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高速公路高陡边坡绿化技术 被引量:13
1
作者 安登奎 王玉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52,共4页
从陕西省黄土区高速公路高陡边坡土壤干旱、瘠薄、陡峭的生态环境条件出发,提出采用雨水叠加利用和易地利用模式来提高平台土壤水分含量;铺设一维网垫草皮和土工格室;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地力;选择适生乡土树草种等技术措施,以提高高陡边... 从陕西省黄土区高速公路高陡边坡土壤干旱、瘠薄、陡峭的生态环境条件出发,提出采用雨水叠加利用和易地利用模式来提高平台土壤水分含量;铺设一维网垫草皮和土工格室;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地力;选择适生乡土树草种等技术措施,以提高高陡边坡绿化植物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技术 黄土高原地区 培肥地力 土壤水分含量 垫草 土壤干旱 生态环境条件 高陡边坡 高速公路 土工格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寒旱区高速公路4种边坡防护形式植被恢复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云鹏 李宏均 +2 位作者 姚嘉林 陶双成 杨洪福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在进行高速公路建设时,合理采用边坡防护形式可以很好的提高植被恢复效果。针对寒旱区环境和地质地貌特点,选取三维网植草、蜂巢格室,撒播植草和生态袋植草等4种公路边坡防护形式开展试验研究,通过测量土壤性质变化及植物生长情况探究... 在进行高速公路建设时,合理采用边坡防护形式可以很好的提高植被恢复效果。针对寒旱区环境和地质地貌特点,选取三维网植草、蜂巢格室,撒播植草和生态袋植草等4种公路边坡防护形式开展试验研究,通过测量土壤性质变化及植物生长情况探究不同防护形式对土壤环境营造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防护形式都在不同程度上保证了植物生长,但植被恢复效果存在差异。蜂巢格室能够较好的改善土壤条件进而保障植物生长,其次为三维网植草,植被恢复效果较差的为撒播植草和生态袋防护形式。对于寒旱区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宜采用蜂巢格室的防护形式,而对于有坡面稳定需求的边坡宜采用生态袋防护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防护 植被恢复 寒旱区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边坡植物侵入状况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喜田 杨晓波 +2 位作者 苏金乐 董会英 冯建灿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4-77,共4页
植被有较强的抗蚀护坡作用。恢复植被覆盖是控制侵蚀、稳定斜坡的有效手段。以稳定坡面 ,防止水土流失 ,增加高速公路整体效果为目的 ,对郑州至洛阳高速公路深挖高填路段人造斜面植物的侵入种类、数量及自然植被状况进行调查 ,分析了植... 植被有较强的抗蚀护坡作用。恢复植被覆盖是控制侵蚀、稳定斜坡的有效手段。以稳定坡面 ,防止水土流失 ,增加高速公路整体效果为目的 ,对郑州至洛阳高速公路深挖高填路段人造斜面植物的侵入种类、数量及自然植被状况进行调查 ,分析了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其生长立地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边坡 植物侵入 黄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46
4
作者 杨喜田 董惠英 +2 位作者 黄玉荣 吕少峰 杨彦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7-81,共5页
对高速公路边坡的调查结果表明 ,高速公路边坡的稳定性随坡度、坡长的增大而减小 ,随植物覆盖度的增大而加强 ,有护坡工程的边坡稳定性大于没有护坡工程的边坡 ;边坡的稳定性并随土壤硬度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边坡稳定性 护坡工程 土壤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高速公路边坡不同生物防护模式的土壤特性-以铜(川)-黄(陵)-延(安)高速公路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肖蓉 高照良 +1 位作者 张兴昌 宋晓强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9年第3期79-85,共7页
以陕西省铜川—黄陵—延安高速公路(简称铜延高速公路)为例,选取不同防护模式(穴状整地植草模式、挂网喷播植草模式、骨架植草模式)下有代表性的18个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边坡土壤特性数据的处理分析,发现:1)铜延高速公路边坡干旱缺水,... 以陕西省铜川—黄陵—延安高速公路(简称铜延高速公路)为例,选取不同防护模式(穴状整地植草模式、挂网喷播植草模式、骨架植草模式)下有代表性的18个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边坡土壤特性数据的处理分析,发现:1)铜延高速公路边坡干旱缺水,肥力匮乏,有机质和全氮处于极缺乏和缺乏等级,速效磷处于中等等级,平均含量为16.28 mg/kg;2)土壤水分、土壤养分以及植被盖度均表现为阴坡>阳坡,而土壤密度则是阳坡>阴坡;土壤水分含量呈现下坡位>上坡位>中坡位规律,土壤养分含量呈现从上坡位到下坡位逐渐升高,有自上而下累积的趋势,植被盖度呈现明显的分层现象,表现为下坡位>上坡位>中坡位;3)3种护坡模式中,骨架植草模式涵养水分能力最强,其次是穴状整地植草模式,最后是挂网喷播植草模式;4)水分是黄土高原地区高速公路边坡防护成功与否的关键因子,另外施加有机肥和氮肥,保护和收集表层土,增施磷肥以及合理确定边坡坡度和斜面长对边坡的保水保肥性和稳定性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边坡生物防护 土壤理化特性 护坡模式 坡向 坡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边坡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粘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姚磊 付豪 +3 位作者 马科飞 贾西明 黄芃峦 刘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0-467,共8页
