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杨绢野螟和黄杨粕片盾蚧的发生与防治
1
作者 曹红霞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第11期30-31,共2页
小叶黄杨属于生长缓慢的植物,其耐寒性较弱,耐旱性很好,生长浅根性,根系密集发达,寿命较长,一般园林上作为绿篱,养护管理简单方便,但是往往容易受黄杨绢野螟和黄杨粕片盾蚧的危害,根据近几年的观察,总结如下。1分布及危害1.1黄杨绢野螟... 小叶黄杨属于生长缓慢的植物,其耐寒性较弱,耐旱性很好,生长浅根性,根系密集发达,寿命较长,一般园林上作为绿篱,养护管理简单方便,但是往往容易受黄杨绢野螟和黄杨粕片盾蚧的危害,根据近几年的观察,总结如下。1分布及危害1.1黄杨绢野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别名黄杨野螟。主要分布北京、江苏、浙江、上海、湖南、湖北、四川、广东等地,该虫主要危害瓜子黄杨、雀舌黄杨等黄杨科植物。1.2黄杨粕片盾蚧。属于同翅目蚧科,别名黄杨片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杨粕片盾蚧 黄杨绢野螟 发生与防治 生长缓慢 养护管理 瓜子黄杨 雀舌黄杨 黄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黄杨叶中化学成分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2
作者 明洋 赵莎 +1 位作者 郑一敏 胥秀英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0-23,113,共5页
目的:研究小叶黄杨叶中的化学成分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增殖作用。方法:通过回流提取、萃取、硅胶色谱柱与质谱、核磁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确证。采用CCK8法,对分离得到化合物进行非小细胞肺癌A549体外活性评价。结果:从小叶黄杨叶... 目的:研究小叶黄杨叶中的化学成分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增殖作用。方法:通过回流提取、萃取、硅胶色谱柱与质谱、核磁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确证。采用CCK8法,对分离得到化合物进行非小细胞肺癌A549体外活性评价。结果:从小叶黄杨叶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鉴定为白桦脂醇(1)、羽扇豆醇(2)、羟基环原黄杨碱(3)、羟基环原黄杨碱酯(4)、N-甲基黄杨宁(5)、苦参素(6)、3-氨基-4-(羟基甲基)-4,14-二甲基-9,19-环丙基-17-二甲基氨基-23-苯甲酰酯甾烷(7)、3-氨基-4,14-二甲基-9,19-环丙基-16-甲基丁酸甲酯-17-二甲基氨基-23-苯甲酰酯甾烷(8)。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8均能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增殖。结论:化合物5、7、8为首次从小叶黄杨叶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苦参素(6)为首次从小叶黄杨中叶分离得到。化合物7抗非小细胞肺癌A549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黄杨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海道黄杨与大叶黄杨的区分
3
作者 孟继森 《天津农林科技》 2015年第5期13-13,共1页
科属产地:北海道黄杨又名冬青卫矛、大叶黄杨,拉丁文名为Euonymus japonicus Thunb.,矛科卫矛属灌木。北海道黄杨是大叶黄杨的栽培变种,原产日本,1986年从日本北海道市引入我国,也称"日本冬青"、"日本黄杨"。而大叶黄杨(学名:Bux... 科属产地:北海道黄杨又名冬青卫矛、大叶黄杨,拉丁文名为Euonymus japonicus Thunb.,矛科卫矛属灌木。北海道黄杨是大叶黄杨的栽培变种,原产日本,1986年从日本北海道市引入我国,也称"日本冬青"、"日本黄杨"。而大叶黄杨(学名:Buxus megistophylla)是黄杨科黄杨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海道黄杨 大叶黄杨 黄杨 特有植物 冬青卫矛 EUONYMUS 栽培变种 日本北海道 卫矛属 耐寒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胁迫过程中大叶黄杨和北海道黄杨叶片抗寒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剑颖 宋晓莉 +2 位作者 杨蕊 张睿鹂 关雪莲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7-61,共5页
以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Thunb.)和北海道黄杨(Euonymus japonicus.cv.‘CuZhi’)的扦插植株为试验材料,测定4℃低温胁迫过程中,叶片抗氧化酶(POD,SOD和CAT)活性以及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大叶黄杨和北海道黄杨叶... 以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Thunb.)和北海道黄杨(Euonymus japonicus.cv.‘CuZhi’)的扦插植株为试验材料,测定4℃低温胁迫过程中,叶片抗氧化酶(POD,SOD和CAT)活性以及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大叶黄杨和北海道黄杨叶片POD活性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先升后降,并在低温胁迫的第2天达到最高值;在低温胁迫过程中,两种植物叶片SOD活性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北海道黄杨叶片CAT活性明显高于大叶黄杨,大叶黄杨叶片MDA含量明显高于北海道黄杨;而且大叶黄杨叶片脯氨酸含量变化明显,北海道黄杨叶片脯氨酸含量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响应 抗寒生理生化指标 大叶黄杨 北海道黄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杨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吕霞 胡明通 于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4期12028-12030,12034,共4页
