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文化保护视域下豫剧传承与创新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常兴 郭晓辉 +1 位作者 朱妍 胡会欣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3-147,共5页
豫剧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豫剧故事也是黄河故事。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生活方式“快餐”化、经济生活城镇化、视听生活碎片化的时代,豫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产业弱小、阵地萎缩、空间挤压、革新缓慢等问题,因此... 豫剧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豫剧故事也是黄河故事。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生活方式“快餐”化、经济生活城镇化、视听生活碎片化的时代,豫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产业弱小、阵地萎缩、空间挤压、革新缓慢等问题,因此,豫剧人要增强市场意识,壮大豫剧产业,打造良好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加强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从而推动豫剧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豫剧 传承与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4
2
作者 田世民 赵何晶 夏厚杨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深入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实现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推动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向纵深推进、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深入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实现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推动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向纵深推进、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分析了新形势下黄河文化在研究、保护、传承、弘扬方面存在学科融合不足、联动机制不全、资源利用率不高、国际传播不够等问题,从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核阐释、时代价值挖掘、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体系架构、国际传播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新形势下深入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保护传承弘扬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黄河文化对当前人类文明跃升的价值贡献 被引量:2
3
作者 范玉刚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摇篮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重要表征,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重要特征与文化特质。黄河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入推进...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摇篮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重要表征,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重要特征与文化特质。黄河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创造属于时代的新文化,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理论思想资源。黄河文化在我们的血脉与文脉传承中,成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中所依托的重要力量。黄河文化多元一体的“大一统”观念与和合的文化理念追求,对于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并形成民族国家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时,黄河文化所孕育的包容性理念与和平价值追求,为新时代语境下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对当前人类文明跃升有着重要的方向性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人类文明跃升 中华文明 文化 文明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文化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阐释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庆柱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5-11,F0002,共8页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黄河流域中游地区作为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地之一,形成了中华五千多年不断裂文明史,这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体现。从古代都城布局形制的变化及“文官政治”“史...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黄河流域中游地区作为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地之一,形成了中华五千多年不断裂文明史,这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体现。从古代都城布局形制的变化及“文官政治”“史官政治”“贤明政治”中可以看到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绩。几千年来形成的黄帝祭祀成为中华文明“统一性”的物化载体;从考古发现与遗传学研究来看,中华民族具有共同的血缘基础;从统一性王朝名称与和亲文化来看,都彰显出民族融合及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都城建制来看,传承了中国传统的“中和”国家认同核心理念,反映出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凝聚力。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世界文化交流的贡献及域外宗教在中国的和平发展,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和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中华文明 突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文化的记忆建构:羊皮筏子的媒介实践