分析高速公路边坡光伏组件表面积灰的化学组分,研究凝露条件下高速公路边坡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粘附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粘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边坡光伏积灰受环境影响导致组分中有机物和植物纤维含量较高,凝露和有机物的共同作用... 分析高速公路边坡光伏组件表面积灰的化学组分,研究凝露条件下高速公路边坡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粘附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粘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边坡光伏积灰受环境影响导致组分中有机物和植物纤维含量较高,凝露和有机物的共同作用会在灰尘和光伏组件表面之间形成扁平膜状物和氢键,增加界面间的粘附强度,而植物纤维则降低界面的粘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积灰 粘附 凝露 有机物 高速公路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生态绿化理论指导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施工管理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斌 曾森武 王艳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2期140-142,共3页
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加强,如何在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中融入生态绿化理念成为关键。本文探讨了生态绿化理论在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施工管理的指导作用。通过分析生态绿化的核心原则和边坡绿化的现状,本研究指出了当前施工管理的问题。结合生态... 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加强,如何在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中融入生态绿化理念成为关键。本文探讨了生态绿化理论在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施工管理的指导作用。通过分析生态绿化的核心原则和边坡绿化的现状,本研究指出了当前施工管理的问题。结合生态绿化理论,本文提出了应用策略,如选择本地植被、土壤与水源管理等。基于此,为边坡绿化提供了具体的施工管理策略,如制定绿化标准和采用可持续的施工方法。研究结果显示,生态绿化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绿化 高速公路 边坡绿化 施工管理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主要高速公路边坡植物资源特征分析
8
作者 胡远华 刘地秀 +2 位作者 曹雷雨 李鼎斐 袁平成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6期130-133,共4页
为加强对江西省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的利用和保护,以植物学、林学和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理论为基础,运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江西省内10条典型高速公路路域范围内的边坡植物进行全面的调查。通过对植物群落关系的统计和分析,筛选出高速公路边坡... 为加强对江西省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的利用和保护,以植物学、林学和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理论为基础,运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江西省内10条典型高速公路路域范围内的边坡植物进行全面的调查。通过对植物群落关系的统计和分析,筛选出高速公路边坡的景观植物及优势物种。调查区域内共发现植物84种,分属42科,73属,豆科植物最多,其次为禾本科、菊科、蔷薇科、桑科。本研究初步摸清了江西省主要高速公路边坡植物资源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景观植物筛选及配置利用,为江西省高速公路的边坡绿化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边坡植物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修复措施对高原高速公路边坡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根 岳翰林 +6 位作者 陈雨志 汪富资 李先宝 代智蓝 李德欢 李思雨 卫万荣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8,共8页
