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物理机制耦合深度学习的黄河干流流量演进模拟
1
作者 罗赟 张翔宇 +4 位作者 董增川 李强坤 左其亭 韩金旭 周康军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9,共13页
河道流量演进模拟是黄河流域水量统一调度的关键环节,亟需提出一种高精度、低延时、考虑人工侧支取退水过程的黄河干流流量演进模拟模型,以满足从水源到用户的精准精细调度需求。在解析黄河不平衡水量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卷积神... 河道流量演进模拟是黄河流域水量统一调度的关键环节,亟需提出一种高精度、低延时、考虑人工侧支取退水过程的黄河干流流量演进模拟模型,以满足从水源到用户的精准精细调度需求。在解析黄河不平衡水量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CNN-LSTM)深度学习算法构建黄河干流各河段流量演进模型,并采用重组复合形演化算法(SCE-UA)进行全局优化调参,同时将龙羊峡水库“蓄丰补枯”的物理机制嵌入至CNNLSTM模型中进行串联耦合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干流不平衡水量在空间上表现为中游河段>下游河段>上游河段的整体趋势性规律,但相邻子区间的单位河段长度不平衡水量并不存在显著关联性;水文学方法、CNN-LSTM模型(分段率定)、 CNN-LSTM模型(全局率定)、串联耦合模拟的综合评价指标(ER-R-M)均值分别为0.627、 0.613、0.774、0.811,黄河上游和下游河段的模拟精度要优于中游河段;基于物理机制引导深度神经网络搭建的方式能够有效约束解集空间,CNN-LSTM模型(全局率定)相较于水文学方法精度提升29.3%。研究结果对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演进 不平衡水量 物理机制 深度学习 黄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生境调查评价数据集(2021-2022年)
2
作者 曾大海 秦祥朝 +8 位作者 赵建南 魏颖 袁华涛 张景晓 高肖飞 董静 宋东蓥 高云霓 李学军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本数据集整合了2021年至2022年在黄河干流从源头至河口的生境调查评价相关数据,共计26个位点,680条数据。本数据集主要包括底质、栖境复杂性、河水水量状况、水质状况、河道内人类活动强度等5项河道相关指标和大型木质残体分布、河岸稳... 本数据集整合了2021年至2022年在黄河干流从源头至河口的生境调查评价相关数据,共计26个位点,680条数据。本数据集主要包括底质、栖境复杂性、河水水量状况、水质状况、河道内人类活动强度等5项河道相关指标和大型木质残体分布、河岸稳定性、河岸带植被覆盖率、河道护岸变化、河岸土地利用类型等5项河岸相关指标。调查人员通过现场观测、记录、拍照及无人机全景摄像对每个监测河段生境指标情况进行调查,并参照河流生境质量分级标准进行评价打分。数据采集过程中采用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包括无人机多维度勘测、专家评分验证和交叉复核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数据集的发布可为黄河流域生境调查与评价提供借鉴,为大型河流的保护和修复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干流 生境质量 河道 河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黄河干流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冯治远 侯易明 +3 位作者 阴琨 金小伟 韩谞 潘保柱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2-522,共11页
黄河为世界上最长的多沙河流,全河段水沙异质性及其生态健康的空间差异明显。本文基于黄河干流全河段44个断面春秋两季(2019年)底栖动物的系统调查数据,构建黄河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该体系融入指示水沙过程变化的ASPT指数及EP... 黄河为世界上最长的多沙河流,全河段水沙异质性及其生态健康的空间差异明显。本文基于黄河干流全河段44个断面春秋两季(2019年)底栖动物的系统调查数据,构建黄河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该体系融入指示水沙过程变化的ASPT指数及EPT分类单元个体相对丰度,且参照点与受损点得分差异显著,适用于多沙河流生态健康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黄河干流亚健康及以上状态的断面占比为秋季(75.0%)高于春季(54.5%);自源区沿河而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值呈下降趋势;库区断面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低于临近自然河段。回归分析表明,黄河干流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与盐度、总氮、城镇及农田用地占比呈显著负相关,与林地及草地占比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河生态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干流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生物完整性 生态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黄河干流行业间水权转让效果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田海龙 刘晓旭 +3 位作者 刘晓民 余淼 赵海洋 朱钦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77,84,共5页
为定量评价内蒙古黄河干流行业间水权转让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从水权转让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对全部受让工业企业的用水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年度收益情况、民生及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9—2021年,内蒙古黄河干流行业间水... 为定量评价内蒙古黄河干流行业间水权转让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从水权转让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对全部受让工业企业的用水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年度收益情况、民生及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9—2021年,内蒙古黄河干流行业间水权转让拉动工业项目总投资5995.80亿元,实现新增就业122145人,地区生产总值447.09亿元,工业增加值2388.21亿元,税收194.70亿元,新增铺设道路面积1316.17万m^(2),新增绿化面积3099.5万m^(2),明显提升了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有助于解决地方民生问题,促进了沿黄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内蒙古黄河干流行业间水权转让缓解了沿黄工业企业水资源瓶颈制约,实现了农民增产、经济增效、生态修复的多赢,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权转让 水资源 内蒙古黄河干流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生境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学军 张洋 +6 位作者 高云霓 李龙飞 张景晓 董静 张曼 高肖飞 秦祥朝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5,I0002,I0003,共10页
