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海3号”新品种的培育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健 何玉英 +3 位作者 王清印 刘萍 李吉涛 王学忠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6,共6页
2006年收集中国对虾"黄海1号"保种群以及海州湾、莱州湾2个野生群体为基础群体构建核心育种群,采用群体选育技术以仔虾Ⅰ期耐氨氮胁迫成活率和收获时对虾体重为选育指标,经过连续5代选育,培育出中国对虾"黄海3号"... 2006年收集中国对虾"黄海1号"保种群以及海州湾、莱州湾2个野生群体为基础群体构建核心育种群,采用群体选育技术以仔虾Ⅰ期耐氨氮胁迫成活率和收获时对虾体重为选育指标,经过连续5代选育,培育出中国对虾"黄海3号"新品种。新品种耐氨氮胁迫能力强,仔虾Ⅰ期成活率较商品苗种提高21.2%,养殖成活率提高15.2%;生长速度快,收获对虾平均体重较商品苗种提高11.8%。AFLP技术分析获得5代选育群体的平均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2.28%、40.64%、40.32%、39.95%和38.05%。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选育时间的延长,世代之间的分化逐渐降低,群体的遗传结构开始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群体选育 黄海3号 氨氮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