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山松人工林养分循环与密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郑仕平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8期13-16,共4页
在福建省寿宁县18年生4种不同密度黄山松的试验林地内,对N、P、K、Ca、Mg、Cu、Fe、Zn、Mn等9种养分元素的含量、积累、分配和生物循环以及它们与密度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山松林分中养分元素总积累量为1456.79~1820.07kg... 在福建省寿宁县18年生4种不同密度黄山松的试验林地内,对N、P、K、Ca、Mg、Cu、Fe、Zn、Mn等9种养分元素的含量、积累、分配和生物循环以及它们与密度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山松林分中养分元素总积累量为1456.79~1820.07kg·hm^-2,树干约占50%,积累速率为112.70~151.98kg·hm^-2·a^-1归还量为96.27~111.21kg·hm^-2·a^-1,其周转期长,养分循环速率低,每生产1t有机物需要上述养分元素共9.03~10.26kg。可见黄山松具有高养分利用率、低循环速率的循环机理,经营过程中应处理好养地与用地的关系,才能防止林地退化。不同密度黄山松林以密度为3200株·hm^-2的生产力、养分积累量和吸收量最大,其养分利用率也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松人工林 养分循环 养分利用率 密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四明山黄山松人工林结构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白超 余敏芬 +5 位作者 娄明华 毛建方 徐婧 翁学垚 张琦 杨沁雨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0-18,共9页
通过对四明山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人工林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更好地为该区域林分经营提供理论参考。2021年11月,以在宁波市林场商量岗林区3林班建立的100 m×100 m黄山松人工林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角尺度(W)、聚集指数(R)... 通过对四明山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人工林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更好地为该区域林分经营提供理论参考。2021年11月,以在宁波市林场商量岗林区3林班建立的100 m×100 m黄山松人工林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角尺度(W)、聚集指数(R)、大小比数(U)、混交度(M)、大小分化度(T)、竞争指数(CH)等空间结构参数,分析黄山松人工林及其主要树种黄山松、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和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分整体呈聚集分布(W=0.513,R=0.846),林木大小处于中庸状态(U=0.486,T=0.420),树种混交程度高(M=0.746),但竞争压力大(CH=68.006),林下更新良好(径级结构呈倒J形分布);黄山松种群呈随机分布(W=0.507,R=1.060),林木处于优势状态,大小差异程度大(U=0.080,T=0.627),混交度高(M=0.882)且竞争压力小(CH=5.104),但幼树少更新差(径级结构呈正态分布);柳杉种群呈均匀分布(W=0.419,R=1.506),混交度极低(M=0.009),林木大小呈中庸态势(U=0.423,T=0.376),而竞争压力很小(CH=1.791),林下更新也一般(径级结构类似正态多峰分布);山樱花种群呈聚集分布(W=0.529,R=0.846),林木大小呈中庸态势,混交程度高(M=0.780),竞争压力较大(CH=28.868),但林下更新好(径级结构呈倒J形分布)。由于林分整体密度过大,林分聚集分布不利于林分健康稳定发展,建议将有培育潜力的黄山松和柳杉按大径材培育,伐除病劣和影响大径材目标树生长的干扰木,采取间伐降低林分密度,趋向随机分布优化林木格局,补植乡土珍贵阔叶树种,促进林分正向演替形成多树种复层异龄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松人工林 空间结构特征 径级结构 四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综合效应研究
3
作者 赵体顺 张培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409-421,共13页
十年两次间伐的连续观测表明,抚育间伐能促进黄山松林分的直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间伐林分总材积增加1%左右,经济价值提高33. 4%,乔木层生物量提高2~5%:不间伐林分9年株数枯损15. 15%,材积枯损4. 74%,凋落物以不间伐林分的最多,达10278kg/... 十年两次间伐的连续观测表明,抚育间伐能促进黄山松林分的直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间伐林分总材积增加1%左右,经济价值提高33. 4%,乔木层生物量提高2~5%:不间伐林分9年株数枯损15. 15%,材积枯损4. 74%,凋落物以不间伐林分的最多,达10278kg/ha,其次为弱度和中度间伐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松人工林 抚育间伐 效应 直径 单株材积 回归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