河流生境是河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河流健康的重要因素。为揭示黄河生境质量状况,于2021年和2022年5-7月对黄河源头至下游的26个干流河段开展河流生境现状调查与质量评价.选取河道和河岸10项生境指标开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 河流生境是河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河流健康的重要因素。为揭示黄河生境质量状况,于2021年和2022年5-7月对黄河源头至下游的26个干流河段开展河流生境现状调查与质量评价.选取河道和河岸10项生境指标开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黄河干流各河段生境质量综合得分H值介于79~153分,超过69%的河段生境质量介于90~120分,等级为中等.源区、上游、中游和下游生境未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p>0.05).10项生境指标中,大型木质残体分布在全河段得分最低,介于1~5分,水质状况、河道内人类活动强度、河岸带植被覆盖度和河岸土地利用类型等4项指标在不同区域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黄河干流生境质量的主要因子有河岸土地利用类型、河道内人类活动强度、水质状况和河岸稳定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干流 生境质量 河道 河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水质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勇 王海军 +1 位作者 赵伟华 茹辉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0-707,共8页
2008年5-6月和9-10月对黄河干流13个河段和4座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及其环境进行了全面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8门83属150种,其中有硅藻59种,绿藻55种,蓝藻24种,甲藻4种,裸藻4种,金藻2种,黄藻1种和隐藻1种,平均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26.90&... 2008年5-6月和9-10月对黄河干流13个河段和4座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及其环境进行了全面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8门83属150种,其中有硅藻59种,绿藻55种,蓝藻24种,甲藻4种,裸藻4种,金藻2种,黄藻1种和隐藻1种,平均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26.90×104cells/L和0.940mg/L.从大的格局上看,浮游植物群落在种类数、种类组成和现存量上均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分异,这种分异性可从河流流速、泥沙含量和受污染程度得到解释.根据浮游植物污染指示种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析,黄河干流各河段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与1986年的资料相比,黄河干流浮游植物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属数下降了9.8%,而平均生物量升高了128.7%,且在种类组成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明河流污染程度的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污染指示 历史变化 黄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0-2011年黄河干流水沙关系变化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赵玉 穆兴民 +1 位作者 何毅 蒋冲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8,共7页
采用黄河干流主要控制水文站唐乃亥、兰州、头道拐、龙门、潼关、花园口、高村、艾山和利津站的实测径流量和输沙量资料,借助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双累积曲线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50余年来黄河流域不同时段、不同河段水... 采用黄河干流主要控制水文站唐乃亥、兰州、头道拐、龙门、潼关、花园口、高村、艾山和利津站的实测径流量和输沙量资料,借助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双累积曲线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50余年来黄河流域不同时段、不同河段水沙关系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唐乃亥站径流量和输沙量无长期变化趋势,黄河干流自兰州以下各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表现出显著下降趋势。借助花园口站实测径流量与输沙量双累积曲线知,2000-2011年无降水影响时的累积减沙量为61.602亿t。径流量和输沙量呈正相关关系,沿程各站相关系数r∈(0.512,0.664),不同年代水沙关联性有较大差别。黄河上中下游之间径流量、输沙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725,0.904)、r∈(0.887,0.918)。不同年代中游来水来沙量对下游径流量和输沙量的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在2000-2009年达到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输沙量 水沙关系 双累积曲线法 黄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营养盐分布与变化趋势 被引量:12
8
作者 马永星 臧家业 +3 位作者 车宏 郑莉莉 张波涛 冉祥滨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0-147,共8页
