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宁青段黄河经济带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春艳 白永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5,共4页
甘宁青段经济带地处黄河上游,是黄河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段富集了全带大部分的能源与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可观。文章首先确定了甘宁青段黄河经济带的战略地位,指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资源产地与交通枢纽,黄河经济带的生态环境屏... 甘宁青段经济带地处黄河上游,是黄河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段富集了全带大部分的能源与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可观。文章首先确定了甘宁青段黄河经济带的战略地位,指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资源产地与交通枢纽,黄河经济带的生态环境屏障和国防安全重镇,然后分析了它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的战略构想和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经济带 发展战略 甘肃 宁厦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空经济对区域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来自黄河经济带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2
作者 江求川 张锟 汤凯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3-71,共9页
黄河经济带绿色发展关系到我国“一江”“一河”区域战略布局和如何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协调推进的路子。采用黄河经济带2003—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和空间双重差分设计,研究临空经济与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因果关系。主要结果表明... 黄河经济带绿色发展关系到我国“一江”“一河”区域战略布局和如何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协调推进的路子。采用黄河经济带2003—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和空间双重差分设计,研究临空经济与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因果关系。主要结果表明:临空经济区发展水平提高会促进自身城市加快绿色发展,长期内会遏制周边地区的绿色发展。因此,建议构建以临空经济和主要港口为核心的立体式现代交通体系,但要注意临空经济城市与周边地市产业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带城市应科学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避免当地过快产业集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过度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经济带 临空经济 绿色发展效率 空间双重差分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和黄河经济带的比较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海杰 李奕非 王全景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9,共7页
以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和黄河经济带19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SBM模型和熵权法分别测度经济带制造业绿色转型和数字技术创新水平,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模型和门槛模型分析数字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 以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和黄河经济带19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SBM模型和熵权法分别测度经济带制造业绿色转型和数字技术创新水平,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模型和门槛模型分析数字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转型有促进作用,对黄河经济带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优化绿色创新投入和提高绿色创新产出是数字技术创新影响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渠道,但该作用机制在黄河经济带不显著。此外,数字技术创新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作用还受到环境规制水平和制造业规模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制造业绿色转型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长江经济带 黄河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经济带协调发展研究——评《复兴黄河文明:黄河经济带国际大通道可行性研究报告》
4
作者 李万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I0002-I0002,共1页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粮食、肉类产量在我国总产量中占比可达1/3。黄河流域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储量极其丰富,这使得黄河经济带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黄河经济带中的京津冀经济圈、中原城...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粮食、肉类产量在我国总产量中占比可达1/3。黄河流域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储量极其丰富,这使得黄河经济带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黄河经济带中的京津冀经济圈、中原城市群起步较早,收获了显著的发展成效。黄河上中游沿线各经济区块起步虽然较晚,但在西部开发战略持续进行的过程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济水平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经济 肉类产量 西部开发战略 黄河经济带 粮食产区 能源基地 国际大通道 中原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经济带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与长江经济带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文彬 唐德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30,共6页
以黄河经济带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和信息双重联系,应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经济带城市关联网络,从网络整体、凝聚子群及个体特征3个维度考察网络结构,使用QAP回归分析探究城市关联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长江经济带为... 以黄河经济带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和信息双重联系,应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经济带城市关联网络,从网络整体、凝聚子群及个体特征3个维度考察网络结构,使用QAP回归分析探究城市关联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长江经济带为横向参考,评估黄河经济带空间结构及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黄河经济带关联网络连通性良好,城市关联密切且稳定,具备构建经济带的可行性;城市关联强度分布较不均衡,表现出明显的“西疏东密”空间格局;初步形成了以西安、郑州、济南等为中心的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在中心性、接近性和中介性方面均表现出“极化”效应。回归分析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强度、劳动力数量、城市规模和科技投入水平对城市在网络中地位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 空间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QAP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经济带科技创新水平测度研究——基于DEA、SBM 被引量:2
6
作者 谷绍辉 王筱萍 《技术经济》 2011年第1期10-14,共5页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CCR模型、BCC模型对黄河经济带11个省市科技创新的相对效率进行测度;运用SBM模型对变量松弛的测度结果进行修正,并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目标改进;运用SBM超效率模型解决了具有相同效率值的不同省市的排序问题...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CCR模型、BCC模型对黄河经济带11个省市科技创新的相对效率进行测度;运用SBM模型对变量松弛的测度结果进行修正,并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目标改进;运用SBM超效率模型解决了具有相同效率值的不同省市的排序问题。得出结论如下:北京、天津、山东三省市表现出较高的技术有效性,其他8个省区(河北、山西、内蒙、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技术相对无效和规模相对无效;非SBM有效的决策单元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上游地区;黄河经济带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非SBM有效区域存在比较普遍的科技投入冗余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技术创新 创新管理 区域经济 黄河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经济带上游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冯丹蕾 刘明 刘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22,共10页
