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室系统护理在行全身麻醉手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艳 闵征莲 马琼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 探讨手术室系统护理在行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手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全麻手术的8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 目的 探讨手术室系统护理在行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手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全麻手术的8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手术室系统护理。比较2组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恢复自主呼吸时长、拔管时长、完成指令时长及睁眼时长均早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切皮即刻和术毕,2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麻醉前,但观察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2组的心率均慢于麻醉前,但观察组均快于同期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拔管后10 min和30 min,观察组的Riker镇静-躁动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Steward苏醒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且2组均优于拔管后5 min,上述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即刻和术后2 h, 2组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NE、COR及hs-CRP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 手术室系统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行全麻手术老年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其拔管后的镇静效果及苏醒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老年 手术室系统护理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行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屈静 刘丹丹 陈夕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 分析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接受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估对其全身麻醉(简称“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60例,以随机... 目的 分析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接受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估对其全身麻醉(简称“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处理方式,将纳选患者划分为2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追加应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观察所有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应激反应、苏醒相关指标和疼痛情况。结果 分析全麻苏醒期躁动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的数值较低(P<0.05)。术中和苏醒期获取的应激反应结果分析显示,观察组的血压和心率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优(P均<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拔管时间和完全苏醒时间均更早、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更短、苏醒时体温更高(P均<0.05)。术中、术后和苏醒期,2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有助于减少应激反应及减轻疼痛,缩短苏醒时间,降低苏醒期间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全身麻醉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 苏醒期 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的标准化操作流程的手术室护理在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晓楠 史鹏许 +1 位作者 董蕊蕊 郭仲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933-93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标准化操作流程(SOP)的手术室护理在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在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行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的66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手术室护理方法将接受常...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标准化操作流程(SOP)的手术室护理在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在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行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的66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手术室护理方法将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的34例患者设为常规组,接受基于循证的SOP手术室护理的32例患者设为SO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汉密尔顿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90项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SOP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D、HAMA、SCL-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HAMA、SCL-90相较于干预前均下降(P<0.05),且SOP组患者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SOP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率为6.25%(2/32),低于常规组患者26.47%(9/34)(P<0.05);SOP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88%(31/32),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9.41%(27/34)(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SOP的手术室护理在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术后疼痛情况、心理状态,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 标准化操作流程 手术室护理 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手术室舒适护理中麻醉护理盘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徐婕 吴秀婷 陈志惠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究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舒适护理配合麻醉护理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治疗的60例手术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数字随机化方法,患者被均匀分配至两组,一组接受常规麻醉护理,另一组则接受麻醉护理盘... 目的探究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舒适护理配合麻醉护理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治疗的60例手术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数字随机化方法,患者被均匀分配至两组,一组接受常规麻醉护理,另一组则接受麻醉护理盘的护理。结果观察组在麻醉效果上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对比,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患者中应用人性化舒适护理配合麻醉护理盘,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手术效果,提高其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加速其身心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舒适护理 麻醉护理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操作规范性及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
5
作者 谭冬梅 王美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9期65-68,共4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操作规范性及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4年4月田林县中医医院30名同一批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0年1月—2022年2月实施常规管理,为对照组;2022年3月—2024年4月实施手术室...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操作规范性及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4年4月田林县中医医院30名同一批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0年1月—2022年2月实施常规管理,为对照组;2022年3月—2024年4月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护理操作规范及预防感染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无菌操作技能、消毒隔离技能、感染监控,基础操作、安全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理人员预防感染能力为(210.66±8.42)分,高于对照组的(190.58±8.