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丘陵区生态迁移农户不同生计模式与收入水平关系比较研究——基于陕北各县400户迁移农户的随机调查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文辉
陈江生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9-95,共7页
陕北黄土丘陵区农户生态迁移之后的生计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其生计模式选择直接影响着农户收入水平,而提升不同生计模式农户收入水平又直接关系着农户的根本利益。在对400户陕北黄土丘陵区生态迁移农户生计模式及其收入水平进行调研和...
陕北黄土丘陵区农户生态迁移之后的生计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其生计模式选择直接影响着农户收入水平,而提升不同生计模式农户收入水平又直接关系着农户的根本利益。在对400户陕北黄土丘陵区生态迁移农户生计模式及其收入水平进行调研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不同生计模式对于收入水平的影响是否存在或者显著,并运用多重检验分析法比较不同生计模式之间差异的显著性,得到本地农业生计模式农户收入水平与其他3种生计模式农户收入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结论;运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揭示影响不同生计模式农户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陕北黄土丘陵区迁移农户不同生计模式之间的关系、结构及其特征,进一步提出陕北生态迁移农户生计模式选择及提高收入水平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生态迁移农户
收入水平
单因素方差分析
随机森林算法
生计模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丘陵区参与式生态环境现状及未来建设调查研究——以陕西省安塞县大南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
7
2
作者
高照良
张晓萍
穆兴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8-183,共6页
采用参与式方法,就安塞县大南沟流域的土地利用、社会文化教育以及居民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进行调查,然后以调查结果为基础,就不同退耕方案对农户收益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参与式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流域中不同类型土地利...
采用参与式方法,就安塞县大南沟流域的土地利用、社会文化教育以及居民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进行调查,然后以调查结果为基础,就不同退耕方案对农户收益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参与式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流域中不同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2受欢迎的经济林树种序列和生态环境建设适宜树草种序列;3提高土壤肥力和防止土壤板结的施肥方法;4基于效益原则的水土保持措施评价;5生态环境建设方案(">25°退耕方案"和">15°退耕方案")以及将引起农户经济收入变化的预测和评价等。调查发现在生活出路上选择能力更大的农民有可能真正拥护退耕还林政策,政府部门在规划时应切实考虑该地是否具有改善经济结构的可能性,规避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政策
安塞县
农户
经济
生态
环境建设
收入
收益
参与式
黄土
丘陵区
经济林树种
土壤板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参与性调查的农户对退耕政策及生态环境的认知与响应
被引量:
71
3
作者
连纲
郭旭东
+2 位作者
傅伯杰
王静
何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741-1747,共7页
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对黄土丘陵区107户农户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并根据研究区内地形等条件将所调查农户分为旱地农户和川水地农户两组,就目前农户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态度及农户对生态环境的意识及行为的异同进行分析比较...
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对黄土丘陵区107户农户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并根据研究区内地形等条件将所调查农户分为旱地农户和川水地农户两组,就目前农户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态度及农户对生态环境的意识及行为的异同进行分析比较。尝试从农户行为角度研究区域发展问题,并基于对农户行为的分析,对区域相关政策制定、实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研究区农户对于土地依赖性较大,旱地农户表现尤为突出,大多数农户对于退耕持支持态度。农户进行的相关水土保护措施,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农户经过决策后有意识的自觉行为,而是农户为了保证基本农业生产,采取的相应的对策所产生的效应。在土地管理及水土保护措施方面,除了相关的种植措施外,旱地农户更多倾向于通过工程措施来获取好的回报,而川水地农户更多注重于现有土地质量的管护,来进一步提高现有耕地的质量。农户对于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较为明确,川水地农户认识要比旱地农户更充分一些。与10a前相比,近80%的农户认为当地的生态环境有所好转,然而近45%的农户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根本不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两组农户之间差异不大。超过55%的农户认为生态环境恶化首要原因是气候的影响,干旱是关键因子,其次是过度放牧(24.5%)和水土流失(22.5%)等,两组农户对于生态环境恶化原因的认识具有较大的差别,旱地农户认为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原因是干旱和水土流失,而川水地农户认为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原因是干旱和过度放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性
农户
评估
黄土
丘陵区
退耕政策
生态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区生态迁移农户不同生计模式与收入水平关系比较研究——基于陕北各县400户迁移农户的随机调查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文辉
陈江生
机构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9-9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陕北黄土丘陵区生态移民生计模式选择研究>(12XRK007)