河流是海洋获取陆源物质的主要途径,河流营养盐含量和结构的变化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解黄河干流营养盐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因素,于2012年7月(汛期)对黄河流域水体和土壤进行了综合调查,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悬浮颗粒物和营... 河流是海洋获取陆源物质的主要途径,河流营养盐含量和结构的变化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解黄河干流营养盐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因素,于2012年7月(汛期)对黄河流域水体和土壤进行了综合调查,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悬浮颗粒物和营养盐等的变化特征及对黄河物质输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参数受地势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明显,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营养盐和悬浮颗粒物在上游浓度较低,在中游相对稳定,下游浓度有一定程度升高;相比于贵德而言,黄河利津段悬浮颗粒物、溶解硅和硝酸盐分别增加了近66%、60%和800%。磷限制是黄河营养盐限制的主要特征,且氮磷比呈升高趋势;与资料对比发现,黄河氮增加约1倍,硅下降60%后相对稳定,而磷略有下降。从目前分析看,支流与干流的氮营养盐构成有显著差异。在沿岸表层土壤营养盐含量较高的区域,河段内营养盐含量也较高。流域人类活动是黄河氮营养盐含量增加的重要因素;流域降水减少、水土保持等导致的物理侵蚀作用减弱是黄河硅和磷减少的重要因素;自1986年后,流域泥沙减少导致河流溶解硅降低了约34%,这值得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干流 营养盐 生物硅 土壤 可浸出态营养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探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锦辉 郝伏勤 +2 位作者 高传德 王新功 张建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27,32,共3页
黄河干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是黄河健康生命水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护河道内水生生物正常生存繁殖的水量;维持河流水体功能水质的水量;满足河道湿地基本功能的水量;维持河口一定规模湿地的水... 黄河干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是黄河健康生命水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护河道内水生生物正常生存繁殖的水量;维持河流水体功能水质的水量;满足河道湿地基本功能的水量;维持河口一定规模湿地的水量;有利于河口水生生物生存及河口生态修复的水量。对黄河干流重点河段环境需水量的分析认为:①现状纳污水平下,黄河干流所需流量很大,在目前水资源条件下很难实现;②阶段目标控制水平下,龙门以上河段所需流量基本可以得到保证,但龙门以下河段难以得到保证;③要实现黄河"污染不超标"的目标,入黄支流必须满足入黄水质目标要求,入黄排污口必须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干流 生态环境 需水量 河道湿地 河流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水生态系统关键物种的识别 被引量:15
10
作者 蒋晓辉 刘晓燕 +1 位作者 张曙光 蔡庆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共3页
关键物种的保护是维持黄河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以黄河干流不同年代生物调查资料为依据,首先根据黄河干流各个河段水生生态系统的食物结构,计算水生生态系统中各类种群的关键性指数,比较各类种群的关键性指数的大小,识别出关键种群;然... 关键物种的保护是维持黄河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以黄河干流不同年代生物调查资料为依据,首先根据黄河干流各个河段水生生态系统的食物结构,计算水生生态系统中各类种群的关键性指数,比较各类种群的关键性指数的大小,识别出关键种群;然后计算种群中物种保护的次序,优先保护的物种就是关键物种。研究结果表明,鱼、北方铜鱼、黄河鲤鱼及花斑裸鲤是黄河干流水生态系统中关键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态系统 关键物种 关键性指数 黄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河道采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郑小康 崔长勇 崔振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4,共3页
黄河干流河道采砂分为营利性采砂和公益性采砂,营利性采砂的无序开采问题已经对河势稳定、防洪安全、生态环境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黄河流域重要河道采砂规划对采砂的范围、采砂量、采砂时机和采砂方式等进行了统一规划,但河道采砂将... 黄河干流河道采砂分为营利性采砂和公益性采砂,营利性采砂的无序开采问题已经对河势稳定、防洪安全、生态环境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黄河流域重要河道采砂规划对采砂的范围、采砂量、采砂时机和采砂方式等进行了统一规划,但河道采砂将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分析黄河干流生态环境现状对采砂规划的制约因素,论述了采砂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采砂 生态环境 影响 对策 黄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和突变评价法的黄河干流梯级水库补偿效益方案优选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夏忠 黄强 +1 位作者 刘涵 吕玉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2-216,222,共6页
在综合考虑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黄河干流梯级水库补偿效益方案的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突变评价法对6种黄河干流梯级水库补偿效益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2种方法所得结果完全一致,表明AHP和突变评价法可... 在综合考虑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黄河干流梯级水库补偿效益方案的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突变评价法对6种黄河干流梯级水库补偿效益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2种方法所得结果完全一致,表明AHP和突变评价法可以用于多准则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突变评价法 黄河干流 补偿效益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宁蒙段渔业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晓锋 李科社 +2 位作者 高宏伟 韩君 张建军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5-141,共7页