5
作者 陈新民 汪思梦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5期105-115,共11页
伴随着记忆理论中媒介向度的凸显,媒介成为记忆书写的方式之一。羊皮筏子不仅仅是西北地区特色的交通媒介和地域符号,更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鲜有研究将羊皮筏子这一媒介放在黄河文化记忆研究的中心地位予以考察。通过对历史... 伴随着记忆理论中媒介向度的凸显,媒介成为记忆书写的方式之一。羊皮筏子不仅仅是西北地区特色的交通媒介和地域符号,更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鲜有研究将羊皮筏子这一媒介放在黄河文化记忆研究的中心地位予以考察。通过对历史的追溯,曾发挥重要水运价值的羊皮筏子,如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其媒介角色发生嬗变,不但超越了物质技术意义上的交通媒介,而且成为中介各种交往关系、连接时空的记忆媒介。在媒介化实践中,羊皮筏子书写着黄河文化的记忆谱系,主要生成了文化记忆、回忆叙事、仪式记忆与空间记忆四种记忆资源,并搭建起“媒介—地方认同—文化延续”的记忆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皮筏子 黄河文化 媒介实践 文化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时代价值探析
6
作者 焦红强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1-85,91,共6页
黄河文化因承载中华文明的发展演进而生生不息,新时代传承治黄精神、创新治河理念,推动黄河文化的内涵不断发展,丰富了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黄河文化是新时代思政课坚定文化自信的宝贵财富,黄河文化的融入能够厚植思政课的中华文化底蕴... 黄河文化因承载中华文明的发展演进而生生不息,新时代传承治黄精神、创新治河理念,推动黄河文化的内涵不断发展,丰富了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黄河文化是新时代思政课坚定文化自信的宝贵财富,黄河文化的融入能够厚植思政课的中华文化底蕴,助力思政课塑造民族精神内核、讲好文化传承使命、诠释文化“两创”自信。水利高校应秉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理念,推动黄河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发展演进 黄河文化 高校思政课 文化自信 治黄精神 治河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焦作市黄河文化品牌塑造与传播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儒斐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5期117-119,共3页
城市品牌代表城市精神文明与风土人情,同时也是其文化内涵的延伸。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推广城市形象,更有利于打造具有丰富内涵的城市品牌。因此,塑造与传播城市文化品牌成为许多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一环。焦作市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节点城市... 城市品牌代表城市精神文明与风土人情,同时也是其文化内涵的延伸。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推广城市形象,更有利于打造具有丰富内涵的城市品牌。因此,塑造与传播城市文化品牌成为许多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一环。焦作市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节点城市,独特的地方风土人情与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焦作市黄河文化品牌的塑造与传播提供了丰厚的基础与灵感。在新时代讲好属于焦作的黄河故事,成为焦作市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核心优势。探讨地域文化与城市品牌塑造的关系,以焦作市黄河文化品牌塑造为例,为其进行SWOT分析,并从文化创意视域下探讨其塑造与传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城市品牌 文化创意 焦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黄河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梦杰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6-91,共6页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在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进程中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追溯中华民族历史缩影中的黄河与黄河文化,探讨以黄河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路径,不仅能够在思想层面对接重大国家战...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在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进程中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追溯中华民族历史缩影中的黄河与黄河文化,探讨以黄河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路径,不仅能够在思想层面对接重大国家战略,还积极响应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号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建设 黄河文化 文化使命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黄河文化符号的挖掘及传播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晓艳 温雅兴 曹海涛 《传媒论坛》 2024年第7期88-91,共4页
山东的黄河文化和历史渊源流长,无论是物质文化遗存还是精神文化遗存均内蕴并展现了黄河文化的魅力。基于符号学的视角,以黄河文化符号挖掘为切入点,从微观的内容、形式的立体呈现和传播的跨屏聚合三重维度,展开对山东黄河文化符号传播... 山东的黄河文化和历史渊源流长,无论是物质文化遗存还是精神文化遗存均内蕴并展现了黄河文化的魅力。基于符号学的视角,以黄河文化符号挖掘为切入点,从微观的内容、形式的立体呈现和传播的跨屏聚合三重维度,展开对山东黄河文化符号传播研究。建议利用新技术赋能,以“文化内核+现代表达”的文化创意方式,提升山东黄河文化认同的价值皈依和传播力度,创新黄河文化传播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黄河文化 文化符号 文化认同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文化影响下的焦作市乡村景观设计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冲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3期90-92,共3页
