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麻栗坡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蔡氏疣螈
- 1
-
-
作者
陆明兴(文/图)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云南林业》
2024年第7期92-92,共1页
-
文摘
近日,在麻栗坡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工作人员首次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蔡氏疣螈(Tnototriton ziegler)。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也为两栖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机遇。蔡氏疣螈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疣螈属的动物,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
关键词
脊索动物门
生物多样性
省级自然保护区
两栖动物
两栖纲
有尾目
蝾螈科
麻栗坡
-
分类号
Q95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中国两栖类物种新纪录——德氏棘蛙
- 2
-
-
作者
贺艳红
艾仁达
黄镇杨
张洋
刘小龙
袁智勇
-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8-714,共7页
-
基金
文山州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专题调查项目(2021533517000982)
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专项)优秀青年项目(202001AW070016)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202005AC160046)。
-
文摘
2022年7月,在中国云南省文山麻栗坡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4号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棘胸蛙属(Quasipaa)标本。标本整体体型较大,成体雄性头体长76.2~77.3 mm。背部皮肤光滑,呈黑褐色,无明显褶皱。背上部有圆条状黑色斑纹;背下部、体侧至胯部及两股散布有小疣粒;肛部及周围分布有黑色角质刺;体侧部有5或6个较大的白色圆疣;咽喉部有浅棕色斑。指端略膨大,指关节下瘤大,第一指长于第二指;趾端膨大呈圆形吸盘,趾间全蹼,趾关节下瘤明显,四肢背面有黑褐色横纹,与采自越南北干省(Bac Kan Province,Vietnam,模式产地)的Quasipaa delacouri标本形态基本一致。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片段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样本与Q.delacouri样本聚为一支,遗传距离为6.5%。结合形态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确定该标本为Q.delacouri,是中国两栖纲分布新纪录物种,新拟中文名为“德氏棘蛙”。标本保存于西南大学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关键词
棘胸蛙属
德氏棘蛙
新纪录
中国
云南省
麻栗坡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
Keywords
Quasipaa
Quasipaa delacouri
New record
China
Yunnan Province
Malipo Laoshan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
分类号
Q958.2
[生物学—动物学]
-