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宁黄泛平原水土流失区土体渗透破坏模型试验研究
1
作者 刘明玉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5年第3期105-110,共6页
为了研究济宁黄泛平原水土流失区土体渗透破坏特征,基于渗流运动理论,研发土样渗透模拟试验装置,并开展不同级配下、不同含水率的土样渗透破坏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级配直接决定试样是否会出现渗透破坏,而级配不良的试样在含水率较高时... 为了研究济宁黄泛平原水土流失区土体渗透破坏特征,基于渗流运动理论,研发土样渗透模拟试验装置,并开展不同级配下、不同含水率的土样渗透破坏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级配直接决定试样是否会出现渗透破坏,而级配不良的试样在含水率较高时易出现颗粒流失量过大。随着水力梯度增大,土样孔隙减少,但渗透破坏试样孔隙比会突增,则可作为预判试样管涌破坏的前兆;不同含水率试样间孔隙比差异体现在高水力梯度作用下。渗透系数时间演化关系具有指数函数特征,渗透系数随水力梯度为递减,但降幅仅局限于一定水力梯度区间。级配良好的试样渗透系数显著高于级配不良试样。土样渗透破坏始于端部,端部细小颗粒迁移、流动至底部后,最终发生渗透失稳破坏。研究结果可为土样渗透侵蚀破坏及渗透试验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 渗透破坏 试验 黄泛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泛平原现存十四古城“城-湖风景”的结构体系与营造方法
2
作者 仇渊勋 王瑞琦 李雄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4,共7页
【目的】黄河善淤、善决、善徒的水文特性,塑造了黄泛平原古城普遍性的城-湖风景体系,以这类城-湖风景为研究对象,探讨古代水利设施干预水文过程,应对黄河洪涝灾害,进而重塑区域风景的历史经验。【方法】将方志信息挖掘与地理空间分析... 【目的】黄河善淤、善决、善徒的水文特性,塑造了黄泛平原古城普遍性的城-湖风景体系,以这类城-湖风景为研究对象,探讨古代水利设施干预水文过程,应对黄河洪涝灾害,进而重塑区域风景的历史经验。【方法】将方志信息挖掘与地理空间分析相结合,研究城-湖风景的形成背景、结构体系与营造方法。【结果】1)分析了城-湖风景的形成背景——即黄泛平原洪涝灾害的根源与特征。2)归纳了城-湖风景的结构体系特征:具有墙、堤、湖、塘、沟的构成要素;呈现外圆内方、城市盆地的空间格局;具备防阻蓄导、兼具产游的功能内涵。3)总结了城-湖风景的营造方法序列——(1)居高傍水,选址定城;(2)顺应水势,围墙筑堤;(3)湖塘渐成,沟渠疏导;(4)逐水而居,四围览胜;(5)湮城为湖,虚实相生。【结论】黄泛平原古城在洪涝灾害与人工水利干预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城-湖风景,其结构体系、营造方法对于当代城市风景的建设、城与水关系的健康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区域水系统 洪涝适应 结构 风景营造 黄泛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适应性视角下的黄泛平原历史城镇空间营建研究
3
作者 谷岩 陈方方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4年第11期112-113,共2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城镇空间的健康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本文聚焦水适应性视角,系统剖析黄泛平原历史城镇的空间布局与营建特征,涵盖城水格局、平面形态、街巷结构及空间节点等维度,提炼出黄泛平原历史城镇在水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城镇空间的健康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本文聚焦水适应性视角,系统剖析黄泛平原历史城镇的空间布局与营建特征,涵盖城水格局、平面形态、街巷结构及空间节点等维度,提炼出黄泛平原历史城镇在水适应性框架下,空间营建的共通性原则及其展现的空间特质,挖掘并阐释其中蕴含的低影响、高适应性的空间营造智慧,以期增进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认知,为当前及未来的城市空间规划与更新改造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营建 水适应性 历史城镇 黄泛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泛平原风沙区不同造林年限林地土壤风蚀与理化性质的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姬生勋 刘玉涛 +2 位作者 董智 李红丽 刘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8-161,167,共5页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黄泛平原风沙区不同造林年限林地的土壤风蚀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土壤风蚀深度随着造林年限的延长而降低,1 a、3 a造林地整体呈风蚀状态,分属于中度与轻度风蚀,5 a造林地蚀积平衡,为微度风蚀,8 a造林地...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黄泛平原风沙区不同造林年限林地的土壤风蚀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土壤风蚀深度随着造林年限的延长而降低,1 a、3 a造林地整体呈风蚀状态,分属于中度与轻度风蚀,5 a造林地蚀积平衡,为微度风蚀,8 a造林地以堆积为主。各林地在不同月份间的蚀积状况不同,1 a造林地各月均为风蚀状态,8 a造林地仅在1月、2月有轻微风蚀。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呈降低趋势,而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呈增大趋势,但造林5 a后,这一趋势减缓并趋于稳定。林地内微地形起伏造成行间风蚀深度、容重、非毛管孔隙大于树下,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含水量小于树下。该研究可为林地经营及其风蚀防治、土壤改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泛平原风沙区 人工造林 造林年限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风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泛平原古城“环城湖”与城市防洪减灾 被引量:7
5
作者 许继清 韦峰 胡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4,6,共3页