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16,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操作规范性及预防感染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管理 操作规范 医院感染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联合麻醉护理在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袁萍 张燕 黄蓓蓓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6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联合麻醉护理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启东市人民医院接受全身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4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划分为2组。对照组的44例...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联合麻醉护理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启东市人民医院接受全身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4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划分为2组。对照组的44例患者均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的40例患者均以手术室护理为基础应用麻醉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指标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上述所有结果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麻醉30 min时、术中60 min及手术结束后,2组患者的体温均低于术前(P均<0.05),但观察组的体温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及出院前,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一时期的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联合麻醉护理,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缓解疼痛程度及促进患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且有助于维持患者体温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手术 老年 手术室护理 麻醉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13
7
作者 陈志峰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20期1884-1886,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为提高全麻患者护理水平提供I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为提高全麻患者护理水平提供I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根据全麻苏醒期躁动的诱发因素给予预防性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心率、血压指标及躁动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三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患者躁动发生率为27.7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给予预防性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程度,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并减少术后意外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麻醉苏醒护理 苏醒期 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云凤 李飞芳 +1 位作者 宋思贤 蔡云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9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索分析针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190例非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 目的探索分析针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190例非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以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79%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情况,缓解患者术后焦虑以及疼痛,有利于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手术室 非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45例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手术室护理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宁玉环 杨惠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9期262-263,共2页
目的分析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45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均接受对症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另选择同期45例麻醉恢复期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处理的胃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45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均接受对症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另选择同期45例麻醉恢复期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处理的胃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对症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对患者诊疗工作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手术 麻醉恢复期 手术室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与麻醉的配合体会 被引量:5
10
作者 曲红梅 曲亚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7期189-190,共2页
目的提高与麻醉医生配合的护理质量。方法注意手术室的温度、湿度,协助麻醉医生配合好体位,做好输血、输液的配合,积极参与抢救工作。结果手术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结论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 目的提高与麻醉医生配合的护理质量。方法注意手术室的温度、湿度,协助麻醉医生配合好体位,做好输血、输液的配合,积极参与抢救工作。结果手术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结论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麻醉医生 配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21
11
作者 单玉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6期244-245,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治疗患者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122例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运用计算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各61例。对...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治疗患者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122例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运用计算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各61例。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为11.48%,显著小于对照组的3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干预可有效保持患者血压、心率的稳定,明显降低躁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 腹部手术 全身麻醉苏醒期 躁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操作技术CAI课件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建玲 李洪岩 +1 位作者 李立军 邹继华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6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操作技术CAI课件的制作、应用与教学效果。方法设计手术室护理操作技术课件文字稿本,收集手术室护理操作录像等素材,利用Authorware形成多媒体CAI课件,将课件与启发式教学、示教等授课方式有机结合,应用于观察组(11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操作技术CAI课件的制作、应用与教学效果。方法设计手术室护理操作技术课件文字稿本,收集手术室护理操作录像等素材,利用Authorware形成多媒体CAI课件,将课件与启发式教学、示教等授课方式有机结合,应用于观察组(112人)的教学实践,并与对照组(108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认为CAI课件形象直观、手术室护理操作技术简单易学,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及心理素质,培养创新精神等。结论手术室护理操作技术CAI课件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操作技术 CAI课件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手术室护理与麻醉工作配合的重要性探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熙乔 黄杰 李丹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6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究围术期手术室护理与麻醉工作配合的重要性。方法 300例手术患者,均实施围术期手术室护理与麻醉工作配合实践,观察患者意外事件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 30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且麻醉操作时间明显缩... 目的探究围术期手术室护理与麻醉工作配合的重要性。方法 300例手术患者,均实施围术期手术室护理与麻醉工作配合实践,观察患者意外事件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 30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且麻醉操作时间明显缩短了10~15 min。此外,所有患者没有出现任何意外事件及麻醉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为96%(288/300)。