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种植密度对黄淮海区域玉米品种叶片气孔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
史大坤
李方杰
魏锋
宋宾宾
常志杰
卫晓轶
刘俊恒
|
《中国种业》
|
2025 |
0 |
|
2
|
不同测墒补灌模式对黄淮海区域夏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邢晓飞
宋付朋
王祥峰
杨志峰
王文杰
秦涛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黄淮海区域现代夏玉米品种产量与养分吸收规律 |
程乙
刘鹏
刘玉文
庞尚水
董树亭
张吉旺
赵斌
任佰朝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4
|
|
4
|
黄淮海区域樱桃番茄玻璃温室智能化管理模式 |
杨宁
韩伟
李正军
秦竞
杜凯
王洛彩
孔令刚
郑国喜
|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5
|
黄淮海区域小麦、玉米双机收籽粒:实施措施及建议 |
郑天存
戴景瑞
马志强
邱军
邓士政
谷登斌
王天宇
|
《农学学报》
|
2016 |
23
|
|
6
|
种植密度对黄淮海区域部分玉米品种抗倒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
史大坤
魏锋
张玉红
洪德峰
马俊峰
卫晓轶
李方杰
张雪海
郑秋道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3 |
7
|
|
7
|
黄淮海区域夏玉米生育期水分供需矛盾与抗旱种植技术研究 |
毕明
李福海
王秀兰
郝玲玲
刘建栋
毕建杰
|
《园艺与种苗》
CAS
|
2012 |
14
|
|
8
|
秸秆还田方式对黄淮海区域小麦-玉米轮作制农田土壤周年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李新华
董红云
朱振林
杨丽萍
贾曦
郭洪海
|
《土壤与作物》
|
2019 |
4
|
|
9
|
黄淮海区域小麦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
宋中央
|
《种子科技》
|
2019 |
1
|
|
10
|
黄淮海夏大豆品种比较研究 |
徐泽茹
胡铁欢
代雨宾
曹金锋
王茹芳
卢思慧
高广居
吴凤训
|
《河北农业科学》
|
2009 |
7
|
|
11
|
我国区域干旱特征及干旱灾害应对措施分析 |
方红远
甘升伟
余莹莹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5
|
|
12
|
北方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张书永
|
《现代农村科技》
|
2022 |
1
|
|
13
|
高产 多抗玉米新品种石玉13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
邱红伟
冯兵伟
赵勇
冯健英
|
《现代农村科技》
|
2020 |
0 |
|
14
|
洁田玉助力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的推广 |
乔艳辉
高秀芬
张冉
刘磊
杜力宾
|
《河北农机》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