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代背景及其作品总印象——都市意识视域中的黄建新、冯小刚电影创作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清 戴剑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7-59,共3页
黄建新和冯小刚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导演群落中具有可比性的两位导演,在大的时代背景上,他们的电影创作在思想的宏观指向上比较接近或相同,尤其是他们的电影创作中体现出的'都市意识'对当前中国都市电影的创作是有着借... 黄建新和冯小刚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导演群落中具有可比性的两位导演,在大的时代背景上,他们的电影创作在思想的宏观指向上比较接近或相同,尤其是他们的电影创作中体现出的'都市意识'对当前中国都市电影的创作是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的。他们的电影创作基本处在相同的嬗变的历史背景中;他们的作品在总体上体现出关注时代与关注人生的统一,关注现实与关注历史的统一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建新 冯小刚 时代背景 都市意识 时代与人生 历史与现实 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谱写社会和民族的心灵史——黄建新作品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晗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7-59,共3页
作为"第五代导演代表之一"的黄建新,在30年的创作历程中始终执着追求谱写社会及民族的心灵史,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黄建新创作了《黑炮事件》《错位》《背靠背脸对脸》《埋伏》等具有现实意义的现代城市电影,看似是在描绘荒诞的日常... 作为"第五代导演代表之一"的黄建新,在30年的创作历程中始终执着追求谱写社会及民族的心灵史,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黄建新创作了《黑炮事件》《错位》《背靠背脸对脸》《埋伏》等具有现实意义的现代城市电影,看似是在描绘荒诞的日常生活和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实则融入了导演关于社会、政治与伦理的深刻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建新 心灵史 社会 民族 作品论 20世纪80年代 第五代导演 创作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黄建新电影中的象征手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建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49,共4页
作为第五代导演群体中的"异类",黄建新曾以《黑炮事件》等一系列影片持续表述其对城市的思考。其影片所呈现的都市困境、生活中无法言说的荒诞以及对现代社会的文化焦虑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尽管自《求求你,表扬我》之后黄建... 作为第五代导演群体中的"异类",黄建新曾以《黑炮事件》等一系列影片持续表述其对城市的思考。其影片所呈现的都市困境、生活中无法言说的荒诞以及对现代社会的文化焦虑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尽管自《求求你,表扬我》之后黄建新开始走向主流的宏大叙事,但其早期城市电影中所呈现的诸多影像特质仍值得当下的电影人审视和解读,其中象征手法无疑占有重要的位置。正是这些充满隐喻象征性的视听语言的出色运用,使得黄建新早期的城市电影成为某种"城市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建新 象征手法 城市寓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黄建新的城市悲喜剧创作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捷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5-130,共6页
黄建新无疑是中国当代电影导演中比较特立独行的一个。迄今为止 ,在他所拍的众多影片中 ,大都是反映城市生活百态、当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的。他的电影风格之所以复杂 ,更重要的原因是 ,它们从来不是一种纯正——纯正的悲剧或喜剧 ,它们... 黄建新无疑是中国当代电影导演中比较特立独行的一个。迄今为止 ,在他所拍的众多影片中 ,大都是反映城市生活百态、当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的。他的电影风格之所以复杂 ,更重要的原因是 ,它们从来不是一种纯正——纯正的悲剧或喜剧 ,它们总是让人笑了想哭、哭了又笑 ,在哭笑之间上演着一出出城市悲喜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建新 第五代导演 悲喜剧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的记录与思索——论黄建新城市电影
5
作者 李东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3-34,共2页
黄建新的城市电影所展示的城市空间是十分独特的,“空间”在他的电影里不仅仅只是背景,而往往蕴涵着某种意义。他在影片中所展示的城市空间实际上体现着他对中国城市及中国文化的思考。黄建新的作品始终着眼于从文化角度来表现传统文... 黄建新的城市电影所展示的城市空间是十分独特的,“空间”在他的电影里不仅仅只是背景,而往往蕴涵着某种意义。他在影片中所展示的城市空间实际上体现着他对中国城市及中国文化的思考。黄建新的作品始终着眼于从文化角度来表现传统文化积淀与现代化物质进程之间的矛盾,把深刻的文化思索与荒诞的喜剧形式很好地糅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意味复杂的“悲喜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建新 城市电影 城市空间 文化思考 悲喜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受黄建新
6
作者 陈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7-17,共1页
在新时期中国电影史上,导演黄建新的名字最早是出现在第五代探索电影的名单之上,他导演的《黑炮事件》,和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的《红高梁》被称为第五代导演的“红”、“黄”、“黑”三部曲。黄建新影片的艺术风格大致可以概括... 在新时期中国电影史上,导演黄建新的名字最早是出现在第五代探索电影的名单之上,他导演的《黑炮事件》,和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的《红高梁》被称为第五代导演的“红”、“黄”、“黑”三部曲。黄建新影片的艺术风格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点:用“黑色幽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建新 导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势而上 开创通信发展新局面——江西省通信管理局局长黄建新访谈
