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性与差异并存:优秀导师团队“5+X”特征研究--基于教育部首届“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文本分析
1
作者 张江华 孟雪 +1 位作者 付学梅 王磊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1,共13页
如何高效推进研究生导师团队化建设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水平高超、梯队衔接、结构合理、持续发展的高校研究生导师团队,可以有效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团队协同动力,深度挖掘团队创新潜力,促进学生能力多元发展,... 如何高效推进研究生导师团队化建设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水平高超、梯队衔接、结构合理、持续发展的高校研究生导师团队,可以有效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团队协同动力,深度挖掘团队创新潜力,促进学生能力多元发展,建立长效持续育才机制,深耕产学教研服务社会。为了解当前我国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特征,对教育部首届“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事迹约200万字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结果显示,师德师风端正垂范、教育教学质量扎实、科研创新敢为人先、社会服务甘于奉献、团队建设持续和谐,是我国高等教育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的五大基本特征;不同团队根据学科归属、地理禀赋、产教融合实践、能力综塑等异质性需求,着重打造团队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共性与差异并存的“5+X”特征模型。为促进高校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优化,应在均等提升以五大基本特征为核心的共性指标基础上,着力塑造团队区别于其他团队的亮点优势,探索团队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协同发展的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团队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团队特征 评价改革 团队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百年发展历程
2
作者 阮映东 魏鹏娟 胡建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数学系是中山大学创校时最早系之一,也是国内高校较早开办的几个数学系之一。筹办初就延揽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数学家担任教职并主导数学学科的建设及发展,高起点发展并形成了先进的数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像李国平、李华宗、周绍... 数学系是中山大学创校时最早系之一,也是国内高校较早开办的几个数学系之一。筹办初就延揽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数学家担任教职并主导数学学科的建设及发展,高起点发展并形成了先进的数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像李国平、李华宗、周绍棠等杰出数学家。著名数学家姜立夫长期引领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的建设,形成了完整的现代数学人才培养体系,先后培养出了陆启铿、叶叔华、黄华华等杰出校友。中山大学数学学科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众多前沿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之后,中山大学数学学科在国家教学名师邓东皋的带领下通过引进和培养大力充实师资队伍,为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代,基础数学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目前形成了包括数学基地班、拔尖人才计划2.0、强基计划、博士生和硕士生在内的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山大学数学学科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喜人成绩,有7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在四大国际顶尖基础数学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学科建设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中山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