探究不同修复措施短期内对高原高速公路边坡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可以有效指导高原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为了比较3种高速公路边坡修复措施(自然恢复、补播草种+覆土处理、草皮回铺)的效果,测定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 探究不同修复措施短期内对高原高速公路边坡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可以有效指导高原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为了比较3种高速公路边坡修复措施(自然恢复、补播草种+覆土处理、草皮回铺)的效果,测定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3种边坡修复措施处理和对照样地土壤有机碳(SOC)、全氮(STN)、全磷(STP)和全钾(STK)含量。结果表明:短期内,草皮回铺修复措施下的大部分化学计量特征,如SOC、STN和STP含量、SOC:STN、SOC:STP、SOC:STK、STN:STP、STN:STK和STP:STK均显著高于其他修复措施处理(P<0.05)。从土壤肥力角度出发采用土壤质量指数(SQI)对本研究所涉及的3种修复措施的修复效果进行评价,草皮回铺修复措施下的SQI高于其他两种修复措施的SQI,可见,草皮回铺修复措施是短期内高原地区公路边坡修复最佳的修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高速公路 边坡 生态化学计量学 土壤肥力 土壤质量指数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植物的生理特性及抗旱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45
10
作者 谭雪红 高艳鹏 +2 位作者 郭小平 赵廷宁 王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5076-5086,共11页
采用盆栽控制土壤水分,测定不同程度水分胁迫梯度下5种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植物的叶水势、光合作用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并以水分胁迫下各生理指标的平均变化速率为原始数据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强,5种植物的... 采用盆栽控制土壤水分,测定不同程度水分胁迫梯度下5种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植物的叶水势、光合作用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并以水分胁迫下各生理指标的平均变化速率为原始数据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强,5种植物的ΨL、Pn、Tr、GS、Fv、Fm、Fv/Fm、Fv/Fo均逐渐下降,Fo逐渐升高,WUE先升后降,Ci先降后升,不同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及拐点有一定差异;平均变化速率相对较小的是八宝景天和马蔺,较大的是肥皂草和太行菊;(2)根据水分胁迫下Gs和Ci变化方向的差异判断八宝景天、马蔺以W2作为Pn降低由气孔限制转为非气孔因素的分界线,五叶地锦、肥皂草和太行菊以W1为分界线,八宝景天、马蔺在W2时WUE最高,五叶地锦、肥皂草和太行菊在W1时最高;(3)5种植物抗旱性大小排序为:八宝景天>马蔺>五叶地锦>太行菊>肥皂草,聚类分析结果为:八宝景天、马蔺为强抗旱植物,五叶地锦为中抗旱植物,太行菊、肥皂草为弱抗旱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边坡绿化 生理特性 抗旱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边坡水土保持植物防护设计方案探讨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江南 史学建 +6 位作者 王国庆 肖培青 吴卿 杨剑锋 王昌高 杨春霞 岳新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4-97,共4页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边坡水土流失防护存在形式多样、效果不一的问题 ,以洛界高速公路为例 ,介绍了边坡水土流失植物防护的设计方案 ,在采用人工模拟该区间百年一遇暴雨和径流试验对方案可行性验证的基础上 ,进行了效益分析 ,经过讨论认为...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边坡水土流失防护存在形式多样、效果不一的问题 ,以洛界高速公路为例 ,介绍了边坡水土流失植物防护的设计方案 ,在采用人工模拟该区间百年一遇暴雨和径流试验对方案可行性验证的基础上 ,进行了效益分析 ,经过讨论认为该方案可供河南省及周边地区其它高速公路边坡采用植物防护时借鉴和参考 ,高速公路边坡应大力提倡采用植物进行防护 ,为保证施工质量应推行招投标制和监理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边坡 水土保持植物 设计 高速公路 边坡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边坡特征与破坏规律的分区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萍 张波 李同录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89-98,共10页
