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黄河下游影响区“三生”功能权衡/协同效应
1
作者 李梦凡 王乾旭 +2 位作者 刘振岳 周志民 张鹏岩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9,共11页
【目的】为制定针对性的土地利用政策和实施有效的空间分区计划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黄河下游影响区作为研究区,基于“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视角,采用多源数据,运用InVEST模型、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系统评估了... 【目的】为制定针对性的土地利用政策和实施有效的空间分区计划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黄河下游影响区作为研究区,基于“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视角,采用多源数据,运用InVEST模型、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系统评估了2000—2020年该区域“三生”功能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明确了“三生”功能时空演变规律;揭示了“三生”功能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2000—2020年研究区生产功能(PF)和生活功能(LF)呈上升趋势,而生态功能(EF)呈下降趋势;EF高值区呈先扩张后缩减的动态变化规律;PF高值区梯度差异明显,呈条带状集中分布;LF高值区以多核心向外显著扩散,在各城市建成区进行空间聚合。【结论】PF-EF、LF-EF和PF-LF之间都具有权衡关系,PF-LF、PF-EF的高权衡主要集中在南、北部平原,而LF-EF的权衡主要出现在东部海拔较高的地区和西部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功能 “三生”空间 权衡/协同 黄河下游影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影响区城镇化-生态和谐机制与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鹏岩 白家玮 +6 位作者 荣天琪 朱慧儒 张金炳 刘振岳 娄媛媛 王倩倩 周志民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19,33,共6页
本文通过和谐度与耦合度双重评价,利用和谐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协调发展度模型,对黄河下游影响区2005—2018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水平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耦合水平在整体上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 本文通过和谐度与耦合度双重评价,利用和谐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协调发展度模型,对黄河下游影响区2005—2018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水平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耦合水平在整体上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规律,耦合关系在阶段上属于由磨合向高水平耦合过渡的阶段,城镇化发展多滞后于生态环境。(2)黄河下游影响区形成了以郑州和济南为核心的高耦合程度聚集区,且表现出先聚集后辐射扩散的空间聚集与溢出效应。(3)当前研究区城镇经济发展对耦合水平的贡献较大,现阶段城镇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无明显负向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生态 和谐度 耦合协调度 协调发展度 黄河下游影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