7
作者 谢劲良 《通信世界》 2002年第36期32-32,共1页
为深入贯彻二六大精神,江西省提出2020年通信发展宏伟目标:“通信收入600亿元,全省固话、移动用户总数超过5000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80%,固定电话40%,通信行业率先实现现代化。”就通信业如何全面准确把握十六大精神,按照“发燕... 为深入贯彻二六大精神,江西省提出2020年通信发展宏伟目标:“通信收入600亿元,全省固话、移动用户总数超过5000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80%,固定电话40%,通信行业率先实现现代化。”就通信业如何全面准确把握十六大精神,按照“发燕尾服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推运通信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之路,近日记者采访了江西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建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局面 黄建新 开创 准确把握 稳定发展 江西省 新举措 十六大精神 党组书记 局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黄建新的电影创作
8
作者 郭培筠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3年第2期72-74,共3页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黄建新以他的《黑炮事件》肇其端,始终将镜头对准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都市普通人,以一种平民的视角、朴实的风格、平淡的节奏来表现普通百姓的日常人生,关注他们的生存境遇,剖析他们的命运沉浮,描述他们灰色人生所饱含...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黄建新以他的《黑炮事件》肇其端,始终将镜头对准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都市普通人,以一种平民的视角、朴实的风格、平淡的节奏来表现普通百姓的日常人生,关注他们的生存境遇,剖析他们的命运沉浮,描述他们灰色人生所饱含着的厚重意味、苦涩心境,从而完成了对都市普通百姓生存状态的经典表达。同时,一种对生存荒诞的感知和与之相对应的黑色幽默又以各种变奏的形态延续在他的作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创作 黄建新 都市平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电影是我对中国的理解——关于黄建新电影改编的访谈 被引量:8
9
作者 黄建新 刘海铃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共4页
关键词 黄建新 同名小说 赵书信 爱情故事 安东尼奥尼 一条安达鲁狗 父亲形象 女演员 沉默的羔羊 《电影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建新电影美学流变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9-21,共3页
作为第五代一位具有鲜明特色的导演,黄建新以冷峻幽默、深邃平和的态度关注都市小人物的生存环境和文化心态著称,透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关怀。本文从"新电影"、新民俗电影和新写实电影这三个电影发展历程着手梳理黄建新电... 作为第五代一位具有鲜明特色的导演,黄建新以冷峻幽默、深邃平和的态度关注都市小人物的生存环境和文化心态著称,透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关怀。本文从"新电影"、新民俗电影和新写实电影这三个电影发展历程着手梳理黄建新电影美学流变过程,着重分析其在时空叙事策略方面的转变,并总结其电影美学发生流变的深层原因,指出黄建新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其美学思想也随之发生重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建新 电影美学 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美的艺术境界:黄建新、冯小刚电影艺术理想追求的趋同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20-21,共2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建新、冯小刚的电影创作在艺术理想的追求上具有趋同性,即在与时代共振的意义上体现出"都市意识"的前提下,他们的作品在"继承与创新"、"寻求人物性格的典型性"和"对审美艺术风... 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建新、冯小刚的电影创作在艺术理想的追求上具有趋同性,即在与时代共振的意义上体现出"都市意识"的前提下,他们的作品在"继承与创新"、"寻求人物性格的典型性"和"对审美艺术风格的执着追求"三个方面体现出对"完美"的艺术审美境界追求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建新 冯小刚 艺术理想 完美性 趋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黄建新作品的艺术风格
12
作者 肖静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1期11-11,28,共2页
黄建新导演用他独特的视角和人文关怀讲述了不同题材的故事,演绎着人间悲欢离合。他以独特的风格和城市影像,奠定了在中国影坛第五代导演中的重要位置,而且对中国城市电影的当下发展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黄建新 人文情怀 都市三部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建新的“新主流”电影思维观
13
作者 许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11-114,共4页
第五代导演黄建新曾作为中国都市电影的拓新者,用“先锋三部曲”开创了反类型与反主流的都市电影新局面,并通过“城市三部曲”进一步完善了现实主义与商业电影的整合。在中国电影步入全新发展时期的当下,黄建新完成了其商业电影创作与... 第五代导演黄建新曾作为中国都市电影的拓新者,用“先锋三部曲”开创了反类型与反主流的都市电影新局面,并通过“城市三部曲”进一步完善了现实主义与商业电影的整合。在中国电影步入全新发展时期的当下,黄建新完成了其商业电影创作与政治话语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接,实现了政治电影与商业电影形态的整合,以多部票房与口碑双赢的主旋律佳作印证了顺应时代与市场发展的创作理念优势,同时也彰显了其多年强本拓新形成的与时俱进的“新主流”电影思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建新 新主流 中国电影 思维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立潮头唱大歌——评黄建新新片《站直罗,别趴下》
14
作者 袁嵩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4-14,共1页