为了研究黄土高原自然边坡的特征及破坏规律,按山系与水系或水系的分水岭、地貌单元、地层岩性特征等条件,将黄土高原划分为8个区:临洮—永靖区、天水—通渭区、兰州—会宁区、陇东区、靖边—安塞区、隰县—离石区、甘泉—吉县区和汾渭... 为了研究黄土高原自然边坡的特征及破坏规律,按山系与水系或水系的分水岭、地貌单元、地层岩性特征等条件,将黄土高原划分为8个区:临洮—永靖区、天水—通渭区、兰州—会宁区、陇东区、靖边—安塞区、隰县—离石区、甘泉—吉县区和汾渭区。根据极限状态边坡的4个野外判别标准,测量了8个区510个自然极限状态黄土边坡断面,分区采用指数模型回归边坡坡高与坡宽的相关关系,计算各区20、50、100m坡高的边坡稳定系数和失效概率。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的边坡特征与破坏形式具有分区特征,且南北差异性明显。临洮—永靖区边坡坡高与坡宽呈线性关系,表明该区边坡坡度不随坡高变化,边坡稳定性受内摩擦角控制;兰州—会宁区和靖边—安塞区高坡陡,低坡缓,高坡不稳定,易发生错落式滑坡;天水—通渭区、甘泉—吉县区和汾渭区高坡缓,低坡陡,稳定性计算结果显示高坡和低坡都较为稳定,但由于地层结构和地貌的特点,高边坡易发生低速蠕变型滑坡或高速远程滑坡;陇东区边坡整体上较为稳定;隰县—离石区受黏粒含量较高的Q1地层控制,高边坡稳定性较差;50m左右坡高的黄土边坡稳定性对强度指标内聚力、内摩擦角的敏感度都高,易于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分区 极限状态 指数模型 稳定系数 失效概率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边坡防护的降雨和径流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肖培青 史学建 +4 位作者 陈江南 吴卿 杨剑锋 杨春霞 王昌高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18,共3页
通过6个不同坡度、土壤和植物措施配置的高速公路边坡模拟试验小区,探讨了暴雨和径流冲刷条件下模拟边坡的细沟形成机理及其侵蚀特征。结果表明,草地几乎郁闭的沙砾土坡面只在降雨末期产生少量细沟;而种植灌木的褐黄土和料礓石的坡面细... 通过6个不同坡度、土壤和植物措施配置的高速公路边坡模拟试验小区,探讨了暴雨和径流冲刷条件下模拟边坡的细沟形成机理及其侵蚀特征。结果表明,草地几乎郁闭的沙砾土坡面只在降雨末期产生少量细沟;而种植灌木的褐黄土和料礓石的坡面细沟发育明显、形态变化复杂,细沟最大宽度为18.4 cm,最大深度为16.5 cm。因此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二者相结合的办法,才能达到真正的边坡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防护 高速公路 植物措施 细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边坡侵蚀沟特性初步研究——以银武高速公路同心至固原段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洪江 李猛 +4 位作者 江玉林 陈宗伟 陈学平 王晓东 张红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3-147,共5页
为研究高速公路边坡侵蚀沟的发生、发展规律,该文选择银武高速公路同心至固原段固原立交2.5 km的范围作为研究区段.在2006年6—8月间,根据不同公路边坡类型和防治措施,设置6个观测小区,采用体积量测法,实地调查公路边坡侵蚀沟的发生、... 为研究高速公路边坡侵蚀沟的发生、发展规律,该文选择银武高速公路同心至固原段固原立交2.5 km的范围作为研究区段.在2006年6—8月间,根据不同公路边坡类型和防治措施,设置6个观测小区,采用体积量测法,实地调查公路边坡侵蚀沟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用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记录降雨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沟蚀量与降雨量并没有显著关系,而与平均降雨强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平均降雨强度只有大于9.47 mm/h时才有可能发生沟蚀,而且平均降雨强度越大,产生的沟蚀量越多;当平均降雨强度相当时,降雨量越大,产生的沟蚀量也越多;六棱砖防护措施能防止边坡沟蚀的产生,拱形框架梁防护措施能够很好地控制边坡沟蚀的发育;在同样有六棱砖或拱形框架梁防护下,结合植物措施后,其防护效果更佳.弃土场边坡侵蚀沟发育最为剧烈,一个雨季产生的沟蚀量达9 779.55 t/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边坡 侵蚀沟 水土保持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5
作者 王云 龙春林 +3 位作者 刘怡涛 杨德 庾强 张世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99-202,共4页
高速公路的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植物应用于边坡的防护和绿化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公路生态环境、减少生境片段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简述了边坡防护的三种方法(工程防护、生物防护、工程结合生物防护),重点介绍了植... 高速公路的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植物应用于边坡的防护和绿化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公路生态环境、减少生境片段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简述了边坡防护的三种方法(工程防护、生物防护、工程结合生物防护),重点介绍了植物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中的作用。讨论了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并阐述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后期管理。同时,还提出了植物配置、景观设计中应遵守的一些原则,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防护 高速公路 边坡防护 水土保持 景观设计 植物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栎霖 毛凯 +1 位作者 李西 刘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23-2024,2032,共3页