综述了近20年来黄杨属植物中生物碱、黄酮、甾醇、香豆素、木脂素和酸类化合物等7大类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并介绍了黄杨的抑制酶活性、抗HIV病毒、抗菌及抗肿瘤等新的药理作用,为我国丰富的黄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杨属(Buxus sinica) 黄杨生物碱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杨木雕艺术的发展及其文创产品开发研究
6
作者 叶柱 《天工》 2024年第20期49-51,共3页
黄杨木雕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的瑰宝,以细腻温润的质感、精巧雅致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开发黄杨木雕文创产品,成为传承与发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旨在探讨黄杨... 黄杨木雕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的瑰宝,以细腻温润的质感、精巧雅致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开发黄杨木雕文创产品,成为传承与发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旨在探讨黄杨木雕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路径,通过分析黄杨木雕的传统技艺特点、市场现状及消费者需求,提出一系列文创产品开发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其实践过程与成效,以期为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杨木雕 文创产品 传统工艺 现代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黄杨木雕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7
作者 叶柱 《天工》 2024年第23期56-58,共3页
黄杨木雕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精巧绝伦的小型圆雕技艺而独步艺坛。珍贵的黄杨木料以坚韧不拔的质地、细腻如丝的纹理、沉稳庄重的形态以及鲜亮温润的色泽而闻名遐迩。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杨木雕的色泽会由最初的淡雅逐渐变为深邃,... 黄杨木雕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精巧绝伦的小型圆雕技艺而独步艺坛。珍贵的黄杨木料以坚韧不拔的质地、细腻如丝的纹理、沉稳庄重的形态以及鲜亮温润的色泽而闻名遐迩。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杨木雕的色泽会由最初的淡雅逐渐变为深邃,仿佛岁月的洗礼为其增添了一抹古朴与端庄,彰显出沉着而文雅的气质。黄杨木雕的这份特质,使其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成为历史与文化的珍贵载体,具有无与伦比的收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杨木雕 木雕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杨绢野螟空间分布型、生物学及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学英 张忠 张云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7-80,共4页
黄杨绢野螟(Diapania perspectalis Walker)在国内分布于北京、西安、上海、南京、贵阳、成都等10多个城市,危害黄杨、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瓜子黄杨、雀舌黄杨、朝鲜黄杨、冬青、卫矛、匙叶黄杨等树木。据在西安调查,黄杨受害率在52-98... 黄杨绢野螟(Diapania perspectalis Walker)在国内分布于北京、西安、上海、南京、贵阳、成都等10多个城市,危害黄杨、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瓜子黄杨、雀舌黄杨、朝鲜黄杨、冬青、卫矛、匙叶黄杨等树木。据在西安调查,黄杨受害率在52-98%,冠径80cm的黄杨口密度最多高达112头/株。由于幼虫多为害新叶,且将叶片缀合在一起吐丝结巢,致使叶片,生长发育受阻。为了有效地防治此种害虫,我们于1989年9月-1990年8月,对黄杨绢野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调查,对其生活习性及化学防治作了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杨绢野螟 空间分布型 黄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杨绢野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9
作者 杨进绪 《植物医生》 2005年第4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黄杨绢野螟 防治技术 绿化植物 雀舌黄杨 瓜子黄杨 大叶黄杨 绿化景观 绿化环境 防治工作 成活率 叶片 螟蛾 取食 幼虫 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长期给药肝、肾毒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立华 马永婷 +3 位作者 邢精红 赵宣 梁涛 黄文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及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长期静脉给药肝、肾毒性的影响,探讨聚乙二醇修饰小分子技术的减毒作用。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维黄杨星D组及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各...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及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长期静脉给药肝、肾毒性的影响,探讨聚乙二醇修饰小分子技术的减毒作用。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维黄杨星D组及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各药物组大鼠尾静脉注射5 mL/kg,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8 d。测定大鼠体重,眼眶取血测定血液生化学指标,并取大鼠肝脏和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环维黄杨星D组尿酸含量较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未见差异。提示环维黄杨星D组可能对肾功能有影响。环维黄杨星D组及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组对肝脏有病理学改变,同等剂量下环维黄杨星D组肝毒性作用大于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组。结论聚乙二醇修饰环维黄杨星D后可降低环维黄杨星D在体内的肝、肾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 环维黄杨星D 长期毒性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海道黄杨组织培养育苗的研究
