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易玄幻系列作品中的科玄结合——以小说《超级战士》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钱晓宇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5-99,共5页
黄易在玄幻小说创作中,以最新科学发展成果(如时空存在方式、人工智能演进等)为载体,将精神自由、心灵感应、梦的预言等属于玄学范畴的各类异能巧妙融入其中。科玄结合作为一种创作手段,介入对现行社会运行模式的反思,其目的直接指向理... 黄易在玄幻小说创作中,以最新科学发展成果(如时空存在方式、人工智能演进等)为载体,将精神自由、心灵感应、梦的预言等属于玄学范畴的各类异能巧妙融入其中。科玄结合作为一种创作手段,介入对现行社会运行模式的反思,其目的直接指向理想中的人类个体和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易 玄幻小说 科玄 存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见黄易致赵魏札考释 被引量:1
2
作者 薛龙春 《美术大观》 2021年第9期38-41,共4页
本文对新见黄易致赵魏长札进行了考释。1778年春,黄易报捐成功,成为济宁运河的河工,他的金石收藏也因为济宁地处鲁豫之间而有了更多的机会。初来乍到的黄易立即开始访求本地碑刻,并结纳济宁本地的金石友人,且通过他们了解到当时碑刻作... 本文对新见黄易致赵魏长札进行了考释。1778年春,黄易报捐成功,成为济宁运河的河工,他的金石收藏也因为济宁地处鲁豫之间而有了更多的机会。初来乍到的黄易立即开始访求本地碑刻,并结纳济宁本地的金石友人,且通过他们了解到当时碑刻作伪的情形。这些碑刻与信息,都成为他急切报告赵魏的内容。此札涉及众多碑刻与人物,可窥黄易甫至济宁之后的基本活动,借此我们也能理解金石拓本与书画篆刻是他与外界交结的根本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易 赵魏 信札 乾嘉金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阮元《致黄易》八札考释 被引量:2
3
作者 薛龙春 《中国书画》 2019年第9期30-33,共4页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五十八年(1793)督山东学政,任满调浙江学政。嘉庆四年(1799)署浙江巡抚,寻实授。阮元身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五十八年(1793)督山东学政,任满调浙江学政。嘉庆四年(1799)署浙江巡抚,寻实授。阮元身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阮元任山东学政时,黄易(1744—1802)正在山东运河厅同知,驻济宁,二人颇有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黄易 考释 山东运河 庶吉士 学政 浙江 巡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见梅鏐、邓石如致黄易信札三通考略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硕 《中国书画》 2017年第6期12-15,共4页
以往对于邓石如的研究,多囿于原始材料的贫乏,以致难以呈现出其人其书的大量必要细节。随着近年来若干文献(若信札等)的渐次公布,向未及深究甚至翳然不彰的一些问题,亦具备了一定释疑祛惑的可能性。若本文所涉的三通信札,虽都不是长... 以往对于邓石如的研究,多囿于原始材料的贫乏,以致难以呈现出其人其书的大量必要细节。随着近年来若干文献(若信札等)的渐次公布,向未及深究甚至翳然不彰的一些问题,亦具备了一定释疑祛惑的可能性。若本文所涉的三通信札,虽都不是长篇巨制,但其中的信息足以填补既有认知中的一些空白,并将对邓石如的相关研究以有益的推进。一、国家图书馆藏梅鏐致黄易札梅鏐之于邓石如的培养与扶持,向来为治清代艺术史者所熟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石如 黄易 长篇巨制 见梅 天发神谶碑 何主臣 穆孝天 祛惑 国家图书馆 秋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易访碑图前传——兼论黄易访碑四图的内在关系及整体结构 被引量:2
5
作者 秦明 《中国美术》 2019年第5期82-89,共8页
黄易于1793年至1797年间完成的《得碑十二图》册、《访古纪游图》册、《嵩洛访碑图》册和《岱麓访碑图》册(统称“黄易访碑四图”)是最具成就的代表。四图系一整体,彼此关联,构成了黄易访碑图的主体,可称为“正传”。而1777年至1793年... 黄易于1793年至1797年间完成的《得碑十二图》册、《访古纪游图》册、《嵩洛访碑图》册和《岱麓访碑图》册(统称“黄易访碑四图”)是最具成就的代表。四图系一整体,彼此关联,构成了黄易访碑图的主体,可称为“正传”。而1777年至1793年间绘制的《寿古图》《得石图》《得石第二图》《涤碑图》《岱岩探碑图》《筇屐访碑图》《林外得碑图》等黄易前期访碑图,则可称为“前传”,亦有其自身特点。清中期黄易访碑图的出现,是乾嘉金石学学术诉求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易 金石学 山水画 访碑图 正传 前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易《嵩洛访碑廿四图》之《小石山房》考 被引量:2
6
作者 秦明 《中国书画》 2016年第2期4-10,共7页
