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傅立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可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蔡正元 樊莹 +1 位作者 孙晓东 许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采用傅立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mGCC)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进行测量,评估其可重复性和诊断能力。方法以NTG患者(NTG组,n=15)、POAG患者(POAG组,n... 目的采用傅立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mGCC)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进行测量,评估其可重复性和诊断能力。方法以NTG患者(NTG组,n=15)、POAG患者(POAG组,n=15)和正常人(正常对照组,n=15)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傅立叶OCT测量各组RNFL厚度以及mGCC厚度及其整体丢失体积(GLV)和局部丢失体积(FLV),首先由检查者A测量,重复5次,间隔时间为4 h,检查者B于次日行相同检查。以检查者内和检查者间的类内相关系数(ICC)评估可重复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OC)分析诊断能力。结果三组mGCC和RNFL测量的ICC均>0.75。NTG组和POAG组的各项测量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TG组与POAG组RNFL厚度和FL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GCC厚度和GL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RNFL与mGCC参数间的ARO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NTG和POAG患者,傅立叶OCT测量mGCC和RNFL的可重复性好,RNFL具有良好的诊断能力,mGCC可作为良好的补充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扫描 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黄斑细胞复合体 视网膜神经纤维 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老年人群黄斑内层视网膜厚度和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的改变 被引量:4
2
作者 胡雅斌 郭彦 +1 位作者 王怀洲 霍妍佼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4-278,共5页
目的比较Cirrus HD—OCT测得正常老年人群和年轻人群黄斑神经节细胞一内丛状层(mGCIPL)厚度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之间的差异,从而对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进展分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分析方法。纳入2... 目的比较Cirrus HD—OCT测得正常老年人群和年轻人群黄斑神经节细胞一内丛状层(mGCIPL)厚度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之间的差异,从而对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进展分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分析方法。纳入2016年6—7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进行体检的某事业单位退休职工(60-80岁)67人114眼作为老年人群组,另选取同期行体检的20~40岁24人42眼作为年轻人群组。应用CirrusHD—OCT测量各组黄斑区总的及各个区域GCIPL和pRNFL厚度参数并比较。结果除pRNFL鼻侧区域外,老年人群组mGCIPL和pRNFL各参数测量值均较年轻人群组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年龄影响最大的黄斑内层厚度参数是mGCIPL最小值,老年人群组与年轻人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02±11.01)μm与(82.74±3.94)μm;t=-7.290,P〈0.001]。在pRNFL厚度参数中,颞侧pRNFL厚度受年龄影响最大,老年人群组与年轻人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83±12.30)μm与(82.10±17.02)μm;t=-3.930,P〈0.001];而鼻侧pRNFL受年龄影响最小,老年人群组鼻侧pRNFL厚度与年轻人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6)。结论除pRNFL鼻侧区域外,CirrusHD—OCT测得老年人群mGCIPL厚度参数与pRNFL厚度参数均较年轻人群明显变薄,在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的随访中需要考虑年龄因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扫描/方法 神经细胞-内丛状/诊断 视网膜神经纤维 青光眼 黄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患者黄斑区微血流密度及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郭文骏 刘洪涛 +3 位作者 李明波 李阳 蔡友欢 梁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54-1157,共4页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黄斑区微血流密度及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GCC)厚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近视患者25例(41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屈光度分为中度近视组(-3.00~-5.75 D)13例(2...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黄斑区微血流密度及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GCC)厚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近视患者25例(41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屈光度分为中度近视组(-3.00~-5.75 D)13例(21眼)和高度近视组(-6.00~-9.25 D)12例(20眼)。