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的黄土残塬沟壑区侵蚀沟监测技术研究 |
王鑫
任志勇
赵万广
郭圣浩
|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
2024 |
0 |
|
2
|
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与动态模拟 |
刘增文
李玉山
刘秉正
王佑民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5
|
|
3
|
黄土残塬沟壑区坡度和坡长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 |
魏天兴
朱金兆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51
|
|
4
|
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通量与平衡分析 |
刘增文
李雅素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31
|
|
5
|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研究 |
王宁
毕华兴
郭孟霞
孔凌霄
侯贵荣
常译方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8
|
|
6
|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研究 |
郑芳
张建军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7
|
黄土残塬沟壑区镇村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引导策略——以延长县安沟乡为例 |
惠怡安
马恩朴
惠振江
和钟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8
|
黄土残塬沟壑区降雨侵蚀分析 |
魏天兴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7
|
|
9
|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坡面水分边缘效应 |
冯慧敏
王电龙
胡振华
|
《农业工程》
|
2014 |
3
|
|
10
|
黄土残塬沟壑区植物篱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
王青杵
王彩琴
杨丙益
|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11
|
土壤潜在侵蚀最严重地区──黄土残塬沟壑区──以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为例 |
张丽萍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
1994 |
5
|
|
12
|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人工林地集水保水技术研究 |
李建军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13
|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塬坡坡面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
胡振华
冯慧敏
王电龙
张勇
|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
2008 |
2
|
|
14
|
黄土残塬沟壑区3种林地枯落物和土壤水源涵养功能 |
侯贵荣
毕华兴
魏曦
周巧稚
孔凌霄
王杰帅
贾剑波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53
|
|
15
|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林土壤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崔艳红
毕华兴
侯贵荣
王宁
王珊珊
赵丹阳
马晓至
云慧雅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4
|
|
16
|
黄土残塬沟壑区范围界定及近21年来NDVI时空变化特征 |
刘泽晖
毕华兴
侯贵荣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17
|
黄土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的持水特征 |
王檬檬
李钢铁
党宏忠
冯金超
梁田雨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8
|
山西吉县黄土残塬沟壑区剌槐数量化立地指数表的编制及其在造林地立地条件类型划分中的应用 |
王斌瑞
高志义
刘荩忱
王彦辉
|
《北京林业学院学报》
|
1982 |
15
|
|
19
|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研究 |
朱金兆
|
《北京林业学院学报》
|
1985 |
11
|
|
20
|
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葎草栽培方法初步研究 |
刘生荣
张海
相建业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