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秦晋黄河三角地区芝麻产业发展的优势与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离飞 关丽云 +3 位作者 赵双锁 李长宏 任润芳 王光同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2期22-23,共2页
河南三门峡、山西运城、陕西渭南由于三门峡黄河大坝蓄水高度的降低,黄河滩土地面积不断增大,芝麻种植面积不断增大,产业发展前景看好。文章重点阐述了豫秦晋黄河三角地区发展芝麻产业的优势及三角地区当前生产的现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 河南三门峡、山西运城、陕西渭南由于三门峡黄河大坝蓄水高度的降低,黄河滩土地面积不断增大,芝麻种植面积不断增大,产业发展前景看好。文章重点阐述了豫秦晋黄河三角地区发展芝麻产业的优势及三角地区当前生产的现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地区 芝麻产业 产业前景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小麦栽培技术
2
作者 朱小乐 《河北农机》 2025年第3期97-99,共3页
小麦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种植的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的大面积种植极大地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粮食需求,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本文通过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当前在小麦生产方式、育种方向、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生产现状以及... 小麦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种植的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的大面积种植极大地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粮食需求,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本文通过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当前在小麦生产方式、育种方向、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生产现状以及盐碱地小麦生长发育特点,盐碱对小麦种子萌发、出苗、分藥及成穗、根系及叶片发育、茎秆高度、产量等方面造成的危害,从选用耐碱小麦品种、整平土地,优化肥料选择、注意小麦播种环节、明确小麦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控、适时收割保产量等角度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的栽培措施,提出适合该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及管理经验,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小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地区 小麦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金三角地区城市O_(3)污染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靳宁 王亚俊 +3 位作者 李丹 何亮 王成 李艳林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2-513,共12页
黄河金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改善是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体现,科学认识O_(3)浓度时空演变和污染特征对于该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融合地面观测和卫星遥感反演O_(3)浓度数据,采用统计分析、趋势分析及热... 黄河金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改善是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体现,科学认识O_(3)浓度时空演变和污染特征对于该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融合地面观测和卫星遥感反演O_(3)浓度数据,采用统计分析、趋势分析及热点分析的方法揭示黄河金三角地区O_(3)浓度的年、季节和月尺度以及空间变化特征,探究O_(3)污染等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黄河金三角地区2015−2022年4个地级市大气中O_(3)浓度呈升高趋势,O_(3)年均浓度表现为运城市(105μg/m^(3))>临汾市(103μg/m^(3))>三门峡市(97μg/m^(3))>渭南市(95μg/m^(3)).②O_(3)季均浓度总体表现为夏季(146μg/m^(3))>春季(113μg/m^(3))>秋季(83μg/m^(3))>冬季(59μg/m^(3)).③1−12月O_(3)浓度呈现抛物线的变化特征(5−9月偏高).④空间分布上,O_(3)浓度最大值和平均值的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河金三角地区东北到西南方向,低值区域分布在西北和东南方向,O_(3)浓度最小值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此相反.⑤黄河金三角地区1−12月O_(3)浓度在北部、中部和南部均呈现高值和低值交替出现的空间聚集特征.NPP/VIIRS-O_(3)聚集区主要分布在该地区北部的5个区县,GDP-O_(3)聚集区零散分布在该地区的7个区县.⑥2015−2022年黄河金三角地区4个地市O_(3)不同污染等级的天数表现为优良(199 d)>轻度污染(123 d)>中度污染(46 d)>重度污染(7 d)>严重污染(0 d),优良和轻度污染的天数较多且优良的天数占到50%以上,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出现的天数表现为夏季(77 d)>春季(58 d)>秋季(27 d)>冬季(6 d),优良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则正好相反.研究成果对于揭示黄河金三角地区O_(3)时空演变规律及污染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地区 O_(3)污染 时空变化特征 卫星遥感反演 经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渔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4