时代的浪潮汹涌澎湃,冲撞着人们的心灵,拍击着人们的心弦。时代呼唤着电影,电影反映着时代。在人们为一批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叫好又感缺憾之时,在人们为张艺谋执导的“红”片议论纷纷之时,在上上下下一片呼唤更多更好地反映时代的电影之时... 时代的浪潮汹涌澎湃,冲撞着人们的心灵,拍击着人们的心弦。时代呼唤着电影,电影反映着时代。在人们为一批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叫好又感缺憾之时,在人们为张艺谋执导的“红”片议论纷纷之时,在上上下下一片呼唤更多更好地反映时代的电影之时,黄建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建新 革命历史题材 冯巩 直罗 达式常 艺术形象 牛振华 同名小说 张绍武 主要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建新谈大陆电影
15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9-19,共1页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第二届珠海电影节上。西安电影制片厂青年导演黄建新的一部新作《背靠背、脸对脸》一举获得了该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黄建新1954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曾当过军人。后到西安电影制片厂做编辑、场记、副导演。后到北...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第二届珠海电影节上。西安电影制片厂青年导演黄建新的一部新作《背靠背、脸对脸》一举获得了该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黄建新1954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曾当过军人。后到西安电影制片厂做编辑、场记、副导演。后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86年毕业后返回西影厂。198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建新 西安电影制片厂 外国电影 低成本 大陆 国际电影节 动作片 电影观众 西安市 电影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面人生的锐气——黄建新和他的新片《站直罗,别趴下》
16
作者 李子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5-15,共1页
在西影厂“第五代”导演中,他不像滕文骥那样有股子“野”性,也不像周晓文那样充满豪爽的“狂”劲。他就是俊眉朗目、深沉稳重的人称不求高产但求“震撼”的青年导演黄建新。这不,新近他又整出一部被广电部电影局审片小组评价为“在思... 在西影厂“第五代”导演中,他不像滕文骥那样有股子“野”性,也不像周晓文那样充满豪爽的“狂”劲。他就是俊眉朗目、深沉稳重的人称不求高产但求“震撼”的青年导演黄建新。这不,新近他又整出一部被广电部电影局审片小组评价为“在思想、艺术、观赏三性结合上有可喜突破,是反映改革生活的优秀之作”的《站直罗,别趴下》。考察黄建新高质量的电影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建新 周晓文 电影创作 电影局 直罗 赵书信 达式常 电影观众 广电部 北京电影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建新和普通人的电影
17
作者 马尔巡 张文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7,共2页
最近十多年以来,国内第五代电影导演在国内外各种国际电影大奖评选中,取得了世界公认的艺术成就,获奖颇多。以至于有人戏说和这些同属第五代的导演要再想干一番成就你就去折腾吧。 话归话这么说,黄建新则不然,他以自己默默无闻的追求,... 最近十多年以来,国内第五代电影导演在国内外各种国际电影大奖评选中,取得了世界公认的艺术成就,获奖颇多。以至于有人戏说和这些同属第五代的导演要再想干一番成就你就去折腾吧。 话归话这么说,黄建新则不然,他以自己默默无闻的追求,以艺术家特别的眼光在多部电影的创作中显示了他不凡的实力。黄建新是这么说的,世界电影发展的走势很猛,但不论有多热闹的场面,就电影本身而言无非是以下两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建新 “小人物” 普通人 国际电影节 第五代电影 民族特色 热闹的场面 艺术成就 世界电影史 走向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炮事件》导演黄建新答《电影文学》问
18
作者 黄建新 《电影文学》 1986年第6期77-79,共3页
信收到。这次北京观摩匆促而紧张,我们断断续续谈了一些,没想到你如此刨根问底,盛意难却,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关键词 电影文学 黄建新 导演 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核心家庭的瓦解到精神困境的突围 ——黄建新电影近作浅论
19
作者 蔡一格 《艺术广角》 2002年第3期17-22,共6页
黄建新近期的三部影片《睡不着》(1998年)、《说出你的秘密》(1999年)和《谁说我不在乎》(2001年),所要讲述的事件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家庭”语境写作来展开的。而且,在所描述的一系列突发事件困扰着人们的心灵时,对孩子们内心精神成长... 黄建新近期的三部影片《睡不着》(1998年)、《说出你的秘密》(1999年)和《谁说我不在乎》(2001年),所要讲述的事件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家庭”语境写作来展开的。而且,在所描述的一系列突发事件困扰着人们的心灵时,对孩子们内心精神成长的关注被推到了一个显著的位置。用黄建新的话说就是“到了中年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建新 核心家庭 精神困境 影片 派出所 目击者 情感 导演 叙事模式 背靠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者论视域下黄建新电影艺术风格研究——以《黑炮事件》为例
20
作者 马璐瑶 何圣捷 《艺术家》 2023年第8期103-105,共3页
“作者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法国的一种电影批评方法,主要强调的是作者导演在电影中的核心地位。1954年,特吕弗在《电影手册》发表《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提出“作者策略”,强调电影的个性与创新,以捍卫电影的艺术品性。作者理论... “作者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法国的一种电影批评方法,主要强调的是作者导演在电影中的核心地位。1954年,特吕弗在《电影手册》发表《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提出“作者策略”,强调电影的个性与创新,以捍卫电影的艺术品性。作者理论以导演为主要作者,在电影拍摄中是核心与主要支配者,也是电影拍摄团队的核心,主张电影就是“导演”的电影,强化了导演在整个电影中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拍摄 法国电影 电影批评 特吕弗 作者论 个性与创新 作者导演 黄建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