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宁蒙段冰情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解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中元 王涛 +3 位作者 孙泽朝 陈博文 靳少波 程佳长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9-629,共11页
为支撑黄河流域冰凌洪水灾害防御等相关工作,基于黄河宁蒙段的多年冰情、水情、气象等相关观测资料,采用Sen斜率分析等方法分析冰情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该河段冰凌洪水灾害明显减少,1970-2000年平均每年1.3次,2000年之后为0... 为支撑黄河流域冰凌洪水灾害防御等相关工作,基于黄河宁蒙段的多年冰情、水情、气象等相关观测资料,采用Sen斜率分析等方法分析冰情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该河段冰凌洪水灾害明显减少,1970-2000年平均每年1.3次,2000年之后为0.46次,灾害发生位置有向黄河宁蒙河段下游区域转移趋势;巴彦高勒、三湖河口断面流凌天数自1950年以来分别以0.43、0.59 d/(10 a)的速率增加;头道拐断面受万家寨水库运用影响较大,水库运用前期流凌天数以8.85 d/(10 a)的速率增加,水库运用后以6.40 d/(10 a)的速率快速减少,即封河过程加快;在气候变暖影响下3个断面的封冻天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巴彦高勒断面距上游水库最近下降趋势最快,为-7.64 d/(10 a);水库运行可减缓其上游河段因气候变暖导致的封冻天数下降,1998年万家寨水库运用之后头道拐站、三湖河口站封冻天数变化趋势由-7.06、-7.98 d/(10 a)转变为-4.94、-1.49 d/(10 a),封冻天数降低速率明显减缓,并且距离库区越近这种减缓作用越明显;河冰对河道泥沙输移影响显著,头道拐断面封、开河期的含沙量分别是稳封期的6.2倍、9.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冰情 凌汛灾害 时空分布 黄河宁蒙段 气候变化 水库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宁蒙段冰凌灾害及水库防凌措施 被引量:18
2
作者 鲁仕宝 黄强 +1 位作者 吴成国 高凡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47,共5页
为减轻黄河宁蒙段的冰凌灾害,通过运用水库提高河高水位,加大冰下过流能力,减少河槽蓄水量,以削减开河期的凌峰流量,避免大流冰量的发生,而通过控制凌峰流量与洪量,可以削减下泄流量。同时,按照水力因素和冰情形态演变之间的关系,调整... 为减轻黄河宁蒙段的冰凌灾害,通过运用水库提高河高水位,加大冰下过流能力,减少河槽蓄水量,以削减开河期的凌峰流量,避免大流冰量的发生,而通过控制凌峰流量与洪量,可以削减下泄流量。同时,按照水力因素和冰情形态演变之间的关系,调整冬季河道流速变化,充分发挥水库在控制河冰危害中的作用,从而减轻冰凌危害。刘家峡水库运作后,冰凌灾害最严重的地区石嘴山站开河日期较以前提前了1 d;龙羊峡水库运用后,宁蒙各站开河日期均较以前提前了7~10 d。水库防凌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凌汛自刘家峡等水库投入运用以来,开河期冰坝数由建库前的每年平均14个减少到4.3个,冰凌灾害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凌灾害 黄河宁蒙段 水库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宁蒙段鱼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星朗 沈红保 李引娣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62,共5页
为了解黄河宁蒙段鱼类的生存状况,2008年5~6月和2009年5~6月在吴忠、陶乐和磴口3县13点对该河段的鱼类资源进行了2次调查。结果表明,黄河宁蒙段渔获物以小型黄河鮈(Gobio huanghensis)为主,占到总数量的58.8%,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 为了解黄河宁蒙段鱼类的生存状况,2008年5~6月和2009年5~6月在吴忠、陶乐和磴口3县13点对该河段的鱼类资源进行了2次调查。结果表明,黄河宁蒙段渔获物以小型黄河鮈(Gobio huanghensis)为主,占到总数量的58.8%,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仅占总数的5.9%;鱼类年龄结构以放流的1、2龄鲤(Cyprinus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为主,占到分析样本的51.2%;生物多样性指数表现为:陶乐(0.9856)>吴忠(0.8903)>磴口(0.7432);均匀度指数的空间分布是:吴忠(0.6422)>磴口(0.5361)>陶乐(0.5065);丰富度指数为:陶乐(0.8364)>磴口(0.7357)>吴忠(0.4240)。黄河宁蒙段的鱼类资源量少,以低龄鱼类为主,组成结构不稳定;开展鱼类多样性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和保护黄河鱼类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宁蒙段 优势度 多样性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宁蒙段塌岸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静 代加兵 +2 位作者 刘宏远 舒安平 张科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8-51,共4页