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陕西城镇化建设中移民问题研究--以陕南移民搬迁助推城镇化路径研究>(2014KRM46-02)
文摘
陕北黄土丘陵区农户生态迁移之后的生计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其生计模式选择直接影响着农户收入水平,而提升不同生计模式农户收入水平又直接关系着农户的根本利益。在对400户陕北黄土丘陵区生态迁移农户生计模式及其收入水平进行调研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不同生计模式对于收入水平的影响是否存在或者显著,并运用多重检验分析法比较不同生计模式之间差异的显著性,得到本地农业生计模式农户收入水平与其他3种生计模式农户收入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结论;运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揭示影响不同生计模式农户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陕北黄土丘陵区迁移农户不同生计模式之间的关系、结构及其特征,进一步提出陕北生态迁移农户生计模式选择及提高收入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生态迁移农户
收入水平
单因素方差分析
随机森林算法
生计模式选择
Keywords
ecological shift farmers' family of Northern Shaanxi loess hills area
income level
one-way ANOVA
random forest
livelihood pattern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区参与式生态环境现状及未来建设调查研究——以陕西省安塞县大南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
7
2
作者
高照良
张晓萍
穆兴民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8-183,共6页
基金
中欧合作项目"SoilandwaterconservationplanningoftheLoessPlateauinNorthernChina-EROCHINA"(PL961745)
文摘
采用参与式方法,就安塞县大南沟流域的土地利用、社会文化教育以及居民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进行调查,然后以调查结果为基础,就不同退耕方案对农户收益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参与式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流域中不同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2受欢迎的经济林树种序列和生态环境建设适宜树草种序列;3提高土壤肥力和防止土壤板结的施肥方法;4基于效益原则的水土保持措施评价;5生态环境建设方案(">25°退耕方案"和">15°退耕方案")以及将引起农户经济收入变化的预测和评价等。调查发现在生活出路上选择能力更大的农民有可能真正拥护退耕还林政策,政府部门在规划时应切实考虑该地是否具有改善经济结构的可能性,规避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
关键词
退耕还林政策
安塞县
农户
经济
生态
环境建设
收入
收益
参与式
黄土
丘陵区
经济林树种
土壤板结
Keywords
integrated participatory method
Loess Plateau
hilly-gully region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F3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参与性调查的农户对退耕政策及生态环境的认知与响应
被引量:
71
3
作者
连纲
郭旭东
傅伯杰
王静
何挺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741-174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01004
40271007
+1 种基金
40321101)
国家国土资源部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对黄土丘陵区107户农户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并根据研究区内地形等条件将所调查农户分为旱地农户和川水地农户两组,就目前农户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态度及农户对生态环境的意识及行为的异同进行分析比较。尝试从农户行为角度研究区域发展问题,并基于对农户行为的分析,对区域相关政策制定、实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研究区农户对于土地依赖性较大,旱地农户表现尤为突出,大多数农户对于退耕持支持态度。农户进行的相关水土保护措施,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农户经过决策后有意识的自觉行为,而是农户为了保证基本农业生产,采取的相应的对策所产生的效应。在土地管理及水土保护措施方面,除了相关的种植措施外,旱地农户更多倾向于通过工程措施来获取好的回报,而川水地农户更多注重于现有土地质量的管护,来进一步提高现有耕地的质量。农户对于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较为明确,川水地农户认识要比旱地农户更充分一些。与10a前相比,近80%的农户认为当地的生态环境有所好转,然而近45%的农户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根本不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两组农户之间差异不大。超过55%的农户认为生态环境恶化首要原因是气候的影响,干旱是关键因子,其次是过度放牧(24.5%)和水土流失(22.5%)等,两组农户对于生态环境恶化原因的认识具有较大的差别,旱地农户认为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原因是干旱和水土流失,而川水地农户认为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原因是干旱和过度放牧。
关键词
参与性
农户
评估
黄土
丘陵区
退耕政策
生态
环境
Keywords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
the loess hilly area
Grain-for-Green Program
eco-environment
分类号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丘陵区生态迁移农户不同生计模式与收入水平关系比较研究——基于陕北各县400户迁移农户的随机调查
李文辉
陈江生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土丘陵区参与式生态环境现状及未来建设调查研究——以陕西省安塞县大南沟流域为例
高照良
张晓萍
穆兴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参与性调查的农户对退耕政策及生态环境的认知与响应
连纲
郭旭东
傅伯杰
王静
何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7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