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法与吸管法测定黄土及黄土状母质颗粒组成的转换模型研究
1
作者 周雨顺 崔淑芳 +4 位作者 张怀志 冀宏杰 申哲 李佳钰 徐爱国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9,共9页
为探讨激光法与吸管法对黄土及黄土状母质土壤颗粒组成转换的差异,提高两种方法测定土壤颗粒组成的转换精度,于2016—2019年,采集宁夏自治区海原县黄土母质0~20 cm土层土样55个,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土状母质0~20 cm土层土样41个,采用... 为探讨激光法与吸管法对黄土及黄土状母质土壤颗粒组成转换的差异,提高两种方法测定土壤颗粒组成的转换精度,于2016—2019年,采集宁夏自治区海原县黄土母质0~20 cm土层土样55个,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土状母质0~20 cm土层土样41个,采用两种方法测定土壤颗粒组成,建立转换模型,并利用文献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两种方法测定黄土及黄土状母质的砂粒、粉粒和黏粒含量间均表现为极显著相关关系,可建立转换模型进行粒径转换。两种方法测定砂粒、粉粒和黏粒含量的相关系数,黄土母质分别为0.7980、0.7120和0.6850,黄土状母质分别为0.8970、0.7919和0.8223,黄土状母质转换模型相关性高于黄土母质。(2)根据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计算得出,黄土母质、黄土状母质和混合母质各粒级影响整体误差的贡献值均为黏粒最大。黄土母质、黄土状母质和混合母质转换模型均采用黏粒进行差减法,以减小转换偏差。根据计算获得的各粒级对整体误差的贡献值,选择贡献值最大的粒级进行差减法,可提高转换精度。(3)采用相同母质的颗粒组成转换模型,激光法转换后质地与吸管法质地的一致率,两种母质均为78%;而采用另一母质转换模型进行转换,黄土母质质地一致率为44%,黄土状母质为20%。通过相同母质转换模型可以提高激光法转换吸管法质地的转换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颗粒组成 黄土母质 黄土状母质 激光粒度仪 吸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