黄河经济带上游区域作为"一带一路"的"源头",向西关系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崛起和我国向西开放的进程;向东延伸与我国沿海经济带相连,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章选取黄河经济带上游区域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脱钩理论研... 黄河经济带上游区域作为"一带一路"的"源头",向西关系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崛起和我国向西开放的进程;向东延伸与我国沿海经济带相连,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章选取黄河经济带上游区域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脱钩理论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其次从人均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碳排放、城市化水平和服务化水平五个指标出发,分析经济增长影响碳排放的路径。研究发现:全国和黄河经济带上游区域脱钩拟合曲线趋势先向上、后向下,但黄河经济带上游区域脱钩指标值开始下降的时间晚、速度慢,说明其低碳经济发展程度落后于全国水平。经济增长通过两条路径影响碳排放:经济增长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具有促进效应,通过提高服务化水平对碳排放形成减弱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经济带 碳排放 脱钩理论 VAR模型 城市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经济带建设:意义、可行性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26
8
作者 张贡生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3-128,F0003,共7页
加快黄河经济带建设,既有助于对接“一带一路”,实现东、中、西部和南北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有助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和陆海统筹战略的贯彻落实。该区域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转型发展、城市群建设和密集的交通网络建设,... 加快黄河经济带建设,既有助于对接“一带一路”,实现东、中、西部和南北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有助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和陆海统筹战略的贯彻落实。该区域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转型发展、城市群建设和密集的交通网络建设,为该经济带建设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铺平了道路。因此建议:成立黄河经济带管委会,统筹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为切入点,制定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中长期规划;以绿色发展为顶层设计,绿色产业为核心,建设绿色经济带;以都市圈建设为支点,城市群建设为主体形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乡村振兴;设立黄河经济带发展基金,促进经济和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加快该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经济带 绿色产业 陆海统筹 绿色城镇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评《黄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振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I0003-I0004,共2页
黄河流域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还是重要的经济地带。黄河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面对黄河复杂的地貌环境,如何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不同的战略规划,是推动黄河经济带可持续发展中所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黄河流域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还是重要的经济地带。黄河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面对黄河复杂的地貌环境,如何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不同的战略规划,是推动黄河经济带可持续发展中所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新形势下,黄河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已不单是生态治理问题,而是同时面临区域协调发展、绿色转型发展、提升发展可持续性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经济带 区域协调发展 战略规划 可持续发展 地貌环境 生态屏障 绿色转型发展 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黄河经济带开发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友文 张占仓 +1 位作者 杨润山 杨春法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1-43,共3页
本文在简要介绍我国黄河经济带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具有良好开发条件的河南省黄河两岸地区的开发设想和总体模式,并对近期的开发工作和一些应予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河南省 黄河经济带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生态经济带玉米用水效率地区差异及空间收敛性分析——基于环境规制视角
11
作者 彭晓丹 孔令成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92-199,共8页
基于环境规制视角,将碳排放、面源污染、灰水足迹等纳入超效率SBM模型对2011—2020年黄河生态经济带地级市玉米用水效率进行测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杜宾模型对其地区差异及空间收敛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总体玉米用水... 基于环境规制视角,将碳排放、面源污染、灰水足迹等纳入超效率SBM模型对2011—2020年黄河生态经济带地级市玉米用水效率进行测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杜宾模型对其地区差异及空间收敛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总体玉米用水效率提升明显,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力;区域总体及内部差距逐渐扩大,区域间差异变动具有一致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β收敛趋势,但相关变量收敛显著性影响存在异质性。基于此,为了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环境规制下黄河生态经济带玉米用水效率及优化其空间布局,提出了加强动态检测,落实节水细则,推动区域协同,开展综合整治,加大技术投入,引导多方协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用水效率 地区差异 空间收敛性 黄河生态经济带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集聚与高质量发展——基于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地级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苏华 王威华 肖飒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35,共8页
本文通过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要素集聚作用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模型,并基于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带2003~2018年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人力资本集聚和基础要素禀赋集聚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总体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人... 本文通过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要素集聚作用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模型,并基于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带2003~2018年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人力资本集聚和基础要素禀赋集聚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总体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人力资本集聚和基础要素禀赋集聚对流域内城市具有显著的时间和空间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集聚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门槛效应,当人力资本集聚大于0.8970时,才会表现为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提出各地区应当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的禀赋条件,合理引导要素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带 门槛回归 高质量发展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经济带生态环境绩效评估及其提升路径 被引量:6