另选取11人(18眼)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屈光度为0~-2.75 D。三组受试者年龄、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测量各组受试者等效球镜度数,使用IOL Master测量受试者眼轴长度。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进行检测,获取受试者黄斑区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SCP)血流密度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通过ETDRS自动分割OCTA图像,以黄斑为中心进行3 mm×3 mm及6 mm×6 mm区域OCTA图像采集,记录受试者视网膜各象限mGCC厚度。结果对照组受试者颞侧和上方SCP血流密度均较中度近视组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受试者上方SCP血流密度较高度近视组患者高(P<0.05)。对照组受试者鼻上、鼻侧、颞下、鼻下RNFL厚度均较高度近视组患者厚(均为P<0.05);中度近视组患者颞下RNFL厚度较高度近视组厚(P<0.05)。对照组受试者各象限mGCC厚度均较高度近视组患者厚(均为P<0.05);中度近视组患者鼻侧及下方mGCC厚度均较高度近视组患者厚(均为P<0.05)。眼轴长度与RNFL厚度和mGCC厚度均呈负相关(r=-0.607、r=-0.764,均为P<0.001)。屈光度与RNFL厚度和mGCC厚度亦均呈负相关(r=-0.729、r=-0.689,均为P<0.001)。结论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患者黄斑区mGCC厚度逐渐变薄,RNFL亦呈现逐渐变薄趋势,黄斑区SCP、DCP血流密度有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视网膜神经纤维 黄斑神经细胞复合体 光学相干断扫描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相关眼病导致的压迫性视神经病变患者cpRNFL及黄斑区GCIPL厚度变化与视力损害和预后视力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许瑾 王婧 +2 位作者 张珂 王丽丽 朱豫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导致的压迫性视神经病变(CON)患者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cpRNFL)及黄斑区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变化与视力损害和预后视力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治疗组门诊和病... 目的分析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导致的压迫性视神经病变(CON)患者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cpRNFL)及黄斑区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变化与视力损害和预后视力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治疗组门诊和病房收治的有完整临床资料的TAO-CON患者94例146眼。根据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情况,将患者分为轻度(>0.3~1.0)、中度(>0.1~0.3)和重度(无光感~0.1)视力损害组。另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病程相近的TAO无CON患者19例28眼为TAO-NCON组;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49名(49眼)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OCT检测所有受试者cpRNFL、黄斑区GCIPL及内界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层(ILM-RPE)厚度。随访规范治疗的TAO-CON患者,检测预后BCVA(logMAR)。比较各组患者cpRNFL、GCIPL及ILM-RPE厚度差异,分析预后BCVA与cpRNFL、GCIPL厚度的关系。结果轻、中、重度视力损害组以及TAO-NCON组患者的cpRNFL厚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中、重度视力损害组患者的cpRNFL厚度均高于轻度视力损害组和TAO-NCO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重度视力损害组患者的GCIPL厚度均显著低于轻度视力损害组、TAO-NCON组及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且重度视力损害组患者的GCIPL厚度低于中度视力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ILM-RPE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视力损害组患者多能恢复较好视力,中、重度视力损害组患者视力恢复至0.5以上者在50%以上。TAO-CON患者预后BCVA(logMAR)与黄斑区GCIPL厚度呈显著负相关(r=-0.928,P=0.008),与cpRNFL厚度无相关性(r=0.095,P=0.571)。结论TAO-CON患者视力损害越重,cpRNFL增厚越多、GCIPL变薄越明显;TAO-CON患者GCIPL厚度与预后视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压迫性视神经病变 视盘周围神经纤维 黄斑细胞-内丛状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黄斑区GCIPL厚度的观察研究
5
作者 张静 刘珏 陈再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09-1212,共4页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的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层和内丛状层(macular ganglion cell-inner plexiform layer,GCIPL)厚度是否发生改变,为OSAS患者预防眼部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选...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的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层和内丛状层(macular ganglion cell-inner plexiform layer,GCIPL)厚度是否发生改变,为OSAS患者预防眼部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及市人民医院的124例确诊OSAS者为观察组,67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均取右眼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2组患者黄斑区平均GCIPL厚度、最小GCIPL厚度及黄斑区各区GCIPL厚度。