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黄河下游影响区“三生”功能权衡/协同效应
1
作者
李梦凡
王乾旭
+2 位作者
刘振岳
周志民
张鹏岩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9,共11页
【目的】为制定针对性的土地利用政策和实施有效的空间分区计划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黄河下游影响区作为研究区,基于“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视角,采用多源数据,运用InVEST模型、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系统评估了...
【目的】为制定针对性的土地利用政策和实施有效的空间分区计划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黄河下游影响区作为研究区,基于“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视角,采用多源数据,运用InVEST模型、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系统评估了2000—2020年该区域“三生”功能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明确了“三生”功能时空演变规律;揭示了“三生”功能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2000—2020年研究区生产功能(PF)和生活功能(LF)呈上升趋势,而生态功能(EF)呈下降趋势;EF高值区呈先扩张后缩减的动态变化规律;PF高值区梯度差异明显,呈条带状集中分布;LF高值区以多核心向外显著扩散,在各城市建成区进行空间聚合。【结论】PF-EF、LF-EF和PF-LF之间都具有权衡关系,PF-LF、PF-EF的高权衡主要集中在南、北部平原,而LF-EF的权衡主要出现在东部海拔较高的地区和西部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功能
“三生”空间
权衡/协同
黄河下游影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下游影响区城镇化-生态和谐机制与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鹏岩
白家玮
+6 位作者
荣天琪
朱慧儒
张金炳
刘振岳
娄媛媛
王倩倩
周志民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19,33,共6页
本文通过和谐度与耦合度双重评价,利用和谐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协调发展度模型,对黄河下游影响区2005—2018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水平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耦合水平在整体上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
本文通过和谐度与耦合度双重评价,利用和谐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协调发展度模型,对黄河下游影响区2005—2018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水平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耦合水平在整体上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规律,耦合关系在阶段上属于由磨合向高水平耦合过渡的阶段,城镇化发展多滞后于生态环境。(2)黄河下游影响区形成了以郑州和济南为核心的高耦合程度聚集区,且表现出先聚集后辐射扩散的空间聚集与溢出效应。(3)当前研究区城镇经济发展对耦合水平的贡献较大,现阶段城镇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无明显负向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生态
和谐度
耦合协调度
协调发展度
黄河下游影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黄河下游影响区“三生”功能权衡/协同效应
1
作者
李梦凡
王乾旭
刘振岳
周志民
张鹏岩
机构
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75,41801362)
2022年中原青年拔尖人才
+1 种基金
2023年土壤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建设基金项目(2023HNTRWRFZ-HDX001)
2024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42400410234)。
文摘
【目的】为制定针对性的土地利用政策和实施有效的空间分区计划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黄河下游影响区作为研究区,基于“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视角,采用多源数据,运用InVEST模型、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系统评估了2000—2020年该区域“三生”功能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明确了“三生”功能时空演变规律;揭示了“三生”功能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2000—2020年研究区生产功能(PF)和生活功能(LF)呈上升趋势,而生态功能(EF)呈下降趋势;EF高值区呈先扩张后缩减的动态变化规律;PF高值区梯度差异明显,呈条带状集中分布;LF高值区以多核心向外显著扩散,在各城市建成区进行空间聚合。【结论】PF-EF、LF-EF和PF-LF之间都具有权衡关系,PF-LF、PF-EF的高权衡主要集中在南、北部平原,而LF-EF的权衡主要出现在东部海拔较高的地区和西部山区。
关键词
土地利用功能
“三生”空间
权衡/协同
黄河下游影响区
Keywords
land use function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s
trade-off/synergy
affected areas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分类号
TU982.2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TU982.27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下游影响区城镇化-生态和谐机制与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鹏岩
白家玮
荣天琪
朱慧儒
张金炳
刘振岳
娄媛媛
王倩倩
周志民
机构
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河南大学区域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
沿黄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研究河南省学科创新引智平台
出处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19,3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1175)
2020年度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HASTIT017)
+1 种基金
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18GGJS019)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02102310339)。
文摘
本文通过和谐度与耦合度双重评价,利用和谐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协调发展度模型,对黄河下游影响区2005—2018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水平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耦合水平在整体上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规律,耦合关系在阶段上属于由磨合向高水平耦合过渡的阶段,城镇化发展多滞后于生态环境。(2)黄河下游影响区形成了以郑州和济南为核心的高耦合程度聚集区,且表现出先聚集后辐射扩散的空间聚集与溢出效应。(3)当前研究区城镇经济发展对耦合水平的贡献较大,现阶段城镇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无明显负向倾向。
关键词
城镇化-生态
和谐度
耦合协调度
协调发展度
黄河下游影响区
Keywords
urbanization-ecology
harmony degre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the influenced area of the low Yellow River
分类号
P208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黄河下游影响区“三生”功能权衡/协同效应
李梦凡
王乾旭
刘振岳
周志民
张鹏岩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河下游影响区城镇化-生态和谐机制与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张鹏岩
白家玮
荣天琪
朱慧儒
张金炳
刘振岳
娄媛媛
王倩倩
周志民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