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土壤石油污染及其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
42
1
作者
王传远
杨翠云
+3 位作者
孙志高
杨玉玮
瞿成利
王允周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4-217,共4页
基于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内部分油田生产区石油污染土壤的调查取样,研究了土壤的石油污染特性及其与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油田区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石油污染,溢油处油泥含油率最高达6230mg/kg。石油污染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与含...
基于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内部分油田生产区石油污染土壤的调查取样,研究了土壤的石油污染特性及其与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油田区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石油污染,溢油处油泥含油率最高达6230mg/kg。石油污染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与含油率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区TOC为0.22%~1.14%,其中老油井含量大于新油井。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研究发现部分石油污染区域土壤的TOC反而低于未污染区,这可能与碱蓬的覆盖状况有关。石油污染对土壤的全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所研究的石油生产区土壤总氮含量为207.74~870.20mg/kg,未受石油污染的生态核心区该值为591.02~938.28mg/kg。土壤有机碳、全氮及C/N随土壤深度的增加皆呈下降趋势,土壤各层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石油烃污染导致石油污染土壤中C、N比例严重失调,因此在进行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时需要添加相应的N营养元素来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营养来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加快其对石油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理化性质
土壤生物修复
黄河三角洲生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土壤石油污染及其对碱蓬萌发的生态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传远
左进城
+2 位作者
苗凤萍
杨翠云
宋忠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2-785,共4页
基于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内的油田生产区中石油污染土壤的调查取样,分析石油污染状况,并在实验室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土壤中不同质量分数的石油污染对该区先锋植物——碱蓬(Salsola glauca Bung)的种子萌发影响。结果表明,油田区土壤受到...
基于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内的油田生产区中石油污染土壤的调查取样,分析石油污染状况,并在实验室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土壤中不同质量分数的石油污染对该区先锋植物——碱蓬(Salsola glauca Bung)的种子萌发影响。结果表明,油田区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石油污染;溢油处石油的质量分数最高达6.230 g·kg-1。另外,萌发实验说明在土壤污染情况下种子萌发率具有不确定性,土壤石油污染质量分数为5~40 g.kg-1时,对碱蓬种子的萌发无明显抑制作用。该研究对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土壤石油类污染敏感指示指标的筛选和植物的生物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土壤
碱蓬
生态
影响
土壤生物修复
黄河三角洲生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土壤石油污染及其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
42
1
作者
王传远
杨翠云
孙志高
杨玉玮
瞿成利
王允周
机构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4-217,共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专项资金(AJ0809xx-035
+3 种基金
AJ0809xx-036)
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907)
The CAS/SAFEA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Program for Creative ResearchTeam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6048)
文摘
基于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内部分油田生产区石油污染土壤的调查取样,研究了土壤的石油污染特性及其与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油田区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石油污染,溢油处油泥含油率最高达6230mg/kg。石油污染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与含油率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区TOC为0.22%~1.14%,其中老油井含量大于新油井。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研究发现部分石油污染区域土壤的TOC反而低于未污染区,这可能与碱蓬的覆盖状况有关。石油污染对土壤的全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所研究的石油生产区土壤总氮含量为207.74~870.20mg/kg,未受石油污染的生态核心区该值为591.02~938.28mg/kg。土壤有机碳、全氮及C/N随土壤深度的增加皆呈下降趋势,土壤各层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石油烃污染导致石油污染土壤中C、N比例严重失调,因此在进行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时需要添加相应的N营养元素来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营养来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加快其对石油的分解。
关键词
石油污染
理化性质
土壤生物修复
黄河三角洲生态区
Keywords
petroleum contaminati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soil bioremediation
ecological zone of Yellow River Delta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土壤石油污染及其对碱蓬萌发的生态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传远
左进城
苗凤萍
杨翠云
宋忠国
机构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院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2-785,共4页
基金
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0907)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专项资金(AJ0809xx-035)
文摘
基于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内的油田生产区中石油污染土壤的调查取样,分析石油污染状况,并在实验室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土壤中不同质量分数的石油污染对该区先锋植物——碱蓬(Salsola glauca Bung)的种子萌发影响。结果表明,油田区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石油污染;溢油处石油的质量分数最高达6.230 g·kg-1。另外,萌发实验说明在土壤污染情况下种子萌发率具有不确定性,土壤石油污染质量分数为5~40 g.kg-1时,对碱蓬种子的萌发无明显抑制作用。该研究对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土壤石油类污染敏感指示指标的筛选和植物的生物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土壤
碱蓬
生态
影响
土壤生物修复
黄河三角洲生态区
Keywords
Oil pollution
Salsola glauca Bunge
Seed germination
Ecological zone of Yellow River Delta.
分类号
Q945.7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土壤石油污染及其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王传远
杨翠云
孙志高
杨玉玮
瞿成利
王允周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土壤石油污染及其对碱蓬萌发的生态影响
王传远
左进城
苗凤萍
杨翠云
宋忠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