11
作者 周鑫 曾前 《中国林副特产》 2004年第3期8-11,共4页
关键词 北海道黄杨 组织培养育苗 优良新品种 园林绿化树种 大叶黄杨 栽培种 气候条件 适宜 卫矛科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黄杨叶绿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亮 曹丛华 +2 位作者 任荣珠 王尽文 屈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8923-8925,894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液对大叶黄杨叶绿素提取效率的影响,以及大叶黄杨叶绿素的稳定性。[方法]以大叶黄杨叶片作为研究对象,比较95%乙醇、80%丙酮和95%的乙醇和丙酮混合液(体积比为1∶2)3种提取液的提取效率;探讨光照、pH值、温度、氧化...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液对大叶黄杨叶绿素提取效率的影响,以及大叶黄杨叶绿素的稳定性。[方法]以大叶黄杨叶片作为研究对象,比较95%乙醇、80%丙酮和95%的乙醇和丙酮混合液(体积比为1∶2)3种提取液的提取效率;探讨光照、pH值、温度、氧化剂、重金属以及紫外线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以95%的乙醇和丙酮混合液作为提取液时,大叶黄杨叶绿素的提取效果最好;大叶黄杨叶绿素的光稳定性较差;在pH值中性条件下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和抗氧化能力;除Cu2+使大叶黄杨叶绿素的稳定性提高外,其他重金属离子均使叶绿素稳定性降低;紫外线可使大叶黄杨叶绿素稳定性降低。[结论]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和丙酮(体积比为1∶2)混合液对大叶黄杨叶绿素提取效率最高,并且提取液应在避光、中性、远离重金属离子条件下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黄杨 叶绿素 提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黄杨属植物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田国行 赵天榜 +2 位作者 董惠英 赵东武 陈志秀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4-78,共5页
该文对《河南植物志》(第二册 )、《河南树木志》和《河南木本植物图鉴》中黄杨属植物进行了修订与增补 .其主要内容 :①补充了黄杨属花的形态描述 ;②纠正了锦熟黄杨和雀舌黄杨的错误鉴定 ,两者在河南均无栽培 ,后者也无野生 ;③报道... 该文对《河南植物志》(第二册 )、《河南树木志》和《河南木本植物图鉴》中黄杨属植物进行了修订与增补 .其主要内容 :①补充了黄杨属花的形态描述 ;②纠正了锦熟黄杨和雀舌黄杨的错误鉴定 ,两者在河南均无栽培 ,后者也无野生 ;③报道了 1新记录变种———越桔叶黄杨 ;④发表了黄杨属 1新亚属———异雄蕊黄杨亚属、1新种———河南黄杨和 1新变种———雌花黄杨 ,并采用系统聚类和同工酶分析技术的研究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黄杨 花补充描述 资源与增补 新分类群 系统聚类 过氧化物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法与柱前衍生化HPLC/UV法测定环维黄杨星D有关物质比较 被引量:15
14
作者 徐新军 张正行 +2 位作者 盛龙生 安登魁 刘皋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8-411,共4页
目的:验证柱前衍生化HPLC/UV测定环维黄杨星D有关物质的可行性。方法:环维黄杨星D同异氰酸苯酯反应后,柱前衍生化HPLC/UV测定环维黄杨星D有关物质并与HPLC/MS直接测定环维黄杨星D有关物质比较。结果:衍生化反应后,主峰与有关物质分离好... 目的:验证柱前衍生化HPLC/UV测定环维黄杨星D有关物质的可行性。方法:环维黄杨星D同异氰酸苯酯反应后,柱前衍生化HPLC/UV测定环维黄杨星D有关物质并与HPLC/MS直接测定环维黄杨星D有关物质比较。结果:衍生化反应后,主峰与有关物质分离好,所测得的有关物质与HPLC/MS直接测定的环维黄杨星D有关物质一一对应。结论:环维黄杨星D中含分子量为386,388的杂质,每分子环维黄杨星D及有关物质均同2分子异氰酸苯酯定量反应,柱前衍生化HPLC/UV可测定环维黄杨星D有关物质,与HPLC/MS直接测定法相比,本法简单、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MS法 柱前衍生化HPLC/UV法 环维黄杨星D 有关物质 异氰酸苯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大叶黄杨春初返青过程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钟传飞 武晓颖 +2 位作者 姚洪军 施征 高荣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5,共7页
该文利用调制式荧光仪与氧电极技术,研究北京地区大叶黄杨在春初返青过程中的荧光动力学及光合放氧的变化,探讨常绿阔叶植物在北方越冬过程中抵御逆境的适应机制,同时借助稳态荧光动力学曲线的变化揭示植物返青过程光暗反应的动态变化... 该文利用调制式荧光仪与氧电极技术,研究北京地区大叶黄杨在春初返青过程中的荧光动力学及光合放氧的变化,探讨常绿阔叶植物在北方越冬过程中抵御逆境的适应机制,同时借助稳态荧光动力学曲线的变化揭示植物返青过程光暗反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冬季大叶黄杨阳生叶与阴生叶的PSⅡ光化学效率、光合速率均很低;光合电子传递不通畅,低温强光双重胁迫导致阳生叶比阴生叶的电子链阻塞更严重;捕光天线系统遭遇破坏,这是植物减少过多激发能对PSⅡ反应中心破坏的一种光保护机制;PSⅡ保持较高的开放程度,借此减小激发能在供体侧积累对反应中心造成的伤害;同时非线性电子传递和天线系统之外的能量耗散是大叶黄杨越冬过程重要的光保护机制。初春随着温度的回升,捕光天线系统、光合电子链的活性、光合速率逐渐恢复。倒春寒发生时,大叶黄杨再次发生光抑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大叶黄杨 低温 光抑制 光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杨绢野螟严重危害黄杨类绿篱 被引量:4