作者 刘朋 景福涛 +1 位作者 王欣 于本淑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9期72-74,共3页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现代渔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本文介绍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渔业产业现状,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渔业高质量发展限制因素及存在问题,并依此提出夯实种业基础、提升渔业科技创新能力等...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现代渔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本文介绍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渔业产业现状,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渔业高质量发展限制因素及存在问题,并依此提出夯实种业基础、提升渔业科技创新能力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黄河三角洲地区渔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政策建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渔业 乡村振兴 科技创新能力 对策建议 限制因素 黄河三角地区 绿色低碳发展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工厂化养殖鲍鱼试验
5
作者 谢超伊 刘凯 +6 位作者 荆圆圆 李辰 孙铭 胡凡光 王晓通 袁廷柱 于涛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2期67-68,共2页
鲍鱼又名“鳆鱼”,营养丰富、口感佳,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为进一步有效应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一些养殖户倾向于提高养殖密度以增加产出。然而,这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鲍鱼的健康生长存在潜在威胁。因此,养殖业者迫切需... 鲍鱼又名“鳆鱼”,营养丰富、口感佳,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为进一步有效应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一些养殖户倾向于提高养殖密度以增加产出。然而,这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鲍鱼的健康生长存在潜在威胁。因此,养殖业者迫切需要探寻适宜的鲍鱼养殖容量和密度,以保障市场需求的同时,为鲍鱼提供一个有利于健康生长的养殖环境,从而实现鲍鱼养殖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丰富 养殖业者 工厂化养殖 鲍鱼 养殖环境 可持续发展 养殖密度 黄河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南美白对虾温室大棚养殖效益高
6
作者 李项岳 高兆明 +1 位作者 刘帅 焦爱民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2期38-40,共3页
近些年,山东省滨州市南美白对虾温棚养殖面积迅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现总结黄河三角洲地区南美白对虾温棚高效养殖技术要点如下:一、温棚建造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0.6~1.0亩,长方形,呈东西走向,池深1.8~2.0米,配套完善的进、排水系统。... 近些年,山东省滨州市南美白对虾温棚养殖面积迅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现总结黄河三角洲地区南美白对虾温棚高效养殖技术要点如下:一、温棚建造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0.6~1.0亩,长方形,呈东西走向,池深1.8~2.0米,配套完善的进、排水系统。池壁为混凝土结构或塑料膜(厚度为0.35毫米,黑色HDPE防渗膜)铺设,池底呈锅底形,中间设排污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PE防渗膜 南美白对虾 锅底形 塑料膜 山东省滨州市 温室大棚 黄河三角地区 排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度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贤赵 王渊 +3 位作者 张勇 田艳林 王春芝 王志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7-132,共6页
经济与环境互动发展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黄河三角洲核心区域东营市和滨州市为例,构建了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选用主成份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应用互动度对黄河三角洲... 经济与环境互动发展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黄河三角洲核心区域东营市和滨州市为例,构建了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选用主成份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应用互动度对黄河三角洲地区2001—2011年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东营市、滨州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度11年间整体呈上升趋势,互动水平由一般互动发展型向中等互动发展型演进,但生态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在空间分布上,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度在由低到高的演进过程中呈现出由分散到集中的趋势,即较高水平的县(区)相对集中分布,但县(区)之间互动水平空间差异明显。最后,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与环境互动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互动度 黄河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与品牌化发展探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红霞 牛小兵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28,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体育考古、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在追溯黄河三角洲地区体育文化形成历史的基础上,依据体育项目发展理论从四个层面对其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特色资源界定,并提出走品牌化发展道路的对策与建议,旨在推动...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体育考古、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在追溯黄河三角洲地区体育文化形成历史的基础上,依据体育项目发展理论从四个层面对其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特色资源界定,并提出走品牌化发展道路的对策与建议,旨在推动区域特色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为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与体育文化的品牌化发展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地区 特色体育文化资源 品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河口地区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景观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海波 李纪人 +2 位作者 李小涛 黄诗峰 徐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2-84,共3页
