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浦滨江绿道骑行环境感知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刘颂 李菀辰 丛楷昕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第4期39-43,60,共6页
文章选取上海市黄浦滨江骑行道中的陆家嘴段及世博公园段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骑行环境感知评价指标体系,运用IPA方法,从重要性与满意度两个维度针对骑行者在骑行环境的整体感知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骑行者对环境感知的重要性程度排序依次... 文章选取上海市黄浦滨江骑行道中的陆家嘴段及世博公园段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骑行环境感知评价指标体系,运用IPA方法,从重要性与满意度两个维度针对骑行者在骑行环境的整体感知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骑行者对环境感知的重要性程度排序依次是安全性>舒适性>连续性>方便性>趣味性;满意程度排序依次是安全性>舒适性>趣味性>连续性>方便性,其中,对夜间照明、专用车道以及人行与车行物理分隔3项要素心理落差最大。结合现场观察与测度分析,对绿道骑行环境优化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感知 IPA 骑行环境 绿道 黄浦滨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市黄浦江滨水区为例 被引量:56
2
作者 刘颂 赖思琪 《风景园林》 2021年第3期75-81,共7页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其活力是城市空间品质的外在体现。首先,以上海黄浦江滨水区为例,通过建立基于多源数据的公共空间活力的定量测度方法,发现黄浦江滨水空间活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各类环境影响因素对滨...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其活力是城市空间品质的外在体现。首先,以上海黄浦江滨水区为例,通过建立基于多源数据的公共空间活力的定量测度方法,发现黄浦江滨水空间活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各类环境影响因素对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程度,继而确定主导的环境影响因素。其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绿地率、公共服务设施密度、文化设施密度、车行道路网密度、慢行道可达性、周边商业设施密度、周边常住人口密度以及周边景点密度等对滨水公共空间活力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最后提出了提升城市滨水空间活力的规划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共空间活力测度 多源数据 环境影响因素 黄浦滨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