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InSAR技术的黄河内蒙古段河岸形变监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
毛宇鑫
冀鸿兰
杨震
张江浩
刘斌
|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黄河内蒙古段甲烷通量变化特征及甲烷功能菌群落对通量的影响 |
吴霞
王晓丽
乌音嘎
阿如汗
虹霞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黄河内蒙古段上覆水、悬浮物和底泥重金属特征及生态风险研究 |
赵锁志
刘丽萍
王喜宽
李世宝
朱锁
郑萍
张青
张宝
蒙奎文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3
|
|
4
|
黄河内蒙古段开河日期预报模型及应用 |
冀鸿兰
张傲妲
高瑞忠
张宝森
徐晶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5
|
黄河内蒙古段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 |
赵锁志
王沛东
孔凡吉
王喜宽
赵军
李世宝
张青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6
|
黄河内蒙古段防凌对策研究 |
冯国华
朝伦巴根
高瑞忠
闫新光
|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7
|
基于遥感影像的黄河内蒙古段冰-水分类研究 |
翟涌光
张鑫
冀鸿兰
牟献友
张宝森
|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8
|
1988-2018年黄河内蒙古段河道边界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
冀鸿兰
樊宇
翟涌光
罗红春
张宝森
牟献友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9
|
黄河内蒙古段水体中六六六和多氯联苯的分布特征 |
裴国霞
张岩
马太玲
田春元
任智辉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
2010 |
16
|
|
10
|
黄河内蒙古段冰情预报系统的开发 |
卞雪军
冀鸿兰
姜新华
高瑞忠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1
|
黄河内蒙古段头道拐断面沉积物中六六六(HCHs)和多氯联苯(PCBs)的残留特征分析研究 |
张岩
裴国霞
邰生霞
郝中保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2
|
黄河内蒙古段冰情变化特性的统计分析 |
高瑞忠
冯国华
朝伦巴根
李凤玲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13
|
黄河内蒙古段冰情信息变化特性的小波分析 |
高瑞忠
李凤玲
李和平
朝伦巴根
冯国华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4
|
黄河内蒙古段水质动态变化分析 |
王俊
吕忠义
安晓萍
刘宇霞
杜昭宏
包敏志
安明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5
|
黄河内蒙古段表层沉积物磷的吸附行为 |
陈立鹏
王晓丽
其勒格尔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6
|
基于GIS的黄河内蒙古段冰下河床三维可视化方法与应用 |
王祚
李畅游
冀鸿兰
李超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7
|
黄河内蒙古段水量水质联合调度研究 |
陈黎明
王逸飞
瞿晓磊
李褆来
丁磊
徐祎凡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8
|
黄河内蒙古段沉积物中汞含量及形态研究 |
白乌云
包海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9
|
黄河内蒙古段干流水面蒸发量变化特征 |
丁磊
刘廷玺
张海霞
李成东
童新
|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20
|
黄河内蒙古段干流沉积物中砷含量及形态研究 |
白乌云
塔娜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