结果:观察组平均GCIPL厚度、最小GCIPL厚度及各区GCIPL厚度均小于对照组,2组黄斑区平均GCIPL厚度、最小GCIPL厚度、上方GCIPL厚度、鼻上方GCIPL厚度、鼻下方GCIPL厚度、下方GCIPL厚度、颞下方GCIPL厚度、颞上方GCIPL厚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335,P=0.001;t=2.491,P=0.014;t=2.822,P=0.005;t=2.567,P=0.011;t=3.046,P=0.003;t=3.279,P=0.001;t=3.432,P=0.001;t=3.086,P=0.002)。结论:OSAS患者黄斑区平均GCIPL厚度、最小GCIPL厚度及各区GCIPL厚度均较对照组变薄。OSAS患者在出现相应眼科临床症状前,其黄斑区GCIPL层变薄,与早期开角型青光眼黄斑区改变类似,OSAS患者缺氧和对血流灌注的影响可能是黄斑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丢失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内丛状层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盘及黄斑参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睿 孙伟峰 +4 位作者 秦海峰 顾操 赵子畅 许冰 赵世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测健康对照和早中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视盘及黄斑参数,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在我科就诊的早中期POAG患者40例(40眼),其中20~39岁者20例、60~79岁者20... 目的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测健康对照和早中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视盘及黄斑参数,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在我科就诊的早中期POAG患者40例(40眼),其中20~39岁者20例、60~79岁者20例;纳入同期在我科就诊的40名(40眼)健康对照,其中20~39岁者20名、60~79岁者20名。受试者均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并利用SD-OCT测量所有受试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黄斑区平均神经节细胞层联合内丛状层(GCL-IPL)厚度、黄斑区最薄GCL-IPL厚度和黄斑区平均整体厚度。结果健康对照组和早中期POAG组黄斑区平均GCL-IPL厚度及最薄GCL-IPL厚度均随年龄增长而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黄斑区平均整体厚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均无明显变化。在健康对照组,年龄因素对pRNFL厚度影响不大,20~39岁者与60~79岁者pRNFL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中期POAG组,20~39岁者和60~79岁者pRNFL平均厚度、上方厚度、下方厚度和颞侧厚度与健康对照组同年龄者相比均变薄,且60~79岁者上述pRNFL厚度与20~39岁者相比更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中期POAG组pRNFL鼻侧厚度在20~39岁者与60~79岁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同年龄者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OCT测量的pRNFL厚度与POAG有关,可作为早期诊断POAG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光学相干断扫描 开角型青光眼 视盘神经纤维厚度 黄斑神经细胞层联合内丛状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CL厚度、pRNFL厚度及BMO-MRW对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赵会芳 赵春梅 +3 位作者 刘湘云 郑艳瑾 洪阳 李金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层(mGCL)厚度、盘周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及Bruch膜开口-最小盘沿宽度(BMO-MRW)对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0月来我院青光眼专家门诊进行早期青光眼筛查的10例17眼早期... 目的探讨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层(mGCL)厚度、盘周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及Bruch膜开口-最小盘沿宽度(BMO-MRW)对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0月来我院青光眼专家门诊进行早期青光眼筛查的10例17眼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观察组,同期10人18眼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Spectralis OCT测量两组受试者mGCL厚度、pRNFL厚度及BMO-MRW。计算各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OC)。结果观察组患者颞侧、颞上、颞下、鼻侧、鼻上、鼻下及平均BMO-MRW及pRNFL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患者各象限mGCL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并且两组受试者在内环的上方、下方、颞侧、鼻侧和外环的上方、下方、颞侧、鼻侧mGCL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两组受试者中心区mGCL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颞下区pRNFL厚度的AROC最大值为0.920(P<0.01);BMO-MRW平均值的AROC最大值为0.864(P<0.01);内环颞侧mGCL厚度的AROC最大值为0.631(P<0.05)。结论pRNFL、mGCL及BMO-MRW在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均出现局部变薄和变窄,对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pRNFL的诊断准确性最高,BMO-MRW次之,mGCL的诊断准确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黄斑神经细胞层 盘周神经纤维 Bruch膜开口-最小盘沿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