图像的使命是完成一个隐含的历史文化与信息结构,好的图像既有自身的内在精神,又重构外在的文化涵义和原象逻辑。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图像的合理阐释是图像的第二次创作或创作的延伸,将赋予图像更多的可能性。本期的四篇论文,从图像学、... 图像的使命是完成一个隐含的历史文化与信息结构,好的图像既有自身的内在精神,又重构外在的文化涵义和原象逻辑。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图像的合理阐释是图像的第二次创作或创作的延伸,将赋予图像更多的可能性。本期的四篇论文,从图像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视角对不同时代的图像文本作了深刻解析,所论既有金石书法,也有传统中国画。《黄易〈嵩洛访碑廿四图〉之〈小石山房〉考》从图像本体出发,还原了一幅清中晚期生动的书法碑刻考古画面,再现彼时文人墨客金石交往的佳话,从侧面论证了清代碑学滥觞到成为主流的契机和原因。《文徵明〈跋怀素自叙帖〉考论》从文徵明题跋入手,对《自叙帖》在当时的版本流传以及文徵明家藏的《自叙帖》作了严谨细致的考论,对《自叙帖》版本的真伪及流传情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马远水图意象再探》立足多元研究视角,重新审视马远《水图》,揭示了其所承载的历史内涵和政治寓意。《倪瓒〈松林亭子图〉的图像疑点》通过作品的背景、受画人考以及画面的画法、题款书法、笔墨趣味、图示等分析,提出此画存在一系列疑点。图像时代对经典图像的解析是学者常见的研究题材,并由此揭示图像背后隐秘的知识和真相,以图证史,正本清源。本期专题,其意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学 怀素自叙帖 黄易 文徵明 马远 倪瓒 虚谷 武亿 碑学 洛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石如与黄易交游新证——兼论清中期皖派与浙派的篆刻交流 被引量:1
7
作者 朱琪 《中国美术》 2018年第4期92-99,共8页
笔者从新见邓石如《致黄易信札》、梅谬《致黄易信札》入手,对邓石如与黄易之间的交游关系作出首次披露,重新梳理了清乾嘉时期两大篆刻流派——“浙派”与“皖派”之间的交流关系,并涉及邓石如与当时官员、金石家、篆刻家等人物之间... 笔者从新见邓石如《致黄易信札》、梅谬《致黄易信札》入手,对邓石如与黄易之间的交游关系作出首次披露,重新梳理了清乾嘉时期两大篆刻流派——“浙派”与“皖派”之间的交流关系,并涉及邓石如与当时官员、金石家、篆刻家等人物之间的交游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游关系 邓石如 篆刻家 黄易 交流 浙派 皖派 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易邱学敏往来二札考释 被引量:1
8
作者 许隽超 《中国书画》 2017年第7期12-13,共2页
乾嘉金石大家黄易(1744—1802)的尺牍及生平、交游,早已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其中,《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手迹》鬏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考释》二书,内容丰富,考订细致,嘉惠学林。今就黄易、邱学敏往来二札,参以相关档案... 乾嘉金石大家黄易(1744—1802)的尺牍及生平、交游,早已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其中,《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手迹》鬏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考释》二书,内容丰富,考订细致,嘉惠学林。今就黄易、邱学敏往来二札,参以相关档案、宗谱、地方志、别集、缙绅录等史料,略作考讧以就教于学界同仁。兹先将故宫博物院藏黄易致邱学敏札造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易 考释 故宫博物院 尺牍 研究者 地方志 交游 别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易笔下的文人书斋 被引量:1
9
作者 秦明 《中国美术》 2018年第2期36-51,共16页
黄易作为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金石考古家,其存世绘画中山水画为数不少,古今多有佳评,且“文人气”始终是第一位的,“金石气”则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黄易晚年成熟时期的作品更是以“简、淡、逸、意”四字为特色。
关键词 黄易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书斋 文人 乾嘉时期 金石气 山水画 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劲浑厚——论黄易篆刻对钱松之影响
10
作者 朱琪 《中国美术》 2022年第6期60-65,共6页
在篆刻领域,浙派是最为典型的一个流派。浙派篆刻的形成、发展、成熟与式微代表了一个篆刻流派的完整发展历程,是流派篆刻兴起与衰落的完整范例。从宏观角度来看,浙派篆刻可分为前浙派时期与后浙派时期两个阶段,其对应的代表人物有“西... 在篆刻领域,浙派是最为典型的一个流派。浙派篆刻的形成、发展、成熟与式微代表了一个篆刻流派的完整发展历程,是流派篆刻兴起与衰落的完整范例。从宏观角度来看,浙派篆刻可分为前浙派时期与后浙派时期两个阶段,其对应的代表人物有“西泠前四家”和“西泠后四家”。本文即围绕“西泠八家”之一的钱松展开,围绕其印风探讨黄易篆刻对其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易 钱松 篆刻 浙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朱琪新著《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
