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河口三角洲典型中小河流存在问题及治理思路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军元
盖海英
张宇昕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18,20,共3页
为给当前水利部门大力推进的水系连通和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以东营市支脉河治理为例,结合中小河流治理与水系连通的实际,整体解决黄河口三角洲中小河流普遍存在的防洪问题和盐田排水引起的水环境问题。提出的具体治理思路为:针对...
为给当前水利部门大力推进的水系连通和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以东营市支脉河治理为例,结合中小河流治理与水系连通的实际,整体解决黄河口三角洲中小河流普遍存在的防洪问题和盐田排水引起的水环境问题。提出的具体治理思路为:针对支脉河存在堤防薄弱、桥梁阻水、敞口支沟未控等问题,一是对不满足要求的堤防进行加高培厚,对敞口支沟新建涵闸,对支脉河沿线涵闸、阻水桥梁进行拆除改建和维修加固,提高流域水灾害抵御能力;二是通过对现状小清河与支脉河之间的排沟进行疏挖,实现小清河与支脉河的连通,引小清河淡水进支脉河,解决其水质问题,汛期通过连通工程相机为小清河分洪,减轻小清河下游行洪压力,保障区域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连通
中小河流治理
水安全
支脉河
黄河口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口三角洲潮间带泥螺群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童
刘元文
+4 位作者
王英俊
邹琰
吴莹莹
李翘楚
宋爱环
《水产科技情报》
2018年第6期347-351,共5页
为了解黄河口泥螺的分布现状和生物学特性,于2014年7、8、11月对黄河口三角洲海域的泥螺群体进行了取样调查,研究其生活习性、繁殖习性和早期胚胎发育情况。调查发现,7、8月份泥螺的分布密度较11月份高,约为25只/m^2,11月份泥螺集中分...
为了解黄河口泥螺的分布现状和生物学特性,于2014年7、8、11月对黄河口三角洲海域的泥螺群体进行了取样调查,研究其生活习性、繁殖习性和早期胚胎发育情况。调查发现,7、8月份泥螺的分布密度较11月份高,约为25只/m^2,11月份泥螺集中分布于中潮区的中、上部。泥螺主要栖息于滩面上的浅水湾中,它们会频繁地在潮湿的滩面上爬行,并在涨潮时迅速潜入沙中。7、8月份为泥螺的繁殖旺盛期,成体泥螺会在相互靠近1~2 min后进行交尾活动,整个交尾过程持续约25 min。调查中还发现了3只泥螺进行交尾的现象。早期胚胎发育观察发现,泥螺受精卵发育至担轮幼虫阶段所需时长为30. 0~33. 5 h,受精卵发育至膜内面盘幼虫阶段需43~51 h,受精卵发育至浮游面盘幼虫阶段需51~73 h,受精卵发育至匍匐幼虫阶段需73~81 h,受精卵发育至稚螺阶段需81~16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螺
黄河口三角洲
繁殖行为学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口水下三角洲冬季床面变化初步观测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博闻
贾永刚
+1 位作者
张颖
单红仙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2,共7页
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底床沉积物在波、潮、流等水动力条件作用下会不断地发生再悬浮与输运,形成黄河三角洲海底面的动态变化过程。利用自主研发的电阻率探杆三脚架,观测了水动力作用下海床面的侵蚀与淤积过程。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涨...
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底床沉积物在波、潮、流等水动力条件作用下会不断地发生再悬浮与输运,形成黄河三角洲海底面的动态变化过程。利用自主研发的电阻率探杆三脚架,观测了水动力作用下海床面的侵蚀与淤积过程。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涨落潮过程中海水浊度的变化主要受波高的影响,近底床位置海水浊度的变化趋势是涨潮过程中海水浊度上升,落潮过程中海水浊度降低。侵蚀或淤积是海床面泥沙的再悬浮与悬沙沉降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区冬季的海床面变化以侵蚀为主,当沉降作用强于侵蚀淤积作用时,即使海床所受切应力大于沉积物临界切应力,海床仍发生淤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三角洲
床面沉积物
悬沙浓度
侵蚀淤积过程
原位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岸趋势面应用技术比较分析——以黄河三角洲海岸为例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岩峰
崔承琦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5-102,共8页
依据黄河三角洲潮滩海岸准同步断面实测地形点数据 ,进行地貌趋势面的多种技术方法处理。多项式回归方法能把握潮滩海岸三维形态的总趋势 ,忽略全部次一级形态特征 ;NearestNeighbor方法、Kriging方法和 Triangulation W/线性插值方法...