16
作者 权家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黄杨绢野螟 危害 黄杨类绿篱 形态特征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子黄杨出口盆景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潘丽芹 袁小丽 +1 位作者 何小弟 周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瓜子黄杨的无土栽培是解决瓜子黄杨盆景出口的主要途径。以瓜子黄杨为试材,选用蛭石、泥炭、陶粒为固体基质材料,采用朱士吾营养液配方,应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瓜子黄杨无土栽培的基质选配研究。通过检测植株生长及叶绿素、根... 瓜子黄杨的无土栽培是解决瓜子黄杨盆景出口的主要途径。以瓜子黄杨为试材,选用蛭石、泥炭、陶粒为固体基质材料,采用朱士吾营养液配方,应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瓜子黄杨无土栽培的基质选配研究。通过检测植株生长及叶绿素、根系吸收面积、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以筛选出适合的专用基质配方。结果表明:以M6(V(蛭石)∶V(陶粒)∶V(泥炭)=2∶3∶1,浓度为100%朱士吾营养液)处理为最佳,其次为M8(V(蛭石)∶V(陶粒)∶V(泥炭)=3∶2∶1,浓度为150%朱士吾营养液)。从植株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比较说明,这2种基质配方比较适合瓜子黄杨植株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子黄杨 盆景 无土栽培 基质 营养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黄杨秋季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尤扬 周秀梅 +1 位作者 李保印 夏雪梅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以多年生大叶黄杨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其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变化和光合指标响应.结果表明: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呈现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Ci)呈负相关;Pn日变化呈双峰型,存在着光合&qu... 以多年生大叶黄杨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其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变化和光合指标响应.结果表明: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呈现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Ci)呈负相关;Pn日变化呈双峰型,存在着光合"午休"现象;叶片日最大Pn为3.54μmol/(m2·s),Ci为400.00μmol/mol时,叶片光饱和点为1 225.00μmol/(m2·s),光补偿点为21.85μmol/(m2·s).大叶黄杨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为典型的阳性耐阴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黄杨 净光合速率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黄杨春季扦插生根性状差异及内源激素变化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黄焱 季孔庶 +1 位作者 方彦 翟锦如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4-289,共6页
为了研究珍珠黄杨Buxus sinicavar. parvifolia扦插生根的相关机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技术对春季扦插生根过程中各品种的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异戊烯基核苷(iPA)和赤霉素4(GA4)质量分数作进程研究,并对其生根性状结果... 为了研究珍珠黄杨Buxus sinicavar. parvifolia扦插生根的相关机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技术对春季扦插生根过程中各品种的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异戊烯基核苷(iPA)和赤霉素4(GA4)质量分数作进程研究,并对其生根性状结果作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在愈合组织产生前后及根突出表皮时,IAA、ABA和GA4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在不同品种处理之间存在差异,3号和5号品种在ABT6处理后扦插生根能力有了提高。结果表明,易生根品种的激素质量分数在生根关键时期更利于插穗愈合组织的产生以及根原基的形成与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珍珠黄杨 品种 内源激素 扦插 愈合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真叶螨对大叶黄杨危害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绪艮 刘振宇 +1 位作者 周成刚 乔鲁芹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9-30,共2页
研究表明,大叶黄杨受东方真叶螨危害后,受害3级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62.5%,光合速率下降73.0%,枝条生长长度受抑38.3%,叶片减少39.7%。当年生枝条长度和叶片数明显减少。受害程度愈重,表现愈明显。
关键词 东方真叶螨 大叶黄杨 危害 杨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