11
作者 翟佳文(译) 《中国美术》 2021年第6期126-127,共2页
这本研究黄易的专著是朱琪十年来的结晶之作。著者从2009年开始研究黄易,彼时正值故宫博物院开始筹备“蓬莱宿约--故宫藏黄易小蓬莱阁汉魏碑刻特展”和“黄易与金石学研讨会”之时,此举可谓紧跟现代黄易研究之潮流。在这十余年中,故宫... 这本研究黄易的专著是朱琪十年来的结晶之作。著者从2009年开始研究黄易,彼时正值故宫博物院开始筹备“蓬莱宿约--故宫藏黄易小蓬莱阁汉魏碑刻特展”和“黄易与金石学研讨会”之时,此举可谓紧跟现代黄易研究之潮流。在这十余年中,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三次大规模的研讨会,朱琪的黄易研究热情始终没有退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易 故宫博物院 金石学 蓬莱阁 蓬莱松 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嘉小松 万代金石——黄易与清中期金石学
12
作者 朱琪 《中国美术》 2018年第2期6-29,共24页
自清乾隆嘉庆二朝起。青铜器及碑版石刻的相继出土,引起当时文人的极大兴趣,并因此形成了发轫于清中期,崛起于晚清,对民国乃至当今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金石学”与“金石学派”。“金”即指以夏商周为主的三代青铜器;“石”即指古... 自清乾隆嘉庆二朝起。青铜器及碑版石刻的相继出土,引起当时文人的极大兴趣,并因此形成了发轫于清中期,崛起于晚清,对民国乃至当今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金石学”与“金石学派”。“金”即指以夏商周为主的三代青铜器;“石”即指古代石刻,以秦汉至隋唐以前所刻为重。在学理上,金石学一改科举制度下以经学(四书五经及注疏)为核心的“官学”,而以考据训诂、访碑辑残、收藏古董为业。在艺术上,金石学推动了“碑学”的兴起,引起了清中后期书法风格由端庄秀雅、柔美娴熟向奇崛粗犷、雄强稚拙的“书学革命”,并促成了篆刻艺术的繁荣;绘画上“金石派”传统的形成,则在“四王”“四僧”“扬州画派”“京江派”等之外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画派,是中国近代绘画史上传统内部发生的最重要变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石学 中期 黄易 乾嘉 家世 生平 篆刻艺术 扬州画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见黄易篆刻“书巢”石印考——兼论黄易与胡德琳之交游
13
作者 朱琪 《大学书法》 2022年第6期67-72,共6页
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黄易篆刻作品存世稀少,弥足珍贵。近来南京新发现黄易篆刻“书巢”印章,引起收藏界与学术界重视。经与谱录中黄易印章进行风格研判与传世文献考证,确证印主系袁枚大堂妹袁杰夫婿胡德琳。笔者并就黄易与胡德琳曾金石交... 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黄易篆刻作品存世稀少,弥足珍贵。近来南京新发现黄易篆刻“书巢”印章,引起收藏界与学术界重视。经与谱录中黄易印章进行风格研判与传世文献考证,确证印主系袁枚大堂妹袁杰夫婿胡德琳。笔者并就黄易与胡德琳曾金石交往进行深入探寻,为进一步研究黄易与游宦山东文人,以及黄易与袁枚交游圈的关系进行初步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易 篆刻 胡德琳 袁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黄易手札看其帖学书法的师承与分期
14
作者 杨国栋 《中国书画》 2016年第4期37-48,共12页
黄易,字大易,号小松、秋盒,浙江钱塘人。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其一生在书祛、篆刻、绘画以及金石碑版的搜集、著述与研究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在书法艺术领域,由于对金石学的关注,他在书法创作上是崇碑的,所以在当时的书坛上他... 黄易,字大易,号小松、秋盒,浙江钱塘人。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其一生在书祛、篆刻、绘画以及金石碑版的搜集、著述与研究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在书法艺术领域,由于对金石学的关注,他在书法创作上是崇碑的,所以在当时的书坛上他也以隶书名世,在崇碑的篆隶书创作以外他又对传统的帖学表现出充分的积极性。然而,论者往往又忽略了对其帖学书法部分(主要是楷书和行草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帖学 黄易 行草书 乾嘉时期 碑版 篆隶 书风 山舟 钟繇 钱塘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易字号与斋室名考证
15
作者 朱琪 《中国美术》 2020年第2期90-97,共8页
字号与斋室名往往是文人情志与思想的真实反映。清代金石学家黄易平生所用字号、斋室名至少有16种,以往未见学者进行系统解读与研究。文章以印迹学研究为中心,在广泛搜集黄易书画、印谱、信笺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罗列并结合相关图证,详... 字号与斋室名往往是文人情志与思想的真实反映。清代金石学家黄易平生所用字号、斋室名至少有16种,以往未见学者进行系统解读与研究。文章以印迹学研究为中心,在广泛搜集黄易书画、印谱、信笺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罗列并结合相关图证,详细考订其字号与斋室名的含义与使用时间,对于黄易生平经历、学术与艺术思想的研究,以及黄易书画作品的鉴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易 字号 斋室名 印迹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见证黄易研究的十年——《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附武林访碑录)》读记