以黄泛平原为研究背景,以该地域内形态相似的"环城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构成要素、历史成因、演变过程、空间格局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环城湖"在黄河洪水与泥沙作用下的生成机制与演变规律。认为:古城"环城... 以黄泛平原为研究背景,以该地域内形态相似的"环城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构成要素、历史成因、演变过程、空间格局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环城湖"在黄河洪水与泥沙作用下的生成机制与演变规律。认为:古城"环城湖"是特定自然条件下黄河泛滥引起生态环境改变与古代城市营建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古城营建过程中承担着泄洪、排涝等防洪减灾功能,并在当今城市建设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充分了解古城"环城湖"的形成过程与演变机制,才能重新认识和定位"环城湖"的当代价值,从本质上把握古城"环城湖"的特色与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减灾 环城湖 古代城市 黄泛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泛平原中低产田水土资源优化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昕 刘建强 贾永政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47,共3页
介绍了在黄泛平原采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法进行水土资源优化分析计算的方法 ,该方法以区域净效益最大为主目标 ,以资金投入最省为分目标 ,以可耕地面积、分区可供水量、总可利用水量、资金及作物种植面积等为约束条件 。
关键词 黄泛平原 中低产田 水土资源优化 多目标线性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建设对黄泛平原盐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姚占勇 高慧 郝连娟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30,共6页
黄泛平原盐碱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脆弱特征,公路建设势必对区域内沿线生态环境产生强烈影响。结合滨(州)-德(州)高速公路的建设,建立了黄泛平原盐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脆弱度指数EFI评价滨州段生态环境脆... 黄泛平原盐碱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脆弱特征,公路建设势必对区域内沿线生态环境产生强烈影响。结合滨(州)-德(州)高速公路的建设,建立了黄泛平原盐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脆弱度指数EFI评价滨州段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认为,无棣、沾化县的生态环境脆弱性为严重脆弱,阳信县生态环境脆弱性为中度脆弱。建立了公路建设对脆弱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影响程度指数CI分析了滨德高速公路建设对路域脆弱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滨德高速公路建设对路域300 m范围内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盐碱荒草地>林地>农田>园地>坑洼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公路建设影响 综合评价 黄泛平原盐碱区 脆弱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黄泛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马龙 冯超臣 《山东国土资源》 2014年第2期43-46,共4页
对菏泽黄泛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采用地下水开采潜力指数法来分析开采程度的强弱,判定其开采潜力。全区浅层地下水尚处于正均衡状态,属有开采潜力区。为保持区内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全区按照科学合理的采、补、... 对菏泽黄泛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采用地下水开采潜力指数法来分析开采程度的强弱,判定其开采潜力。全区浅层地下水尚处于正均衡状态,属有开采潜力区。为保持区内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全区按照科学合理的采、补、控、改等原则分为增源区、增采区、节水区和咸水改造利用区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泛平原 浅层地下水 潜力分析 菏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黄泛平原区节水灌溉模式探讨
9
作者 李璨 陈秀梅 王建众 《山东水利》 2019年第11期12-13,共2页
以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农业灌溉为例,在分析该区域农业用水现状基础上,因地制宜,提出多水源并用,管灌渠灌结合的灌溉模式,对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推动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 以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农业灌溉为例,在分析该区域农业用水现状基础上,因地制宜,提出多水源并用,管灌渠灌结合的灌溉模式,对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推动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为山东黄泛平原区农业灌溉模式选择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泛平原 节水灌溉 农业节水 灌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泥生物质炭对豫东黄泛平原风沙土耕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尤俊坚 谢凯旋 +4 位作者 孙蕾 刘霞 胡续礼 苏新宇 吴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7,共6页
为探讨城市污泥生物质炭对风沙土耕地作物产量、土壤有机碳及其矿化的影响,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20(B20),40(B40),60(B60) t/hm2生物质炭、无机肥(NPK)、对照(CK),以一级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对5个处理的土壤样品进行了室... 为探讨城市污泥生物质炭对风沙土耕地作物产量、土壤有机碳及其矿化的影响,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20(B20),40(B40),60(B60) t/hm2生物质炭、无机肥(NPK)、对照(CK),以一级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对5个处理的土壤样品进行了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1)与CK相比,不同施量生物质炭处理较CK产量提高了21.30%,51.88%,41.06%,有机碳含量提高了18.30%,21.84%,29.62%。(2)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培养时间的动态变化特征呈对数函数关系,培养初期矿化速率先上升,之后迅速下降,最终趋于稳定,培养49 d后,NPK处理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最高,达到645.50 mg/kg,B40,B60次之,为449.53,401.33 mg/kg。