为了解黄河干流宁蒙段渔业资源现状,于2007年10月对此河段的饵料生物资源和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重点是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变化、鱼类区系特点和渔获物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干流宁蒙段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偏少,鱼类资源量呈下降趋... 为了解黄河干流宁蒙段渔业资源现状,于2007年10月对此河段的饵料生物资源和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重点是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变化、鱼类区系特点和渔获物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干流宁蒙段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偏少,鱼类资源量呈下降趋势;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和结合本次调查结果,分析了黄河干流宁蒙段鱼类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合理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干流 渔业资源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模糊综合评价的黄河干流水源地水质评价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海华 邢静 +3 位作者 孙杨帅 周大伟 马涛 张静雯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50,共7页
利用组合赋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黄河干流饮用水源地水质,为黄河流域干流饮用水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选取黄河干流15个饮用水源地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的16个水质指标,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为评价标准,建... 利用组合赋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黄河干流饮用水源地水质,为黄河流域干流饮用水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选取黄河干流15个饮用水源地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的16个水质指标,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为评价标准,建立组合赋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组合赋权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黄河流域省界水体及重点河段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中水质类别吻合率97.11%。评价结果有出入的多为劣Ⅴ类水,其主要原因是在建立隶属度函数方面,评价集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仅分为Ⅰ、Ⅱ、Ⅲ、Ⅳ、Ⅴ类,劣Ⅴ类水在评价时均划为Ⅴ类水之中。组合赋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较于其他水质评价方法,水质评价结果更客观、准确、合理,降低了人为主观因素对评价方法的影响。不足在于建立隶属度函数方面,本应根据水质评价标准,更加细化确定评价集,建立模糊关系矩阵,但因劣Ⅴ类水与Ⅴ类水无详细的界定标准而不能清楚地区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水质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组合赋权 黄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监测黄河干流水源地挥发性有机物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勋兰 周艳丽 +2 位作者 宋庆国 穆伊舟 张宁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4期67-69,共3页
为了全面了解黄河干流重点城市水源地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情况,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水源地38种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4.4%~105.6%,精密度为1.7%~24.0%,检测限为0.02~0.04μg/L,满足痕量有机物... 为了全面了解黄河干流重点城市水源地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情况,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水源地38种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4.4%~105.6%,精密度为1.7%~24.0%,检测限为0.02~0.04μg/L,满足痕量有机物的分析要求。对3个城市水源地丰、平、枯水期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3个水源地分别检出172、3和15种有机物,其质量浓度范围为0.06~3.94μg/L。黄河重点城市水源地挥发性有毒有机物均未超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2~4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干流 水源地 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骨干水库综合利用调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雄波 杨振立 +2 位作者 赵麦换 武见 郭兵托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5-136,共2页
基于黄河干流骨干水库统一调度的思想,建立了满足黄河干流骨干水库综合利用调度模拟的模型框架,对龙刘(龙羊峡、刘家峡)水库综合利用调度模拟模型、宁蒙河段冲淤计算模型、中游水库调度和泥沙冲淤计算模型、黄河下游河道泥沙冲淤计算模... 基于黄河干流骨干水库统一调度的思想,建立了满足黄河干流骨干水库综合利用调度模拟的模型框架,对龙刘(龙羊峡、刘家峡)水库综合利用调度模拟模型、宁蒙河段冲淤计算模型、中游水库调度和泥沙冲淤计算模型、黄河下游河道泥沙冲淤计算模型和水资源供需平衡模型等5个模型进行整合,构建了黄河干流骨干水库综合利用模拟模型,为评价已建水库的综合效益和进一步完善水库优化调度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干流 骨干水库 综合利用 模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骨干水库综合利用调度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武见 杨振立 +2 位作者 赵麦换 陈雄波 毕黎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7-108,共2页