16
作者 秦明 《中国美术》 2020年第3期74-77,共4页
2020年5月,朱琪先生的《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附武林访碑录)》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沈燮元、施安昌两位先生作序,孙晓云先生题签。全书以朱琪先生2009年至2019年间撰写的相关研究论文为基础,条分缕析,加以组合,从&qu... 2020年5月,朱琪先生的《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附武林访碑录)》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沈燮元、施安昌两位先生作序,孙晓云先生题签。全书以朱琪先生2009年至2019年间撰写的相关研究论文为基础,条分缕析,加以组合,从"黄易的家世与生平""黄易与金石学研究""黄易金石、艺术交游""黄易及其相关信札文献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古籍出版社 黄易 金石学 艺术交游 蓬莱松 家世与生平 乾嘉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附《武林访碑录》)
17
作者 朱琪 《大学书法》 2020年第3期158-158,共1页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05月内容简介:本书从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秋盦等)相关文字资料、艺术图像、实物文献的考释入手,从家世、生平、作品、交游等多维度展开,探究并揭示了18世纪后半叶金石学的深入发展情况...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05月内容简介:本书从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秋盦等)相关文字资料、艺术图像、实物文献的考释入手,从家世、生平、作品、交游等多维度展开,探究并揭示了18世纪后半叶金石学的深入发展情况,以及乾嘉时期学术与艺术之间的原生状态和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石学 上海古籍出版社 原生状态 黄易 艺术图像 乾嘉时期 蓬莱松 互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易与邹城北朝佛教摩崖刻经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新立 《中国美术》 2018年第2期60-75,共16页
济宁是黄易的第二故乡。自乾隆四十三年(1778)至嘉庆七年(1802),他在此为官生活了二十余年,直至去世。其间他以济宁为出发地,调查山东诸多文物石刻,发掘武氏祠、寻访汉魏碑刻、北朝佛教摩崖刻经等等,通过各种方式拓取、收集大... 济宁是黄易的第二故乡。自乾隆四十三年(1778)至嘉庆七年(1802),他在此为官生活了二十余年,直至去世。其间他以济宁为出发地,调查山东诸多文物石刻,发掘武氏祠、寻访汉魏碑刻、北朝佛教摩崖刻经等等,通过各种方式拓取、收集大量碑刻、摩崖拓片,并进行研究题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崖刻经 佛教 北朝 黄易 邹城 第二故乡 武氏祠 济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易《嵩洛访碑图》之创作与流传考证 被引量:2
19
作者 景滋本 《中国书画》 2015年第10期120-121,共2页
晚明时期,士大夫旅行风气日趋兴盛。从明清鼎革之际到清初康熙二十二年(1683),战乱频仍,阻碍了旅行路线,使得此风萎靡不振。到了康熙朝后期,清朝政权逐渐稳固,经济复苏,士大夫旅行风气随之恢复,他们走出书斋,游身于名胜古迹... 晚明时期,士大夫旅行风气日趋兴盛。从明清鼎革之际到清初康熙二十二年(1683),战乱频仍,阻碍了旅行路线,使得此风萎靡不振。到了康熙朝后期,清朝政权逐渐稳固,经济复苏,士大夫旅行风气随之恢复,他们走出书斋,游身于名胜古迹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证 流传 创作 黄易 旅行路线 晚明时期 明清鼎革 经济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易《嵩洛访碑图》中的嵩山历史建筑 被引量:1
20
作者 宫嵩涛 《中国美术》 2018年第2期52-59,共8页
清嘉庆元年(1796)秋天,为了全面了解嵩山众多金石文物的学术价值,已经52岁的黄易,精神饱满,携拓工二人,“从兰阳(今河南兰考县)出发,途经祥符(今河南开封)、郑州、荥阳、汜水、巩县、偃师”,来到河南登封嵩山访碑,其间作... 清嘉庆元年(1796)秋天,为了全面了解嵩山众多金石文物的学术价值,已经52岁的黄易,精神饱满,携拓工二人,“从兰阳(今河南兰考县)出发,途经祥符(今河南开封)、郑州、荥阳、汜水、巩县、偃师”,来到河南登封嵩山访碑,其间作《嵩洛访碑日记》记述自己访碑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嵩山 黄易 学术价值 兰考县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