(3)风沙土土壤有机碳矿化动态变化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供试土壤潜在有机碳矿化库(Cp)和矿化速率常数(k)较高,分别为0.26~0.66 g/kg和(0.008 6~0.013 4)/d,与CK处理相比,B40,B60,NPK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率提高55.93%~150.37%。上述结果显示豫东黄泛平原风沙土施用生物质炭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对比NPK处理,减小了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矿化率,增强土壤固碳能力,以40 t/hm2处理的效果更佳。研究结果可为豫东黄泛平原风沙土土壤碳储量增加、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东黄泛平原 风沙土 城市污泥生物质炭 有机碳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泛平原风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磊 曹文华 +2 位作者 李鑫浩 张渤研 张传杰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94-101,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率对降水的响应及其时间稳定性,提高区域土地生产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方法】在黄泛平原风沙区设置3种试验处理,分别为:耕作区(T1处理)、裸地区(T2处理)、自然恢复区(T3处理),在2016―2019...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率对降水的响应及其时间稳定性,提高区域土地生产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方法】在黄泛平原风沙区设置3种试验处理,分别为:耕作区(T1处理)、裸地区(T2处理)、自然恢复区(T3处理),在2016―2019年针对0~5、5~10cm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率和当地降雨量进行动态监测,统计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以及对降水的响应,并采用相对差分法分析土壤含水率的时间稳定性。【结果】(1)整个监测期土壤含水率呈T3处理>T1处理>T2处理,0~5、5~10 cm土壤平均含水率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与降水量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含水率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加,降水量越大,土壤含水率增加越明显,当累计降水量不足60 mm时,0~5 cm土壤含水率对降水的响应更为明显,而当累计降水量大于60 mm时,降水主要作用于5~10 cm土层;(3)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的时间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T1、T2处理的0~5 cm土层土壤含水率相对差分的标准差(SDRD)、时间稳定性指数(ITS)相比5~10 cm土壤含水率较大,时间稳定性差,而T3处理的0~5 cm土壤水分SDRD和ITS相对较小,时间稳定性强。相同土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也存在显著差异,0~5 cm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T3处理>T2处理>T1处理;5~10 cm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T2处理>T1处理>T3处理。【结论】T3处理在土壤表层水分保持方面优于T1、T2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率 降水 时间稳定性 土地利用方式 黄泛平原风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宁市黄泛平原区的地下水灌溉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雪芹 陈吉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0年第7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黄泛平原 地下水 农田灌溉 微咸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宁市黄泛平原、山前冲积平原区地下水位变化与降水量关系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颜廷方 邵泽刚 +3 位作者 朱新庆 李平 叶宁 谷传民 《山东水利》 2003年第8期20-20,共1页
济宁市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多年平均降雨量701.2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550mm.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年内降水量约72.3%以上集中在汛期(6~9月),年际变化常出现连丰连枯现... 济宁市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多年平均降雨量701.2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550mm.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年内降水量约72.3%以上集中在汛期(6~9月),年际变化常出现连丰连枯现象,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济宁 地下水 水位 降水量 黄泛平原 山前冲积平原 动态变化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泛平原区(1∶25万济南幅)浅层孔隙水多年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常锁 王少娟 +2 位作者 张海林 游其军 秦品瑞 《山东国土资源》 2011年第1期11-15,共5页
分析济南幅黄泛平原区浅层孔隙水的补给来源、地下水流场形态变化、地下水排泄途径及水化学多年变化特征,并结合区内浅层地下水开采强度资料综合研究认为,引起济南幅黄泛平原区浅层孔隙水动力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开采量的变化与天... 分析济南幅黄泛平原区浅层孔隙水的补给来源、地下水流场形态变化、地下水排泄途径及水化学多年变化特征,并结合区内浅层地下水开采强度资料综合研究认为,引起济南幅黄泛平原区浅层孔隙水动力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开采量的变化与天然补给源的减少。研究表明,局部水位下降甚至产生超采漏斗主要是由于地下水长期过量开采引起的,并对区域地下水流场形态影响较大,区内已形成地下水分水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孔隙水 水动力场 变化特征 济南幅 黄泛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泛平原结构性低液限土的先期固结压力确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史翠英 寇婷 沙俊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6年第11期5-9,共5页