采用黄河干流骨干水库综合利用调度模拟模型,以2020年为设计水平年,模拟分析了龙羊峡、刘家峡水库(简称"龙刘水库")现状运用方式和汛期分别增加下泄10亿、15亿、20亿、25亿、30亿、35亿m^3和40亿m^3(基本不蓄水)等8个方案(调度... 采用黄河干流骨干水库综合利用调度模拟模型,以2020年为设计水平年,模拟分析了龙羊峡、刘家峡水库(简称"龙刘水库")现状运用方式和汛期分别增加下泄10亿、15亿、20亿、25亿、30亿、35亿m^3和40亿m^3(基本不蓄水)等8个方案(调度运行方式)对全河水资源利用与泥沙冲淤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龙刘水库的运行方式对协调河道内外供水有一定的作用,随着龙刘水库汛期下泄水量的增加,河道减淤量增加、经济损失率逐渐加大。推荐将龙刘水库汛期增泄15亿-25亿m^3水量作为现阶段调整龙刘水库运用方式的试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干水库 龙羊峡水库 刘家峡水库 综合利用调度 黄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径流变化归因分析与有关问题商榷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昌明 魏豪杉 +2 位作者 张永强 田巍 栾金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16,共7页
黄河是中华母亲河和中华文化的摇篮,黄河径流量的变化与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为定量解析黄河径流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基于黄河干流兰州、头道拐、花园口和利津4个代表水文站1960-2010年实测径流量数据、降水量数... 黄河是中华母亲河和中华文化的摇篮,黄河径流量的变化与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为定量解析黄河径流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基于黄河干流兰州、头道拐、花园口和利津4个代表水文站1960-2010年实测径流量数据、降水量数据、潜在蒸散发量数据以及还原径流量数据,利用双累积曲线法和Budyko弹性系数法,对黄河干流径流量的变化进行归因分析。结果显示:1989年以后人类活动是导致黄河径流量显著减小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在85%以上,而气候变化对黄河径流量减小的贡献率不足15%,且越往下游人类活动贡献率越高,简而言之,气候变化对黄河上游径流量变化的影响大于对中下游的影响,人类活动对黄河中下游径流量变化的影响大于对上游的影响。针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研究的若干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了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径流量变化 归因分析 黄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0”暴雨对黄河干流河南段水文水质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融旭 韩冰 +1 位作者 张展硕 田世民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9-164,共6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河南2021年“7.20”暴雨后黄河干流河南段水质进行跟踪监测以及对暴雨前后各代表站流量含沙量等水文要素分析,揭示“7.20”暴雨引发的黄河干流水文要... 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河南2021年“7.20”暴雨后黄河干流河南段水质进行跟踪监测以及对暴雨前后各代表站流量含沙量等水文要素分析,揭示“7.20”暴雨引发的黄河干流水文要素变化状况以及对应污染物输移规律,探究此次暴雨对黄河干流河南段水文以及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水文站点含沙量变化趋势与流量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呈显著正相关性,均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同时受降雨汇流状况影响,峰值出现时间有所差别。暴雨给黄河干流河南段水质带来一定不良影响,其中,主要超标污染物为TP与TN。TP可快速恢复至正常水平,TN浓度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其余指标略有波动,但可较快恢复至暴雨前水准。总体而言,暴雨引发了严重的总氮超标现象,持续时间较TP等指标长,且氮磷具有异源性。但暴雨引发的水质污染是短期、动态可恢复的,入河污染负荷未长时段超出黄河干流环境容量。建议采用LID措施、耕作方式调整、调蓄池、农村坑塘体系、滨水缓冲带、生态沟渠等手段,降低暴雨期氮磷等污染物入河风险,保护黄河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暴雨 黄河干流 水文变化 水质影响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泥沙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田勇 姜乃迁 林秀芝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8-40,42,共4页
利用实测水沙资料,系统分析了1950-2005年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河段、不同分布单元黄河泥沙分布的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干流泥沙分布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沙条件和人类活动;上游地区人类活动... 利用实测水沙资料,系统分析了1950-2005年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河段、不同分布单元黄河泥沙分布的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干流泥沙分布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沙条件和人类活动;上游地区人类活动对干流泥沙分布影响最明显的主要是引水引沙和水库调度,其影响机理都是减少了进入中下游的输沙水量,从而增加了河道淤积;中游地区对黄河干流泥沙分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水土保持和水库调节,水库蓄水拦沙运用对黄河干流泥沙分布的影响是直接的、显著的,而水库正常运用期,水库调度只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段对黄河干流泥沙分布产生影响;下游地区对黄河干流泥沙分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引水引沙和滩区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水库调度 引水引沙 空间分布 泥沙分布 黄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