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北方第四纪黄土发育土壤铁锰结核形成环境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秋兵
蒋卓东
孙仲秀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8-297,共10页
土壤铁锰结核是土壤形成过程的产物,记录着土壤发育过程和成土环境变化信息,也是土壤类型划分的重要依据,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常认为铁锰结核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但在我国东北地区位于高平地、地下水位较深,发...
土壤铁锰结核是土壤形成过程的产物,记录着土壤发育过程和成土环境变化信息,也是土壤类型划分的重要依据,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常认为铁锰结核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但在我国东北地区位于高平地、地下水位较深,发育于第四纪黄土状物质的土壤中有铁锰结核的分布,对该地区土壤分类造成了很多问题。为了摸清我国北方温带地区第四纪黄土状物质发育土壤中铁锰结核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通过实地调查,并收集整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对中国北方10个省份的345个处于高平地(地下水位深)、发育在第四纪黄土状物质的土壤剖面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有铁锰结核存在的土壤剖面分布具有明显规律,即主要分布在温带湿润地区(41.19°~49.01°N,120.82°~133.37°E),该区域年均降水量在370.6~917.7 mm之间,年均气温在0.9~14.9℃之间,气候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量大、蒸发量小、冬季土壤结冻持续时间长、春季土壤冻融交替持续时间久,且土壤"返浆现象"明显。研究进一步表明,位于高平地、发育在第四纪黄土状物质土壤中铁锰结核的形成与土壤冻融交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结核
冻融交替
第四纪
黄土状物质
温带地区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宁省白浆化土壤中白土层的特征及其形成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秋兵
王燕平
+1 位作者
孙仲秀
孙忠戈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0-407,共8页
本文以辽宁省浑河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阶地上的黄土状物质发育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剖面形态学特征、基本理化性质和母质均一性判定等研究,探讨了浑河三级阶地白浆化土壤的白土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土壤粉粒中的稳定元...
本文以辽宁省浑河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阶地上的黄土状物质发育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剖面形态学特征、基本理化性质和母质均一性判定等研究,探讨了浑河三级阶地白浆化土壤的白土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土壤粉粒中的稳定元素钛与锆分析结果表明在三级阶地上的21-003、21-009、07和21-076剖面和二级阶地上的21-001、21-200、03和04剖面的母质均一;(2)由于土体发育程度不同,一级阶地土体中无淀积层;二级阶地土体中有淀积层且无白土层,尚未出现白浆化现象;三级阶地土体中淀积层和白浆化现象明显,出现了白土层,其形成以黏粒的机械淋溶和潴育淋溶为主;三级阶地上土壤比二级阶地和一级阶地发育时间长,但尚未达到漂白层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土层
白浆化土壤
黄土状物质
阶地
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北方第四纪黄土发育土壤铁锰结核形成环境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秋兵
蒋卓东
孙仲秀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村农业部东北地区土壤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8-29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245
41371223)
+1 种基金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8FY110600
2014FY110200)资助~~
文摘
土壤铁锰结核是土壤形成过程的产物,记录着土壤发育过程和成土环境变化信息,也是土壤类型划分的重要依据,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常认为铁锰结核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但在我国东北地区位于高平地、地下水位较深,发育于第四纪黄土状物质的土壤中有铁锰结核的分布,对该地区土壤分类造成了很多问题。为了摸清我国北方温带地区第四纪黄土状物质发育土壤中铁锰结核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通过实地调查,并收集整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对中国北方10个省份的345个处于高平地(地下水位深)、发育在第四纪黄土状物质的土壤剖面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有铁锰结核存在的土壤剖面分布具有明显规律,即主要分布在温带湿润地区(41.19°~49.01°N,120.82°~133.37°E),该区域年均降水量在370.6~917.7 mm之间,年均气温在0.9~14.9℃之间,气候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量大、蒸发量小、冬季土壤结冻持续时间长、春季土壤冻融交替持续时间久,且土壤"返浆现象"明显。研究进一步表明,位于高平地、发育在第四纪黄土状物质土壤中铁锰结核的形成与土壤冻融交替有关。
关键词
铁锰结核
冻融交替
第四纪
黄土状物质
温带地区
空间分布
Keywords
Fe-Mn nodules
Alternation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Loess-like materials
Temperate reg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S151.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宁省白浆化土壤中白土层的特征及其形成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秋兵
王燕平
孙仲秀
孙忠戈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0-40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23)资助
文摘
本文以辽宁省浑河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阶地上的黄土状物质发育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剖面形态学特征、基本理化性质和母质均一性判定等研究,探讨了浑河三级阶地白浆化土壤的白土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土壤粉粒中的稳定元素钛与锆分析结果表明在三级阶地上的21-003、21-009、07和21-076剖面和二级阶地上的21-001、21-200、03和04剖面的母质均一;(2)由于土体发育程度不同,一级阶地土体中无淀积层;二级阶地土体中有淀积层且无白土层,尚未出现白浆化现象;三级阶地土体中淀积层和白浆化现象明显,出现了白土层,其形成以黏粒的机械淋溶和潴育淋溶为主;三级阶地上土壤比二级阶地和一级阶地发育时间长,但尚未达到漂白层的标准。
关键词
白土层
白浆化土壤
黄土状物质
阶地
浑河流域
Keywords
The pale color horizon
Albic bleached soil
Loess
Terrace
Hunhe River basin
分类号
S155.2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北方第四纪黄土发育土壤铁锰结核形成环境及空间分布
王秋兵
蒋卓东
孙仲秀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辽宁省白浆化土壤中白土层的特征及其形成
王秋兵
王燕平
孙仲秀
孙忠戈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