通过人机交互解译1996年和2004年TM影像得到2期土地利用数据,求得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各种生态环境景观指数。通过分析两期土地利用及景观结构指数之间的差异性,指出由自然和人为原因引起的生态环境的变化:研究区总面积有所减少,盐碱... 通过人机交互解译1996年和2004年TM影像得到2期土地利用数据,求得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各种生态环境景观指数。通过分析两期土地利用及景观结构指数之间的差异性,指出由自然和人为原因引起的生态环境的变化:研究区总面积有所减少,盐碱地改良后用于了鱼虾养殖,部分未利用地和水域盐碱化,区域景观类型丰富且均匀,局部破碎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河口地区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景观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单长青 李甲亮 +1 位作者 黄宝圣 刘娟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521-4523,共3页
运用协调发展度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以滨州市为例)2006~2009年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滨州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逐年增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逐步趋于协调,其中2006年属于中级协调发展类,2007年为良好协调发展... 运用协调发展度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以滨州市为例)2006~2009年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滨州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逐年增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逐步趋于协调,其中2006年属于中级协调发展类,2007年为良好协调发展类,2008和2009年为优质协调发展类;滨州市的经济发展均滞后于环境保护,其经济发展还有较大的空间和潜力,今后滨州市应继续坚持环保优先的政策,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经济 协调发展 评价 黄河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构建技术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尚军 张建锋 +1 位作者 郗金标 宋玉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2-103,共2页
进行了枣粮间作与单纯作物种植之间的产量和产值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以枣粮间作为主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新淤地上是可行的。前 5年的经济效益比对照平均提高 1.56% ,可见经济效益显著。通过栽植枣树可以形成农田防护林带 ... 进行了枣粮间作与单纯作物种植之间的产量和产值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以枣粮间作为主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新淤地上是可行的。前 5年的经济效益比对照平均提高 1.56% ,可见经济效益显著。通过栽植枣树可以形成农田防护林带 ,提高土壤植被覆盖率 ,减少土壤蒸发 ,有效地抑制土壤返盐。因而 ,该法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在枣树配置结构的三种处理间 ,第一种处理 ,即枣树双行栽植 ,株行距为 3m× 3m ,枣行间距为 9m ,优于第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地区 农业 林业 复合经营模式 构建技术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养殖技术之一 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池塘养殖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少勇 宋传民 +2 位作者 王树海 隋洪信 李俊芳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49,共4页
一,刺参特征特性 1.生物学特征 刺参是生长海洋底层岩石上或海藻间的一种棘皮动物,又名海黄瓜、沙巽,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刺参科。体长20cm-40cm,体呈圆筒形,背面隆起,体形、大小、颜色和肉刺的多寡随生活环境而异,生活于... 一,刺参特征特性 1.生物学特征 刺参是生长海洋底层岩石上或海藻间的一种棘皮动物,又名海黄瓜、沙巽,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刺参科。体长20cm-40cm,体呈圆筒形,背面隆起,体形、大小、颜色和肉刺的多寡随生活环境而异,生活于岩石底和水温较低海区的个体,肉刺较多且大,体壁较肥厚,体色为黄褐或深褐色。刺参一般白天不活动,晚上摄食,活动能力较弱,栖息于水深3m—15m处.栖息场所要求水质清澈、基础饵料丰富.饵料为泥沙中的有机质和微小的动、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养殖技术 黄河三角地区 刺参 生物学特征 棘皮动物 生活环境 栖息场所 基础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黄河三角洲地区莱州湾南岸平原湖泊消亡原因的讨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祖贵 楚泽涵 杨玉珍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83-286,共4页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消亡的根本原因是气候变化”。通过查证资料,可以认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从更新世以来的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有文献记载的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以及近百年来有仪器记录...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消亡的根本原因是气候变化”。