以黄泛区平原低液限土为研究对象,在对比、分析了原状土与重塑土的一维单向固结压缩曲线形态后认为:黄泛平原低液限土是一种具有结构性的土,且经试验结果证实土的结构强度较弱。经采用双对数坐标法和还原曲线法来确定土的结构屈服应力... 以黄泛区平原低液限土为研究对象,在对比、分析了原状土与重塑土的一维单向固结压缩曲线形态后认为:黄泛平原低液限土是一种具有结构性的土,且经试验结果证实土的结构强度较弱。经采用双对数坐标法和还原曲线法来确定土的结构屈服应力及先期固结压力,结果证实:1双对数坐标法同样适用于低液限土的结构屈服应力求解;2传统试验方法及Casagrande法确定结构性低液限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是不合适的;同时初步探讨了黄泛平原土的结构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泛平原 土的结构性 低液限土 先期固结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泛平原地区林下牛粪养殖蚯蚓技术要点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景亮 王慧 +3 位作者 关建民 张洪彬 蔡忠南 田会梅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第3期34-35,共2页
黄泛平原地区小型畜禽养殖厂众多,畜禽养殖粪便的不合理堆制,尤其是养牛厂粪便产生量大,成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养殖蚯蚓处理畜禽粪便是一种高效、生态的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方式,还能产生巨大的生态和经济社会效益。在山东省菏泽市... 黄泛平原地区小型畜禽养殖厂众多,畜禽养殖粪便的不合理堆制,尤其是养牛厂粪便产生量大,成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养殖蚯蚓处理畜禽粪便是一种高效、生态的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方式,还能产生巨大的生态和经济社会效益。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国有任屯林场实践出了一种更加生态和经济的林下养殖蚯蚓牛粪处理技术。经2019~2021年大面积推广试验,取得较好的效益。从场地选择、基料选择、养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总结,以期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牛粪 杨树 白蜡 黄泛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黄泛平原风沙区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开发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丛黎明 王立业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第16期144-145,共2页
明确了黄泛平原风沙区水土流失的特征以及水土流失的危害,对黄泛平原风沙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进行分析。希望今后黄泛平原风沙区能够通过系统性的治理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运用信息化手段预防、监督与管理以及结合市场... 明确了黄泛平原风沙区水土流失的特征以及水土流失的危害,对黄泛平原风沙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进行分析。希望今后黄泛平原风沙区能够通过系统性的治理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运用信息化手段预防、监督与管理以及结合市场需求促进水土保持产品向商品转化,获得更良好、健康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泛平原 风沙区 水土流失 治理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泛平原风沙区生态建设的途径——以刘屯村为例
18
作者 季明川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1986年第4期42-44,共3页
黄泛平原风沙区,是世界高度沙漠化威胁区之一。如何治理风沙、建设生态环境、发展商品经济,山东省冠县刘屯村的从生态经济建设入手,治穷致富的经验,为风沙区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 农业经济结构 黄泛平原风沙区 农林牧 副工 林网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刘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黄泛平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与展望
19
作者 徐琼 连冠一 曹伟 《中外建筑》 2022年第10期93-97,共5页
村落的空间形态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之一,近些年随着国家层面对黄河流域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重视程度加深,以黄河流域为背景的村落相关研究再次被推至高潮。为了解黄河流域黄泛平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进展,运用文献统计分析和... 村落的空间形态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之一,近些年随着国家层面对黄河流域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重视程度加深,以黄河流域为背景的村落相关研究再次被推至高潮。为了解黄河流域黄泛平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进展,运用文献统计分析和内容分析法,梳理我国乡村聚落的研究历程、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及其他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现有研究多集中在黄河中、上游流域的村落空间形态及建筑形制方面,黄河下游流域豫鲁段的村落研究较少,不同地区的研究进展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不同时期的研究也存在内容差异和方法差异。未来研究应注重多学科融合,综合考虑多元因素对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的影响,加强量化分析方法与科技手段的结合,提供更科学、直观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黄泛平原 村落 空间形态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泛平原的林业发展与沙化治理
20
作者 庞树国 董金钢 何立志 《青海农林科技》 2003年第1期40-41,共2页
通过对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胡集沙区进行的调查分析 ,说明建立科学的林业结构可有效治理黄泛平原的沙化。
关键词 黄泛平原 林业 沙化治理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