选取黄河宁蒙段青铜峡至头道拐河段作为研究区域,以1 km为单位将全河段划分为835段,采用2010年TM遥感影像、2006—2010年黄河水文资料并结合Google影像,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塌岸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黄河宁蒙段两岸的塌岸危险性进行评... 选取黄河宁蒙段青铜峡至头道拐河段作为研究区域,以1 km为单位将全河段划分为835段,采用2010年TM遥感影像、2006—2010年黄河水文资料并结合Google影像,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塌岸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黄河宁蒙段两岸的塌岸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右岸塌岸危险性高于左岸,在三湖河口至头道拐段塌岸危险性高的河段以凹岸段为主;塌岸危险性较高的河段集中在银川至石嘴山段、乌海至磴口段以及昭君坟水文站附近河段,危险性最大的河段在昭君坟附近;在青铜峡水文站以下50 km河段和石嘴山水文站至乌海市乌达区的峡谷河段塌岸危险性最低;左右岸在石嘴山至巴彦高勒河段塌岸危险性的变化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塌岸 危险性评价 黄河宁蒙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宁蒙段河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杨雅楠 郭建英 +3 位作者 杨振奇 刘海龙 杨锋 刘吉德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86,125,共7页
以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最为敏感的沿黄河岸带为研究区,基于1999—2018年黄河宁蒙段河岸带土地利用、气候、社会经济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9—2018年黄河流域宁蒙段河岸带土地... 以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最为敏感的沿黄河岸带为研究区,基于1999—2018年黄河宁蒙段河岸带土地利用、气候、社会经济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9—2018年黄河流域宁蒙段河岸带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草地和沙漠为主;1999—201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开发利用程度逐渐加大;气候变化和农业经济发展是黄河流域宁蒙段河岸带土地利用转变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法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力 黄河宁蒙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宁蒙段凌汛洪水风险分类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田福昌 王艳鹏 王秀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2,69,共5页
针对黄河宁蒙段凌汛灾害频繁发生、灾害损失严重、风险防控困难等问题,通过历史凌汛灾害资料分析与现场调研考察,研究了黄河宁蒙段凌汛洪水风险分类及其分布特征。凌汛洪水风险主要分为壅水漫滩风险、穿堤沟渠凌洪倒灌风险、凌洪漫溃堤... 针对黄河宁蒙段凌汛灾害频繁发生、灾害损失严重、风险防控困难等问题,通过历史凌汛灾害资料分析与现场调研考察,研究了黄河宁蒙段凌汛洪水风险分类及其分布特征。凌汛洪水风险主要分为壅水漫滩风险、穿堤沟渠凌洪倒灌风险、凌洪漫溃堤风险和工程设施破坏风险,三湖河口至头道拐河段的冰塞冰坝壅水漫滩风险与凌洪漫溃堤风险比较大,宁夏段穿堤沟渠凌洪倒灌风险大于内蒙古段的,不同类别凌汛洪水风险的分布具有险点多、险段长、影响范围广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汛洪水风险 壅水漫滩 沟渠倒灌 凌洪漫溃堤 冰塞冰坝 黄河宁蒙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宁蒙段凌汛期径流量变化分析
7
作者 张建龙 任立新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年第4期52-53,共2页
黄河石嘴山至巴彦高勒河段长期以来冰期实测径流多数年份过程对应差,其量存在上大下小现象。通过对两站28个冰期实测径流资料分析,初步弄清冰期径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建立了两站径流关系。为今后指导测验,提高水文情况预报质... 黄河石嘴山至巴彦高勒河段长期以来冰期实测径流多数年份过程对应差,其量存在上大下小现象。通过对两站28个冰期实测径流资料分析,初步弄清冰期径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建立了两站径流关系。为今后指导测验,提高水文情况预报质量找到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凌讯期 黄河宁蒙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凌情特征分析的黄河宁蒙河段中水河槽规模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慧明 王崇浩 +1 位作者 郭庆超 陈建国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3,共7页
凌汛是黄河宁蒙河段沿河地区频繁发生的一种气象衍生灾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河道特点而产生。以黄河宁蒙河段实测水沙和凌情资料为基础,开展该河段的凌情特征分析及相应的中水河槽规模研究,分析凌汛期槽蓄水增量、凌峰流量、凌汛最... 凌汛是黄河宁蒙河段沿河地区频繁发生的一种气象衍生灾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河道特点而产生。以黄河宁蒙河段实测水沙和凌情资料为基础,开展该河段的凌情特征分析及相应的中水河槽规模研究,分析凌汛期槽蓄水增量、凌峰流量、凌汛最高水位等凌情特征以及凌情特征变化与中水河槽规模的关系,研究平滩流量变化对防凌安全、防洪安全的影响,并进一步从保障防凌防洪安全的角度,研究提出对中水河槽规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宁蒙段 凌情特征 中水河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