结论围术期手术室护理与麻醉工作配合麻醉效果显著,既可缩短手术时间,又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临床应有价值较高,值得手术室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手术室护理 麻醉工作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全身麻醉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需求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钟建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目的调查非全身麻醉下行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对手术室的护理需求,并针对患者需求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非全身麻醉下行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80例,调查患者对手术不同阶段的护理需求。另选取同期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调查非全身麻醉下行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对手术室的护理需求,并针对患者需求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非全身麻醉下行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80例,调查患者对手术不同阶段的护理需求。另选取同期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240例,其中18-40岁、41-60岁、〉60岁各80例,调查不同年龄段患者对手术室护理需求。结果手术不同阶段的护理需求分析显示,手术前需要"了解手术步骤及配合"的患者最多,占77.50%(62/80);手术中需要"了解手术的进展情况"的患者最多,占91.25%(73/80);手术后,需要"及时解除疼痛与不适"的患者最多,占85.00%(68/80)。不同年龄段患者对手术室护理需求分析显示,18-40岁患者中需要"了解手术步骤及配合"的最多,占78.75%(63/80);41-60岁患者中需要"了解手术是否顺利成功"的最多,占88.75%(71/80);〉60岁患者中需要"了解麻醉后注意事项"的患者最多,占86.25%(69/80)。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需求,以及不同年龄段患者的需求,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为手术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骨折 非全身麻醉 调查研究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蔡惠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0期253-254,共2页
目的探究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对其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126例进行手术的非全身麻醉患者,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的心理... 目的探究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对其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126例进行手术的非全身麻醉患者,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及舒适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简化舒适量表(GCQ)、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明显的降低了患者的负心情绪,提高了舒适程度,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非全身麻醉 护理干预 负性情绪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优质护理在麻醉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5期202-203,共2页
目的手术室优质护理工作在麻醉中的重要性。方法做好患者手术麻醉前、麻醉中与麻醉术后的优质护理工作。结果手术室护士做好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精心细致的优质护理,可减轻患者病痛,提高麻醉满意率,缩短麻醉操作时间,减少麻醉并发症,... 目的手术室优质护理工作在麻醉中的重要性。方法做好患者手术麻醉前、麻醉中与麻醉术后的优质护理工作。结果手术室护士做好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精心细致的优质护理,可减轻患者病痛,提高麻醉满意率,缩短麻醉操作时间,减少麻醉并发症,减少医患纠纷。结论手术室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程序,树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强化了护理人员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增强了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的协作性,优质护理工作在麻醉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优质护理 麻醉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婉谊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5期184-185,共2页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室麻醉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98例手术室麻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结合组与参照组,每组49例。参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结合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室麻醉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98例手术室麻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结合组与参照组,每组49例。参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结合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评分。结果结合组患者呼之睁眼时间(15.06±1.17)min、自主呼吸时间(9.02±1.25)min、呼之握拳时间(17.74±1.28)min显著短于参照组的(18.37±1.89)、(12.83±1.27)、(21.82±1.2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236、14.9666、16.0257, P<0.05)。结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8%(2/49)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6.3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1, P<0.05)。结合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整体印象、护理技术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患者护理工作中引入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术后快速恢复清醒,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麻醉患者 预见性护理 循证护理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手术患者入手术室后实施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其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楠 孙鹏宇 梁磊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14期100-101,共2页
目的分析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室后实施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其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手术室收治的82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麻醉前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麻醉前集中... 目的分析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室后实施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其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手术室收治的82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麻醉前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分别观察两组择期手术患者在麻醉前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模式患者SAS、SDS评分、血糖变化、术中依从性以及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依从性较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5~10 min和术后的生化血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择期手术患者入手术室后实施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可缓解患者由于应激反应,出现的一系列抑郁、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降低患者手术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手术 手术室 麻醉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 应激 影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巧兰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12期1027-1027,共1页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全身麻醉 护理配合 手术风险 手术创伤 麻醉用药 麻醉 护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关静微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7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150例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利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负性情绪情...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150例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利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负性情绪情况。结果护理前,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50.3±2.6)、(53.8±4.3)分,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0.9±3.1)、(53.3±3.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8.2±2.8)、(36.7±3.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3.6±3.5)、(46.4±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负性情绪,具有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手术室非全身麻醉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