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动力学研究进展与前缘科学问题 被引量:4
1
作者 田文通 孙军杰 +3 位作者 王兰民 徐舜华 刘琨 孙昱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19-2127,共9页
通过分析黄土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概括已有研究的切入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黄土动力学向定量化和理论化发展的需求,提出关键的前缘科学问题。分析结果表明,饱和黄土液化与非饱和黄土震陷的客观存在性和危害性不容质疑;现有的相关工作,基本... 通过分析黄土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概括已有研究的切入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黄土动力学向定量化和理论化发展的需求,提出关键的前缘科学问题。分析结果表明,饱和黄土液化与非饱和黄土震陷的客观存在性和危害性不容质疑;现有的相关工作,基本以动三轴试验为基础,研究切入点集中于土体物性参量、微观结构特征和动荷载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分析之上,在引入黄土动力问题的物理过程和力学机制方面普遍欠缺,定量化乃至理论化仍嫌偏弱。未来的研究中,定量描述动荷载的加载效应、基于固水气微观作用的黄土动力响应机制、黄土固相动力响应与其宏观强度的定量关系、地震与降雨对黄土体动力响应的耦合影响、黄土体动力灾害风险的概率性评价等,应是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动力学 震陷 液化 地震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动力学数据处理软件的研制
2
作者 袁中夏 王兰民 李明勇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1,49,共5页
从数据分析和处理流程和功能模块设计方面讨论了应用VisualBasic进行土动力学数据处理系统开发时的问题及可行的解决方案,介绍了编制的土动力学数据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关键词 黄土动力学 试验数据处理 可视化编程 VISUALBA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动力学”——地震工程学中的一个创新学科
3
作者 石原研二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7-167,共1页
关键词 地震工程学 黄土动力学 岩土工程 学科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学术研讨会通知(第1号)
4
作者 石玉成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192,共1页
关键词 黄土动力学 岩土 西北地震学报 学术研讨会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黄土地震液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谦 王兰民 +2 位作者 王峻 钟秀梅 柴少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98-903,共6页
对目前国内外黄土地震液化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基于不同的试验手段,从动变形特性和动孔隙水压力特性两个方面,说明了动荷载作用下饱和黄土的液化特性。较为系统的总结了饱和黄土地震... 对目前国内外黄土地震液化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基于不同的试验手段,从动变形特性和动孔隙水压力特性两个方面,说明了动荷载作用下饱和黄土的液化特性。较为系统的总结了饱和黄土地震液化的机理及液化-滑移的产生机制。总结分析了基于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测试的饱和黄土地震液化判别方法和地基抗液化处理技术。总结未来饱和黄土地震液化研究的主要方向是:(1)运用先进的试验手段开展饱和黄土地震液化特性研究;(2)考虑地震作用的复杂性和黄土物性参数的耦合作用,深入探讨饱和黄土地震液化机理;(3)通过工程实践,提出具有普适性的饱和黄土场地地震液化判别的标准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动力学 变形特征 孔隙水压力特征 液化机制 判别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oP/13X催化剂上黄土庙煤热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静升 马晓迅 +5 位作者 李爽 郝婷 马志超 孙鸣 王汝成 徐龙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共5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oMoP/13X催化剂,利用TG-FTIR技术研究了该催化剂对黄土庙煤热解失重特性和气态产物生成规律的影响,并对不同条件下的煤热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CoMoP/13X催化剂对黄土庙煤加氢热解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oMoP/13X催化剂,利用TG-FTIR技术研究了该催化剂对黄土庙煤热解失重特性和气态产物生成规律的影响,并对不同条件下的煤热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CoMoP/13X催化剂对黄土庙煤加氢热解有明显的催化作用.与原煤热解相比,催化加氢热解的第二个热解峰温和二次脱气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分别降低了27.7℃和7.9kJ/mol.在线FTIR实验结果表明,CoMoP/13X催化剂可以改善黄土庙煤热解产物的组成与分布,热解产物中CO2较大幅度降低,芳烃化合物和脂肪族化合物显著增加,CH4和CO等高热值气体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庙煤 CoMoP/13X 催化热解 动力学分析 TG-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ilt in Yellow River Flood Field after freeze-thaw cycles 被引量:10
7
作者 JIN Qing ZHENG Ying-jie +4 位作者 CUI Xin-zhuang CUI She-qiang QI Hui ZHANG Xiao-ning WANG Shua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7期2113-2122,共10页
Frothing is a main disease of highways in Yellow River Flood Field, due to the loss of dynamic strength of roadbed soils under the coupl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salt, and vehicle traffic load. This is strongly linked... Frothing is a main disease of highways in Yellow River Flood Field, due to the loss of dynamic strength of roadbed soils under the coupl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salt, and vehicle traffic load. This is strongly linked to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ilt in this region. To analyze these couple effects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ilt, a series of tests(i.e., freeze-thaw cycling tests, vibration triaxial tests and ultrasonic wave velocity tests) were conducted and two kinds of silt(i.e., salt-free and 3%-salt silt) were design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ynamic shear strength and dynamic modulus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freeze-thaw cycles, while the damping ratio simultaneously increases. Furthermore, compared to salt-free silt, the decrement of dynamic shear strength and dynamic modulus of silt with 3% salt is more significant, but the damping ratio of 3%-salt silt is larger. In ultrasonic wave velocity tests, ultrasonic wave velocity of frozen soil specimens decreases as the number of freeze-thaw cycles increas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ultrasonic wave velocity tests, a preliminary model is proposed to evaluate damage of silt through field measurement ultrasonic data. The study coul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silty soil hig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t of Yellow River Flood Field dynamic triaxial soil dynamic characteristic ultrasonic wave velo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