综述了国内外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高速公路生态防护技术措施,并针对目前高速公路生态边坡防护在技术模式、植物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生态防护角度出发建立不同路域的生态公路等建议。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边坡 生态防护 生态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土喷播在潭邵高速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玲 陈永安 +2 位作者 康用权 黄滔 李轩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107-110,共4页
介绍了潭邵高速公路石质边坡客土喷播生物防护技术的适应情况、施工工艺及工程试验情况,指出了这一防护技术与传统的边坡防护相比较,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安全、稳定表层边坡、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对极陡边坡(1∶0.3~1∶0.75)采用客土... 介绍了潭邵高速公路石质边坡客土喷播生物防护技术的适应情况、施工工艺及工程试验情况,指出了这一防护技术与传统的边坡防护相比较,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安全、稳定表层边坡、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对极陡边坡(1∶0.3~1∶0.75)采用客土与植本地草皮相结合的办法,达到了满意的效果,造价仅为喷混植草的70%,且生长快,绿化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石质边坡 生态技术 防护 客土喷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边坡快速绿化技术的应用与水土保持效果 被引量:31
18
作者 卓慕宁 李定强 +6 位作者 贺新良 张美兴 周静 胡耀国 郑煜基 凌云 王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79-80,108,共3页
研究液压喷播和喷混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中的应用 ,并对其水土保持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 ,液压喷播和喷混植生技术可以快速恢复坡面植被 ,水土保持护坡效果明显 。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液压喷播 喷混植生 边坡绿化 护坡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55
19
作者 刘春霞 韩烈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90-2098,共9页
我国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研究严重滞后于高速公路建设,极大地制约了高速公路生态型绿色通道建设的发展。通过回顾国内外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的主要研究内容,即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植物选择与配置的研究、养护与管理的研究、植被群落的研究... 我国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研究严重滞后于高速公路建设,极大地制约了高速公路生态型绿色通道建设的发展。通过回顾国内外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的主要研究内容,即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植物选择与配置的研究、养护与管理的研究、植被群落的研究和路域生态环境的研究,并比较分析,明确了我国植被恢复研究落后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在各个研究领域的不足之处,和导致公路植被恢复失败的主导因素,为未来边坡植被恢复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边坡 植被恢复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边坡乡土灌木建植模式水土保持效益 被引量:30
20
作者 李妮 陈其兵 谭昌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1,共5页
乡土植物灌木化建植是目前高速公路边坡防护的重要生态防护模式。以川中丘陵区遂资眉高速公路为例,以路线规划植物调查结果排序为基础,筛选出柏木、慈竹、黄荆、马桑3种乡土灌木和狗尾草、芒、艾3种乡土草本植物。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 乡土植物灌木化建植是目前高速公路边坡防护的重要生态防护模式。以川中丘陵区遂资眉高速公路为例,以路线规划植物调查结果排序为基础,筛选出柏木、慈竹、黄荆、马桑3种乡土灌木和狗尾草、芒、艾3种乡土草本植物。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配置模式和种植配比试验小区在恒定雨强(20mm/min)下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模式在恒定雨强下均表现出优于对照组的水土保持效益,产流时间推迟1′~4′05″,产沙量分别减少6.56~33.86g;各配置模式间恒定雨强降雨20min后产流产沙总量差异多表现为显著,黄荆+狗尾草模式产流产沙总量最低,分别为1 700ml和60.71g;马桑+艾产流产沙量最高,分别为1 920ml和84.02g。可见,在边坡条件、播种量等建植条件与建植措施一致的条件下,乡土灌木黄荆和狗尾草组合可显著提高高速公路边坡水土保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边坡 乡土灌木 产流 产沙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