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麻楝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
1
1
作者
全红婷
朱洁怡
+3 位作者
龙凤玲
赵倩
吴道铭
曾曙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7-595,共9页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对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揭示麻楝幼苗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响应机制。【方法】以半年生麻楝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轻度干旱(田间持水量的65%~70%)、中度干旱(田间持水量的50%~55%)、...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对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揭示麻楝幼苗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响应机制。【方法】以半年生麻楝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轻度干旱(田间持水量的65%~70%)、中度干旱(田间持水量的50%~55%)、重度干旱(田间持水量的35%~40%)和对照(田间持水量的80%~85%),测定麻楝幼苗的生长指标、光合参数、生理特性指标。【结果】中度和重度干旱显著降低麻楝幼苗的株高增长、叶宽、叶长和叶面积(P<0.05);轻度干旱促进根系生长,根长(1103.24 cm)和根体积(2.53 cm^(3))显著高于对照(P<0.05)。随着胁迫程度增加,麻楝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以及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均在轻度干旱达到最大值。脯氨酸含量在重度干旱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对照(P<0.05)。各干旱处理组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65%~70%田间持水量有利于麻楝幼苗根系生长、生物量积累和光合作用效率提升,表明适度干旱总体上对麻楝幼苗生长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楝幼苗
干旱胁迫
生长发育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楝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
1
1
作者
全红婷
朱洁怡
龙凤玲
赵倩
吴道铭
曾曙才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7-595,共9页
基金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022KJCX015)。
文摘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对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揭示麻楝幼苗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响应机制。【方法】以半年生麻楝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轻度干旱(田间持水量的65%~70%)、中度干旱(田间持水量的50%~55%)、重度干旱(田间持水量的35%~40%)和对照(田间持水量的80%~85%),测定麻楝幼苗的生长指标、光合参数、生理特性指标。【结果】中度和重度干旱显著降低麻楝幼苗的株高增长、叶宽、叶长和叶面积(P<0.05);轻度干旱促进根系生长,根长(1103.24 cm)和根体积(2.53 cm^(3))显著高于对照(P<0.05)。随着胁迫程度增加,麻楝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以及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均在轻度干旱达到最大值。脯氨酸含量在重度干旱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对照(P<0.05)。各干旱处理组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65%~70%田间持水量有利于麻楝幼苗根系生长、生物量积累和光合作用效率提升,表明适度干旱总体上对麻楝幼苗生长有利。
关键词
麻楝幼苗
干旱胁迫
生长发育
生理特性
Keywords
Chukrasia tabularis seedling
Drought stress
Growing development
Physiological property
分类号
S718.4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麻楝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全红婷
朱洁怡
龙凤玲
赵倩
吴道铭
曾曙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