通过查证资料,可以认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从更新世以来的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有文献记载的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以及近百年来有仪器记录的现代气候变化等三个层次上分析,均不存在湖泊消亡的气候条件。此外还列举了其他地区同时期湖泊消亡的气候条件,并将其与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比较,也说明黄河三角洲地区不存在湖泊消亡的气候条件。参照有关资料,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河道变迁频繁和人类活动加剧是湖泊消亡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地区 南岸平原 莱州湾 消亡 原因 气候变化 地质历史时期 气候条件 文献记载 人类活动 河道变迁 古湖泊 更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分形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立峰 宋芙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754-15757,共4页
运用分形理论从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两方面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特征,提出了优化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城镇体系 分形理论 黄河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国香稻种植技术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德芳 王智华 +2 位作者 孙跃进 张福信 朱德峰 《中国稻米》 2005年第1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中国香稻 稻种 种植技术 黄河三角地区 水稻所 籼型香稻 育成 产业化发展 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农业信息智能体整合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玉建 仝雪芹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9期15-17,共3页
简述了智能体和多智能体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山东省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为智能体(Agent)顶层整合平台,分析了农村农业信息整合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农业信息智能体整合的设计思想,并以黄河三角... 简述了智能体和多智能体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山东省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为智能体(Agent)顶层整合平台,分析了农村农业信息整合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农业信息智能体整合的设计思想,并以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农业信息整合平台为区域经济体农村农业信息动态规划层,设计了包括粮食作物在内的8大农村农业信息服务基层专家Agent整合平台,形成了Agent技术支持下的分布式GIS农村农业信息多层体系,构建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农业空间信息的分布式G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地区 农村农业信息 智能体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水污染造成的价值损失估算 被引量:1
17
作者 单长青 李甲亮 刘娟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42-44,共3页
估算地区水污染造成的价值损失是合理进行水资源规划和保护水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采用浓度-价值损失率法和恢复费用法等估算了黄河三角洲地区2009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价值损失,结果表明:生活污水中东营、滨州、寒亭区和寿光市... 估算地区水污染造成的价值损失是合理进行水资源规划和保护水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采用浓度-价值损失率法和恢复费用法等估算了黄河三角洲地区2009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价值损失,结果表明:生活污水中东营、滨州、寒亭区和寿光市达到了功能丧失的程度,昌邑市达到了重度损害的程度,工业废水中乐陵市和庆云县达到了功能丧失的程度,滨州和寿光市达到了中度损害的程度,东营、寒亭区和昌邑市为轻微损害;由于COD和氨氮的污染,2009年黄河三角洲地区污废水价值损失为47 778.497万元,其中生活污水价值损失为30 423.712万元,工业废水价值损失为17 354.785万元,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地区 水污染 价值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健康养殖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兴涛 王连华 《河北渔业》 2010年第2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黄河三角地区 健康养殖技术 刺参 池塘养殖 水环境控制 地理特点 科研试验 饵料投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咸淡水池塘养殖鲈鱼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正柱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8-39,共2页
鲈鱼俗称花鲈、七星鲈、鲈板,属鲈形目。由于鲈鱼有适盐性广、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区的生活习性,所以黄河入海口地区的特殊自然环境就成了我国野生鲈鱼的主产区。近几年,由于过度捕捞,黄河三角洲地区鲈鱼资源逐渐减少。为了提高鲈鱼的... 鲈鱼俗称花鲈、七星鲈、鲈板,属鲈形目。由于鲈鱼有适盐性广、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区的生活习性,所以黄河入海口地区的特殊自然环境就成了我国野生鲈鱼的主产区。近几年,由于过度捕捞,黄河三角洲地区鲈鱼资源逐渐减少。为了提高鲈鱼的产量,笔者在咸淡水池塘中进行了鲈鱼养殖生产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地区 淡水池塘养殖 鲈鱼养殖 技术 生产性试验 生活习性 自然环境 海口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黄瓜死秧原因及防治对策
20
作者 徐效俊 张俊生 耿新美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黄河三角地区 黄瓜 死秧现象 原因分析 症状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