13
作者 鲁仕宝 尚毅梓 +1 位作者 王浩 廉志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5-242,249,共9页
黄河流域经济带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走廊,科学评估黄河流域经济带生态环境绩效水平,提高黄河流域沿线9省生态环境质量是实现黄河流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之一。运用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生态效率评估等研究方法,开展2012—2017年... 黄河流域经济带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走廊,科学评估黄河流域经济带生态环境绩效水平,提高黄河流域沿线9省生态环境质量是实现黄河流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之一。运用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生态效率评估等研究方法,开展2012—2017年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估。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经济带生态环境绩效水平总体呈现由较低水平不断提升的趋势;黄河沿线九省在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率系统层中有明显差异,生态环境质量系统层中,上游地区的最优;生态效率系统层中,中下游地区的生态效率最优且稳定。研究结果从生态系统修复功能、产业绿色发展和完善生态环境顶层制度设计3个方面提出加快推进黄河战略的实施,提升黄河流域经济带生态环境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经济带 环境绩效 评价体系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生态经济带滩涂资源开发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佳莹 朱玥玥 《现代农机》 2021年第5期23-24,共2页
随着土地的扩张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滩涂成为不可忽视的土地资源,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能有效加速农业动能转化、提升效益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文章对国内外滩涂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黄河生态发展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针... 随着土地的扩张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滩涂成为不可忽视的土地资源,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能有效加速农业动能转化、提升效益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文章对国内外滩涂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黄河生态发展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针对甘肃宁夏黄河生态治理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提出黄河生态经济带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开发 黄河生态经济带 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宁夏黄河经济构想的理论思考
15
作者 赖存理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0-36,共7页
为了振兴宁夏经济,自治区党委书记黄璜同志提出了发展宁夏黄河经济的战略构想。对于这个构想的实践意义及其可行性,许多实际部门的同志已经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本文仅在理论方面对它进行摄要分析。一、宁夏黄河经济构想的理论意义宁夏黄... 为了振兴宁夏经济,自治区党委书记黄璜同志提出了发展宁夏黄河经济的战略构想。对于这个构想的实践意义及其可行性,许多实际部门的同志已经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本文仅在理论方面对它进行摄要分析。一、宁夏黄河经济构想的理论意义宁夏黄河经济构想的总思路,是把宁夏经济和黄河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经济带 宁夏区情 宁夏经济 战略构想 经济发展战略 战略重点 优惠政策 城镇建设 总思路 地方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新世纪的战略选择——完善和优化青海经济发展战略断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敬尧 南雯夔 沃赛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1年第3期1-10,共10页
在欢庆中国共产党七十华诞的日子里,人们无不为青海四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欢欣鼓舞。然而,面对现实,青海的经济发展还很缓慢,亟待改变这种局面,特别是未来的10年对青海至关重要。我们要实现国民生产... 在欢庆中国共产党七十华诞的日子里,人们无不为青海四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欢欣鼓舞。然而,面对现实,青海的经济发展还很缓慢,亟待改变这种局面,特别是未来的10年对青海至关重要。我们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奋斗目标,为下一世纪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要实现“改革开放,治穷致富,开发资源,振兴青海”的经济发展战略。但是,如何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我省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以及学术界的同志们都在进行着艰辛的探索。本刊集中发表于敬尧等同志的三篇文章,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关心这个问题的讨论,推进其研究更有成效、更加深入,为青海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段 青海经济 经济 西藏 欧亚大陆桥 黄河经济带 战略选择 湟水流域 青藏 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城市建设新探——基于黄河三角洲崛起视角
17
作者 黄秉杰 杨磊 周德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年第7期95-98,共4页
作为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点,黄河三角洲的崛起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作为最后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与其他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不仅起步较晚,实力较弱,而且中心城市建设也不尽人意,直接制约了黄河三角洲... 作为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点,黄河三角洲的崛起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作为最后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与其他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不仅起步较晚,实力较弱,而且中心城市建设也不尽人意,直接制约了黄河三角洲的崛起进程。在此,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地处黄河入海口及其胜利油田所在地的东营市还只是一个新兴的中等城市,现有的经济实力还远不可与上海、广州等大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相提并论,无法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经济龙头带动整个黄河三角洲的崛起与振兴,对黄河流域的辐射更是无从谈起。可见,加快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建设确实任重而道远,这不仅是加快黄河三角洲崛起的核心所在,而且对于未来的黄河治理及其黄河流域的崛起与振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 黄河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整体开发战略的考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学鹏 刘朝臣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3-57,共5页
淮河流域是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的连接中枢,也是我国南北长江经济带与黄河经济带的经济结合枢纽,具有良好的区位、人才、科技、教育等优势。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从战略上对淮河流域进行整体开发的综合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建立健全相关... 淮河流域是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的连接中枢,也是我国南北长江经济带与黄河经济带的经济结合枢纽,具有良好的区位、人才、科技、教育等优势。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从战略上对淮河流域进行整体开发的综合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实施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采取因地而异的政策扶持措施等是淮河流域整体开发成功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整体性开发 和谐发展 发战略 优先发展战略 整体开发 黄河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 经济结合 法律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