黄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眼于焦作市乡村景观设计,从黄河文化的角度来对豫北乡村景观设计做出探讨。为焦作市乡村景观设计的发展提出参考性建议。本文主要以黄河文化为主要依据,结合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因... 黄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眼于焦作市乡村景观设计,从黄河文化的角度来对豫北乡村景观设计做出探讨。为焦作市乡村景观设计的发展提出参考性建议。本文主要以黄河文化为主要依据,结合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与区域内乡村景观设计融合,促进其发展;分析黄河文化的内涵构成,探讨其在设计中的借鉴性,提升乡村景观设计的总体水平。通过分析焦作市乡村景观设计的现状发现其短板,在黄河文化的影响下提出对乡村景观设计的建议,提高地区乡村景观设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乡村景观 地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黄河文化元素为导向的益智玩具创新设计
11
作者 李南 《天工》 2024年第1期52-55,共4页
近年来,“国潮热”持续升温,涌现出大量以传统文化为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但玩具产品的设计开发却缺乏创造力。大多数玩具只是简单模仿或复制,缺乏对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创新应用。探究如何优化整合黄河文化资源,进行针对性与科学性为一体... 近年来,“国潮热”持续升温,涌现出大量以传统文化为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但玩具产品的设计开发却缺乏创造力。大多数玩具只是简单模仿或复制,缺乏对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创新应用。探究如何优化整合黄河文化资源,进行针对性与科学性为一体的益智玩具开发设计研究。从黄河文化中寻求灵感,进行益智玩具的主题、造型、结构、材质以及交互式体验感等方面的创新设计研究,为益智玩具的开发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带来全新的交互式游戏体验,打造蕴含黄河文化的交互式益智玩具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益智玩具 交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品牌建设研究
12
作者 齐圆圆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1-172,共2页
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以黄河为主线,串联了河南省一系列具有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重要景点和城市。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大河之旅老家河南”品牌建设现状为旅游城市热度集中、旅游产品品类丰富但运营特色不足等。提出构建黄河文化旅游城... 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以黄河为主线,串联了河南省一系列具有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重要景点和城市。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大河之旅老家河南”品牌建设现状为旅游城市热度集中、旅游产品品类丰富但运营特色不足等。提出构建黄河文化旅游城市合作机制、加大“黄河文化+”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等“大河之旅老家河南”品牌建设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黄河文化 旅游带 品牌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文化视角下带状城市线性文化景观设计研究——以兰州市滨河景观空间为例
13
作者 王杨 张越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1期121-125,共5页
基于黄河文化,以兰州带状城市所特有的空间结构为载体,将线性文化景观首次引入其中,从这一层面将黄河文化在兰州市滨河景观空间中的运用概念化、范式化。该文首先在概念界定上,从黄河文化、文化景观以及景观规划,逐步解析至城市规划层面... 基于黄河文化,以兰州带状城市所特有的空间结构为载体,将线性文化景观首次引入其中,从这一层面将黄河文化在兰州市滨河景观空间中的运用概念化、范式化。该文首先在概念界定上,从黄河文化、文化景观以及景观规划,逐步解析至城市规划层面,通过具象化的元素和空间提取抽象的文化景观及相关概念,为下一步分析兰州市现有文化景观奠定内涵基础。其次,从“点”至“线”,从“线”连接内部空间,逐步将兰州市线性文化景观现状串联起来,分析出关键特点。最后,以宏观角度到微观角度,从浅至深、“空间—建筑—几何—思路”逐层入深的原则,对兰州市滨河景观空间的发展和规划提出线性文化景观角度的设计建议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带状城市 线性文化景观 景观设计 景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记忆视域下滨州市黄河文化传承与发展探究
14
作者 臧凯旋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6-31,共6页
滨州市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拥有灿烂丰富的黄河文化遗产。以文化记忆理论为指导,从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促进区域发展与增强民众认同感4个方面阐述滨州市黄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价值,最后从记忆的回溯、传承、整合与再塑过程... 滨州市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拥有灿烂丰富的黄河文化遗产。以文化记忆理论为指导,从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促进区域发展与增强民众认同感4个方面阐述滨州市黄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价值,最后从记忆的回溯、传承、整合与再塑过程提出适合滨州市黄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黄河文化 时代价值 发展与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视域下黄河文化的高维传播前瞻
15
作者 段曈曈 《中国传媒科技》 2024年第8期86-90,共5页
【目的】深入探讨黄河文化高维传播的机遇、底层逻辑和传播范式,以期为黄河文化的有效传播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方法】运用唐·伊德的“人—技术”关系理论研究元宇宙对黄河文化传播维度的影响,进而提出元宇宙视域下的黄河文... 【目的】深入探讨黄河文化高维传播的机遇、底层逻辑和传播范式,以期为黄河文化的有效传播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方法】运用唐·伊德的“人—技术”关系理论研究元宇宙对黄河文化传播维度的影响,进而提出元宇宙视域下的黄河文化传播范式。【结果】元宇宙促使黄河文化传播进入更高维度,具体表现为感官维度、时空维度、精神维度和自生维度。【结论】元宇宙视域下黄河文化将产生新的传播范式,包括即时感知、时空旅行、精神共情和生态自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黄河文化 文化现代化 传播维度 传播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工作的路径探索
16