依据黄河三角洲潮滩海岸准同步断面实测地形点数据 ,进行地貌趋势面的多种技术方法处理。多项式回归方法能把握潮滩海岸三维形态的总趋势 ,忽略全部次一级形态特征 ;NearestNeighbor方法、Kriging方法和 Triangulation W/线性插值方法均可以显示总趋势面上次一级形态——潮滩海岸沟盆体系。其中 Triangulation W/线性插值法计算出的局部特征十分明显 ,但边界会产生很大误差。Kriging方法和 Nearest Neighbor方法在边界上处理得较好 ,Kriging方法图象过渡得非常自然 ,而 Nearest Neighbor方法相对保留了矩形的处理特征。趋势面分析表明 ,潮沟—潮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表征黄河三角洲潮滩海岸时空谱系发育进程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三角洲
海岸
趋势面
分析技术
数据处理
时空发育
潮滩型海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口三角洲典型中小河流存在问题及治理思路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军元
盖海英
张宇昕
机构
山东新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18,20,共3页
文摘
为给当前水利部门大力推进的水系连通和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以东营市支脉河治理为例,结合中小河流治理与水系连通的实际,整体解决黄河口三角洲中小河流普遍存在的防洪问题和盐田排水引起的水环境问题。提出的具体治理思路为:针对支脉河存在堤防薄弱、桥梁阻水、敞口支沟未控等问题,一是对不满足要求的堤防进行加高培厚,对敞口支沟新建涵闸,对支脉河沿线涵闸、阻水桥梁进行拆除改建和维修加固,提高流域水灾害抵御能力;二是通过对现状小清河与支脉河之间的排沟进行疏挖,实现小清河与支脉河的连通,引小清河淡水进支脉河,解决其水质问题,汛期通过连通工程相机为小清河分洪,减轻小清河下游行洪压力,保障区域水安全。
关键词
水系连通
中小河流治理
水安全
支脉河
黄河口三角洲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X1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口三角洲潮间带泥螺群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童
刘元文
王英俊
邹琰
吴莹莹
李翘楚
宋爱环
机构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青岛市海洋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工程实验室山东省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产科技情报》
2018年第6期347-351,共5页
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要海水养殖生物种质保存与评价技术研究"(2016GSF115007)
山东省财政创新项目"水产经济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建立及种质评价应用"
中海油公益基金会项目"山东省典型海岸带大型底栖生物恢复研究"
文摘
为了解黄河口泥螺的分布现状和生物学特性,于2014年7、8、11月对黄河口三角洲海域的泥螺群体进行了取样调查,研究其生活习性、繁殖习性和早期胚胎发育情况。调查发现,7、8月份泥螺的分布密度较11月份高,约为25只/m^2,11月份泥螺集中分布于中潮区的中、上部。泥螺主要栖息于滩面上的浅水湾中,它们会频繁地在潮湿的滩面上爬行,并在涨潮时迅速潜入沙中。7、8月份为泥螺的繁殖旺盛期,成体泥螺会在相互靠近1~2 min后进行交尾活动,整个交尾过程持续约25 min。调查中还发现了3只泥螺进行交尾的现象。早期胚胎发育观察发现,泥螺受精卵发育至担轮幼虫阶段所需时长为30. 0~33. 5 h,受精卵发育至膜内面盘幼虫阶段需43~51 h,受精卵发育至浮游面盘幼虫阶段需51~73 h,受精卵发育至匍匐幼虫阶段需73~81 h,受精卵发育至稚螺阶段需81~164 h。
关键词
泥螺
黄河口三角洲
繁殖行为学
胚胎发育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口水下三角洲冬季床面变化初步观测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博闻
贾永刚
张颖
单红仙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6042,41072215)。
文摘
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底床沉积物在波、潮、流等水动力条件作用下会不断地发生再悬浮与输运,形成黄河三角洲海底面的动态变化过程。利用自主研发的电阻率探杆三脚架,观测了水动力作用下海床面的侵蚀与淤积过程。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涨落潮过程中海水浊度的变化主要受波高的影响,近底床位置海水浊度的变化趋势是涨潮过程中海水浊度上升,落潮过程中海水浊度降低。侵蚀或淤积是海床面泥沙的再悬浮与悬沙沉降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区冬季的海床面变化以侵蚀为主,当沉降作用强于侵蚀淤积作用时,即使海床所受切应力大于沉积物临界切应力,海床仍发生淤积。
关键词
黄河口三角洲
床面沉积物
悬沙浓度
侵蚀淤积过程
原位观测
Keywords
Yellow River Delta
seab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of suspended load
processes of erosion and deposition
in-situ observation
分类号
TV148.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岸趋势面应用技术比较分析——以黄河三角洲海岸为例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岩峰
崔承琦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海洋大学
出处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5-10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 9776 30 5 )资助
文摘
依据黄河三角洲潮滩海岸准同步断面实测地形点数据 ,进行地貌趋势面的多种技术方法处理。多项式回归方法能把握潮滩海岸三维形态的总趋势 ,忽略全部次一级形态特征 ;NearestNeighbor方法、Kriging方法和 Triangulation W/线性插值方法均可以显示总趋势面上次一级形态——潮滩海岸沟盆体系。其中 Triangulation W/线性插值法计算出的局部特征十分明显 ,但边界会产生很大误差。Kriging方法和 Nearest Neighbor方法在边界上处理得较好 ,Kriging方法图象过渡得非常自然 ,而 Nearest Neighbor方法相对保留了矩形的处理特征。趋势面分析表明 ,潮沟—潮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表征黄河三角洲潮滩海岸时空谱系发育进程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黄河口三角洲
海岸
趋势面
分析技术
数据处理
时空发育
潮滩型海岸
Keywords
Yellow River Delta coast
trend surface
analysis techniques
分类号
P737.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河口三角洲典型中小河流存在问题及治理思路研究
刘军元
盖海英
张宇昕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河口三角洲潮间带泥螺群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童
刘元文
王英俊
邹琰
吴莹莹
李翘楚
宋爱环
《水产科技情报》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河口水下三角洲冬季床面变化初步观测研究
李博闻
贾永刚
张颖
单红仙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海岸趋势面应用技术比较分析——以黄河三角洲海岸为例
王岩峰
崔承琦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