的存活率(P<0.01),降低LDH漏出量(P<0.01),减少细胞内MDA的含量(P<0.01),且SOD活力显著性提高(P<0.01),可显著降低心肌细胞早期凋亡指数,提高线粒体膜电位(P<0.01)。给药组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激活受到抑制,Bax/Bcl-2比例明显降低(P<0.01),Beclin-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而p62表达上调(P<0.01),焦亡相关蛋白NLRP3、IL-1β以及GSDMD明显降低(P<0.01)。结论意大利牛舌草总黄酮及四种化学成分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及心肌细胞的过度自噬,缓解细胞焦亡,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轻H/R对心肌细胞造成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牛草总 化学成分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舌草总黄酮通过ROS/TXNIP/NLRP3抑制炎症小体活化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6
8
作者 阴苏月 姜瑜 +3 位作者 王丹姝 燕柳艳 王守宝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02-802,共1页
目的考察牛舌草总黄酮(TF)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炎症小体活化和活性氧/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ROS/TXNIP/NLRP3)通路是否参与其中。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制备小鼠I/R损伤模型。将模型制备成... 目的考察牛舌草总黄酮(TF)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炎症小体活化和活性氧/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ROS/TXNIP/NLRP3)通路是否参与其中。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制备小鼠I/R损伤模型。将模型制备成功的30只小鼠随机分为I/R模型组和I/R+TF(30和100 mg·kg^(-1))处理组,再灌同时给予生理盐水或TF。于再灌注24 h时,检测小鼠心功能,测定心肌梗死范围和血清心肌酶谱,心肌冰冻切片染色观察ROS水平,Western印迹法分析NLRP3炎症小体活化以及TXNIP与NLRP3相互作用的变化。结果TF 30和100 mg·kg^(-1)均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肌梗死范围,降低血清心肌酶水平。另外,TF处理减少心肌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含量,降低心肌ROS水平。TF 30和100 mg·kg^(-1)均显著降低TXNIP、NLRP3、活化的胱天蛋白酶1和活化的IL^(-1)β,并抑制TXNIP与NLRP3相互作用。结论TF通过抑制ROS/TXNIP/NLRP3通路减轻NLRP3炎症小体活化,从而发挥抗心肌I/R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总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NLRP3炎症小体 活性氧 TXNIP/NLR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图像的中医舌色分级量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冬 庞稳泰 +2 位作者 王可仪 杨丰文 张俊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25-1930,共6页
目的中医舌诊在疾病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研究结果并不适用于临床疗效评价中。本研究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对舌色进行了特征提取和颜色等级量化研究,使其适用于舌色量化描述。方法制定纳入排除标准,获取400-1000 nm的128个... 目的中医舌诊在疾病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研究结果并不适用于临床疗效评价中。本研究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对舌色进行了特征提取和颜色等级量化研究,使其适用于舌色量化描述。方法制定纳入排除标准,获取400-1000 nm的128个不同光谱波长的舌象高光谱图像,通过中医临床专家对红舌与黄苔进行4种不同颜色程度(轻度、中度、重度、严重)的判别,最后建立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红舌与黄苔等级量化预测模型。结果不同颜色程度等级的红舌与黄苔在高光谱曲线特征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可以作为颜色等级量化的基础,借助主成分分析+随机森林模型能够实现85.79%和88.34%的红舌与黄苔不同颜色等级的预测。结论借助高光谱图像数据特征与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舌色的不同颜色等级预测,取得了较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高光谱特征 指标量化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的中医诊断术
10
作者 李阳辉 《湖南农业》 1995年第12期13-13,共1页
卧势 伏卧,示有热;侧卧四肢伸直,头靠地,示有病。 站势 三脚落地,示一脚有病;前肢张开站立,为心肺有病;前肢站高、后肢站低,为胸腔积水;四肢张开,多为腹内痛;站时腰向一边偏及凹下,为一侧肾痛;
关键词 中医诊断 前肢 胸腔积水 肾痛 伏卧 头靠 四肢 破伤风 黄舌 脑包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H-NMR based metabolomics approach to evaluate effect of Cydonia oblanga Miller total flavonoid on atherosclerosis apoE(-/-) mice 被引量:1
11
作者 Ainiwaer WUMAIER Adili ABUDOUREHEMAN Wen-ting ZHOU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5-316,共2页
OBJECTIVE ~1H-NMR-based metabolomics approach was conducted to holistically explore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s of Cydonia oblanga Mill flavonoids(COMF) on high-fat diet induced Atherosclerosis(AS) apoE-/-mice.METHODS A... OBJECTIVE ~1H-NMR-based metabolomics approach was conducted to holistically explore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s of Cydonia oblanga Mill flavonoids(COMF) on high-fat diet induced Atherosclerosis(AS) apoE-/-mice.METHODS AS model was established on the 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 mice by high-fat diet.The ApoE-/-mice were split into 6 groups including control group,AS model group,COMF High dose(COMF-H) group,COMF medium dose(COMF-M) group,COMF Low dose(COMF-L) group and Simvastatin group as the positive control group.Serum samples from all groups were analyzed by ~1H-NMR technology and the OPLS-DA was conducted to distinguish the metabolic phenotypes.RESULT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serum levels of cholesterol,VLDL,leucine,isoleucine,valine,blood lipid,citrulline,methylamine,glucose,glycine,glycerol,myo-inositol,fructose,phenylalanine,unsaturated lipid,urea and other metabolites cont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while HDL,lactate,alanine,glutamate,glutamine,pyruvate,carnitine,citrate,choline conten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trend of metabolites in serum samples of COMF low,medium and high group was opposite to that of atherosclerosis mode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rough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se biomakers,amino acid metabolism,lipid metabolism,cholesterol metabolism,energy metabolism and inflammation reaction were considered as the most relevant pathological biomakers in the serum of AS mice.This study also demonstrates that COMF had the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n AS through partly reversing the lipid,cholesterol,amino acid,energy metabolism and Inflammation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 动脉硬化 治疗方法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九八年下半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诊断学试卷
12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9年第3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医诊断学 黑龙江省 临床表现 畏寒肢冷 大肠湿热证 下半年 红苔 神疲乏力 多项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