作者 韩励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7期241-243,共3页
目的:文章旨在探索黄河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工作的路径,通过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以丰富美育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艺术创造力及文化自信,同时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 目的:文章旨在探索黄河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工作的路径,通过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以丰富美育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艺术创造力及文化自信,同时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黄河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工作的路径。首先,通过鉴赏黄河文化艺术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黄河文化的艺术魅力,提升其审美鉴赏能力。其次,开展黄河艺术生态考察活动,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黄河沿岸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和民间艺术,深化对黄河文化的审美感知。再次,设计黄河文化主题活动,采用讲座、画展、民歌传唱等形式,实施审美教育。最后,鼓励学生参与黄河文化审美创作,提升审美体验,激发艺术创造力。结果:通过多元路径将黄河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工作中,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将更加深入,审美素养与艺术创造力也能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黄河文化在美育中的渗透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积聚了力量。结论:黄河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工作是切实可行的,不仅丰富了美育课程内容与形式,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文化素养。未来,应继续深化黄河文化与美育的融合,创新美育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高尚审美情操、深厚文化底蕴和强烈民族自豪感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黄河文化 美育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媒体背景下黄河文化国际传播路径研究
17
作者 张简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1期118-120,共3页
黄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黄河文化国际认知度较低,影响力有限。在数字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文化传播出现了许多新渠道,黄河文化的出海也迎来了新的局面。基于数字媒体技术与黄河文化的新时代特点,提出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黄河文化国际认知度较低,影响力有限。在数字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文化传播出现了许多新渠道,黄河文化的出海也迎来了新的局面。基于数字媒体技术与黄河文化的新时代特点,提出黄河文化国际传播的可行性传播路径,为丰富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数字媒体技术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18
作者 王彦永 马若晗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4-17,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并对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行动指南。在保护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并对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行动指南。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事业中,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论述的科学内涵,充分利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有利条件,开拓多种途径,进一步将黄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黄河文化 保护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文化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价值与创新
19
作者 姚鸣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12期117-119,共3页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元素为公共空间设计提供了独特的灵感源泉。通过融合黄河文化的象征符号、色彩体系及图案元素,分析如何在保持现代美感的同时,赋予公共空间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元素为公共空间设计提供了独特的灵感源泉。通过融合黄河文化的象征符号、色彩体系及图案元素,分析如何在保持现代美感的同时,赋予公共空间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从而增强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并提出具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公共空间 时代价值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前端开发技术的黄河文化传播网站构建
20
作者 单凤娇 杨冬梅 张进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22期92-95,101,共5页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展现着中华儿女的风骨与精神,是维系全国人民的精神纽带。目前我国各界对黄河文化的挖掘力度不足,致使黄河文化缺乏系统整合,文化传播效果有限。文章借助软件“HBuilder X”,基于Web前端开发技术,利用HTML、...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展现着中华儿女的风骨与精神,是维系全国人民的精神纽带。目前我国各界对黄河文化的挖掘力度不足,致使黄河文化缺乏系统整合,文化传播效果有限。文章借助软件“HBuilder X”,基于Web前端开发技术,利用HTML、CSS制作网页,构建黄河文化传播网站,对黄河文化进行分层研究、系统整合,为黄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Web前端开发技术 网站构建 HTML C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